1樓:11錦瑟年華
廬陵文化
吉安,古時又稱廬陵。廬陵歷來重視教育興盛,人多儒雅,序庠相望。《全宋詞》作者1397人,其中江西174人,居全國第二。
歷代狀元佔全省近三分之一,“隔河兩宰相”、“一門六進士”、“五里三狀元”等至今仍傳為佳話。
廬陵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史冊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一定歷史時期,成為民族先進文化的代表,有時甚至左右文化潮流的前進方向。歐陽修、文天祥、解縉、楊萬里、胡銓、楊邦義、李時勉、劉球等是廬陵先賢中的傑出代表。
文獻之邦/廬陵文化村落
吉安從秦漢起稱廬陵,至唐才稱吉州,元以後改為吉安。人們稱廬陵文化,是因廬陵之名最早,時間也相對較長,從秦漢至唐達800年,而習慣又往往成自然。何況歐陽修、文天祥這些歷史上重量級的人物在詩文中均以廬陵人自許。
所謂廬陵文化,主要是指讀書人多,文教設施多,建功立德者多,發表著述多,達官聞人多。也就是狀元進士多,宰相尚書多,學者專家多,忠臣義士多,文章詩詞多,書院學堂多,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不僅人氣旺,而且文風盛,特別是忠烈多,並且延續千年不衰,尤以宋明兩朝為最。
廬陵文化內涵可謂博大精深,其精神卻是剛正義烈,是古代江西地區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也佔有相當的地位和比重,併為宋元明清四朝文化的中堅。在江西,它與饒州、撫州文化並駕齊驅;在中國,它與蘇州、杭州文化相互媲美。
廬陵自古稱為“文獻之邦”,或“文章節義之邦”,確非虛言。先有“地靈”,才有“人傑”。廬陵文化和經濟的繁榮,得力於“母親河”贛江航道的開通。
在古代,河流是交通運輸的主要載體。自從開通了大庾嶺交通線後,贛江成為北方通往嶺南惟一的一條航路,不僅是“官道”,也是**的要道。許許多多的儒士雅客,也在這條河上航行,寫下膾炙人口的詩文。
到了明初,吉安府督朱政對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不管是學宮書院,還是遊覽紀念場所,都以廬陵先賢的事蹟來教育感化後人,學宮書館裡的鄉賢祠、名宦祠、進士堂、科第題名碑之類就是起這樣的作用。如廬陵歷史上著名的“五忠一節”歐陽修、胡銓、楊邦又、周必大、文天祥和楊萬里等廬陵知名人士,便是供奉紀念的物件。對廬陵籍的傑出人物都會建祠堂紀念。
如“六一”(歐陽修)祠、胡忠簡(胡銓)祠、周益國公(周必大)祠、文山(文天祥)祠等。除此以外,還對歷代到廬陵任職者中愛民的州官、縣官,也立祠以表紀念。如顏真卿、江萬里、王陽明等都建有祠堂祭祀。
這些文化設施,增加了吉州城崇尚氣節和儒雅之風的文化氛圍,使廬陵歷代狀元有16名,佔全省的近三分之一。歷代進士3000多人。“隔河兩宰相”、“一門六進士”、“百步兩尚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九子十知州”、“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的描述,至今傳為佳話。
2樓:清風明夜總相隨
詩詞、文集:《全宋詞》、《哲學大辭典》
廬陵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贛文化的重要支柱。它是指以廬陵古治屬為核心,輻射而涵蓋現今吉安市十餘縣(區)及周邊市區的區域性文化。
廬陵文化源於七千年前的青銅文化,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堆花香”而著稱於世。
關於“悠閒”的詩詞有哪些,關於文化,關於文化,詩詞的詩有哪些
愛路路是我 1 童子裝爐火,行添一炷香。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張床。卷縵看天色,移齋近日陽。甘鮮新餅果,穩暖舊衣裳。止足安生理,悠閒樂性場。是非一以遣,動靜百無妨。豈有物相累,兼無情可忘。不須憂老病,心是自醫王。齋居偶作 唐代 白居易 2 數間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裡。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梢梢新月...
鄭振鐸散文集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散文集都有哪些呢?
校白翠 蟄居散記 鄭振鐸的作品集多位學術考證類和 集,蟄居散記 是散文集 比較著名的散文集都有哪些呢? 餘秋雨經典散文 2 余光中散文精選 3 賈平凹散文精選 4 張愛玲經典散文 5 梁實秋散文集 6 張小嫻散文選集 7 季羨林散文集 8 韓寒作品集 9 席慕容散文集 10 郁達夫散文集 11 史鐵...
關於“累”的詩詞有哪些,形容勞累的詩詞有哪些?
1 心累猶不盡 唐 題畫山水障 2 偶宦心非累 唐 答暢參軍 3 我已收心無累 宋 念奴嬌 吾今老矣 4 家貧境勝心無累 唐 送李舍人歸蘭陵裡 5 免將飢渴累禪心 唐 送絕粒僧 6 馳心累發誠 唐 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 7 心無累 元 謝池春 花朝 8 遣累齋心超眾異 元 金蓮出玉華 9 吾心淡無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