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信佛教

時間 2021-08-11 18:15:20

1樓:神的曉羊

朋友你好,以下是我對佛教的一點認識,希望能幫助到你。

首先、要認識佛教是教育而非迷信,是師道而非宗教。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世尊四十九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知道一切眾生有過去世,有未來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他的教學內容,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

佛教的目標 佛教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實相,解脫輪迴之苦!佛告訴我們虛空法界全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苦惱,是從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生活環境真相裡面產生的。因為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天天在打妄想,想法、看法全都錯了,於是所作所為也就跟著錯。

思想是人行為的指導,想錯了一定就做錯了,做錯了那當然就帶來苦難的結果。佛教指導我們要想達到離苦得樂,一定要做到破迷開悟,真正認識自己,認識我們生活環境的真相,問題才能夠徹底解決。

其次,要清楚學佛的方法,修行的方法

1:親近明師 明師,是真正明白修學次第和修學內容,有真正修行悟道的老師。

2:皈依三寶 皈依不是皈依哪一位老師,而是皈依佛,法,僧;皈依自性三寶覺,正,淨 。過去我們迷惑顛倒,邪知邪見,身心汙染。

皈依就是我們從迷回頭,依靠覺悟,從錯誤的知見回頭,依知正見,從一切汙染回頭,依清淨心,這是學佛的基本條件。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要理性,不感情用事,這叫真皈依!皈依了,才能突破分別,執著,等開悟了,才有能力辨別真妄,是非,邪正。

修行的方法,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

總之,我們想在這一生短短期間當中,得到最殊勝的成就,必須一門深入。那麼先學《了凡四訓》,《感應篇》,再學《地藏菩薩本願經》,《無量壽經》。念佛法門簡單、容易,義理卻十分幽深,為一切諸佛所讚嘆。

專心念佛,終成正果!

2樓:惠基柔子瑜

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

我們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是佛、法、僧三寶。我們平常一般講信佛,就包括信法,信僧。

(一)信佛信佛,既包括信仰本師釋迦牟尼佛,更應該包括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信我們自己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只有這樣來信佛,我們信佛的這個信念才能夠真正堅定不移。信仰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信佛的根本。

因為沒有現在的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教化,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有佛、有法、有僧,根本不可能知道要來信佛,要來求解脫。所以,應以信本師釋迦牟尼佛做為我們信佛的根本,做為我們修行的本尊。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創立了兩**門,一是彌陀淨土,一是藥師淨土。沒有釋迦牟尼佛的宣說,我們也不可能知道有阿彌陀佛,更不可能知道那裡有個殊勝的極樂世界。我們眾生通過憶佛、念佛,將來就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要信阿彌陀佛。

我們學藥師法門的,還有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世界的佛。根據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願願都是要解除眾生的苦惱,莊嚴我們這個世界,把我們這個世界建設成像藥師佛所教化的世界一樣。

我們要想求得身心淨化,身體健康,少病少惱,就要修藥師法門。通過修福修慧、淨化心靈,我們在現身當世之中,就能得到乙個平安幸福、光明灑脫及自利利他的人生。我們修藥師法門,同樣可以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在修藥師法門的同時也可以修彌陀淨土,把我們所修的一切功德、福慧資糧,都回向到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一方面是要我們心心念念憶佛、念佛,另外一方面也要我們積聚福德智慧型資糧。

(二)信法信法,比信佛在某種意義上講更加重要。因為,諸佛世尊從法化生,沒有法就沒有佛,也就沒有僧。當然,如果沒有佛的親證,沒有佛的宣說,法雖然存在,但卻沒有人能宣說出來。

法是永恆的,法是真理,法是規律,法是我們能夠親證的一種客觀存在。法表現在本體方面,它是我們親證的一種境界;表現為語言文字,那就是經典,一切的經典表現為思維方式,那就是一種思想體系,這些都是法的內容。具體到我們現在所信的法,有四諦法、十二因緣法,有四攝法、六度法,乃至廣說有無量無邊的法門。

這些法門既包括親證的境界,也包括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和親證的境界是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因為只有路走對了,途中的一切境界,你才能夠得到實證。

信法,我們首先就要珍視法,尊重法,使記載著法的經典不散失,不被遺忘;使法的傳播不斷層,不後繼無人。

(三)信僧僧,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指十方賢聖僧。指證得了果位的僧人,指四果阿羅漢,即賢僧聖僧、菩薩僧。雖然我們知道信仰僧的標準很嚴、很高,但在末法時期,這樣的賢僧聖僧可以說是越來越少。

儘管目前多數都是凡夫僧,但只要持戒清淨,我們就可以皈依。所以,我們皈依三寶,也要皈依清淨福田僧。沒有清淨福田僧主持、弘揚佛法,我們同樣不可能來親近三寶,修學佛法,發出離心。

我們信佛要有正信。正信的第乙個要點,就是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我們信佛,就是三寶**。

佛、法、僧加在一起是三寶。因為佛、法、僧這三者,都是世間非常稀有難得的無上之寶。得到了這個無上之寶,就能夠解除我們身心種種的痛苦和煩惱,就能夠解除我們生命深處的貧困,從而使我們的生命真正富足起來。

這種生命的富足,比起錢財的富有更為重要。因為錢財的富有是有形的,它總是有限量的,暫時得到了,很快又會失去。而佛、法、僧這種能使我們生命富足起來的法寶,一旦我們得到了以後,是永遠不會失去的。

它對我們未來生命的利益是恆久的,是世間任何有形的珍寶都無法相比的,所以是寶。

佛、法、僧三寶,就是以佛為師,佛是我們的導師;以法為藥,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煩惱、無明等等病,所以我們要吃藥,吃法藥;以僧為友,清淨福田僧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道友、我們的善友,是我們的善知識,所以要以僧為友。我們信佛的人,都要受皈依,拜**。然而,我們不僅僅只是皈依了乙個他**,把他做為唯一的皈依處,而是要皈依十方的清淨福田僧。

二、以因果為正信的準繩

第二個方面,我們要信因果,以因果為正信的準繩。我們的信仰是不是正確,是不是堅定,是正信還是迷信,是正信還是邪信,是正見還是邪見,就是以信不信因果為準繩。

不管是佛法還是世法,處處都體現因果的規律、因果的原則、因果的道理。世間的因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大家很容易理解。但佛教的因果,是在世間一切因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三世因果。

三世就是以現在為主,回憶過去的歷史,就是過去世;展望未來的歷史,就是未來世,就是來世。三世,既在我們一念當中,也在一期生命的當中,更在生命生生不息的全過程當中。

如果我們以現在為基點,回憶我們過去的事,把它當作過去世,我們對我們前生的前生,再前生再前生,就很容易理解。如果我們把未來世當作明天、後天、大後天來看,我們對來世、再來世也就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凡夫總是把我們的一期生命同前生後世孤立起來,認為我們生命的產生、生命的出現是偶然現象,是沒有前生後世的因果聯絡。

這不對,因為任何東西的產生,都有前因後果。一粒豆子種下去,它會發芽、生根,最後開花結果,然後,這個豆子再無限地往後傳。你說它的基因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也就是說生命最初的能量是從**產生的呢?可以追溯到無始無終的過去,但卻找不到開始的時候。我們展望它無盡無盡的未來,也找不到它結束的那一天。

看看我們生命的生、老、病、死每一種演變,是否能與整個的生命現象截然分開?是否有乙個絕對的開始或斷然的結束呢?從一期生命的生死現象來看,好像是有乙個截然分開的界限。

實際上,生命的開始不是剎那間就生,生命的結束也不是剎那間就死。生命整個的過程,不過是乙個生生滅滅代謝不已的過程,沒有乙個絕對的生,也沒有乙個絕對的死。而從無始的生命長河來看,一期生命不過是生命長河中的乙個水泡而已。

生,固然是生命的一種形式;死,不過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另一期生命的開始而已。

乙個人的命運,不是由佛、菩薩規定的,更不是由天神來規定的,而是由我們自己的業力規定的,我們自己完全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怎麼樣掌握呢?就看我們如何來種因,就在於我們如何把握自己當下的一念心。

要把握我們的命運,開拓我們的未來,不要去管前因,總為過去的錯誤而懊惱,也不要去計較後果,患得患失。只要能照看好我們當下的一念心,只要能把握好我們當下的所做所為。當下因種好了,結果自然會好。

所以說決定命運者在自己。很多人對這個道理信得不真,以為我們的命運可以操縱在上天的手中,或者是我們的命運由佛、菩薩來安排。不是這樣!

我們的命運歸根結底是我們自己安排的。那麼,怎樣才能明白這個道理呢?那就要靠我們的智慧型,就是般若。

般若是我們在修行中判斷一切是非、善惡的眼目。

三、以般若為正信的眼目

第三個方面,以般若為正信的眼目。修行可分為三部分,所謂持戒、修定、證慧。戒是什麼呢?

戒好像是我們的兩條腿、兩隻腳一樣,我們要從煩惱的此岸、生死的此岸,一步一步地走向涅槃的彼岸、走向解脫的彼岸,那就要靠持戒。沒有戒律,沒有道德的約束,不遵守道德準則,要想解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乙個沒有道德的人,能是乙個高尚的人嗎?

能夠得到眾生的信賴嗎?能夠成就世出世間的大事業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道德的準則是什麼呢?就是戒。佛教根據不同層次的信仰,不同層次的人群,規定有不同層次的應該遵守的戒條,有了戒才能夠修定,有了定才能夠把持得住。

所以說戒是足,就像我們的兩隻腳,能夠從此岸邁到彼岸。如果我們是乙個行為非常放蕩不檢點的人,你說能夠坐在那裡入定,能夠修四禪八定嗎?根本不可能。

所以,戒是足,定是身。定是我們的身軀,那就意味著我們的戒足是和定身聯絡在一起的。有了身軀,有了兩足,我們究竟走向何方呢?

那就需要有智慧型做為眼目。智慧型在佛經上一般都叫般若。有了智慧型,我們才能夠有抉擇是非、善惡的能力,才能夠有達到彼岸的明確方向。

四、以解脫為正信的歸宿

正信的第四點,就是要求解脫。我們修行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得自我的淨化,自我人格的完善。用佛教的術語來講,就是要達到解脫的目的。

解脫有種種的路向,有聲聞、菩薩、佛,這是我們修行求解脫的最崇高的目標,是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嚮往的最究竟的歸宿。

就我們現在修行的方法來講,大部分人是修淨土法門。它是求解脫的一種最殊勝、最方便的法門。修行淨土法門,就是要真正使我們嚮往淨土的這種意念時時刻刻不要間斷,即《阿彌陀經》上所說的「一心不亂」。

怎樣才能一心不亂呢?那就需要我們平常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待人處世的分分秒秒當中,不忘憶佛、念佛,只有這樣強化我們的意念,我們才真正能夠得到解脫。假如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朝三暮四,不能堅持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意念,強化自己的修行,要想得到解脫,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不管是年輕的、年老的,不管是男居士還是女居士,都要樹立並堅定起在這一輩子就要得到解脫的信心和信念。是否能夠解脫,也不必等我們臨命終時的那一刻再來驗證,如果那樣,就太遲了。

我們平常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才有解脫的把握呢?至少在我們醒著的時候,能夠不間斷地憶佛、念佛;在任何險惡的環境之下,能夠自己作得了主。那麼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才會成為可能。

我們提倡生活禪,就是要把修行的範圍擴大到我們生活的一切領域,也就不會使我們的修行僅僅侷限於乙個禮拜到寺裡來一次,初

一、十五到寺裡來一次,早晚在佛、菩薩像前燒三支香,磕三個頭,或者念一段經。當然,這樣做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但是夠不夠呢?不夠。

這樣做能不能得到解脫呢?我想,如果不能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要想得到解脫,可能性不大。所以,要想求解脫、求往生極樂,就要在現實生活當中把我們的身心性命安定下來,要這樣下大決心來修行,才不辜負我們得聞佛法這一無上殊勝的因緣。

信佛能治病嗎,信佛教能能治病嗎

羽艸 不能。宗教信仰指信奉某種特定宗教的人群對其所信仰的神聖物件 包括特定的教理教義等 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這種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現和貫穿於特定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中,並用來指導和規範自己在世俗社會中的行為。屬於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現象。而疾病是人由自體內遺...

信佛教的可以去算命嗎

司徒建設眭胭 你好,我是學佛的,以前也看過 教的聖經和一些靈脩著作。r n1.你說你們愛拜佛算命後來大病一場改信耶穌。首先你們對佛教沒有正信,佛陀是禁止算命卜卦的,因為佛教反對宿命論,更注重去遵循因果緣起的法則去改變命運。命運是因緣果報,當然 教認為是上帝安排。r n2.你兩天不吃飯,就會肚子餓,這...

雍正為什麼信佛教,為啥不信佛,為啥不信佛,雍正信佛為啥殺人,千萬不要

雍正信佛和他的經歷有關係。宮廷鬥爭等讓他疲憊 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 1678 1735 自幼喜讀佛典,廣交僧衲,不僅宗教俱通,而且顯密兼融,還躬行禪修,被公認為是中國歷代帝王之中唯一的真正親參實悟 直透三關的大禪師。他在章嘉國師指導下於康熙五十年 1711 實行禪坐,相繼破初關 重關,第二年透最後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