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金山慧群
善知識您好。
首先,受戒一定要學戒,若不學戒,如何能守?若能守,也只是粗粗地守,至於戒的細微的地方,不學戒是不明白的,對戒律的開遮持犯,都不能明白。如不犯戒的,以為是犯戒,導致自己為人處世有不應該的約束。
有犯戒的情況,卻自以為不犯戒,導致犯戒,後果更嚴重。有可以開緣的地方,不懂開緣,有時會失去教化眾生的方便。凡此種種,皆是不學戒的弊端。
其次,佛前發願守戒,這是可以的。現舉以下幾例以明此理。
《優婆塞戒經》中,佛開示若千里無師,可在佛前自誓受戒。
印光祖師之開示:佛法廣大猶如大海,隨人根性而為受持。若欲受戒,有可受處,固宜以師僧受。
若無其人,則向佛懺悔自誓受。所云見好相,談何容易?恐今人無此善根,或因不明心地,以躁妄心求,則著魔者多,得益者少矣。
今之稍有行持者,動言見種種境界。此境界,皆是妄心所感。若是聖境界現,雖他人不得而知,而其人當必大有心行轉變之徵。
若仍然照舊,則非聖境,乃魔境也。不可不知。凡一切人,皆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此乃三世諸佛之略戒經,人人皆宜持,人人不可犯。持則有功德,犯則有罪過。持之及極,便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乃至成佛。
彼發心受戒,無師可授。當志誠懇切佛前懺悔一七日,於佛前自誓受戒即已。固無須雲好相。
亦無須雲已發心、未發心。今之時機,非佛世之時機。然為往生西方受戒,當須真實受持。
若徒求其名,則成戲弄,罪過實非淺鮮。選於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四《答緣淨居士問 》
女人出門,大有妨礙,況用度艱難,更為不便。受戒一事,若男子出家為僧,必須入堂習儀,方知叢林規矩,為僧儀則,則遊方行腳,了無妨阻。否則十方叢林,莫由住止。
若在家女人,家資豐厚,身能自主,詣寺受戒,亦非不可。至於身家窮困,何必如此。但於佛前懇切至誠,懺悔罪業一七日,自誓受戒。
至第七日,對佛唱言,我**福賢,誓受五戒,為滿分優婆夷,(優婆夷,此雲近事女,謂既受五戒,堪事佛故。滿分者,五戒全持也。)盡形壽不殺生,盡形壽不偷盜,盡形壽不淫慾,(若有夫女,則曰不邪淫。
)盡形壽不妄語,盡形壽不飲酒。如是三語,即為得戒。但自志心受持,功德並無優劣。
切勿謂自誓受戒者,為不如法。此係《梵網經》中如來聖訓。選於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與徐福賢女士書》
乾隆大藏經--第1108部《佛說戒消災經》一卷中,有在家居士向在家人授五戒,而此在家人在因對一啖人鬼搶來之婦人心生淫意,“不復信佛三自歸之德五戒十善之心。天神即去無復護之。”在啖人鬼回家後,此在家人便藏起來,後由婦人問鬼,佛之五戒。
此鬼便為其說佛法五戒,婦人和在家人聽其說一條戒,便受一條,由是天帝釋選五十善人保護他們,啖人鬼逃去,得以保全性命。----依此**可見,即便是佛在世時,仍然允許居士傳受戒律,甚至一個不持五戒的啖人鬼口中說戒,人聽之受持,也得戒。末學以為,此正是佛法之了義,佛法正是要人斷惡行善,一切人可行之,以戒為師,佛之遺教,何故有人願自受戒律,便說不可或是無效。
佛法乃心法,不從外得。如人已斷殺盜淫妄,自證自為師,難道有人說他因為未拜師學習受戒,便說其所斷殺盜淫妄是假的麼?如今之種種學科,若根機好者,皆可自學成材,掌握知識技巧,難道我們可以說“你未上大學,未取得證書,所以你雖然跟別人一樣能幹,一樣可以完成任務,但我們就是不認為你所掌握的知識技巧是真實的。
”佛為三界之師,大慈悲,願一切眾生解脫,如何會令有心學佛之人,不可學之。是故知依佛了義不依不了義,為我佛所教。
另有一例,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初以宗乘自負,苦蔘力究數載,深有所得。後盡諳宗門流弊,乃決意弘律。三閱律藏,深研戒律,並會通大小律儀,詮釋開遮持犯,欲救時弊;力求五比丘共住,擬扶正法,欲挽狂瀾。
後因求五比丘不得,亦深知持律之難,故棄而歸淨,力弘持名一法。26歲,大師受菩薩戒,遍閱律藏,方知舉世積訛。知末法時代,徒為名字比丘,亦深感自身煩惱厚重,於諸戒品,說不能行,遂拈鬮而退作菩薩沙彌。
蓋以為今比丘則有餘,為古沙彌則不足,寧舍有餘企不足也。後又多次禮懺,欲求清淨輪相(即依《佔察善惡經》所開示的方法自誓受戒),以得戒體。然屢求不得,並於禮懺時煩惱習氣現起,更覺異常,故發決定心,盡舍菩薩、沙彌所有淨戒,但作一三皈**而已(大師時年已46歲,後因見相好而稍感心慰)
可見,佛前自誓受戒是完全可以的,願一切人無有顧慮依佛所教,受持佛之淨戒。
然善知識需注意,雖然如是,但對真正的正見三寶,清淨僧團,必定要十分恭敬之心。不可驕傲,經中開示,雖是凡夫僧破戒僧(末學自注:不是宣揚邪見之破見僧),亦須恭敬,亦能種福,亦能受益。
是故,若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善知識亦可在寺中參加皈依儀式,再於日常,自己以《佔察善惡業報經》佔察自己的清淨輪相。
再次,善知識受持楞嚴咒,應該有讀楞嚴經,其中楞嚴咒功德利益**中便說到,受持楞嚴咒者,能“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清淨者令其清淨。”,所以善知識若能一心誦咒,精進修行,則誦楞嚴咒,必然得戒無疑。
最後,關於如何懺悔。
善知識豈不知楞嚴咒能令無始宿罪銷滅,積劫重罪,如燙銷雪,唯宜一心誦咒,誦四種清淨明誨,精進不退而矣。
此外,亦可同時依《佔察善惡業報經》懺悔。另外,發後不再造,寧可守戒而死,不可犯戒而活之堅定決心。則過去心不可得,觀心自空,罪福無主,前念不憶,後念不忘,精進修行便可。
此外,善知識一切修行,當迴向求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如此,則功德無量,必證菩提矣。
2樓:心語無塵
你這種受戒不是真正的受戒,應當是在**在主持下進行,就如大學學位,你不能自己給自己授,我的五戒就是**主持的,對於五戒,我**開示說:能持一天有一天的功德,如果不說能守一戒了,應當在破戒之前心裡說,我不持某戒了。以後再想去守這某個戒了,還是應當去找**再授。
懺悔有懺悔文,可以跪在佛念三遍: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你既然下定決心,就應該持戒,你可以念禮佛大懺悔,不過最重要的是未來不再犯錯。
佛教不通懺悔的罪,誠心念阿彌陀佛能懺除嗎,還有在佛前發了大願受守五戒十善,時間一長沒能守住破戒了,
4樓:aaa**王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
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汙淨梵行。
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
“一切十惡五逆”:你所造的十惡,就是殺、盜、淫、貪、瞋、痴、綺語、妄言、惡口、兩舌;五逆,就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謗人謗法”:
謗人,好像這個人本來修行有道德的,“唉!他一點意思都沒有,不要提他了!”這樣謗毀他;又謗僧人、又謗佛法。
“破齋破戒”:你說不吃肉,吃齋;但你又開齋。受戒;你又不守戒,破了戒。
“破塔壞寺”:你把佛塔給拆了,把廟也破壞。“偷僧祇物”:
你偷出家人的東西。“汙淨梵行”:人家修清淨行的人,你就令他不清淨。
“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像上邊所說的種種惡業重罪,“悉皆滅盡”:你若能念〈大悲咒〉,都可以消滅。
大悲心陀羅尼經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
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
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汙淨梵行。
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惟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
5樓:無上覺的海角
不能,破戒後要懺悔,一年後再受戒才有戒,破戒之後就沒有戒了。唸佛不能懺悔,你對誰破的戒就要對誰懺悔。
6樓:南山優婆塞
持戒要精嚴啊,不能當兒戲。往生極樂,沒持戒是去不成的。 持戒沒持好也不可能能把佛念好。
要懺悔啊,要發大心,我們是凡夫,做不到不執著,不分別,但是我們可以儘量放下貪嗔痴,可以戒殺放生。學佛學的是佛心,阿彌陀佛是佛心,48願是佛心。 願願為眾生,沒有為自己。
不要為自己,為大家,這就是在學佛。
佛在經上講 只有五種罪不能懺,(殺父,殺母,殺阿羅漢 (或殺胎兒),出佛身血,破合乎僧),其他都能懺悔消業障。 要多做功德,多放生。阿彌陀佛,把心量放大,我不為自己,我相信阿彌陀佛會來接我。
7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心誠,是可以的得到諒解的
請問師兄,怎麼在佛前發願去極樂世界,怎麼懺悔業障,有沒有具體的內容,上課以後的迴向文算是發願文嗎... 30
8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在佛前發願去極樂世界,是很好的。但不一定只限於佛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其實我們平常所做的點點滴滴善行,都可以依此善根福德發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念念遠離世間種種執著,念念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唸誦發願文,比如: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樣的偈子其實是集發願與迴向一體的。或者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懺悔是指懺其前非,後不再造。也可以於佛前,誠心誦持懺悔文,禮拜諸佛,求哀懺悔。可以唸誦懺悔文: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師兄迴向之時能發心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是極為殊勝的,其實法界一切眾生就包括我們的家親眷屬。師兄也可以先回向給家親眷屬等等,然後迴向法界一切眾生。
9樓:佛經_僧伽吒經
沒有什麼固定模式。你自己發願就是了。迴向是你的真實願望。你想怎麼迴向都可以。
至於你父母。你如果因為學佛了。對他們比以前好。他們豈非現世就得到利益了。
下面幾個懺悔法門可以修學: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
《地藏菩薩本願經》
--------
《僧伽吒經》有法門名僧伽吒。若有聞者。除滅五逆罪業。於菩提得不退轉。見一切佛。
10樓:張進水涵
師兄好,談一點末學的拙見。首先要悟得“佛、我、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自性本即是佛性,唸佛就是念我們眾生的自性。懷著一顆真誠心為眾生唸佛迴向,自己和家人自然也會得到佛法利益,因為每一位眾生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我們只需要真誠地念佛迴向給眾生就會利益每一個人,其中當然也包括我們現在的親人。
不要以求福報的心來念佛迴向,要以真誠、慈悲和厭離紅塵的心來念佛迴向,這樣才會真正得到唸佛乃至修行的真實效果。(以求福報的心念佛、修行、做好事,最終的功德只會是世間的一些小果報,就像梁武帝當年問達摩祖師,自己興修寺院、廣弘佛法,功德幾許?達摩祖師說實無功德可言。
即一顆求功德福報的心去做事,結果是實無功德。)
師兄問到的懺悔業障,這個其實是比較抽象的。我們在世間,過去世的種種如何導致了今天的果報我們並不知曉,只要把今生了解的事情不斷修正,不斷提醒、檢點自己的言行、勤修五戒十善,應該就是最好的懺悔了吧。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生比什麼都重要。
只是懺悔而沒有行動起來,沒有把佛法要義落實到日常的工作、生活、學習,結果仍舊是徒勞的。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完善自我。
經書裡的迴向部分是歷朝歷代傳下來的精闢的語言,也表達了迴向者的心聲。有大德說迴向和發願是一體的,我也大致覺得迴向和發願對我們目前的修行來說應該有很大的一致性。修行不拘時間和地點,發願也當然不用拘於在佛前發願。
佛是深植在我們心中的,我們應該時刻不忘淨土,時時關照內心,淨念相繼,把唸佛、修行同日常的生活都合理結合起來。相信一位好的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會很好地擔當和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我們在娑婆要做好娑婆的事,勇猛精進地修行、做人,對人、對事切實負起責任,不要生懶惰心,問心無愧。
《金剛經》也說世間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這個忍就是要我們忍可安住。等無常來了的時候可以放下萬緣,不留戀世間富貴榮華,不去懊悔自責,可以坦然、堅定地往生極樂國土。
平日裡的勤加修行,都是為了臨終一刻能夠不忘本真、意志堅定。阿彌陀佛!祝師兄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