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
程門立雪 宋代的楊時 拜見程頤
樂不思蜀 阿斗 劉禪 劉備的兒子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
紙上談兵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
2樓:
程門立雪:楊時
樂不思蜀:劉禪
胸有成竹:文與可
紙上談兵:趙括
聞雞起舞:祖逖
3樓:大草鞋
程是指宋**學家程頤。立雪是指學徒站在雪中虔誠求道。「程門立雪」的原意是說:冒著大雪在程頤
門前站著。用來形容尊敬老師,虔誠求教。
這則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遊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
時、遊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
師重道的範例。「程門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程頤,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他與兄長程顥都是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被世人稱為二程。他們出
身於官宦世家。兄長程顥字伯淳,長期居住洛陽聚徒講學;程頤前後從事講學和著書達30餘年。二程思想
各有側重,程顥著有《定性書》、《識仁篇》等,程頤則有《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傳世。因二人在
重大問題上意見一致,後人對他們的思想言論不加細分,便將兩人的語錄和著作合編成《二程全書》。
現在,河南嵩縣的程村,就是二程故里。村東還遺存有石碑一座,上書「聖旨」,下書「兩程故里」。
村中遺存有二程祠一座,祠中有道學堂大殿和兩座講堂,「程門立雪」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
程顥、程頤在前人理學的基礎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學思想。他們認為:世界的本原是「道」,萬事萬物
都是由「道」派生出來的,君王要治理好國家,必須「行以順道」,以德為主,與法制兼顧。這些思想自成
一家,獨成體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動在洛陽,所以,後人就把他們創立的這套思想體系稱為伊洛學派。後
來,經過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終使二程的理學思想發展為「程朱理學」。
樂不思蜀
蜀後主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於前,蜀官傷感,獨有後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於前,蜀官盡皆墮淚,後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
「人之常情,乃至於此!雖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後主曰:
「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呢?
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
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
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
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
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
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
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
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
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紙上談兵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
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聞雞起舞
東晉初年,中原地區淪喪於胡人之手,皇室貴族只求偏安江南,對收復中土缺乏鬥心,只知苟且偷生。雖然如此,仍有一些愛國之將,每每以北伐為任,時刻希望收復中土,而祖逖就是其中志士。
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
祖逖年青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練。這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了。
4樓:晟佳朱
楊時,劉禪,趙括 ,祖逖,文與可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
程門立雪 宋代的楊時 拜見程頤
樂不思蜀 阿斗 劉禪 劉備的兒子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與可
紙上談兵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
5樓:莫梵渥
這則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遊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遊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
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程門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6樓:匿名使用者
程門立雪 楊時和程頤.
樂不思蜀 劉禪.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 字與可.
紙上談兵 趙括.
聞雞起舞 祖逖.
7樓:依樓人遠
楊時,劉禪,文同 ,趙括 ,祖逖。
負荊請罪,鑿壁偷光,紙上談兵,完璧歸趙,聞雞起舞,樂不思蜀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8樓:佛心向魔
1:《負荊請罪》主人公——廉頗和藺相如
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一說山西運城,山東德州)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載,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蹟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
2:《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
匡衡,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人,西漢經學家,官至丞相,曾以「鑿壁偷光」的苦讀事蹟名世。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
3:《紙上談兵》主人公——趙括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後被秦軍射殺而死。
4:《完璧歸趙》主人公——藺相如
藺相如原為宦者令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給趙王,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
5:《聞雞起舞》主人公——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陽遒縣(今保定市淶水縣)人,東晉軍事家。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後率親黨避亂於江淮,被授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6:《樂不思蜀》主人公——劉禪
劉禪(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9樓:匿名使用者
1、負荊請罪[fù jīng qǐng zuì]
主人公--藺相如、廉頗。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史記·廉頗 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跟大臣藺相如不和。後來他認識到了這樣對國家不利,便脫了 上衣,揹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謝罪,請他用荊條責罰。後用「負荊請罪」指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請求對 方責罰。
2、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主人公--匡衡。
出處--《西京雜記·卷二》。
釋義--鑿壁偷光是乙個漢語成語,出自西漢大文學家匡衡幼時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終成一代文學家的故事。現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
3、紙上談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
主人公--趙奢。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4、完璧歸趙[wán bì guī zhào]
主人公--藺相如。
出處--《史記》。
釋義--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5、聞雞起舞[wén jī qǐ wǔ]
主人公--祖逖、劉琨。
出處--《晉書·祖逖傳》、《資治通鑑》。
釋義--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
6、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
主人公--劉禪。
出處--《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釋義--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聞雞起舞的典故
東晉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
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
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後來,「祖逖……與習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
『此非惡聲。』因起舞(劍)。
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是說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
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
「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祖逖說:「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
」劉琨欣然同意。
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
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徵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10樓:上官查理
負荊請罪是廉頗和藺相如,鑿壁偷光是匡衡,紙上談兵是趙括,聞雞起舞是祖逖,完壁歸趙是藺相如,樂不思蜀是劉禪。?
11樓:用藥***
聞雞起舞——祖逖。
鑿壁偷光——匡[kuāng]衡。
負荊請罪——廉頗。
完壁歸趙——藺相如。
鞠躬盡瘁——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入木三分——王羲之。
圖窮匕見——荊軻。
胸有成竹造句 最少字 ,用胸有成竹造句 10
heart星星知道 1 胸有成竹 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 xi ng y u ch ng zh 釋義 胸,心裡 成竹,完整的竹子。意為畫竹子時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不要想一筆,畫一筆,勉強湊成,藉以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了主意,亦比喻熟練有把握。出處 宋 蘇軾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故畫竹,必先得成竹...
成語接龍從胸有成竹,成語接龍 胸有成竹 息事寧人
蛙家居 胸有成竹 竹報平安 安富尊榮 榮華富貴 貴而賤目 目無餘子 子虛烏有 有目共睹 睹物思人 人中騏驥 驥子龍文 文質彬彬 彬彬有禮 禮賢下士 士飽馬騰 騰雲駕霧 霧裡看花 花言巧語 語重心長 長此以往 往返徒勞 勞而無功 功成不居 居官守法 法外施仁 仁漿義粟 粟紅貫朽 朽木死灰 灰飛煙滅 滅...
胸有成竹什麼意思啊,胸有成竹什麼意思
繁人凡人 胸有成竹,比喻熟練有把握。胸有成竹 和 心中有數 都是 心中已有打算 的意思。但 胸有成竹 偏重於事前對問題已有全面的考慮和解決辦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辦事神態鎮定 沉著 心中有數 偏重於對客觀情況已有所了解,十分有把握。出處 宋 蘇軾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