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舉例說明

時間 2021-10-14 21:29:01

1樓:娛樂小八卦啊

情與景是中國傳統詩學中的一對重要概念。詩中之景是由抒情話語組織和表現出來的,被賦予了情感內涵的畫面。詩中景有靈有性,詩中之情,是由景象徵性地表現出來的具體情感過程,抒情詩人寫景意在言情。

詩中的畫面往往比繪畫具有更多主觀色彩,所以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舉例如下:“枯藤老樹昏鴉”,這是簡單的 景物描寫 ,但這裡蘊涵著深層的寓意,這三個景物在意境中都是含有悲傷的情調。

枯藤,已經枯萎的樹藤,老樹,老去的 樹木 ,黃昏的 烏鴉 ,這些景物都的生命接近尾聲的,表達了作者已到老年。整首詩表達的是作者暮年還在外漂泊,渴望回家的思鄉之情。

比如魯迅的名篇《故鄉》:

我冒了嚴寒,回到了相隔兩千餘里,別了二十多年的故鄉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進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地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

環境描寫渲染了悲涼氣氛,也為表達文章中心思想作了鋪墊。

擴充套件資料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包括借景抒情

運用與作用

借景抒情法,是指在文學作品中,藉助客觀外界景物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的寫作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應,互相交融,互相依託,從而創造一種物我一體的藝術境界,完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與讀者中有我的感受。

運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須對所寫的景物有細緻的觀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寫得逼真傳神,為抒情打好基礎,做好依託。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寫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濃厚的思想和感情蘊涵,做到情景交融。

再次,要把立足點放在抒情上,因為借景抒情,關鍵在“借”,即寫景是次,抒情是主;寫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為抒情而寫景。

2樓:學而思網校教育

作文中如何運用環境描寫?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

3樓:zyh小笨

一切風景都與心情有關,就比如說到楊柳,我們就要離別,說到下雨,我們就想到傷感,看到鴻雁,我們想到回家。

4樓:辛多雷奧

對於詩詞作者來說,寫詩的作用無非就是抒情,壯志難酬寫詩,他鄉遇故知也寫詩,憂國憂民也寫詩。而抒情就有多種方式,有直接和間接等,寫景就屬於間接,不直接說出情感,而是尋找景色與情感的交匯來讓讀者體悟。如《春望》中,主要指的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一句,鳥鳴、花露本來只是客觀存在的事物,並不帶有感**彩,但作者此時因為國家時局而心有所感、有所恨、有所悲,所以在他看來花的露珠也成了淚水、鳥的啼叫聽來也驚心,這就是用景來指情,所以一切景語皆情語就是作者對景色的所有描寫都可看作是作者心情的反映。

一切景語皆情語 什麼意思

5樓:文化永生

”一切bai

景語皆情語“du指的是詩詞中所有景物都寄

zhi託有情dao思,強調情思要通版過寫景表現出來權。出處: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譯文:前人談論詩詞,提出景語、情語的區分。可是他們不知道,一切寫景之語,實際上都是在抒發情感。

6樓:

一切景語皆情語是指出詩詞中所有景物都寄託有情思。強調情思要通過寫景表現出來。

7樓:匿名使用者

王國維先生在他抄的《人間詞話襲》裡寫道:“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

語皆情語也。”品味這話的含意,不外乎兩點:一是一切環境描寫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載體,都必須為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服務,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動,進而付諸文字,形成景語。

景與情,情與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離。

8樓:真lulu無雙

是說寫景都是為了抒情的,以景襯情借景抒情

名牌衣服的招牌語就是好比說李寧一切皆有可能那些人人知道的名牌特步安踏361度那些的招牌語是什麼

草芥 特步 非一般的感覺 安踏 安踏有好幾版,1.我選擇,我喜歡 2.越磨厲,越光芒!3.安踏打出新的口號是 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361度 多一度的熱愛 流水無情戀若花 特步飛一般的感覺 安踏永不止步 361多一度熱愛 魯巴魯巴卡卡 anta 永不止步 361度 多一度熱愛 特步 非一...

為什麼說心態好,一切都好

吃水果不好 活的開心與否,取決於心態,正所謂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 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 一樣。快樂的鑰匙一定要放在自己的手裡,乙個心靈成熟的人不僅能夠自得其樂,而且,還能夠將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感染周圍更多的生命。人生不易,我們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都會經歷各種坎坷 挫折和磨難,不言而喻。明知終有...

為什麼說肯定一切或者是否定一切都是錯誤的

因為人的認識的侷限性。認識是種人的主觀心理認知,自然就有人的主觀意願在影響認識的結果,所以我們的一切認知行為其實都是自我意識的反映,談不上真和偽,一切見解都不是真實的對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們自己對外界的認識程度而已,所以說唯心虛妄。我們所 認知 的世界萬物和各種現象,只是基於我們自身所能夠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