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蛙家居
杜甫和杜牧的關係是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
拓展資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是盛唐大詩人,號稱“詩聖”。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為初唐詩人“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審言。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牧,803-852,字牧之,今陝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先後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學,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權貴,仕宦不很得意,從而對社會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態度。但抱負難以施展的苦悶,又造成他縱情聲色、頹廢放任的生活作風,有一些"風流豔事"流傳。
文學創作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足以名家。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而杜牧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以作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杜牧和杜甫本身是沒有任何血緣宗室之類的關係的,杜甫和杜牧都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人稱“老杜”、"大杜“,杜牧人稱“小杜”,並且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杜甫 (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3樓:我是大角度
杜甫和杜牧都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人稱“老杜”、"大杜“,杜牧人稱“小杜”,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杜甫 (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牧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4樓:再騎金錢豹
嚴格的說,杜甫和杜牧還是有關係的,只不過關係已經非常遙遠,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有的朋友們可以會很好奇,這裡我就為大家解答一下:首先,這兩位並非碰巧都姓杜這麼簡單,這兩位的關係,如果要追溯,那還要從唐朝往前再推五百多年,即三國時期,熟悉三國故事的朋友都知道:最後一個被滅的政權是東吳,而領兵完成統一的不是別人,正是這兩杜的先祖、晉朝大學者、名將杜預。
杜甫這一支是杜預的次子杜耽的後代,而杜牧則是出自杜預最小的兒子杜尹這一支。這個分支點就在這裡,經過五百多年的稀釋,從狹義上講兩人已經沒多少血緣關係,但從廣義上來說,兩人有著同一個先祖,這本身就是一種關係。
再說點題外話:杜甫是公元770年去世的,而杜牧則生於公元803年,也就是杜甫已經去世三十三年之後杜牧才出生,所以兩人是沒有見過面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杜牧,字牧之,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著名的政治家和學者。曾祖杜希望為玄宗時邊塞名將,愛好文學。
他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有比較正確的理解。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
唐肅宗時,官左拾遺。**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6樓:滔滔不覺
杜甫家族
據杜甫《祭遠祖當陽君文》,甫自稱為杜預“十三葉孫”;元稹《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亦云:“晉當陽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藝,令於鞏。依藝生審言,審言善詩,官至膳部員外郎。
審言生閒,閒生甫。”推算起來,杜預、杜甫之間是十三代。此外,在杜甫詩文中,常常提到“從子”杜位,此人出自杜預另一子杜尹之後,乃杜希望之子、杜佑之兄,權相李林甫之婿。
至德中,與甫同在嚴武幕中。後貶新州,還為夔府司馬,歷司勳員外郎。
據杜牧《自撰墓誌銘》,杜位、杜佑一代為杜預十三代裔孫,這也可作為杜甫為杜預十三代裔孫的佐證。
顯然,杜牧為杜甫從子(俗稱侄子)杜佑的嫡孫,因此杜牧稱杜甫為從曾祖父,他們之間同宗共祖,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血緣關係
7樓:柘城張紙
查證了一下,杜預為晉名將,京兆杜陵人,為杜甫的十三世祖,由於杜預的曾孫杜遜在東晉渡江後遷居襄陽,故史載杜甫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見聞一多先生《少陵先生年譜會箋》和《晉書》卷三十四杜預傳)。而杜預乃杜牧的十六世祖,(見繆鉞先生《杜牧年譜》),杜牧籍貫為京兆萬年,在杜陵附近不遠,可查地圖。
所以說他們兩個是有血緣關係的,要是論輩分的話,杜甫算是杜牧的曾祖輩。只是唐代杜姓為高門大族,支系眾多,兩人相隔時間有較長,加上地域的相隔,故很難聯絡到一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呵呵。。
8樓:豆溥
杜甫的先祖是杜周,杜周的後代杜預是杜牧的先祖。所以他們兩個是同宗。
9樓:憶惜
杜牧和杜甫之間並沒有親屬關係他們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杜牧(803—約852)杜甫(712—770)
10樓:楊嘯宇
均為唐代著名詩人,有“大李杜”、“小李杜”之稱,李白、杜甫為“大李杜”,李商隱、杜牧稱“小李杜”其它沒關係。
11樓:匿名使用者
沒關係,出生的時代都不一樣
12樓:渡邊良淳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盛唐到晚唐過渡時期的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晚唐詩人,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很明顯,杜牧晚杜甫近一百年,不會有詩友關係;再者,兩人祖籍不同(杜甫祖籍湖北襄陽,後其曾祖父遷至河南鞏縣;杜牧祖籍陝西西安),宗族不同(杜牧曾祖父杜希望,是中唐鎮將,差不多與杜甫同時代,兩人沒有親族關係),因此也不是親戚。
杜甫和杜牧到底是什麼關係?
13樓:碎雨石一滴
中國有這個燦爛性悠久的文化,而在中國學者的文化中,有一個文化形式,特別受到歷史的歡迎,那就是唐詩宋詞,而在唐詩中非常出名的兩位詩人就是杜甫和杜牧,因為這兩個人的名字實在是太相似了,很多人都覺得這兩個人是不是有什麼關係,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杜甫和杜牧只是兩位詩人而已,其他的就沒有太多的聯絡了,他們都是我們在課本上見到最多的兩位詩人,而且他們的作品也廣泛的受到大家的喜愛,對中國的文學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意義,而且我相信他們也會在歷史的長河中走得越來越遠。
在中國的文學史中,最燦爛的就是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清朝的**,這也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唐朝的詩詞,確實是一隻特別燦爛的文化,他們通過短短的幾行字,表達出了很多的意境,而這些意境有很多人甚至是長篇大論都無法表述的,這就是古代人利用文字的想象力了。
儘管過了那麼多年,我們現在還在課本上學習他們的詩詞,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證明,說明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是從在一定程度上是先進的,是具有文化意義的同時也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了,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厲害的。
而更厲害的就在於,儘管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我相信無論再過多少年,唐詩宋詞元曲,這些藝術形式都要永遠的流傳下去,這就是真正的經典,這就是真正的文學作品,而那些一般的文學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慢慢的被淘汰掉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只不過說都姓杜而已。
15樓:做最好的
他們兩個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正好都姓杜罷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是盛唐時期的詩人,杜牧是晚唐了。能有什麼關係?非要聯絡起來,那就是李白杜甫並稱“李杜”;李商隱杜牧並稱“小李杜”。
17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和杜牧都出自晉代名將杜預之後 但是兩支離著甚遠 杜甫出自杜預的次子杜耽之後 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之後
18樓:怎麼會生出了你
杜甫和杜牧他們都是唐代的詩人,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關係。
19樓:餘尺素
杜甫和杜牧並沒有關係,只不過杜甫和杜牧都是唐朝人而已。
20樓:我最愛的小嘉嘉
他們兩個並沒有什麼關係。都是詩人,同一個姓而已。
21樓:青春恍若浮兮
杜牧和杜甫本身是沒有任何血緣宗室之類的關係的。
22樓:宇宙無敵帥老爸
杜甫和杜牧他們之間沒有關係,只是都姓杜而已。
23樓:追求成就美好
可以說他們是同道中人,因為他們都有報國的志向。
24樓:暮光夢緣
他們都是一個朝代的,都姓杜,其餘的沒有什麼關係。
杜甫和杜牧是兄弟嗎?
25樓:牙牙的弟弟
不是,杜甫和杜牧只是同姓,沒有其他關係。
1、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
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2、杜牧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擴充套件資料:
1、杜甫的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
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2、杜牧的成就
杜牧的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豪邁的,一是香豔的,前者“或為遣愁,或為弔古,或為感懷之作,多是用一種拗峭的筆調寫成,立意奇特”。
後者“大半是用一種清新的筆調來輕描淡寫的,所以便不至滿紙都脂粉氣了”。杜牧詩中俊爽的風格,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風華流美之致,在晚唐是傑出的,在整個唐代詩壇中是獨創的。
這是杜牧平生憂國憂民的壯懷偉抱與傷春傷別的綺思柔情交織在一起而以藝術天才表現出來的特徵。
杜牧的古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善於將敘事、議論、抒情三者融為一體,氣格緊健,造句瘦勁。
如《感懷詩》、《杜秋娘詩》、《張好好詩》、《李甘詩》、《郡齋獨酌》、《雪中書懷》、《落中送冀處士東遊》、《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壓招以詩贈行》、《池州送孟遲先輩》、《題池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其中更常見的則是散文似的夾敘夾議。杜牧的古詩受韓愈的影響好發議論。但有時他用比喻、形象的語言進行議論,富有抒情勝。
杜牧的古詩往往別有境界,寫得古樸純厚,雄豪健朗,如《池州送孟遲先輩》。
晚唐詩風,氣格卑弱,多是律詩、絕句,很少有人能作長篇古詩,杜牧的古詩在中晚唐詩壇上也是出類拔萃的,他的這一類詩作,和以“俊爽”見稱的律、絕佳作,構成了他詩歌創作的三個主要方面。
李白和杜甫是什麼關係,杜甫和李白是什麼關係
冰夜凌川 確切的說,他倆沒任何血緣關係。李白 701 762年 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 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 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
杜甫的《月》和杜牧的《寄遠》共同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情懷
杜甫萬里瞿唐月,春來六上弦。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背景詩為大曆二年 767 六月初旬所作。安史之亂後,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帶漂泊。此時正困居夔州。註譯 萬里 言月執行萬里而來,又暗喻漂泊萬里的詩人。瞿唐 瞿塘峽,位於長江三峽奉節至巫山段,安史之亂後,杜甫...
誰能告訴我李白杜甫杜牧和王維四大詩人的古詩各兩首?急需
李白的 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的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