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百嘉村見梅花》龔鼎孳
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脫去梅花窠臼,清絕超絕。)
詩眼是「寒」
龔鼎孳《百嘉村見梅花》有「一船寒月到江村」句,「一船寒月」四字妙,到江村的不僅是由船而載的月(其實月在天上,何能載之),一種「寒」的心情也被船帶到江村。
但月亦終不能慰詩人寂寞——故園高樓若不可睹,此身若猶在天涯,則此寂寞將長隨詩人,揮之不去,絕非外物可得解慰。故此月雖含籠梅魂,然由詩人感來,則不能不為「寒月」,蓋其心境已寒,故月亦寒意瑟瑟矣。一「寒」字,點出本詩淒清之境,由此可推知,全詩莫不在寒中,疏影、玉笛、高樓,亦無非寒影、寒笛、寒樓而已,不寒者在夢中,夢醒來皆是寒。
本詩題曰「見梅花」,知詩中之梅,為天涯客子眼中之梅,非尋常之梅,此又有別於林、姜諸公。然詩以梅魂託于月,以一「寒」字攝出天涯客子眼中梅之神,而一切遺其貌,此等作意,則踵武前賢矣。以此故,詩乃得臻於「清絕超絕」之境界。
http://www.shuosky.com/ ****大全,好東西只和你分享。
龔鼎孽《百嘉村見梅花》 詩中是怎樣寫梅的?梅在本詩中的作用是什麼? 拜託拉
2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樓等意象,表現了自己身為貳臣內心的痛苦寂寞(乾隆帝把降清的「勝國臣僚」稱為「貳臣」),作者用梅的「疏」、「玉」、「高」暗喻自己的高潔、忠貞和不群,是梅在本詩中的作用所在。
百嘉村見梅花是如何寫梅的?梅在詩中的作用是什麼?詩眼是「驚」。「客」,還是「寒」?為什麼
3樓:
龔鼎孳《百嘉村見梅花》
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北宋林和靖《山園小梅》詩,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句,最能攝梅之精魂,洵千古絕唱。洎南宋姜白石出,稟其清奇之才,自度《暗香》、《疏影》二曲,推演和靖詩意,踵事增華,盡善盡美,其狀梅之幽姿瑰質之工,後人蔑以復加矣。龔鼎孳身列貳臣,品藻與「清」字無涉,自不能望林、姜二公之項背;本詩《百嘉村見梅花》,亦未得可稱比肩二公。
雖然,此詩善用故典,得前賢詠梅之作意,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所謂「脫去梅花窠臼,清絕超絕」是也,故亦非無可觀。要之,鼎孳亦一代才人,得清初江左三大家之鼎足,其下筆彷彿前賢之境,乃至間出新意,亦未為足怪之事。
白石道人二曲,洵美且異,唯猶有「梅邊吹笛」之語,未避題面;此雖或乃末節不為大才所經意,然終是一憾。本詩則全篇不犯一「梅」字,亦不涉一筆梅之形態,而處處是梅,句句是梅,梅之精魂化為霧靄,籠罩全詩,令人時時領其清馨,而未睹其跡。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之謂乎?
起句「天涯疏影伴黃昏」,境界渺遠淒清。百嘉村未詳在何處,既稱「天涯」,自當甚遠於故里。「疏影」、「黃昏」,皆和靖詩中熟語,中間一「伴」字,便新意搖曳,可圈可點。
「疏影」者,梅花臨水之影也,和靖「水清淺」語可證,此處遙引末句「一船」。「黃昏」者,謂詩人時處寂寞黃昏。此際,唯梅之疏影默默,伴我悄度黃昏,天涯之人、天涯之梅,同為淪落,相伴有情,此情何悽!
「伴」字點活前後二熟語,又點題「見梅花」(言「見」,則有人,梅花所伴,此人也),誠妙手筆。
天涯黃昏伴梅,此際詩人情懷之淒清究屬何如?所思又為何者?次句「玉笛高樓自掩門」,即是作答,又妙在不正面作答,但言故園此時,亦高樓寂寞無主,門戶自掩,暗中透露思鄉之懷,與上句「天涯」相應。
此句純是夢境,觀第三句可知。「玉笛」,語本李白《黃鶴樓聞笛》詩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然則玉笛聲起,梅隨之落,故園正是落花時;有此二字,此句字面無梅而實有梅矣,又與上句「疏影」相應。或曰:
高樓既無主掩門,玉笛何人所奏?作此問者,猶未為解人。此句既是夢境,自可依稀彷彿,正不必坐之以實;詩人著「玉笛」二字,但為梅花所設,至於笛聲出自何人,是虛是實,諒非其所措意者也。
白石《暗香》雲:「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若聯想到此,則句中「玉笛」。
非但承上之「疏影」,又啟下之「寒月」矣。笛聲之中,既有梅影,復含月色,此讀者所尤不可不經意者。
第三句「夢醒忽驚身是客」,從次句跌出,又緊承首句。「夢醒」,知次句全在夢中,知首句之梅影伴我,實不能慰我寂寞,適足以催我入夢,於夢中求故園梅花以慰我。言「身是客」,則故園高樓,去我實遠,夢中依稀,實亦不能慰我寂寞。
次句語意甚為顯豁,細想之,則有百愁縈繚、無可奈何之慨。
末句「一船寒月到江村」,承上「忽驚」而來。夢醒驚起,故園之梅固已渺如,天涯之梅亦悄然遠引,不復為伴。一夢之間,詩人已度黃昏,所乘孤舟,已到江村,此時,惟有清寒月色載滿船中而已,令詩人心神皆悽。
此句境界,沈德潛所謂「清絕」是也。然此句中果有月無梅乎?非也。
曰:有月即有梅,月即梅也、梅即月也。古人詠梅,每及於月,林之「月黃昏」,薑之「舊時月色」,皆然也。
他如明處高啟《梅花》九章,乃詠梅之傑作佳構,亦有「月明林下美人來」、「淡月微雪皆似夢」、「愁在三更掛月村」、「夜月初來樹欲空」、「月寒深浦泣珠顏」、「簾外鐘來初月上」、「夜色朦朧月亦香」、「斷魂只有月明知」諸句,九章中幾乎章章見月,可謂真知梅月之不可分者。然則揣古人之意,將謂月乃梅之精魂所幻乎?若信然如此,則詩人夢醒所見之一船月色,又豈得無梅,又安能謂非天涯梅、故園梅精魂一時皆至,幻託于月,以慰詩人寂寞?
但月亦終不能慰詩人寂寞——故園高樓若不可睹,此身若猶在天涯,則此寂寞將長隨詩人,揮之不去,絕非外物可得解慰。故此月雖含籠梅魂,然由詩人感來,則不能不為「寒月」,蓋其心境已寒,故月亦寒意瑟瑟矣。一「寒」字,點出本詩淒清之境,由此可推知,全詩莫不在寒中,疏影、玉笛、高樓,亦無非寒影、寒笛、寒樓而已,不寒者在夢中,夢醒來皆是寒。
本詩題曰「見梅花」,知詩中之梅,為天涯客子眼中之梅,非尋常之梅,此又有別於林、姜諸公。然詩以梅魂託于月,以一「寒」字攝出天涯客子眼中梅之神,而一切遺其貌,此等作意,則踵武前賢矣。以此故,詩乃得臻於「清絕超絕」之境界。
(說明:本人寫此類古典文學鑑賞文章,大致是在1989-2023年十年間,有二百多篇,二三十萬字,內容從秦漢到近代,體裁從古詩到散文都有。如今工作換了行當,這類文章不可能再寫,故錄以存念。
此篇原載《元明清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4樓:宇棕不痛
龔鼎孽《百嘉村見梅花》賞析
5樓:◆_陌oo念
天涯黃昏伴梅,此際詩人情懷之淒清究屬何如?所思又為何者?次句「玉笛高樓自掩門」,即是作答,又妙在不正面作答,但言故園此時,亦高樓寂寞無主,門戶自掩,暗中透露思鄉之懷,與上句「天涯」相應。
此句純是夢境,觀第三句可知。「玉笛」,語本李白《黃鶴樓聞笛》詩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然則玉笛聲起,梅隨之落,故園正是落花時;有此二字,此句字面無梅而實有梅矣,又與上句「疏影」相應。第三句「夢醒忽驚身是客」,從次句跌出,又緊承首句。
「夢醒」,知次句全在夢中,知首句之梅影伴我,實不能慰我寂寞,適足以催我入夢,於夢中求故園梅花以慰我。言「身是客」,則故園高樓,去我實遠,夢中依稀,實亦不能慰我寂寞。次句語意甚為顯豁,細想之,則有百愁縈繚、無可奈何之慨。
末句「一船寒月到江村」,承上「忽驚」而來。夢醒驚起,故園之梅固已渺如,天涯之梅亦悄然遠引,不復為伴。一夢之間,詩人已度黃昏,所乘孤舟,已到江村,此時,惟有清寒月色載滿船中而已,令詩人心神皆悽。
此句境界,沈德潛所謂「清絕」是也。但月亦終不能慰詩人寂寞——故園高樓若不可睹,此身若猶在天涯,則此寂寞將長隨詩人,揮之不去,絕非外物可得解慰。故此月雖含籠梅魂,然由詩人感來,則不能不為「寒月」,蓋其心境已寒,故月亦寒意瑟瑟矣。
一「寒」字,點出本詩淒清之境,由此可推知,全詩莫不在寒中,疏影、玉笛、高樓,亦無非寒影、寒笛、寒樓而已,不寒者在夢中,夢醒來皆是寒。
《百嘉村見梅花》龔鼎孳 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6樓:清江浩浪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樓:綠筠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和靖《山園小梅》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姜夔《暗香》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漸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秦觀《憶王孫》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幾個意象很多詩裡都見過啊~
求《百嘉村見梅花》 翻譯
9樓:匿名使用者
龔鼎孳《百嘉村見梅花》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北宋林和靖《山園小梅》詩,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句,最能攝梅之精魂,洵千古絕唱。洎南宋姜白石出,稟其清奇之才,自度《暗香》、《疏影》二曲,推演和靖詩意,踵事增華,盡善盡美,其狀梅之幽姿瑰質之工,後人蔑以復加矣。龔鼎孳身列貳臣,品藻與「清」字無涉,自不能望林、姜二公之項背;本詩《百嘉村見梅花》,亦未得可稱比肩二公。
雖然,此詩善用故典,得前賢詠梅之作意,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所謂「脫去梅花窠臼,清絕超絕」是也,故亦非無可觀。要之,鼎孳亦一代才人,得清初江左三大家之鼎足,其下筆彷彿前賢之境,乃至間出新意,亦未為足怪之事。
白石道人二曲,洵美且異,唯猶有「梅邊吹笛」之語,未避題面;此雖或乃末節不為大才所經意,然終是一憾。本詩則全篇不犯一「梅」字,亦不涉一筆梅之形態,而處處是梅,句句是梅,梅之精魂化為霧靄,籠罩全詩,令人時時領其清馨,而未睹其跡。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之謂乎?
起句「天涯疏影伴黃昏」,境界渺遠淒清。百嘉村未詳在何處,既稱「天涯」,自當甚遠於故里。「疏影」、「黃昏」,皆和靖詩中熟語,中間一「伴」字,便新意搖曳,可圈可點。
「疏影」者,梅花臨水之影也,和靖「水清淺」語可證,此處遙引末句「一船」。「黃昏」者,謂詩人時處寂寞黃昏。此際,唯梅之疏影默默,伴我悄度黃昏,天涯之人、天涯之梅,同為淪落,相伴有情,此情何悽!
「伴」字點活前後二熟語,又點題「見梅花」(言「見」,則有人,梅花所伴,此人也),誠妙手筆。
天涯黃昏伴梅,此際詩人情懷之淒清究屬何如?所思又為何者?次句「玉笛高樓自掩門」,即是作答,又妙在不正面作答,但言故園此時,亦高樓寂寞無主,門戶自掩,暗中透露思鄉之懷,與上句「天涯」相應。
此句純是夢境,觀第三句可知。「玉笛」,語本李白《黃鶴樓聞笛》詩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然則玉笛聲起,梅隨之落,故園正是落花時;有此二字,此句字面無梅而實有梅矣,又與上句「疏影」相應。或曰:
高樓既無主掩門,玉笛何人所奏?作此問者,猶未為解人。此句既是夢境,自可依稀彷彿,正不必坐之以實;詩人著「玉笛」二字,但為梅花所設,至於笛聲出自何人,是虛是實,諒非其所措意者也。
白石《暗香》雲:「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若聯想到此,則句中「玉笛」。
非但承上之「疏影」,又啟下之「寒月」矣。笛聲之中,既有梅影,復含月色,此讀者所尤不可不經意者。
第三句「夢醒忽驚身是客」,從次句跌出,又緊承首句。「夢醒」,知次句全在夢中,知首句之梅影伴我,實不能慰我寂寞,適足以催我入夢,於夢中求故園梅花以慰我。言「身是客」,則故園高樓,去我實遠,夢中依稀,實亦不能慰我寂寞。
次句語意甚為顯豁,細想之,則有百愁縈繚、無可奈何之慨。
末句「一船寒月到江村」,承上「忽驚」而來。夢醒驚起,故園之梅固已渺如,天涯之梅亦悄然遠引,不復為伴。一夢之間,詩人已度黃昏,所乘孤舟,已到江村,此時,惟有清寒月色載滿船中而已,令詩人心神皆悽。
此句境界,沈德潛所謂「清絕」是也。然此句中果有月無梅乎?非也。
曰:有月即有梅,月即梅也、梅即月也。古人詠梅,每及於月,林之「月黃昏」,薑之「舊時月色」,皆然也。
他如明處高啟《梅花》九章,乃詠梅之傑作佳構,亦有「月明林下美人來」、「淡月微雪皆似夢」、「愁在三更掛月村」、「夜月初來樹欲空」、「月寒深浦泣珠顏」、「簾外鐘來初月上」、「夜色朦朧月亦香」、「斷魂只有月明知」諸句,九章中幾乎章章見月,可謂真知梅月之不可分者。然則揣古人之意,將謂月乃梅之精魂所幻乎?若信然如此,則詩人夢醒所見之一船月色,又豈得無梅,又安能謂非天涯梅、故園梅精魂一時皆至,幻託于月,以慰詩人寂寞?
但月亦終不能慰詩人寂寞——故園高樓若不可睹,此身若猶在天涯,則此寂寞將長隨詩人,揮之不去,絕非外物可得解慰。故此月雖含籠梅魂,然由詩人感來,則不能不為「寒月」,蓋其心境已寒,故月亦寒意瑟瑟矣。一「寒」字,點出本詩淒清之境,由此可推知,全詩莫不在寒中,疏影、玉笛、高樓,亦無非寒影、寒笛、寒樓而已,不寒者在夢中,夢醒來皆是寒。
本詩題曰「見梅花」,知詩中之梅,為天涯客子眼中之梅,非尋常之梅,此又有別於林、姜諸公。然詩以梅魂託于月,以一「寒」字攝出天涯客子眼中梅之神,而一切遺其貌,此等作意,則踵武前賢矣。以此故,詩乃得臻於「清絕超絕」之境界。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