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寒秋梓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由於受房官一案的牽連,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由洛陽前往華州。此時,正值安史之亂,途中夜石宿石壕村(今陝縣觀音堂鎮石壕村)時,發現這裡徵兵之殘苦較之新安所見更甚,不是白天來抓兵,而是夜間來捕捉。他親眼目睹一老翁翻牆外逃,老婦苦苦哀求並哭述全家的不幸。
個人覺得杜甫先生當時不作聲是因為力不從心,還有關鍵由於按戶徵兵可能是當時朝廷的明文規定,就像木蘭代父從軍那樣。
杜甫先生之所以沒被抓我才猜測是因為他是朝廷**,雖然當時被貶。
2樓:匿名使用者
請你回答我,你目睹民與官鬥,明知道民是值得同情的,你會做聲麼?每個時代都有抨擊社會黑暗的文人,真碰上了,有幾個敢挺身而出的呢?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乙個問題,杜甫說了也沒用,官吏不會給他面子。
第二個問題,杜甫的身份特殊,他是個詩人,相當於當今的高階知識分子,是國家保護人才,一般不會被抓。
4樓:稻花香飄兩岸
當時正處安史之亂呀,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一直在退守,並且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被貶,去別處赴任,途徑這裡,杜甫那時還是有官職的,當然不能充兵丁了。
杜甫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儘管內心受到強烈震撼,但當時他自身都難保,被貶的路上經過人家地盤,而且此景處處皆是,有心也無力了。
請解答《石壕吏》中,杜甫在差役逼問老婦人時為什麼只做聽客?
5樓:
因為杜甫也是乙個小官吏,曾在長安看管過兵器房,因為官小,在安史共破長安後沒有被關押,逃了出來。至於為什麼不制止,最合理的解釋是軍令難違。
6樓:金喜林
因為杜甫當時也很矛盾,他同情老百姓的疾苦,但也有忠君的思想,覺得只有朝廷能救國家
7樓:如果巴黎是晴天
因為自己也是男的!如果他出來替老婦人講話會被差役捉去、、
詩人小時候在課堂上對詩的故事
中秋節的知識
8樓:一兩清歡一壺酒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9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的命名**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
傳說中的十二花神是哪些呢?
黃河對中國的重要性 5
11樓:匿名使用者
1、黃河展示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
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型別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2、黃河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
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3、黃河文化是我們名族驕傲
從西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樑,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西元前2023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乙個新的階段。
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
12樓:貞觀之風
黃河是中華民族之根,對中國非常重要。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黃河承載著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積澱和人文精神,黃河所凝聚著的「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公尺。
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
13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1、黃河是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遊蕩。
人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抬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氾濫,改走新道。黃河下游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有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河道變遷的範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西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2023年)的1700多年間,黃河的遷徙大都在現行河道以北地區,侵襲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2023年至2023年的700多年間,黃河改道擺動都在現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襲淮河水系,流入黃海。
2023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後,才改走現行河道,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由於黃河下游河道不斷變遷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變動影響,黃河下游地區的河道長度及流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這是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
2、黃河展示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
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型別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3、黃河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
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4、黃河文化是我們名族驕傲
從西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樑,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西元前2023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乙個新的階段。
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
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產生在這裡。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序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黃河流域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貴的遺產,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14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是中華民族之根,對中國非常重要。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自宋元以後,直至近現代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由於人口的壓力自然條件等因素,經濟重心南移,但黃河流域仍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黃河承載著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積澱和人文精神,黃河所凝聚著的「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杜甫三吏中的新安,潼關,石壕分別在哪兒
1.新安吏 這首詩的時代背景是乾元元年 公元七五八年 冬,安慶緒退保相州 今河南安陽 肅宗命郭子儀 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率步騎二十萬人圍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從魏州 今河北大名 引兵來支援安慶緒,與官軍戰於安陽河北。九節度的軍隊大敗南奔,安慶緒 史思明幾乎重又占領洛陽。幸而...
《石壕吏》中老婦的性格特點?詩歌的主旨句是哪句
a張鐸耀 捨己,愛夫。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中最能表現詩歌主旨的兩句詩是?用了什麼手法?深刻的反映了什麼? 吏呼亦何怒,婦啼亦何苦 對比,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黑暗 石壕吏中最能體現詩歌主旨的兩句詩是什麼,句中運用了什麼什麼手法,深刻反映了什麼 清風繞簾禩梅香 吏呼一何怒!copy婦啼一何苦...
杜甫石壕吏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作何解釋
這句話出自杜甫 石壕吏 意思是 還生存的,希望他能夠偷生吧 死去的,就永遠沒有了!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的意思是 還生存的,希望他能夠偷生吧 死去的,就永遠沒有了!來自杜甫 石壕吏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scorpius毒蠍 活著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遠的去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