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兩句話出自那裡?它的作者是誰?它的全文是什麼

時間 2022-02-24 03:20:12

1樓:匿名使用者

金人元好問的《摸魚兒》,屬唐代教坊曲。元好問此詞寫成於金章宗泰和五年,當時他到幷州赴試,路上遇到乙個打雁的說:「我今早捕到乙隻雁,已把它打死。

另乙隻本已逃出羅網,竟悲鳴不肯去,後來撞到地上自殺了。」元好問聽後很感動,便買了這兩隻死雁,把其葬在汾水岸邊,堆起石頭作標誌,稱之為「雁丘」,並寫成了該詞。

全詞如下:「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雁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

嗟及,山鬼暗啼風雲。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具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處。」

2樓:手機使用者

金庸**之中,最為讀者熟悉的詩詞佳句,「問世間情是何物」原詞出自金元好問《摸魚兒》:

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隻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3樓:

是元好問的,但一,二樓上的回答有紕漏之處,首先,第一句是「問世間」而不是「問人間」因為這首詞是為大雁寫的,而不是給人,所以後面應該是「直教生死相許」沒有那個「人」 字。

4樓:

《雁丘詞》

作者 元好問

全文: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雁向誰去?(上闋)

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雲。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具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處。(下闋)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詩是《摸魚兒.雁丘詞(元好問)>裡的詩句這是很經典的句子啊

要好好看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堪稱經典啊!!!

6樓:

金庸**,原詞出自金元好問《摸魚兒》!!~~

7樓:

唐 元好問

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地妒,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8樓:條件眼

出自元好問的手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地妒,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9樓:來自居庸關幽韻撩人 的銀狐

以前我還會背上闋,現在忘記了

10樓:陌顏迷塵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地妒,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元好問的詩

11樓:門可羅

是元稹的詩

後面上面說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記得是李清照...

對不對啊???

13樓:子之卿

樓上的,應該是叫摸魚兒吧

14樓:

《摸魚兒.雁丘詞(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出自什麼???誰的????

15樓:ok拉拉

公務員常識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詩是誰寫的

16樓:幼蜜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兩句詞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原文】

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金: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譯文】

敢問世間情是何物?竟能讓人付之死生!冬去春來,情便無限,翅已先老。

相守越是歡樂,相離就越是淒苦,但世間仍有痴男怨女沉醉其中。告訴我!層雲延萬里、暮雪覆千山,形單影隻,今後該往何處去?

舊路可見,而當年鼓樂繁華無存。瓦礫荒煙,曾經破秦平楚之地,今日也不過如此!英魂與豪情何在?

山風與苦雨狂鳴。天妒真情,不必信我,且看當年鶯歌燕舞,今日已然化塵入土。悠悠千載無解,但憑詩人詠歎。

我亦無能,只醉酒高歌,縱情憑弔。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詞名為詠物,實在抒情。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愛情悲歌。

全詞情節並不複雜,行文卻跌宕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後的淒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後照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詞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襯雁丘之長存,說明純真愛情在詞人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是詞人樸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全詞情節並不複雜,行文卻騰挪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

詞人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淒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天地妒」二句,寫雁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

17樓:drar_迪麗熱巴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

全詞原文: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白話譯文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麼,竟會令這兩隻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痴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痴情兒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裡應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隻,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於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

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後化為一抔塵土。

金章宗泰和五年(2023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幷州應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乙隻**殺後,另乙隻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年輕的詩人被這種生死至情所震撼,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乙個小小的墳墓。

此詞上闋開篇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乙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問 ,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讚美。「直教生死相許」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

在「生死相許」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

18樓:帥氣的小宇宙

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

原文: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白話譯文:敢問世間情是何物?竟能讓人付之死生!

冬去春來,情便無限,翅已先老。相守越是歡樂,相離就越是淒苦,但世間仍有痴男怨女沉醉其中。告訴我!

層雲延萬里、暮雪覆千山,形單影隻,今後該往何處去?

19樓:第一職責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金朝: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譯文: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麼,竟會令這兩隻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

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痴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痴情兒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裡應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隻,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遊樂的地方,每當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於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

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後化為一抔塵土。

將會留得生前身後名,與世長存。狂歌縱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賞析:「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是指請問人世間的感情,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東西?

那最真最美的愛情,足能令人生死相許。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真正的「有情人」,身在情在,此心永不變。

像這種生死相許的執著愛戀,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這首詞的序講了這首詞的由來。當年才十幾歲的他,進京趕考,在路上聽了一位老人講的故事,所以後來有了這首著名的詞。

有兩隻大雁併排飛在高空之中,朝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而去。可是突然其中乙隻被打獵的人射殺了,隨著聲聲哀鳴,那只大雁一下子從高空墜落下來。另乙隻雁子見狀,哀鳴而不離開,居然直接從高空俯衝而下,撞在地上而亡。

元好問於是買下了這對大雁,挖坑埋了它們,這個墳墓就叫「雁丘」。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出自誰的詩詞,全詩是

森偵張學友 摸魚兒 雁丘詞 元好問 金朝 管樂器 問世間 情為何物,只教生死相許? 採 薇 對了,就是元好問 摸魚兒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出自誰的詩詞,全詩是? 摸魚兒問世間 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金庸小說裡哪個人物最痴情

好姑娘不善良 其實在金庸 裡痴情的人物還是挺多的,比如說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郭二姑娘,不許人間見白頭的瑛姑,為救情郎舍性命的公孫姑娘,因愛生恨變魔頭的李莫愁。當然了,還有 他們都是極好的,可我偏偏不要 的李文秀,她們的痴情都感動了我,若要問誰最痴情,個人認為應是李沅芷。李沅芷是我看金庸見到的第乙個女性角...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翻譯 情是什麼,能使人生死相許 出處 摸魚兒 雁丘詞 金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