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的民風民俗,一些地方的民風民俗

時間 2022-03-06 01:05:15

1樓:天上飛

1、勤勞耕作節儉持家的農民習俗

蓬萊縣農民素有勤勞耕作、節儉持家之風。舊時,農民家庭一般是男人從事田間勞動,婦女料理家務。建國後,婦女從家務中解放出來,務農、務工、經商,同男人一樣。

農民一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大忙季節,亦"起五更,拉半夜",早、午飯由婦女或兒童送到田間地頭。田間勞動,一般早飯前不休息,上午休息一次,下午休息兩次,即"一氣兒朝飯兩氣兒晌,三氣兒晚飯不用講"。

舊時,農家一般在秋收秋種結束後,將豆秸、花生秸、地瓜蔓等用鍘刀鍘碎,垛於場院上,或堆於閒房內,俗稱"鍘場"。全家人吃一頓麵條,稱吃"鍘場面",標誌一年辛勤勞作基本結束,"地了場光",進入農閒季節。

2、供奉龍王祈求平安的漁民習俗

沿海漁民有供奉龍王、海神娘娘之俗,每逢節日和出海前,擺設供品,點香燒紙,祈求平安。新船下塢,船主擇"黃道吉日",船頭披彩,船桅掛紅旗,設供品,點蠟燭,焚香紙,鳴鞭炮,行大禮。船主用硃砂筆為新船點睛、開光。

高呼"波靜風順"、"百事大吉",送船入海。

出海捕魚前,舉行祭祀,鳴鞭炮,焚香燒紙,敲鑼打鼓,祈求平安。每逢初

一、十五,漁民家屬於海邊為親人祈禱、祝福。漁船滿載歸來時,於船桅掛"布挑子",向鄉親報喜,鄉親們上船祝賀。

2樓:魔兔暗暗

常言道,「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由於受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地方風情、宗教信仰的影響,通過長期的生活積累,演變發展,口傳心授,世代相襲,自然積澱,蓬萊也自然形成了其獨特的民風、民俗。 在眾多的民間文藝形式中,蓬萊嶺美的「水車閣」則十分引人注目。

其閣台外形象水車,中間安上軸承,在相隔相等的輪軸上分東西南北定位,架裡掛著兩條小鐵鍊連著一塊小木板,作為演員坐位。演員扮演成故事中的人物上閣。如《陳三五娘》中的陳

三、五娘、益春、李姐或《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在閣柵上邊轉邊表演。車旁兩邊伴隨著南音八管的民樂隊演奏。水車按著樂曲的節奏聲,在彩旗、花鼓前導下,徐***轉動,在行進中表演,別有一番情趣。

在安溪諸多民間迎神賽會的活動中,最有特色的要算蓬萊奉迎「清水祖師」的迎春巡境習俗。歷史以來,蓬萊鎮每年開春均要舉行「迎清水」巡境活動。它以其規定十分嚴密,儀式、程式十分嚴格,歷史悠久,儀式隆重,盛況長久不衰而聞名泉南各地和海外。

巡境活動把平原點和金谷的湯內、塗橋等自然區域分成三個庵堂9個社保27股,每股九年輪值舉辦一次,周而復始。每年的三月初一要舉行「拈大旗」儀式,確定「大旗」、「車鼓亭」、「神前吹」的具體分工;其中拈得「大旗」的佛頭股要推選「大旗手」和1名德高望重的長者充當「巡境司(春官)」,主持當年的一切巡境事宜。同時通過「投卜」擇定「開香日」。

開香之日亦有嚴格的程式,如佛頭股的家家戶戶要置豬頭五牲、清菜香果到佛頭厝供祭,次日凌晨還要上清水巖舉辦迎座儀式。在「清水祖師」迎春巡境的三天中,要舉行各種儀式,如獻花獻茶、換衫換轎等,迎春儀仗龐大,規格莊嚴,程式莊重,大體分為「春官陣」和「火陣」兩部分,隨香還有鼓樂隊、民間文藝隊伍及民眾等,人數多時上萬人。其巡境的道路也必須按古例規定的線路行走。

隊伍中的擎大旗獨具特色。旗桿是一根連頭挖起的全竹,直徑斗大,桿長三丈三尺,重百餘斤,旗上寫著「敕封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菩薩」十四個大字。旗手一手從底部托起,另一手倒抱旗桿前行,作為遊春隊伍的前導,後來改為扛著前進。

途中各庵堂都要按議定地點排列「供筵」候敬。蓬萊清水祖師迎春巡境習俗世代相襲,熔鑄了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深刻的歷史意蘊。

蓬萊人習俗

3樓:冰山裡的一團火

蓬萊民間婚姻習俗

定婚:舊時,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媒人提親,父母依照門當戶對、屬相不克、歲數相仿等條件,合乎心意即許親。許親後,媒人持男方彩禮送交女方家中,即為定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後,包辦婚姻廢除,多為媒人提親,男女擇日會面(稱「打對面」),雙方同意後,由媒人將男方彩禮送交女家,即為定婚(亦稱「定親」)。自由戀愛者,男方擇日設宴請女方到家,並贈送禮品予女方,即為正式定婚。定婚之日起,男女雙方均正式稱對方父母為爸爸、媽媽。

彩禮:為男方送給女方的定婚禮品。彩禮多少,一般根據家庭生活條件及當地習俗而定,富家量多質高,貧家量少質次。

建國前,大部分是一套衣料、兩雙襪子、乙個包袱皮、首飾、胭脂等。建國後,數量逐漸增多,質量逐漸提高,一般是兩套衣料、兩雙襪子、一雙皮鞋、外加101元錢,意為「百裡挑一」。80年代有送1001元、10001元者,意為「千里挑一」、「萬里挑一」。

結婚:舊時結婚,俗稱「將(娶)媳婦」。結婚前擇定喜日。

喜日前一天,男家派族人到女家送禮品及化妝品,名曰「催裝」。喜日晨或前一二日,男家差人到女家抬取嫁妝,俗稱「抬喜盒」。喜日,男家親朋前來祝賀,俗稱「喝喜酒」,並贈錢,稱「上人情錢」(人情錢給戶主)、「賞錢」(賞錢給新娘)。

家中及迎親必經之路沿途張貼紅「喜」字,從家中直貼至村頭。門上貼大紅雙「喜」,掛彩紅。早飯後,新郎由本族兩男(俗稱「氈迎客」或「架氈的」)陪同,乘花轎,吹鼓手奏樂前導,前往女家迎娶新娘。

新娘在家中梳妝等候,花轎至門,女家迎新郎入,奠於祖堂,拜見新娘親長,宴少頃,先出乘轎,新娘以紅綢蒙面,由其兄長攙扶進另一轎,由同輩男女各二人(俗稱「送親客」)陪同,隨同新郎到男家。途中如遇廟宇、井、怪石等,「氈迎客」則抖開紅氈遮擋之,謂之「避邪」。新娘上轎之前,女家差一兒童,持紅布裹著的方盤,盤上整齊地擺著核桃大的生水餃,先一步送至新郎家(俗稱「送小飯」),煮熟,等候花轎到來。

花轎至男家村頭落轎,由新郎的本族長輩在新娘轎頂扣一篩子,然後起轎,繞村街一周後到新郎門前落轎,兩名女迎客(俗稱「攙媳婦的」)至新娘轎前,給新娘餵飯,然後攙扶出轎。轎前放一馬鞍,馬鞍上放用紅紙包裹的粘糕少許,新娘踩馬鞍下轎,在「攙媳婦的」攙扶下(南部山區外加由新郎扯著紅綢帶拉著新娘)踩著「氈迎客」鋪下的紅氈(南部山區鋪高粱秸皮編的「折子」)至院內,新郎、新娘面向天地牌位叩拜,名曰「拜天地」;再至堂屋,拜祖先,拜父母;然後送入洞房,新郎、新娘同吃「小飯水餃」,喝合婚酒,新娘開始「坐床」。新郎仍由「氈迎客」陪同,返回新娘家(稱「回親」),新娘家只宴請姑舅親戚及本族長者,新郎一一相認,宴後返回自家。

新郎家中,中午大宴賓客。新娘一席設在堂屋正中,新娘坐於上座特備的羅圈椅上,由新郎的女性長輩、媒人、女迎客、女送客等相陪。晚上,村中好湊熱鬧者紛紛前往「鬧洞房」。

「鬧洞房」者年輕人居多,亦有年長者,俗語謂「三日之內無大小」。翌日或間日,新娘家中差人將新娘接回娘家,名曰「搬九」,上午即送回,同時新娘的父輩兄弟同到新郎家,名曰「會親家」,新郎家盛宴款待。南部山區「搬九」系新郎、新娘同去女家,女家中午設宴款待,下午返回。

建國後,結婚坐轎、請吹鼓手、拜天地等習俗漸廢。50年代,迎親多用「轎車」(牲畜拉的大車,上裝彩棚);60年代多用自行車;70年代多用拖拉機;80年代開始用麵包車、小轎車。亦有旅行結婚和舉行集體婚禮者。

嫁妝:因生活水平差異,嫁妝的數量和質量差別較大,富者量多質高,貧者量少質次。舊時,一般陪嫁品為櫃、箱、匣幾、桌、椅、鐘錶、鏡子、被、褥、枕頭等。

建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嫁妝檔次越來越高。70年代主要有立櫃、五斗櫥、寫字檯、自行車、縫紉機、梳妝台、折疊椅等,被褥面料多為綢緞。80年代中後期,嫁妝中收錄機、電視機、電風扇、電冰箱等高檔品已屢見不鮮.

一些地方的民風民俗

求山東蓬萊地區的結婚習俗

中國的民風民俗作文,急急急,中國的一套民風民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在不知不覺中,一個豐富多彩的快樂寒假已從我眼前飛過,但給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在爺爺村敲鑼打鼓的那段印象。大年三十的那天,到處洋溢著過節的氣象,人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吃完早飯,爺爺就帶著我到村裡的大橋上,去敲鑼打鼓。一去才發現,鑼鼓隊就差爺爺這個隊長沒到了。爺爺一到馬上就開始了。齊...

中國的民俗民風至今還有哪些遺留,中國民風民俗有哪些

雪人晒太陽 祭灶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又稱 小年春節習俗之祭灶 中國傳統習俗。民諺曰 二十三,祭灶關。舊俗農曆臘月二十三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 東廚司主 人間監察神 一家之主 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二十四,掃塵日 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 ...

巫山的民風民俗,巫山的民風民俗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 葡萄 果樹,打掃得十分潔淨。室內砌土炕,牆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飲食方面,他們以麵粉 大公尺為主食,喜喝奶茶,在囊窩裡的佐以麵粉烤製的饢。飯菜種類很多,有抓飯。肉粥 拉麵 湯麵 薄皮包子 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