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客家人把年初三這天叫做「窮鬼日」

時間 2022-04-11 22:00:08

1樓:abc肖小迪

文化學者丘濟華說:「送窮鬼」實際上是送窮的意思,和貧窮告別的意思,是人的一種心願,代表乙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客家人常說「初一初二不灑掃,初三大掃除」,說的正是年初三大掃除「送窮鬼」的風俗。年初一和年初二這兩天,儘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堆滿厚厚的爆竹屑、菸頭、糖果紙等垃圾,也不能掃地。

客家人認為在這兩天內掃地,會掃走家中的財氣。只有年初三那天,才會拿起掃帚把垃圾徹底乾淨地清掃出去。這是過去傳統的客家人希望擺脫貧窮的願望。

時至今日,「初三送窮鬼」已經與貧困無關,但其打掃衛生的習俗被保留至今。

傳說古時有個叫美娥的客家姑娘,嫁給乙個叫賤福的富家子弟,誰知婚後賤福好賭成性,而且賭注越下越大,兩年功夫就把家產輸光了,最後竟把老婆賣掉來還賭債。賤福由乙個富家子弟變成了乙個乞討的叫花子。

一年端午節,賤福討飯正好討到美娥家,美娥出來一看,見討吃的竟是她的前夫賤福,便舀了飯菜給賤福吃,還特意交待他下午再來拿粽子。因為美娥起了惻隱之心,念及「一日夫妻百日恩」之情,下決心定要幫前夫一把。她揹著丈夫分別將七十兩銀元塞入七十個粽子內。

時近黃昏,賤福挽著粽子急急上路,不覺走到河邊,正欲過渡,卻身無分文,只好拿出幾個粽子給船伕兌船費。船伕拿過粽子一口咬去,「咯」的一聲,發現粽子裡包著一兩銀元,便拿出十幾個銅錢把賤福的粽子全部買了下來。賤福後來連賣粽子得來的十幾個銅錢也輸光了。

當年的大年三十日下午,賤福又來到美娥家討飯。此時的賤福已骨瘦如柴,衣衫襤褸,不像人樣。美娥驚訝地問賤福端午節給的七十兩銀子。

賤福方如大夢初醒,便慚愧地將用粽子兌船費及賣粽子的過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美娥。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有人來了,美娥馬上叫賤福到柴房躲起來,自己去應付來人。當天晚上,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下起了鵝毛大雪;賤福因飢寒交迫,凍死在柴房裡。

第二天一大早,美娥去柴房取柴,發現此事。因為是大年初一,美娥不敢聲張,便堆上柴草,點火將賤福的屍體焚燒了。到了年初三一大早,要丈夫在後放燃了一大掛鞭炮相送。

村裡人見他們送垃圾時又放鞭炮,便問他們是何故?他們敷衍說:「送窮鬼,送窮氣,送走窮氣才吉利。

」村民們見他家慢慢富裕起來變成萬元戶,可能是因為送走了「窮氣」;因而全村村民家家都爭相仿效,放著鞭炮把初

一、初二、初三一大早掃來的垃圾當「窮鬼」送走。從此,「年初三送窮鬼」的習俗便逐漸在客家鄉村世代蔓延流傳下來。

2樓:蝦公尺河蟹魚

時至今日,「初三窮鬼日」已經與貧困無關,但其打掃衛生的習俗被保留至今。

揭西縣客家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三為「窮鬼日」,這一天不走親戚。凡村民家中有不如意事,「疑心生暗鬼」,認為鬼在作祟,便備祭品去拜,又恐陰間眾鬼去爭食,家鬼在陰間爭不到食物,或被異鬼欺侮,這便產生了「送鬼」之風俗。

送鬼時間,在晚十時左右,地點三叉路口。送祭品如糖果、豆干、麵線、雞蛋都可以。祭品放下,燒三炷香後致祝祈告,燒銀紙祭品,棄地不收回。

舊日廣州人認為年初三是「赤口」,是不能去拜年的。他們在家打掃房屋和灶頭,將垃圾、灰塵送出家門。更有甚者會把廢舊的家具以及大件的器物燒掉,再把灰燼倒入珠江河。

這些,被舊日廣州人視為「送走窮鬼」。時至今日,窮鬼日已經漸漸淡出廣州人的生活了,相信不會再有人在那天把焚燒過的東西倒入珠江,但年初三打掃衛生的習俗還是被繼續保留下來。

關於窮鬼日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代文學家李邕在《金穀園記》中寫道:「高陽氏 (又稱顓頊或帝顓頊,黃帝以後又乙個傑出首領)子瘦約(瘦約,人名,也就是最早的「窮鬼」),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窮子。

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交代了窮鬼日的來由。

時人韓鄂所撰的《歲華紀麗》一書中又寫道:「孟春晦日(即農曆每月最後一日),甫聚行樂,送窮。」可見,窮鬼日在初時還沒有固定的日期。

後來,窮鬼日最終被確定在正月廿九,時有《圖經》載:「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鬼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那時候,過窮鬼日已經成為相當普遍的習俗。

韓愈《送窮文》中,還提到「結柳作車,引帆上牆」的送窮方式。

宋朝到了宋代,窮鬼日仍然很流行。宋朝 巴淡的一首《送窮鬼》就曾提到:「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乙隻,燈盞兩隻明輝輝,內裡更有筵席。

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當時,送窮的時間又出現了變化,把這日定在正月初六(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窮鬼的風俗)。宋代呂希哲《歲時雜記》謂宋「人日(年初七)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蒸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

」中「人日前一日」一句足以證之。

明清明清時期也有關於窮鬼日的記載。明人陳耀文《天中記·晦日·送窮鬼》也有關記載。清學者林祖燾《閩中歲時雜詠》詩:

「相傳拗九屆芳辰,各煮飴糜雜棗榛。掃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但此時流傳於各地的送窮風俗已有了很大差別,集中表現在送窮的時間和方式上。

3樓:情感解憂站

客家語則根據「送窮」二字的諧音稱此日為「三重日」或「生蟲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說法,以為這一天是「窮鬼日」(或稱為「赤鬼日」)。

俗傳進入元旦後,人們至少要到了初三才能掃地。在此日把家中的垃圾向外清理或倒入河溝裡,帶有把「窮鬼」清理出門的好意頭;又傳說:這一天晚上,是家家戶戶家中老鼠嫁女的大日子。

客家人把年初三稱為「窮鬼日」,這一天要把「窮鬼」送出去。「送窮鬼」是把貧窮和不好的東西送走,與貧窮、霉運告別的意思,所以年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把垃圾、不好的東西清掃出去。「客家人是從中原遷徙過來的,日子一直過得比較艱苦,送窮鬼寓意窮去富來,也是客家人擺脫貧窮的願望。」

4樓:生活小助手小劉

受中國傳統習俗影響。來歷: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

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並在屋角灑落一些公尺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公尺飯。

中國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公尺飯。

5樓:

「送窮鬼」實際上是送窮的意思,和貧窮告別的意思,是人的一種心願,代表乙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客家人常說「初一初二不灑掃,初三大掃除」,說的正是年初三大掃除「送窮鬼」的風俗。

時至今日,客家人「初三送窮鬼」已經與貧困無關,但其打掃衛生的習俗被保留至今。年初三這天一大早,大家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希望來年一家人富貴吉祥。年初三掃地是一種(傳統)風俗,叫「掃窮」。

希望來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窮鬼日,中國傳統年俗。這種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時至今日,「初三窮鬼日」已經與貧困無關,但其打掃衛生的習俗被保留至今。

中國民俗傳統文化

6樓:知識青年

1、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

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盂蘭盆(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2、中國戲劇

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3、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

現代漢語有標準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

從語言係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言: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4、民族戲劇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是指中國各少數民族特有的戲劇,主要有藏劇、白劇、壯劇、侗劇、傣劇、苗劇、彝劇、布依戲、毛南戲等。

5、酒令

酒令,中國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

6、國畫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

民俗文化的意義?

7樓:101侯

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夠反映民族特徵的傳統觀念和思想意識,是具有民族特徵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前赴後繼,英勇頑強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導人們實踐活動的基本精神。

傳統文化講究崇尚倫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強調和諧觀念、倡導憂患意識等等,學習和研究這些中國傳統文化,進而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加強對國民全面素質教育的培養,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拓展資料: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乙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於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民俗及民眾的日常生活。

文化是乙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就是乙個民族靈魂的建設、精神世界的建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所宣揚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慎言敏行、嚴於律己、改過遷善等道德規範。

幾千年來就鑄就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形成中華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正、刻苦耐勞和精忠愛國的優良素質。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價值體系的建立,是與傳統文化的長期孕育分不開的。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

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並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時代內容,容納新的時代精神,達到承前啟後,與時俱進,古為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

客家人為什麼要南遷,客家人為什麼要從中原繁盛的地方遷到南方

第一次的遷移,則以受五胡亂華所引起中原第二支避難的漢族向南播遷,遠者達贛省的中部南部,其近者則仍淹滯於潁淮汝漢諸水間,寢至隋唐,休養生息,勞困漸蘇,慢慢的乃得度其比較安適的生活。故自東晉至隋唐,可說是客家先民自北南徙的第一時期。第二次的遷移 因受黃巢輾轉寇亂的要衝,為著救死求生,以是他們入鄱陽湖平原...

大年初三可以洗衣服嗎,大年初三前為什麼不能洗衣服?

不可以。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是不可以洗澡洗衣服的,因為這一天洗頭會導致財運和福氣都會被洗掉,同時又因為初一到初三是水神的生日,所以是不能碰水倒水的,否則是對水神的不敬,因此大年初三是不能洗頭的,但是過了初三就可以隨便洗頭了。過年的講究 1 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

為什麼初三不適宜拜年,為什麼大年初三不能登門拜年的傳說

使用者名稱用 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拜年 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 小年朝 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 要早點睡覺等。古人迷信的說法今人不必管,但經過了前幾天的狂歡後,公眾應注意休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為天慶節,等休假五日。這在 宋史 中有記載 大中祥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