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廣廣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
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於不善,都可以為師。《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
「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
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乙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是乙個普遍的人生哲理,當然也包括孔子自己三個人在一起,必定有乙個人是值得自己去學習的。
包括孔子,但這句話是泛指應該虛心向他人學習,並不僅僅指孔子自己。
3樓:蝸牛得快跑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論語·述而》)。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可以學習他們身上的善,並以他們身上的不善為鑑改正自己的不善。」
【評析】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我們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語句,以前我只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向勝過我的人學習」,也就是「以比我能幹的人為師」。看了這段話才知道,原來孔子的意思是:「我們不但能以比我們能幹的人為師,還能以不如我們的人為師。
」覺得深受啟發。
「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意思是提醒我們,「處處留心皆學問」,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樣我們也可以說;「生活中不是缺乏好老師,而是缺少發現好老師的能力。」我們不但可以從書本上學到東西,也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還可以從大自然中學到東西,中國的許多武術是通過模仿動物而形成的,現代仿生學也是人類向大自然學習形成的乙個新的專門學科。
隨著中國社會一部分人富裕起來之後,花大把的錢為孩子尋找老師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這種時尚反映的是一種對學習的無知。如果是學習一些專門的技藝,為孩子聘請好的知名的老師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教授孩子普通的文化知識,也去高薪聘請老師,其實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那會誤導孩子,以為孩子的學習好壞主要在於是否有好的老師,而不在於孩子自己的努力。其實古往今來,許多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自學成才。這些自學成才的人並不是真正沒有老師,而只是學無定師,也就是沒有固定的老師,他們師法自然,以別人為師、以古人為師、以書本為師、以實踐為師、以一切可學之人之事為師。
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論語·述而》。
5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論語·述而》)。
6樓:匿名使用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述而》
7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是孔子說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是誰說的?
9樓:公考上岸店小二
公務員常識判斷,三人行必有我師是誰提出的?這是初中知識哦
10樓:業炸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出自於《論語·述而》。孔子所說。
11樓:壬亦凝
三人行必誤事出自論語這個是很多年流傳下來的一句很經典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
12樓:文化漫步者
《論語》中還記錄了許多表達相似意思的對話,比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見到賢德的人,要向其學習他身上好的部分;見到不太好的人,要規避他身上不好的部分來提醒自己,進行自省。
這也和前邊一句的意思一致,要不斷從他人身上學習好的東西,反省不好的東西。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好,變成和其他賢者一樣優秀的人才。
13樓:科普小星球
出自《論語述而》。這是孔子曾經說的話,意思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我的老師。
14樓:銀河外的看客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述而》 ,全句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樓:鄭宜忠
師,是同夥,不是指老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哪兒?
16樓:佔戈爺
出自孔子論語述而篇章。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7.27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7.28)
7.29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
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巫馬期以告。子曰:
「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哪兒?
17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孔子《論語·述而》。
18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還有更多資料就不多寫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論語·述而》。
哪個四字成語出自三人行必有我師
20樓:匿名使用者
擇善而從
zé shàn ér cóng
【解釋】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從;不能讀作「cōnɡ」。
【近義詞】見賢思齊、取長補短、從善如流
【反義詞】同流合汙、沆瀣一氣、吹毛求疵
【辨析】~與「見賢思齊」有別:~側重於形容選擇好辦法;「見賢思齊」側重於形容好人物。
【例句】茅盾《從〈怒吼吧;中國〉》說起:「以為只要自身精進;不事抨擊;便可等讀者的~;那就是空想。"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翻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焉是什麼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師 s n r n x ng,b y u w sh 成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 解釋 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 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為謙虛的學習態度。不管什麼...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原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意思
有道是這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的能力和知識都是有限的。雖然別人沒有你優秀,但如果你認真觀察的話,也能找到它比你強的點。所以說做人就要虛懷若谷,海納百川。 每個人懂的東西都不一樣,擅長的領域也不一樣,長處也不一樣,別人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說三個人...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啥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師是什麼意思???
暗黑魔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 論語 述而 原文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 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