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原文

時間 2022-05-17 23:55:04

1樓:天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原文】

子貢問日:「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 不恥下問③,是以謂之『文』也。」

【注釋】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姓孔,名圉,諡號「文」。②敏:勤勉。 ③下問:向下請教。

【譯文】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文』呢?」孔子回答說: 「他勤奮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被溢為『文』。」

2樓:斑斑

子貢問日:「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 不恥下問③,是以謂之『文』也。」

【注釋】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姓孔,名圉,諡號「文」。②敏:勤勉。 ③下問:向下請教。

【譯文】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文』呢?」孔子回答說: 「他勤奮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被溢為『文』。」

回答者:天地9 - 江湖大俠 八級 1-12 19:08

3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全文

4樓:q王小年

《公冶長篇 》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

「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

「忠矣。」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

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

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

」子曰:「清矣。」曰:

「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譯文】

孔子談論到公冶長時,說:「可以把女兒嫁與他為妻,他雖然有過牢獄之災,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子貢問孔子說:「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乙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祭祀時盛糧食的瑚璉。」

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是沒有什麼口才。」孔子說:

「為什麼一定要有口才呢?伶牙利齒的和他人爭辯頂嘴,會被人討厭。我不知道他是否可稱得上仁,但為什麼要有囗才呢?

」孔子讓漆雕開入仕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

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坐木筏子漂流海外。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勇武過人,他的勇猛甚至超過了我。

但不善於裁奪事理。」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算得上有仁德嗎?」孔子說:

「不知道。」孟武伯又問一遍。孔子說:

「仲由啊,乙個具備千輛兵車的大國,可以讓他去負責軍事。至於他有沒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又問:

「冉求怎麼樣?」

孔子說:「冉求呢,乙個千戶規模的大邑,乙個具備兵車百輛的大夫封地,可以讓他當總管。至於他的仁德,我弄不清。

」孟武伯繼續問:「公西赤怎麼樣?」孔子說:

「赤呀,穿上禮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讓他和賓客會談。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好些?」子貢回答說:

「我怎麼能和顏回相比!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

「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說的。」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爛草加泥巴壘成的牆無法粉刷。

對於宰予,還能再苛求什麼呢!」孔子說:「以前我對人的態度,是聽了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人的態度,是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

我是因宰予的表現而改變了對人的態度的。」

孔子說:「我還沒有見過剛強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孔子說:「申棖的慾望太多,怎麼能剛毅不屈?」

子貢說:「我不願別人把事情強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願把事情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不是你可以做得到的。」

子貢說:「老師關於《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方面知識的講述,我們能夠聽得到;老師關於天性和天道的言論,我們聽不到。」

子路聽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踐的時候,便害怕又聽到新的道理。

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諡號為什麼是『文』?」孔子說:「他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叫『文』。」

孔子說:「臧文仲為產自蔡地的大烏龜蓋了一間房子,中有雕刻成山形的斗拱和畫著藻草的梁柱,他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型呢?」

子張問孔子說:「子文幾次幾次擔任令尹的職務,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人。

你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算得上是對國家盡忠了。

」子張問:「算得上又仁德了嗎?」孔子說:

「不知道。這怎麼能算仁呢?」

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有四十匹馬,他都丟棄不要,就離開了。到了另乙個國家,說:

『這裡的執政者和我國的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再到了一國,說:『這裡的執政者和我國的崔子差不多』,還是離開了。

這人怎麼樣?」孔子說:「很清高。

」子張說:「算得上有仁德嗎?」孔子說:

「不知道,這怎麼能算有仁德呢?」

季文子每次做事的時候都要考慮很多次才行動。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政治清明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政治黑暗時,他就裝得很愚笨。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那幫學生志向遠大而行為粗疏;文采尚可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往日仇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也很少。」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率?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給人家。」

孔子說:「花言巧語,表面偽善,用過分恭敬的態度接近別人,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這麼認為。把仇恨藏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這樣認為。」

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說說各自的志向?

」子路說:「我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就算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

「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宣揚自己的功勞。」子路說:「我們希望聽聽老師的志向。

」孔子說:「我願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間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顧。」

孔子說:「算了吧,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便能自我責備的人。」

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趕不上我這樣好學罷了。」

5樓:

譯文及注釋譯文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型。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麼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

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

5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氣則絕對不會甘心居於下等;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滿足,像河伯觀海,井底之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有恆心則必然沒有幹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識、有恆,三者缺一不可。

注釋敏:聰明。

好:喜好。

恥:以……為恥。

知:通「智」,聰明,智慧型。

厭:滿足。

誨:教導。

謂:說。

漫浪:隨隨便便。

急:要緊。

蓋:在句首,發語詞。

士人:泛指知識階層。

恆:恆心。

下流:下等,劣等。

斷:副詞,表示絕對、一定。

名人不恥下問的故事急用,有關與名人不恥下問的故事

y夜光神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 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 音yu 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

不恥下問的“恥”是什麼意思,不恥下問。恥什麼意思

flw付付 不恥下問 b ch xi w n 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其中 恥 的意思是羞愧,羞辱。釋義 恥 ch 羞愧,羞辱 羞 雪 奇 大辱。笑。罵。組詞 羞恥 xi ch 羞辱慚愧。恥笑 ch xi o 輕視和譏笑。恥骨 ch g 圍成骨盆的不規則骨頭之一,居骨盆前...

不恥下問的恥是什麼意思,不恥下問。恥什麼意思

瘋飆單車 不 恥 下 問 不恥下問 這則成語的恥是 羞恥。意思是不以向地位 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謙虛好學。這個成語 於 論語.公冶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