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唯妍知潔
找不到這句話,應該是下面這首詩吧
天淨沙·秋
朝代:元代
原文: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譯文 : 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淡飄起,幾隻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乙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
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
江南何處尋村夫出自哪首詩?
2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淯水吟》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一首插曲(出現集數為第11、12集)。由王版健作詞,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權唱。 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 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 含淚為君壽,酒痕掩征塵。 燈昏昏,帳深深
古村落日殘陽的後一句
3樓:匿名使用者
輕煙老樹寒鴉
白朴《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莫道夕陽是殘陽全首詩
4樓:泠
莫道夕陽是殘陽,筆融墨舞正酣暢。
應該是業餘詩詞愛好者所寫吧,沒有出處的
關於落日的古詩詞
5樓:匿名使用者
1、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
村。2、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回。——朱自清3、大答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5、衰草殘陽三萬頃。
6、花前灑淚臨寒食,醉裡回頭問夕陽。不管相思人老盡,朝朝容易下西牆。——唐·韓偓
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宋·李覯《鄉思》
8、夕陽秋更好,斂斂蕙蘭中。
9、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10、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11、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12、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13、一溪綠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陽。
14、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15、天長落日遠,水淨寒波流。——李白《登新平樓》
16、獨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陽。——唐·儲嗣宗《南陂遠望》
17、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8、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19、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啅雀爭枝墜,飛蟲滿院遊。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杜甫《落日》
20、晚日寒鴉一片愁。
21、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詩詞中有一句殘陽如血出自哪一首?
6樓:蘇堤舊事
出自:《憶秦娥·婁山關》
原文: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憶秦娥·婁山關》是***寫於2023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壯闊的詞,通過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從內到外描寫了紅軍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
7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
采桑子·重陽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是這兩首吧
8樓:匿名使用者
***詞《憶秦娥·婁山關》
[憶秦娥·婁山關①]:
(2023年2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注釋]:
①[憶秦娥]詞牌名。
[講解]:
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指揮**紅軍攻克婁山關後的激越情懷。
婁山關又稱婁關、太平關,位於貴州遵義北大婁山的最高峰上,是四川與貴州的交通孔道。此處群峰攢聚,中通一線,地勢十分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婁山關一役關係著**紅軍的生死存亡。2023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的領導地位,會後由***、***、王稼祥組成了軍事指揮小組。為了繼續長征、紅軍經婁山關北上,準備於瀘州與宜昌之間渡過長江;但遇到阻礙,***果斷地決定二渡赤水,折回遵義,於是再次跨越婁山關。
2月25日凌晨,紅軍向婁山關挺進,在紅花園與黔軍遭遇,黔軍倉皇應戰,敗退關口,紅軍沿盤山道猛烈攻擊,傍晚時分,終於把這座雄關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隊順利通過,邁向勝利的前程。由於這一仗意義重大,所以詩人的情懷無比激動,在戰鬥結束不久即揮筆寫下這首不朽之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簡鍊地指出了戰鬥的時間、景候,還創造出乙個壯烈的抒情氛圍。清晨,寒霜漫天,西風猛烈地吹蕩,曉月依然掛在天邊,這時雁的叫聲陣陣傳來,更增添幾分冷峻與悲壯。
透過這種情調,讀者可以想象到即將來臨的戰鬥的緊張和艱險。
跟著,「霜晨月」這一景句的重複,固然是詞牌的規定,同時又起著連繫下文的作用。「馬蹄聲碎,喇叭聲咽」兩句,把紅軍行動生動地描繪出來了。作者以表現事物形貌的「碎」來形容馬蹄聲,以「咽」來描繪喇叭聲,準確而精彩。
「碎」,表明馬蹄聲急而低;「咽」,除了表明喇叭聲不怎麼嘹亮之外,還暗示了戰鬥的壯烈。從這兩種有代表性的聲音的描繪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到紅軍行動的機敏。事實上,紅軍就是把敵人打個措手不及,拿下這座易守難攻的雄關的。
詞沒有直接描敘戰鬥的過程,但從這兩個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戰鬥的緊張和劇烈。
下闋的開頭,雖然語調比較舒緩了,但「真如鐵」三字,突出了奪取這座雄關的艱辛——作者通過「鐵」這一物象的堅硬、沉重,藝術地把「艱辛」具體化、形象化,這是很精巧的構想;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卻又展露出藐視艱辛的豪邁情懷。「雄關漫道真如鐵」這個句子的內涵極為豐富。「而今從頭邁步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
「邁步」就是舉大步,經過戰鬥,「雄關」而今已變成通途。從中,我們不是也可以看出這支革命隊伍跨越雄關,踏平險阻的堅強決心和無畏勇氣嗎?
詞以「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兩個景句來收筆,極有情味。前一句寫山。「蒼山」即青山。
既寫出了山的顏色,也隱約流露出作者的喜悅。「如海」是說山巒起伏不盡,就像碧波萬頃的大海。不僅展現了壯闊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處眺望,一股雄壯的氣概縈繞於句中。
後一句寫夕陽。「如血」是說夕陽像鮮血那樣殷紅。它點出了紅軍勝利越關的具體時間,還使人通過這一壯麗的圖景聯想到紅軍義無反顧、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
這也是對詞的前闋及後闋首句中「真如鐵」所蘊含內涵的回應。這兩個色彩鮮明的比喻句既形象地描繪了景物,又飽含著感情,精警之至!
全詞只寫了**紅軍的一次戰鬥,卻是對紅軍長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真實折射,篇幅雖短,「份量」很重。它使人在獲得強烈感染的同時,欣賞到高超的藝術技巧。這是真正的詩。
9樓:罐裝啤酒狐狸
這首詞是***主席在2023年2月26日,紅軍搶占婁山關時所作。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詩意解讀:
凜冽的北風一陣陣吹來,呼呼地響,吹動那紅軍戰士單薄的衣裳。在這樣滿是白霜的早晨,戰士們緊張地、急速地向婁山關進發,戰馬行進在險峻的山路上,發出雜沓零亂的聲音。淒清的軍號聲在山間迴盪,時斷時續,與天空大雁的叫聲相為應答。
不要說雄關堅如鋼鐵,我們英雄的紅軍又一次將它跨越。登上婁山關關口,放眼遠眺,起伏的山巒向遠處鋪去,猶如大海的波浪,壯闊無比;如血的殘陽掛在西方天空,將萬里河山浸染得更加壯麗。
【注釋】
憶秦娥:詞牌名,本於李白詩「秦娥夢斷秦樓月」。
婁山關:遵義市之北,從四川入貴州的要道。
10樓:老秋翁
憶秦娥·婁山關
(2023年2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落日桃花空悲切"出自哪首詩,什麼意思
11樓:火影忍者鳴人君
落日桃花空悲切,
莫道俠腸繞指柔.
只查處這兩句,大概是俠骨柔情,兒女情長哪一類得
關於日落有關的詩句帶出處
12樓:詠梅居士
1.杜甫 《後出塞》詩之二:「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2.清·陸圻 《與歌回者陳郎》答詩:「落日橫江老白蘋,同鄉停問一相親。
3.杜甫《落日》:「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
4.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5.范仲淹《漁家傲》:「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6.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僅供參考
13樓:匿名使用者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內
江吟》單車欲問
容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使至塞上》
古村落日殘陽的下一句是什麼
14樓:匿名使用者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虹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15樓:琪枔妍
是孤村落日殘霞,青煙老樹寒鴉
風平浪靜出自哪首詩作者,「風平浪靜」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永遠醒著 風平浪靜 出處 宋 釋普濟 五燈會元 卷七 僧問 風恬浪靜時如何?師曰 吹倒南牆。風平浪靜 解釋 1.指沒有風浪。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比喻平靜無事。宋 胡一凡 泊光口 詩 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鏡面新。醒世恆言 馬當神風送滕王閣 須臾,霧散雲收,風平浪靜,滿船之人俱各無事,唯有 ...
大漠孤煙出自哪首詩
黛妮 一 大漠孤煙直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 使至塞上 二 附原文如下 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
少年曾有惑出自哪首詩
少年曾有惑,走馬平生消盡處,見萬事如流。少年曾有憾,沉溺山川風月裡,觀逝者如斯。出自李白的詩 江湖行 李白又被稱為李拾遺 詩仙 李十二等,是唐朝著名詩人,其代表作有很多,比如 望廬山瀑布 蜀道難 早發白帝城 俠客行 等。少年曾有惑的意思是年少時,也曾因為某事而困惑過。少年的時候曾經疑惑過,人活著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