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那在佛教是什麼意思呀?佛教「盡行壽」是什麼意思呀

時間 2023-06-03 08:30:05

1樓:白來渡

你說的是檀那吧,這個有兩種意思。

1.梵語音譯。施主。

剪燈餘話·武平靈怪靈》:「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賦詠來諸郎。」 清 黃遵憲 《櫻花歌》:

繖張胡蝶衣哆羅,此呼奧姑彼檀那。」 錢仲聯 注:「《翻譯名義集》:

檀那者,《要覽》曰:梵語陀那缽底, 唐 言施主,今稱檀那,訛陀為檀,去缽底留那也。』《日本國志·學術志》注:

稱男子為檀那,則用梵語也。』」

2.梵語音譯。布施。

唐 顏真卿 《撫州寶應寺翻經台記》:「檀那衣缽,悉力經綸,不日復之,周邦仰仁。」《翻譯名義集·辨六度法》:

法界次第》雲: 秦 言布施,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中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

2樓:隨緣自在

檀那又作陀那。譯曰施。陀那缽底,譯曰施主。遂略稱施主為檀那或檀越。

慧琳音義上曰:『檀,具雲檀那,此云施。』

寄歸傳一曰:『梵雲陀那缽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缽底是主。』

翻譯名義集曰:『要覽曰:梵語陀那缽底,唐言施主,今稱檀那。

訛陀為檀,去缽底留那也,又稱檀越者。檀即施也,此人行施,越貧窮海。』又布施也。

翻譯名義集曰:『檀那,法界次第雲:秦言布施。

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

佛教「盡行壽」是什麼意思呀

3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應該是「盡形壽」,佛教「盡形壽」的意思是,一直到自己這一期壽命結束。

盡」是完盡、完畢的意思,「形」是形體的意思,指的是身體,「壽」是壽命。

一般這句話會用在受戒時。比如授「不殺生戒「時,傳戒師會對受戒人說:「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意思就是從現在起一直到你生命結束的那個時刻,都不殺生,能不能做到。

4樓:網友

盡形壽,形指事物,包括自己和生物的生命,壽指事物的生滅。盡形壽是不幹予事物的發展,包括了不殺生。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這一世剩下的時間」的意思,下輩子就不算了。

比如:皈依和五戒都是盡行壽的,就是只要堅持你這一世,死後就結束了,而菩薩戒是生生世世的,永遠不能破悔。

6樓:a_ga夏

「行」是泛指人的各色形態,「盡行壽」就是窮盡人的一生。所以這個詞就等同在說:「從今天起,直到身體髮膚的衰敗,生命終結,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足,不論是健康還是疾病,我都要。

7樓:匿名使用者

是盡形壽。

形指的是你現在的形態(即無論人、天、修羅),壽指的是你的壽命(即無論壽長壽短)。

意思就是為你的誓言下定的界限,這乙個生命的長度。

8樓:匿名使用者

字面解釋,盡是盡未來際,形也是指我們的身體等有形的東西,壽指我們的壽命,整個意思就是盡未來際我們的身體和壽命都在的話,後面就是怎麼樣怎麼 樣。

9樓:網友

是"盡形壽",即:盡汝之形,竭汝之壽"之意。

阿彌陀佛在佛教裡是什麼意思?

10樓:月見堂

阿彌陀佛是佛教最早的佛,傳說釋迦牟尼還未修煉成佛時,阿彌陀佛早接。

受萬版世的磨難成了佛。

佛教所指的彼岸是什麼意思?

11樓:愛不再迷茫

1、佛教所指的彼岸是指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

2、到達彼岸的狀態就是修成了正果;

3、覺悟了是一種脫離了人世間所有煩惱、超脫了生死,看穿了一切的感覺;

4、成佛之後佛在輪迴之外,即不生不滅,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的世界。

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為「此岸」;超脫生死,即涅槃的境界為「彼岸」。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即為彼岸。

此岸指生滅,彼岸指不生不滅,指涅槃。

12樓:無言的黑樹

同登彼岸 ,是佛教信徒們互相鼓勵一起修行,一起到達佛學至高境界和成功。

佛經雲:「何時起想,彼時流轉。」意思是說,什麼時候有想的執著,什麼時候就將在三界輪迴中流轉,而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因此,我們皆應依靠諸佛菩薩的勝妙智慧型來作觀察,若能觀察則會發現對境萬法沒有任何的相,進而也能遠離執著它們的想,而得到般若空性的真實法性意義。若能如此,那就到達了道的彼岸。而這樣的人,也已安住佛經所講真正現空雙運的境界當中了。

嚴格來講分別憶想就是魔。《大智度論》雲:「若分別憶想,則是魔羅網,不動不依止,是則為法印。

龍猛菩薩說:若分別妄想,始終執著有實無實的相狀,其實這就是魔王給我們撒的網;一旦在遠離一切戲論的境界中如如不動,再不依止任何的邊,這就是佛陀所講的真正空性法印。而什麼時候我們入定於這樣的法界,無破無立的本性就能了達,此時也究竟通達了般若波羅蜜多。

13樓:離欲阿羅漢

當年玄奘法師西行求法,與印度的諸位辯師辯論,有乙個人問:「既然證道的人,能證、所證都已經沒有了,那麼怎麼確認自己證道呢?」奘師回答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此岸為生滅,彼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覺悟是如何?「常」「樂」「我」「淨」。這些話語萬論千經都有敘述,但理解起來已經費勁,親證起來更覺困難。

境界再高的人,很多都對「涅槃」不去討論,因為怕自己說不完整,或者聽的人理解不完整。奘師的話告訴我們,經論裡說的再多,沒有親證的話,沒人能完整地告訴你。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佛,成佛以後他去了**?不還在印度麼?如果要問他八十歲涅槃以後去了**?那麼,能說出來去**就不叫作涅槃。

南公懷瑾老師在講《金剛經》時說,所謂跳出三界外,但是佛並沒有說還有個第四界。

14樓:亭林直樹

建議搜楞嚴經及相關講解看看。

比丘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

15樓:北京創典文化

比丘是佛教語。梵語的譯音。意譯乞士、董士、破煩惱、除饉。

滿20歲,受了具足戒的男子稱作比丘。比丘需守二五六條戒律。然而和尚一詞在佛教中實際不是每個受具足戒,乃至出家的人可以稱呼的。

一般只有寺院的住持才能叫和尚。

阿蘭若處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

16樓:小英英小陽陽

阿蘭若處特指修行者的居處。《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雲(大正23·756c)∶『在阿蘭若住處者,去村五百弓,有一拘盧捨名阿蘭若處。指牛之鳴喚聲或鼓聲可聽聞之距離。

然而,由於土地有平地或山地等之別,音響所達之距離有異,故一拘盧舍之長度並不一致。《俱舍論光記》卷十三載,『阿』言無,『練若』名喧雜。

17樓:小明

阿蘭若處:

翻譯過來叫「無諍處、寂靜處」;

又特指修行者的居處;

無諍」是說,很多修行人在一起,大家不產生爭執,而是意和同悅。

18樓:幽冥vs亡靈

阿蘭若是梵語,有的經中寫做阿練若,翻成中文為:閑靜處、寂靜處、空淨處、無諍處等。

在《大智度論》中說:阿蘭若即遠離處,離村最近二里,能遠益善。去村一拘盧舍。

在《僧祗律》、《十誦律》中說:以一拘盧舍為界,按雜寶藏經卷二小注中:一拘盧舍,秦言五里(一里為一百八十丈)。

秦尺一尺大約等於現在的公尺,五里即現在的四里地左右,在《四分律》中,一拘盧舍為一鼓聲的距離,由於鼓的大小不等,材質不同,聲音傳的遠近也不定。但參照《僧祗律》、《十誦律》,只要離村莊三四里地的距離,就可以稱為阿蘭若處了。

天台雲:不作眾事,名之為閒;無憒鬧故,名之為靜。或翻無諍,謂所居不與世諍,即離聚落五里處也。

比丘常居阿蘭若,不住於外,是十二頭陀行之一。《佛說十二頭陀經》中佛言:阿蘭若處,十方諸佛皆共讚嘆,無量功德皆由此生。

所以古來的大德高僧,大都把寺院建在寂靜之處,以有利修行。阿蘭若也成為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代稱。即使有的寺院建在城市,也應一心修行,不做經商旅遊,為喧鬧的都市存乙份淨土,令眾生心有所依,以清淨度眾。

寺院是安僧辦道、弘法利生之地。既不是觀光旅遊的場所,也不是經商盈利的地方,這些都違背佛陀的教誨。嚴重影響僧人的修行和寺院的清淨,走向商業化和世俗化,沒有阿蘭若處的閑靜與寂靜,也不再是無諍處,紛紛擾擾,喧鬧不堪,鬥爭倒能由此而起。

佛的戒律規定,比丘只允許在午前乞食進入村莊,在午後沒有三寶事、或病的緣故就不允許再進入村莊。此是指進入村莊停留,如果心中的本意不是為了在俗人家停留,只是路過是可以的。例如僧人行腳時要經過村莊,這是戒律所開許的。

出家以後要遠離俗家、旅遊經商的道理很簡單,出家就是離開家庭,不再受俗緣的紛擾,一心修行,勤求解脫。如果在寺院內再搞旅遊經商,就又與世間無異了。

佛話經》雲:比丘在聚落,身口精進,諸佛鹹憂;比丘在山林,息事安臥,諸佛皆喜。

19樓:郭子適

阿蘭若處指的應該是林間,寂靜處。

20樓:真正有用的人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謂∶『阿,此云無。練若,有兩義。一曰聲,謂無人聲及無鼓譟等聲;二曰斫,謂無斫伐等喧鬧。雖言去聚落一俱盧舍為阿練若處,亦須離斫伐處也。

至後世,阿蘭若一語與梵剎、精舍等詞混用,被用作寺院的別稱。

藏傳佛教是什麼意思啊?與佛教有什麼不同啊?

21樓:匿名使用者

一樣啊,只是流派之一而已,都是釋迦摩尼佛所宣講的教理。

佛教“盡行壽”是什麼意思呀

盡形壽,形指事物,包括自己和生物的生命,壽指事物的生滅。盡形壽是不幹予事物的發展,包括了不殺生。 就是 這一世剩下的時間 的意思,下輩子就不算了。比如 皈依和五戒都是盡行壽的,就是隻要堅持你這一世,死後就結束了,而菩薩戒是生生世世的,永遠不能破悔。 a ga夏 行 是泛指人的各色形態,盡行壽 就是窮...

佛教說的根是什麼意思,佛教甘露是什麼意思

幻彩 三根 一 指眾生的三種根性 即上根 中根 下根三者,又稱利根 中根 鈍根。上根指根性優良,速發智解,堪忍難行,能忍妙果者 中根次於上根 下根為最劣者。法華玄論 卷九雲 大正34 441b 能化之佛有三世益物,所化眾生有於三根。中略 就三世分者,若過去久習無所得觀,觀強而煩惱弱者,於過去值釋迦得...

佛教六度是什麼意思,佛教的六度萬行是什麼?

那麼反 佛教六度分別是 施度 戒度 忍度 精進度 禪度 慧度。1 施度。有財施 法施和無畏施三種。謂菩薩由修佈施,能對治慳吝貪愛煩惱,能施與眾生利樂。看見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 人溺己溺,人飢己飢 精神,佈施所能,使苦人得樂,迷者受益。2 戒度。包括出家 在家 大乘 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謂菩薩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