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厲聲教的《觀潮有感》等。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簡稱七絕,其起源已不甚清楚。明清人認為七絕起自蕭綱、虞世南或是四傑的說法,都是指七言律絕。雖然七絕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確以律絕為主,但與五絕一樣,古絕之形成還是先於律絕。
現代國內外學者一般傾向於以北朝樂府民歌為七言古絕之源。也有學者認為七言古絕的源頭應追溯到西晉的民謠。雖然漢魏時已有曹丕《燕歌行》這樣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完整的七言四句體的出現,是在西晉的歌謠中。
這就是逐句押仄聲韻的《豫州耆老為祖逖歌》:"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思歌且舞。
初唐時,七言絕句不僅數量較少,題材狹窄,而且在詩壇上的影響也很小,藝術上也不夠成熟,不僅未能充分協律,而且作風比較板滯(如常用對仗作結,有類律詩的前半截),缺乏悠遠的韻度。初唐比較知名的詩人如沈佺期、宋之問,律詩寫得很好,七絕水平卻一般。進入盛唐,大量的七絕詩人湧現,在藝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完全可以與五絕並駕齊驅。
李白、王昌齡、王之渙、王維、賈至、高適、岑參、常建等確是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代表七絕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齡二人。王昌齡率先並大力創作七絕,在他的筆下七絕的題材得到了大大拓展,舉凡從軍、出塞、懷古、贈別、狩獵、宴飲以及奉佛、崇道、閨思、宮怨等等,無不可用七絕來表現,擴大了七絕在詩壇的影響。
李白的七言絕句則更能體現盛唐絕句的典型風貌。中唐時,擅長七絕的詩人不少,如李益和劉禹錫等,但基本路子並未突破前人。及至晚唐,七絕在杜牧、李商隱和溫庭筠手裡又有了新的發展。
七言絕句,由於可以不拘對偶,故構寫自由;由於篇幅短小,故語句精煉含蓄,多言外之音;由於講究聲律,故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宜於低吟高誦。自唐代以來,名篇佳句甚多,詠史、懷古、議政事、抒抱負、訴幽怨、說友情,題材多樣,精彩紛呈,是詩歌各種體式中最受歡迎的樣式之一。
2樓:付偉浪子
嚴格意義上,這兩句不算七言絕句的。
首先對仗不工整,就算“讀書半夜流眼淚”勉強湊夠七個字,那“讀書讀到醉”呢?只有五個字。
再次,格式也不對,七言絕句共有四句,第一句被人稱為首聯,第二句為頷聯,第三句為頸聯,第四句為尾聯。
所以,讀書讀到醉讀書半夜流眼淚這個頂多算歌詞說唱內容或是即興創作的順口溜。
3樓:帳號已登出
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磨告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杜荀鶴《閒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賣飢〕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中游返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明〕于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小學數學題小明今天從開始讀書,讀到,明天開始讀,請問小明津貼讀了幾頁
16 10 1 7 頁 16 10 1的意思是16減去10加上1 因為從第10頁開始讀書,讀到第16頁,因此得到 10頁,11頁,12頁,13頁,14頁,15頁,16頁得出的,共7頁。而明天開始讀第17頁說的是明天,是叫你求今天讀了幾頁。所以是7頁。1 加法 a 整數和小數 相同數字對齊,從低位加起...
蜻蜓眼讀書筆記,蜻蜓眼讀後感400字
蜻蜓眼是主人翁杜梅溪送給奧莎妮的結婚禮物,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寶石。這本書是以奧莎妮的孫女阿梅的角度來寫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人物悲歡離合深深吸引著我,常常讓我牽腸掛肚。這本書主要講 中國絲綢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遇到了法國女子奧莎妮,兩人一見鐘情 相愛 結合並生下了四個兒女。二戰期間,杜梅溪攜...
我讀書讀到高三的時候因為去當兵了現在退伍了畢業證卻沒有怎麼辦
吳思遠 那你有的時候 沒讓學校 保留學籍嗎?可能 高考時候 學校的學生名單 都隨著學生們走了 再說你當了2年兵 學校裡的任何費用你都沒交 學校也需要錢的! 花點錢,找個學校辦下吧。或者直接在天橋下半個,高中畢業證一般沒人查的 我高中沒畢業當兵去了。現在退伍了。但我沒有畢業證。還能繼續上麼? 幽雲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