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笑望無雲天
王冕的《白梅》全文如下: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意即:白梅生長在有冰有雪的樹林之中,並不與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淪落在世俗的塵埃之中。忽然間,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這樣讀來,其實全文都有借梅喻人的意思,但後兩句借梅花喻自己的志趣、抱負;而前兩句喻人獨處艱苦環境,不與世人一般貪戀俗塵。
相比之下,前兩句是鋪墊,後兩句是作者想表達的重點,所以自喻當選「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2樓:99人間百科百曉生
整首詩全是借梅自喻!
顯示了自己的清高與出色,與眾不同卻又清新脫俗。
白梅這首詩的特徵是什麼?
3樓:剛陽文化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點出了梅花寄身的環境、季節、品格。大地凝白,雪壓枝幹知咐,梅樹傲然,個性堅定,不與桃李苟合。詩人明寫白梅桃李,暗喻官場仕途小人得志,真君子不與小人同流合汙。
詩人以白梅自喻,願如梅花堅貞不屈,矢志不移,絕不隨波。反映作者遠離官場,排怨消憤,潔身自好的自我心境,流露不為伍爭豔的思想情操和傲咐猛襲視冰雪的嚴肅人生態度。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視野開闊,意境深邃,令人振奮:一夜之間,白梅清香四溢,散遍大地人間,喚來萬里之春,乾坤為之壯麗。
寫梅畫梅,以梅喻高潔,表心志。陸游有「驛處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王冕「白梅」詩開首雖有如陸游筆下梅花的寂寞孤獨,但意境全然不同。
陸游詩中梅花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態,而王冕則在後兩句一筆宕開,奇景頓現:梅香萬里、春風浩蕩,生機盎然。白梅可貴在不與「混芳塵",喚春到人間,迎萬紫千紅,散清香滿地。
香如故」與「萬里春」對映出完全不同的意境。
梅香緣自苦寒。「苦身」於「冰雪林中」才有「清香」,「散作乾坤萬里春」.給人以經過奮鬥才能獲得成就、幸福、勝利的啟迪。
梅花報春不爭春,不賞春的崇高思想境界,給人只作奉獻,不圖回報的啟示。這也許就是「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總結: 1.詩人借梅花的高潔來表達自己堅守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格遠志的形象。
2.詩人將混世芳塵的普通桃李與冰雪林中的白梅對比,從而襯托出衡兄梅花的素雅高潔的特徵。
古詩《白梅》中
4樓:網友
從詩歌大的構思技巧來看,這是一首「託物言志」之作,詩人以梅自況,借梅花的高潔來表達自己堅守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格遠志。在具體表現手法中,詩歌將混世芳塵的普通桃李與冰雪林中的白梅對比,從而襯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潔。通過閱讀與分析,我們便知這首的主要的藝術手法是:
託物言志,對比襯托。
白 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解說]這首詩歌詠了白梅的高潔品格。它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嚴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詩人既是詠物,也是歌詠人的精神品格。
5樓:網友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形容白梅的詩句
6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題白梅-其二。
元-胡奎。雪壓南枝凍未消,山禽和夢立寒梢。
分明一片黃昏月,留向禪床伴寂寥。
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白梅。清-吳希鄂。
斑斑殘雪齧苔根,寒透羅幃第幾層。
最是不勝清怨處,玉人和月立黃昏。
女冠子-白梅。
清-陸求可。
天然色相。不許秋蟾容易、鬥新妝。
映雪能分白,尋花不辨霜。
銀瓶應細浸,粉蝶莫深藏。
折向眉間貼,映鴉黃。
白梅。清-陳曾壽。
不復微赬上玉肌,也無清淚化胭脂。
空山淡薄收拾住,便了酬春無限思。
唐多令-賦小瓶中白梅。
清-吳尚憙。
雪暖玉為堂。雪融月在窗。
漾冰心、早佔群芳。
嫋嫋藐姑仙子影,嬌不語、送寒香。
清絕淡詩腸。宜人淡素妝。
念羅浮、夢斷家鄉。
喜置膽瓶剛餞歲,春第。
一、品無雙。
暗香-白梅花。
清-陸蓉佩。
一分月色。照綺窗鬥影,娟娟清絕。
縞袂初逢,綠萼仙人似相識。
回首鄉關舊夢,渾難問、南枝訊息。
看一樹、瘦影橫斜,寒素謝雕飾。
殘雪。伴孤潔。正卷幔忽驚,竹外瓊積。
幾回暗惜。玉質冰姿漫輕摘。
多少嫣紅奼紫,更莫妒、天然風骨。
應好護、開遍也,休教狼藉。
白梅花。清-鄭用錫。
孤山隔斷軟紅塵,冷淡生涯鐵石人。
盡洗鉛華空色相,獨留雪月見精神。
接䍦倒著誰過訪,茅屋相依不厭貧。
信是百花頭上佔,白衣能釀萬家春。
詠白梅。清-費墨娟。
嫋嫋西風月色昏,橫斜疏影映柴門。
霜為肌膚冰為骨,雪作襟懷玉作魂。
雅淡豈同庸富貴,孤高懶與眾寒溫。
桃紅柳綠休誇豔,獨讓瓊瑤自一村。
白梅。現代-何永沂。
一襲素衣明月白,幾回綺夢暗香黃。
忽聽人呼香雪海,也能幽處也能狂。
7樓:塵心之素
元代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詠紅梅花得「梅」字。
曹雪芹 〔清代〕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豔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詠白梅。費墨娟 〔清代〕
嫋嫋西風月色昏,橫斜疏影映柴門。霜為肌膚冰為骨,雪作襟懷玉作魂。
雅淡豈同庸富貴,孤高懶與眾寒溫。桃紅柳綠休誇豔,獨讓瓊瑤自一村。
白梅。吳希鄂 〔清代〕
斑斑殘雪齧苔根,寒透羅幃第幾層。最是不勝清怨處,玉人和月立黃昏。
題白梅 其一。
胡奎 〔元代〕
誰寫江南雪後枝,疏花冷蕊玉參差。頻迦也管西來意,啼到青天月上時。
題白梅 其二。
胡奎 〔元代〕
雪壓南枝凍未消,山禽和夢立寒梢。分明一片黃昏月,留向禪床伴寂寥。
梅花 其二 白梅。
徐搢珊 〔清代〕
香國誰為第一流,得時開向百花頭。太原公子翩翩影,雪夜只應著裼裘。
白梅。陳曾壽 〔清代〕
不復微赬上玉肌,也無清淚化胭脂。空山淡薄收拾住,便了酬春無限思。
8樓:皇馬飛俠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樓:頭髮亂昭昭的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古詩今譯: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
忽然在某個夜裡花兒盛開,清香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註釋解說:1)著:放進,置入。
此身:指白梅。(2)混:
混雜。芳塵:香塵。
3)清香發:指梅花開放,香氣傳播。(4)乾坤:天地。
白梅這首古詩是什麼意思?
10樓:酈富貴示釵
我們看這首《白梅》詩。這首詩描寫了白梅的堅貞形象。詩題是《白梅》,白色,中華民族歷來以白色表示聖潔,況且這白梅生長在嚴冬的冰天雪地中,環境非常嚴酷。
這白梅與桃李是完全不同的,桃李開在溫暖的春夏,氣候、環境宜人又宜花。可是白梅凌冰傲雪,一旦清風吹來,白梅便融入萬頃春光。這樣這首詩描繪了白梅堅貞不屈的形象。
這形象正與王冕本人懷宋反元的心理相一致。因此這白梅的形象,實際就是王冕自己。這白梅只是王冕表述志向的乙個載體而已。
因此。這首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託物言志。其中也有對比,但說是對比不如說是襯托。
冰雪襯托白梅,桃李襯托白梅。《白梅》與《墨梅》託物言志的藝術手法是完全一致的。
這首詩描繪白梅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詩中沒有一句具體描繪白梅的形狀,只寫白梅凌冰傲雪的氣質和精神。這種寫法是簡單深刻而傳神的。
寫一首詩,其藝術手法可能有多種的,但其中一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要理解詩的藝術手法首先要理解一首詩最根本的主要的藝術手法。我有一次聽課時,學生回答這首詩的藝術手法恰恰就說是對比、襯托,而習題集的答案也是如此。
我認為這個習題集的答案是不完全正桷的,或者說是根本不正確的。因為這個答案沒有說中這首詩最主要的藝術手法——託物言志。
11樓:網友
《白梅》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七言絕句。詩人採取託物言志的手法歌詠了白梅的高潔品格,同時借梅自喻,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詩人既是詠物,也是歌詠人的精神品格。
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12樓:網友
我家畫中洗硯池邊的梅樹,花開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
古詩白梅的意思
13樓:網友
這首古詩的意思。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通俗的字面意思:白梅傲雪獨立,不同於桃花李樹的芬芳,白梅盛開時香氣清幽,散發的韻味氣傳萬里,猶如春天的花香一樣濃郁。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主要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襯托是通過描寫甲來使乙表現得更突出的方法。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徵。
14樓:滕春燕
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村居》中是哪句是描寫「春天」的詩句
上單少年蕪湖鱷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春天。意識是 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具體原文如下 村居清代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
遙知不是雪的原因是哪句詩句
承彭越 遙知不是雪的原因是為有暗香來這句詩。譯文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出處 宋 王安石 梅花 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 潔白無瑕,讚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如下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譯文 牆角有...
你讀過最有氣勢的詩句是哪句?
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歷登高山臨溪谷,乘雲而行。行四海外,東到泰山。仙人玉女,下來翱遊。驂駕六龍飲玉漿。河水盡,不東流。解愁腹,飲玉漿。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