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在這裡,孔子。
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
這裡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克己,二是復禮。克己復禮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於《論語》
一書的始終。
2樓:匿名使用者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顏淵》
克己復禮:克己,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的要求。
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
目:具體的條目。目和綱相對。
事:從事,照著去做。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
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顏淵說:
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
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在這裡,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
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這裡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克己,二是復禮。克己復禮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
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於《論語》一書的始終。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這是什麼意思?
3樓:使用者名稱用
克己復禮為仁」的意思仔襪伏念攜是: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就達到了仁者的境界。「好褲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
4樓:網友
剋制自己的私慾,恢復到禮並按照禮行事,就是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表現孔子怎樣的思想主張
5樓:我愛學習
表達了:「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歷代學者都認為,這是孔門傳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種緊要的、切實的修養方法,然而對於「克己復禮」的含義卻有不同的闡釋——這裡的「克」字,在古代漢語中有「剋制」的意思,也有「戰勝」的意思。
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慾。「禮」不僅僅是具體的禮節和禮數,而是內心有敬,外在有讓,也是朱熹所講的天理。
復禮,復即是反,意思是改掉是自己的習性上的缺點,從而真正做到內心有敬,外在有讓,符合天理。朱熹也指出,「仁」就是人內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實也無非天理,所以能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自然就達到了仁的境界。
6樓:尋荀文化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7樓:燭光月色
孔子主張以\「仁」治國,認為\「禮」是施行仁道的關鍵。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
8樓:孛德
君子,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
克己復禮為仁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
9樓:漢匠文化
1、「祥滲克己復禮為仁」的意思是: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就達到了仁者的境界。「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
在這裡,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弊頃。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
2、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租宴陸。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 文 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 文 也。新注句讀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 為 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 為 之,文也。傳統譯註 子貢問道 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 文 呢?孔子說 他聰明好學,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以為恥,所以被諡為 文 新注 何以謂 ...
子路問曰 「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 「切切 偲偲 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 偲偲,兄
這一章子路問何為 士 得到的回答是什麼呢?我們在前面看到子貢問何為 士 得到的回答是如何作乙個君子,這一次子路問何為 士 的回答其實也是一樣的,說的還是如何作乙個君子,只不過這一章偏重於君子相處之道。君子之間是如何相處的呢?應該如何相處呢?子曰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切切偲偲 是什麼樣子的呢...
子貢問曰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可以”的意思
粉 1.論語 顏淵篇 仲弓問仁。子曰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 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2.論語 衛靈公 子貢問曰 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主要闡述了孔子對 仁 恕 的看法,顏淵篇 中仲弓向孔子討教如何為 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