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於家庭教育的蘇籍顏氏家訓中的顏氏是指

時間 2025-03-22 16:10:07

1樓:黃朗

朋友,您好!

推薦您**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紀錄片《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裡面就有你需要的答案,裡面就有很多專家、老師以身說法的心得體會,建議和孩子一起看,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各種**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汙,你說要談家庭教育哪是這麼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言傳身教的,這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

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已經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的教育脫節,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幹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抽多些時間**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或者優酷土豆搜尋**),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共同努力,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對您有所幫助。

衷心祝福您!

2樓:

顏之推(531年~591以後),字介。南北朝。

顏氏家訓是中國封建社會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

3樓:簡簡單單百事通

是正確的。

顏氏家訓》是中國封建社會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飢帶的家庭教育教科書。《顏氏家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專著。

它流傳廣泛,影響深遠。《顏氏家訓》內容全面、系統。內容爛局蘆涉及了胎教、教子、遷善、道德情操、臘弊勉學、練習技藝等家庭教育問題,也涉及其他更廣泛的教育問題。

顏氏家訓關於教子方面的主張是什麼

4樓:風入松是大俠

顏氏家訓關於教子方面的主張如下:

第一句: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這句名言實際上講的是孩子不同的天賦。在顏之推看來,孩子的天賦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教而成」的上等智慧的孩子是存在的。對於稟賦特別差的孩子,即使給予教育也難以取得成效。

對於稟賦一般的多數人,也就是顏之推說的「中庸之談者人」是不進行教育就無法掌握知識的。根據顏之推的觀點,絕大多數孩子都必須踏踏實實地學習才能掌握知識。

第二句: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這句話的意思是:「教育媳婦要在媳婦剛剛嫁過來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在孩子處在嬰幼兒期的時候」。顏之推的這個觀點和現在著名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的觀點是一致的。

李玫瑾教授也認為,在孩子六歲之前的嬰幼期是培養他們良好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機,一旦孩子漸漸長大,進入青春期,家長即使發現孩子的壞習慣也難以糾正了,因為含碧薯那時候壞習慣已經成為一種固化的性格。

第三句:父不慈則子不孝。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如果對孩子不慈愛,那麼孩子對父母也不會孝順。」這個觀點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說法恰恰相反,按照顏之推的觀點,父母對孩子一定不可缺少了慈愛,因為父母如果缺少了慈愛,那麼孩子將來長大了對父母就不會孝順。

第四句:父母威嚴而慧絕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威嚴而又慈愛,子女自然敬畏謹慎而有孝行。」這句話是對前一句的補充,提醒家長對待孩子既要慈愛又要不失威嚴。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有兩層含義:

一是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這樣才能保持做父母的威嚴。

二是家長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威嚴,約束糾正孩子錯誤的言行才更有權威性,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顏氏家訓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5樓:愛的年華

顏氏家訓名詞解釋顏之推的教育思想。磨旁。

顏氏家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巨集大的家訓,也搏派是一部國學經典著作。作者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瞎銀橡文學家、教育家。

該書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約西元6世紀末)。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別是序致第。

一、教子第。

二、兄弟第。

三、後娶第。

四、治家第。

五、風操第。

六、慕賢第。

七、勉學第。

八、文章第。

九、名實第。

十、涉務第。

十。一、省事第。

十。二、止足第。

十。三、誡兵第。

十。四、養心第。

十。五、歸心第。

十。六、書證第。

十。七、音辭第。

十。八、雜藝第。

十。九、終制第二十。

6樓:帳號已登出

南北朝時期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顏之推撰。七卷,共二十篇。

之推(531~591以後),字介。顏氏原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先世隨東晉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亂,梁元帝蕭繹自立於江陵,之推任散騎侍郎。

承聖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為回江南,乘黃河水漲,從弘農(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偷渡,經砥柱之險,先逃奔北齊。但南方陳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歸之願未遂,即留居北齊,官至黃門侍郎。

577年齊亡入周。隋代周後,又仕於隋。家訓一書在隋滅陳(589)以後完成。

顏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禮法搭銷影響,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識有才辯,處事勤敏,應對閒明,所以在南北胡漢各政權之下,先後都受寵任。他年逾六十的一生中,「三為亡國之人」,行蹤遍及江南、河北、關中,又死在南北統一之後的隋開皇年間,所以經驗、閱歷都較豐富,非南朝或北朝侷促一隅的高門士族所可比擬。

該書雖流露一些迂腐觀點,但也包含不少有關南北朝社會、政治、文化的細緻的觀察和通達的議論。書中記載的許多情況,有很高史知褲遊料價值。諸如對南北士族風尚的異同、治學為文之方法,乃至語言雜藝都進行比較,求其得失。

談到梁代子弟之脆弱、鄴下讀書人教子之方法,以及江南僑姓之未有力田等等,都是密切有關南北朝史事的。《書證》、《音辭》兩篇,反映了顏之推的學術成就。註釋該書的,有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周法高《純敏顏氏家訓匯注》。

該書有鄧嗣禹的英文譯本。

顏氏家訓》目錄:

序致第一。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勉學第八。

文章第九。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心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書證第十七。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顏氏家訓》主要內容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顏氏家訓》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約西元6世紀末)。自成書以來,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一直被作為家教範本,廣為流佈,經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書中內容基本適應了封建社會中儒士們教育子孫立身、處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張,以及培養人才力主「治國有方、營家有道」之實用型新觀念等,繼承和發展了儒家以「明人倫」為宗旨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教育思想。

正由於此,歷代統治者對《顏氏家訓》非常推崇,甚至認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以致大肆宣傳,廣為徵引,反覆刊刻,雖歷經千餘年而不佚。流傳至今,它的主要刊本有宋淳熙七年(1197年)台州公庫本,明萬曆甲戌(1574年)顏嗣慎刻本和程榮《漢魏叢書》本,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朱軾評點本、雍正二年(1724年)黃叔琳刻節鈔本、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盧文招刻《抱經堂叢書》本、文津閣《四庫全書》本。今人王利器撰有《顏氏家訓集解》,並附各本序跋、顏氏傳及其全部佚文,迄今為止,最為完備。

本書原文即以《顏氏家訓集解》為本,參校其他善本,吸取歷代先賢特別是當今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借鑑了其他譯註本的精華,旨在為讀者提供乙個較為準確、簡明、實用的古典家教瀆本。當然,《顏氏家訓》畢竟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其封建性的糟粕不可忽視,諸如書中對封建綱常倫理的宣揚,對明哲保身的說教,以及對佛教因果報應的迷信宣傳等,都望瀆者有以鑑之。

篇目:卷第一 序致 教子 兄弟 後娶 治家卷第二 風操 慕賢。

卷第三 勉學。

卷第四 文章 名實 涉務。

卷第五 省事 止足 誡兵 養生 歸心。

卷第六 書證。

卷第七 音辭 雜藝 終制。

8樓:皓月仟影

全書二十篇,各篇內容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不少見解至今仍有借鑑意義。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等。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勉學第八 文章第九 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心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書證第十七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顏氏家訓解讀》講述了:這是一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並以之告誡子孫的著作,凝聚了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對人生的深切體驗,處處體現著一位長者對後輩的殷切希望。這部被稱為「古今家訓之祖」的千古名著,給我們展示了一條走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遵達之路。

《顏氏家訓》主要內容是什麼?

9樓:杭圖書韻

全書二十篇,各篇內容涉及的範圍專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屬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不少見解至今仍有借鑑意義。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等。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勉學第八 文章第九 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心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書證第十七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問題解決。

杭州圖書館。

10樓:網友

顏之推為告誡子孫引導子孫,根據自己的一生經歷而著,主要闡述立身治版家的方法權,但本書內容豐富,對儒學、佛學、歷史、社會、倫理、文學都提出自己的簡介。「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是本書之精髓,要說主要內容很難總結,改善涉及方面廣泛,真正說證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教育子孫立身治家之法。

中國古代教育最重視什麼,中國古代重視教育的傳統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起了什麼作用

剛榮 我國的教育傳統源遠流長,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基礎。漢以後,儒家的獨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貫徹,成為正統,是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統和核心。1.因材施教啟發誘導 中國古代教育家認為每個學生的個性是存在差異的,每個學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樣,所以...

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利弊,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特點?

中國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應試教育,這是 不容質疑 的,注意 不容置疑 如果對方有質疑的話,可以拿高中學習和高考舉例。順承高考這一話題,要指出高考的利弊 中國教育有利的一面,但在辯論中要指出弊大於利 即造成大量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可以結合中國的經濟結構,中國是製造業大國,製造不需要大學生,只需要能幹的工...

中國古代最早的官方教育機構,中國古代最早的高等教育機構是

一 中國古代最早的官方教育機構是校 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 傳授書數的場所。二 古代官方教育機構 1 庠 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2 序 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 滕文公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3 國學 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 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