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師情的詩句,形容師生情的詩句

時間 2025-04-06 14:45:10

1樓:匿名使用者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釋義:你給我木桃,我回贈你美玉。告訴我們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出處:《詩經·衛風·木瓜》

釋義:原本是讚頌堅貞不渝的愛情 現在多用來比喻教師的貢獻。一句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至死不渝,成為一曲悲壯的千古絕唱。

出處:唐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釋義:意思是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敬重。

出處:清代 羅振玉 《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釋義: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論》:"太史公曰:

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

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

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2樓:唸啊刺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9、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10、師者,人之模範也。――楊雄。

11、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12、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

13、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14、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

1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16、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17、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8、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20、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21、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22、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2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24、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形容師生情的詩句

3樓:煮劍心

1.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2.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3.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樑。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5.三人行,必有我師。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9.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鄭燮[清]《新竹》

10.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唐]《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11. 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佚名《對聯》

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劉向《史記·李將軍列傳》

13. 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 —晉代:葛洪。

14. 玉壺存冰心 ,硃筆寫師魂 。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

關於師生情的開頭結尾,關於師生情的開頭結尾 5

輕靈觸動 開頭 王老師病了,住在醫院裡。這天,三位女同學帶著全班同學的心意去看望王老師。結尾 她們來到醫院,不讓她們走進病房,說是正在給王老師輸液,不能打擾她。三個人順從地點點頭。她們把一籃子雞蛋輕輕放在地上,把雨傘立在門邊,踮起腳,透過門上的玻璃,爭著向屋裡看。她們也許看到了王老師憔悴的臉,也許只...

關於「慈」的詩句,形容慈善的詩句

在湘湖行走的冬鳳蘭 游手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標題 慈烏夜啼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體裁 五古 內容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關於開心的詩句,形容開心的詩句

在西津渡數星星的銀耳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名稱 登科後 年代 中唐 作者 孟郊 體裁 七言古詩 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彷彿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所以,詩一開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於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