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劰作者有一顆什麼的心?

時間 2025-04-07 11:45:28

1樓:花氣動簾

冰心啊,詩裡說了,冰本來就是很潔淨之物了,作者還要取冰的中心,比喻自己清廉正直不與世俗同汙的心到了極點,玉壺也是潔白美麗的,其實也是反應了作者的內心,這片冰心在玉壺之中,內心一片純淨,清高正直,潔白無瑕。

2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1.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裡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

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一夜寒雨過後,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賞析]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

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乙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作者簡介〕王昌齡(699-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有《王昌齡集》。

芙蓉樓送辛漸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網友

芙蓉樓送辛漸團謹遊》的意思是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後,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芙蓉樓送辛漸》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塌銷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芙蓉樓送辛漸》詩詞鑑賞。

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晌手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芙蓉樓送辛漸的作者是誰?

4樓:北極雪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作於作者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

寫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邊送別辛漸的情景。

賞析:這是一首送別古詩。

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

後兩句自比冰壺,正是基於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瞭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

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詩意,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芙蓉樓送辛漸 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 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清晨當我送別友人的時...

唐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詩意,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殘垣斷雪 芙蓉樓 是黔陽 今洪江市黔城鎮 的城樓。送 是送別的意思。辛漸 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1.芙蓉樓 潤州 今江蘇鎮江 的城樓。2.辛漸 詩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 寒冷的雨。4.吳 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簡稱這一帶為吳,與下文 楚 為互文。5.平明 清晨。...

芙蓉樓送辛漸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芙蓉樓送辛漸》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作者王昌齡 698 756 字少伯,京兆長安 今陝西省西安市 人。一說太原人,唐玄宗開元十五年 727 進士,授汜水尉,不久遷校書郎。後貶為江寧丞,晚年貶龍標尉,安史之亂 起,為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