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是出家人,但我曾經在南華寺裡住過幾天,基本上很少見到和尚們,見到的都是當值的和尚。我遇見一位和尚,就和他打招呼,他很有禮貌合掌說:阿彌陀佛。
我問法師:你有沒有去外面走走的,法師說甚少,沒什麼事都不會出去的,我們一天時間都是很緊湊。後來我又到食堂,看到他們在吃麵吃粥,卻沒有聽到他們吃東西的聲音,我也覺得很驚訝,有這麼多人在吃飯,多少都會有點聲音吧,我親眼看到和尚真得很有紀律。
他們平常吃的都是些素菜米飯包子麵條。我曾聽過淨空老法師說過:大蔥、洋蔥、蒜頭、韭菜這四種菜都不能吃,因為吃了可以增加荷爾蒙激素。
和尚每天生活簡單補素,聽話、老實、真幹,都是認真刻苦學佛唸佛,和尚們是沒有什麼慾望,因為他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他們對性慾是沒有這個念想,他們也知道精子是精血,所以他們會珍惜時間用心修行。
不過你說的有些和尚沒持戒,還做出非正常人的事。也許是假和尚做的,這些人是誹謗佛法重傷僧人,將來這些人一定會下無間地獄的。
真正修行的和尚是清心寡慾的。聽老法師說過;他們每天十六個小時學佛唸佛;八小時誦經,八小時學佛法、互相交流學佛心得,修禪定等。僧人的生活非常樸素艱苦,有些老法師還守250條戒律,每天一中一食,過時不吃。
雖然僧人整天艱苦修練和生活單調,但他們是清心自在的,沒妄想、沒煩惱、沒慾望。和尚修行者是修大智慧,心裡總念著阿彌陀佛,修行的和尚還有什麼慾望可想呢?
2樓:匿名使用者
要思考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何為慾望。理解了慾望的本質,如何控制慾望也有不言自明瞭。
那麼,到底何為慾望呢?
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中雲:欲者,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存在有一些事物或境界,它能給你帶來愉悅與快樂,你會對它生起希望之心,並且不斷地殷勤追求與這種事物或境界相依相伴而不捨離,這種心的作用,就是慾望。
這裡,需要界定一下慾望。這裡所談的慾望,需要簡除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慾望,如飲食、睡眠、穿衣、拉屎放尿之類。這些飢餐困眠的慾望,是談不上勤依為業的。
所謂需要控制的慾望,應該是指過度的慾望,或者說,不是一個出家人應該有的慾望。
接下來分析一下慾望的本質:
看見美色,為何有的人能夠視若無睹,有的則會飽看幾眼,有的則會邪心萌動,乃至鋌而犯險?這個問題,值得反覆認真思考。有煙癮酒癮的人,看見好煙好酒,難免心有所動。
沒有此等嗜好的人,這些境界是不會引發慾望的。所以,慾望的根源,其實是與境界無關的,其源來自於每個人的內心。
慾望,既然是源自於每個人內心性格上的差異,那麼,性格又從何而來?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是一成不變的嗎?顯然不是。
佛教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慾望來自於性格,性格則是每個人心性的慣效能量,是無始以來不斷串習的結果。也就是說,慾望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心理能量而已,隨境界因緣而生,隨境界因緣而滅,本來就是虛妄無根的。
由此可知,慾望不是我們生命的主人,不僅不是主人,反而還是強盜,是霸佔我們真正生命的強盜。境界來時,心理的慣效能量小時,我們還能控制得住。一旦我們放縱過度,心理慣效能量被自己串習得非常強大時,就會反客為主,我們就會徹底淪落會慾望的奴隸。
境界一來,慾望即來,境界就等同於慾望。如同一隻狗,只要拿一根骨頭,讓它往東就往東,往西就往西,有何自在可言?這時,出現光天化日之下搶劫、男扮**進女廁**、美國半噸肥人要用吊車起吊等等光怪陸離的世間永珍,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我們被慾望所牽,其實就是認賊作父。所以,佛陀才說,眾生是最可憐愍者。
明白了慾望的本質後,如何控制慾望,大致也就水落石出了。
如何控制慾望呢?很簡單,就是要始終保持對內心的觀照。這是每個生命本具的功能。
雖然如此,對凡夫而言,境界來時,心就會墮到境界中去,就會失去對內心的觀照,所以是凡夫。境界來時,心能夠如如不動,如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如此才是聖人。在不停的觀照中,去體究生命的本源。
心的能量,本來是無比強大的,是遠遠超乎想像的。我們被慾望境界所束縛後,心的能量也同時受限了,人生之路就會被限定在境界中,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即是。當我們的境界越來越小時,世界上有螞蟻的存在又有多少值得驚奇的呢?
心有多大,境界就有多大。生命的目的,就在於不斷拓展自己的境界。《易經》開篇即說: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大學》則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達到至善境界的人,只有佛陀。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能夠放棄國王之位,放棄無數後宮美女,入山修苦行,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體達生命的真相。
謹以此文致敬偉大的佛陀!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了解肉的來歷。就知道佛教為什麼不吃了啊。呵呵呵呵
即然是肉,就說明他是有生命動物的一部分而已。既然佛教提倡不殺生,如果自己還吃的話,不就等於說雖然自己不殺但是叫或教別人去殺了嗎?
在回來說佛教不殺生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培養慈悲心、顯現慈悲心。如果連慈悲心都沒有還怎麼修行成佛呢?
但是不同部派有著不同的詮釋:南傳佛教有吃肉、藏傳佛教也吃肉,唯有漢傳佛教不吃肉是漢傳佛教三大特色之一。
雖然藏傳和南傳佛教有吃,但是依原始佛教釋迦佛時代的規矩不可以自己主動索取,人家給什麼食物吃什麼食物(因為過去寺裡不**,到外面託缽乞食。今天的泰國等南傳佛教還是這樣)。即使今天漢傳佛教在家信徒如果不能不吃肉也要吃符合原始佛教釋迦佛規定的三淨肉,即:
自己不殺、也不叫別人為自己去殺、以及不聞這個動物臨死前所發出的恐怖叫聲。
也就是說:和尚不吃肉的原因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和顯現慈悲心。吃三淨肉為方便,不吃肉為根本。呵呵呵
阿彌陀佛
另外加一點:有生命且有情感的叫有情或眾生;而花草樹木等雖有生命,但是沒有內心感情世界,所以叫無情。佛教說不殺生對有情言,非對無情言。但是也規定不可以無故損害花草樹木的。
4樓:南屏晚鐘
人身的元精之氣本來可以到身體的任何地方,作為身體能量的功能載體,但是如果意識往色情上想,就化成生殖之精,對生殖系統產生壓力,更加促進慾望的發生,如果加上刺激性食物的作用,這個力量就更大,難免下而流之了。積久成習,敗壞身體的一切機能,使人喪失靈氣和福祉。為什麼往往窮人家能出英才,紈絝子弟少偉男?
衣食足而思淫慾是最根本的原因。餓一點,吃得差一點,反而減少真元的消耗,對成材有好處。所以出家人長年吃素。
首先,如果能發利益一切眾生的大願而戒淫,會有**神來**,修起來就更得力。其次,遠離引起色慾的種種境界,環境,可以減少色慾的妄想。再次,斷絕蔥蒜韭菜、酒肉,堅持吃素,成就清淨體能。
另外,以前看東西在心裡落下印象,會牽動慾望,要做白骨觀,作汙穢腐爛衰老想,就能夠破掉這些相的作用,歸於清淨,逐漸增長體能,化腐朽為神奇。等到體能完全清淨,元氣充足了以後,再見色相,就會平平淡淡,波瀾不驚。如果在色慾境界前還不能夠清淨,就要遠離,繼續淨化身心,體能清淨充實了,自然沒有淫慾。
這是修行的基礎。楞嚴咒的功效很大,對戒淫最有幫助,願大家引起重視,這個**很厲害,持頌楞嚴咒可以成就戒律,對末法眾生證成佛果是不可缺的,切記切記。如果淫慾當前,不知道咋辦,就先餓他幾頓,看他如何?
慾望化空,真元就護住了。
阿彌陀佛,晚鐘合十!
5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大部分和尚都是因為為了了卻塵世的因緣,他們對塵世沒有了慾望,或者是因為他們受到了塵世的欺騙所以才會如了佛緣....沒有了如世的願望當然就沒有那麼大的慾望了,再加上他們可能對佛說篤信不移,那麼就成功了...
6樓:心紫荷
靠意志 和 思想上的改變 那些和尚屬於偽和尚 和騙錢的和尚 歸為一類
7樓:匿名使用者
重點是禪定的修持 悟了空性又有一定修持的高僧 禪定現前 能化去一切慾望
8樓:天下倒影
我不瞭解和尚,不過我學佛三年了,殺盜淫妄酒中,除了淫還有(有家),其他基本沒有了,我可是沾酒就一斤以上的人,酒癮也很大。
唸經聽**講解,明佛理,知道不好都不敢去做了。
學佛,就是真誠心。真信,就不敢亂來。
9樓:愛不再為你哭泣
出家人控制慾望自然有一套方法 就如你所說性慾 出家人會觀想 人只是皮囊飯袋 只是一個假體 並且身上充滿著不淨 而且有著另一種思維上的觀念 想其老者如母 長者如姊 少者如妹 幼者如女
至於不吃肉 不吃魚 會觀想成魚肉皆有生命 皆有靈性 並且佛法稱一切眾生皆是自己多生以來的父母兄弟姐妹 更是未來佛 所以一看到這些 就會產生憐憫心 慈悲心
10樓:匿名使用者
明理以後放下了。阿彌陀佛
和尚怎麼解決性
11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男人出家為“僧”,俗名“和尚”。——其實和尚是對有修行的出家人的尊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稱為和尚的。女人出家為“尼”,俗稱“尼姑”。
但一個人只要出家,不論是和尚,還是尼姑,都是要斷紅塵,絕六慾。特別是男女間的性事,必須杜絕,做到性冷淡。為此,過去寺廟裡的山門在太陽一落山後,便要關閉,謝絕香客,與世隔絕。
那麼出家人是如何修行的呢?
寺院的出家人,如果是真正修習佛法的,會有老師告訴他們身體有反應時的對治方法。沒有人會為了所謂的“**”而折騰自己。
在北傳就是禪宗的觀心法和天台的止觀法。當然還有圓覺的止觀禪。不過現在多數出家人似乎不太重視通讀佛經,或多不解佛經。他們是否能夠掌握這個方法就不得而知了。
在南傳佛教,有內觀法,用內觀法對治這個現象,達到一定境界,比純粹的感官快感要美妙太多太多,所以佛家有修證的人不會做這種**的低階動作,想都不會這麼想。就好比大人會看得上小孩子玩的遊戲嗎?比如人在某種藝道(書法、美術、**、泡茶、武術、甚至殺豬……)上有所突破,那麼會發現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沒有什麼性慾的,這大概相當於一種能量的昇華。
我們總認為農民天天在地裡勞動,賣力氣、很強壯,一定性慾很旺盛;其實恰恰相反,真正性慾旺盛的人往往是在公司勾心鬥角、緊張加班、飽受壓力的人群。
而一般在家居士還可以用白骨觀,觀想色身的分解,以及自己色身的腐朽,平息妄念與慾念,最後把念頭從心中抹除。
常人沒有這樣去修行,有了慾望不是強忍就是**的。所以理解不了佛道兩家有修行的人的行為呢。
作為一種古老的宗教,如果其職業修士連性慾都不能控制,你說這種宗教可能延續嗎?
所以,世俗社會中往往有人認為出家的和尚、道士或獨身的神父、修女、阿訇等人存在生理或心理異常,這是完全錯誤的謬見。
但是也不是每個宗教人士都可以做到的,假冒偽劣產品在每個時代都是不缺貨的。南宋周密著《癸辛雜識》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當年杭州附近有一座名叫“明因寺”的尼姑庵,這庵裡便發生了和尚與尼姑通姦的事情。
如果有大和尚來庵裡了,晚上必會叫出年輕的尼姑陪睡。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和尚,越來越頻繁的“來訪”,庵裡想出了一個法子,專門弄了一間“貴賓房”,名曰“尼站”。尼站內安排不少尼姑進去,接待這些有地位、有需要的和尚。
所以古語有“地獄門前僧道多”的說法,因為出家是一條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的道路。
做和尚了就沒有慾望嗎?我指的是正規和尚
慾望是欲界的產物,和尚肉身也是活在欲界裡的。除非有禪定功夫的可以一直保持靈魂超脫欲界之外,但是人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定中,肯定偶爾也會出定的。另外肉身是離不開欲界的,所以肉身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欲應該還是有的。戒律是可以去控制慾望的,但是不能說慾望就不存在了。就如同法律可以控制犯罪之心的氾濫,但是不能說...
怎麼減少自己的控制欲?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
您好,我是壹點靈心理諮詢服務平台諮詢顧問千尋,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這邊正在準備給您答覆,請稍等片刻。你好這位來訪者啊,您的這種情況多久了呢?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對別人的控制欲很強的呢。有些時候我們對別人的控制欲也不是一件壞事的哦,很多的領導者對別人的控制欲就很強,這種慾望得到有效地使用也是可以發揮很...
佛教如何闡述控制慾望,不可盡興,佛教的人如何禁慾望的
引導者 一方面要靠智慧看破,明白慾望的虛妄,最終只會帶來痛苦,另一方面增加定力,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被慾望左右。 八大人覺經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注 慾望過多是痛苦的,人生在世許多痛苦都是因食慾而起的。相反,如果慾望少,身心則常得自在。因為有慾望,人心不足,在對外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