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武夷山大道
原文: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譯文:那就好比是水源渾濁而希望流水清澈,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資料:
1、語出《貞觀政要》,《貞觀政要》作者吳兢,主要內容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3、原文
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
「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太宗謂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其源也。
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如此,豈可堪為教令?」謂上書人曰:
「朕欲使大信行於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
4、譯文
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斥退皇帝身邊那些佞邪的小人,唐太宗對上書的人說:「我任用的人,都認為他是賢臣,你知道佞臣是誰嗎?」那人回答說:
「我住在民間,的確不知道誰是佞臣。請陛下假裝發怒,來試一試身邊的大臣們,如果誰不怕雷霆之怒,直言進諫,那就是正直的人。
如果誰一味依順陛下,不分曲直地迎合皇上的意見,那就是佞邪的人。」唐太宗回頭對封德彝說:「流水是否清濁,關鍵在於源頭。
君主是施政的源頭,臣民就好比流水,君主自行欺詐妄為,卻要臣下行為正直,那就好比是水源渾濁而希望流水清澈,這是根本辦不到的。我常常認為魏武帝曹操言行多詭詐,所以很看不起他的為人,現在如果讓我也這麼做,不是讓我效仿他嗎?這不是實行政治教化的辦法!
」於是,唐太宗又對上書的人說:「我要使誠信行於天下,不想用詐騙的行為損壞社會風氣,你的話雖然很好,但我不能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像源頭混濁卻指望流出來的水會清澈一樣,毫無道理。
3樓:小天使啊之家
那就好比是水源渾濁而希望流水清澈,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1、拼音
shì yóu yuán zhuó ér wàng shuǐ qīng ,lǐ bú kě dé
2、貞觀政要
《貞觀政要》,是明成化九年內府刊本,其作者為唐代吳兢,是一本政論類史書。《貞觀政
要》主要內容記載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吳兢著《貞觀
政要》旨在歌頌「貞觀之治」,總結唐太宗時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後來君主以為借鑑。
3、內容簡介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輯了唐太宗
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爭議、勸諫、
奏議等,以規範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軍政思想,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它和《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有關貞觀政事的記載相比,較為詳細,為研
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徵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資料。書中提出了」君依於國,國依
於民」的重民思想,務實求治、與民休息、重視農業、發展生產的施政方針,」愛之如一」
較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賢才的主張,廣開言路的開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
德先行、省刑慎罰的統治策略,以及儉約慎行、善始慎終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國開明封建統
治的戰略和策略、理論和實踐的集大成。
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也。翻譯
有仁義就會光榮,沒有仁義就會恥辱 如今討厭恥辱卻和不仁義在一起,這就好象討厭溼卻居住在比較低窪的地方一樣。仁義就會光榮 不仁義就會感到恥辱 現今厭惡恥辱並且不仁義 就像害怕地濕還躺在地上一樣 請幫我翻譯這一段古文,謝謝!孟子 公孫丑上翻譯 孟子說 國君只要實施仁政,就能身享榮樂 不施行仁政,就將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