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模仿 孩子暴力有時是向父母學的
"我最近就接待了好幾個家庭的諮詢,主要問題也是孩子在行事中往往出現暴力傾向。"公尺爾頓身心發展心理諮詢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吳向東向本報記者介紹道,俗話說"三歲看老",小時候如果動輒以打人、摔東西等方式來處理矛盾,孩子會養成習慣,長大了一時控制不住,就很容易出問題!有乙個諮詢者,從小習慣了用拳頭處理問題,成大結婚後,有不順心就打妻子,後來妻子實在無法忍受走了,他才意識到,是自己身上出了問題,於是來做心理干預。
而從找他諮詢的案例來看,很多孩子身上的暴力行為其實是向父母學的!有的父親動手打母親,或是父母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孩子就會覺得:"爸爸或媽媽也打人,我也可以這樣對別人!
"在青春期之前,家長對孩子的暴力行為還可以"壓"得住,到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叛逆心更重,這時就"壓"不住了。所以,吳向東認為,發現孩子在處理問題時有暴力傾向,得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就引導好。
壓抑 父母完美主義也易致孩子暴力
對孩子表現出的暴力傾向問題,南寧市關心下一代教育研究所的心理諮詢師蘇暢向本報記者談了她的觀點,父母尤其是母親要求過於完美,這種環境下也可能會導致孩子暴力。孩子會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用暴力的方式來表達他(她)內心的不開心。蘇暢就見過一位3歲多的孩子衝著母親拳打腳踢發脾氣,母親很吃驚:
"這麼小就暴力了還了得?"其實在蘇暢看來,這很正常,因為孩子和**一樣,面對不開心,壓抑久了,總有一天會爆發。
另外,父親過於嚴厲也易出現問題,很多父親在單位是領導,回家後沒能轉換好身份,對孩子也以領導的角色來命令他(她),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就批評,也易導致孩子使用暴力的行為來反抗。
總之,蘇暢認為,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暴力,家長首先應認識到根源在哪?才能"對症下藥"。另外,夫妻間不睦,常吵架;夫妻雙方教育孩子不一致;隔代寵愛與孩子父母教育要求的不一致等等,都或有關係。
孤獨 缺乏陪伴也會成就暴力
孤獨也有可能成為暴力的土壤!南寧市磐石家庭教育機構的心理諮詢師薛嵋嵋稱,前幾年,該機構在賀州的幾所小學做過一項調查,其中有一項是孩子心中的好父母是怎樣的?其中的乙個答案驚人的一致,數十位學生表達的心聲是:
"能陪伴我,並告訴我什麼是對的。"在回答"喜歡什麼樣的媽媽"這一問題時,一般人可能認為孩子會選擇"給我自由,沒那麼多管束的媽媽",但很多孩子選擇的是"會對我嘮叨的媽媽"。這是乙份讓人心酸的調查,因為當地的留守兒童多,父母給孩子的陪伴很少,孩子們寧願要乙個嘮叨的媽媽,也不願意沒人理。
其實,在城市裡,很多孩子又何嘗不是"留守兒童"?父母忙於工作,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的時間太少。而事實證明,缺乏陪伴、內心孤單的孩子,處事走極端的機率更高。
2樓:白沙
我不知道您家裡的**和孩子在一起時是怎樣的,以我的經驗看來,顯然,**對他的溺愛使他任意作為.而他的行為確實有些厲害.都到了打爺爺奶奶的地步....
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中受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寵愛,說一不二,致使他們的「自我」心理非常強。而最易寵愛的就是隔代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年輕的爸爸媽媽一般都比較注重孩子的性格教育。
3到6歲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都說"三歲看老".如果再不糾正孩子的不良性格和行為習慣,以後會很難改正。
對應方法:1、和老人多溝通,跟他們講清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講明白如果溺愛下去其實是對孩子本身的不好。
2、全家一起商討方法,再遇到孩子耍脾氣的時候,全家態度保持一致,這樣數次以後,孩子意識到自己發脾氣的方式根本行不通,他慢慢就不會這樣了。
3、偶爾時使用冷處理的方法:打孩子的方式不對,但是言語教育過多,道理講的過多,孩子卻易聽不進去。有時候,他發脾氣太厲害,根本就不對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冷處理,不予理睬。
冷落他時,他發現自己不是家庭的中心,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致使大家不願和他在一起,這樣也會慢慢改變。
希望對您有幫助。
3樓:只為曾經擁有
作為家長應該慢慢地教育孩子。盡可能自己來帶孩子,讓自己的父母來撫養的話會讓孩子在溺愛中學壞,比如像欺負小朋友,不懂得尊敬老師與父母。所以在孩子3歲左右時將孩子讓自己帶。
4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是老人不要慣,再就是你不要打,兩者都不是好的有用的教育方法。
平時對待孩子要講原則講道理,不合理的堅決不允許,不服的可以用適當的懲罰方式或冷處理來對待,主要以正性的方法為主,懲罰如非必要少用。
5樓:天空出品
我不是專家 只是說說自己的看法 看了你的文章 覺得 父母擔心自己的子女 很正常 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有些不好的方面 他們總會很憂心 其實 孩子從小只是頑皮了點 家長慢慢的耐心教育就好 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指導他們 幫助他門更好成長
6樓:星芝客
很明顯,他的個性太強了,好表現自己,可以讓他學習一些音律方面的興趣~~可以陶冶一下情趣,讓人變得穩重點!
7樓:
多和他談談心吧,我想他自己心裡其實也有很多的委屈的,畢竟他還是孩子,他肯定也不是想這樣~~~~~多理解理解他,找他談談,讓他說出來,或許可以解開他心中想說的哦~~~
8樓:
o o!不是什麼暴力行為啦~小孩子這樣很正常啊,只是他相對調皮了點。這樣反而不用太擔心他內向或者自閉症~
這樣的小孩也很好騙的~不是教他說謊話,以前「說謊鼻子會被割掉」……這些都是很有效的,他們那個年紀會怕的,長大後也沒什麼影響!你可以騙騙他在大家就會被沒收壓歲錢,沒兒童節過了……一些他們很在乎的東西!
切記千萬別用暴力!這樣只會讓6他們怕你!產生距離,會給他的心理帶來點不好的影響的~~只能慢慢教不能急!
9樓:就是擺不平
我覺得你不用操心太多,這孩子將來會是優秀的 你是乙個好父母!!!
如果給他講道理他不聽的話,不妨給他點小懲罰,比如讓他站立,當然也不能懲罰過重!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爺爺奶奶,他們的思想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
我有個小妹妹,今年也5歲了,以前也是很不聽話,被我叔叔和娘貫的......後來我叔叔出去了,我就管他,但是她很有情緒......後來我也不是很嚴的管他,慢慢發現 其實她還是很懂事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孩子教導好了,一定是個人才~~
11樓:優勝教育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
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乙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兇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乙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不希望他幹的事,也不去**想讓他幹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偏心,對孩子不能給予同樣的愛
在唐山大**中,一對兒女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乙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很幸運女兒方燈後來也在這次災難中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女。
但女兒卻因為怨恨母親偏心,怨恨說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經歷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頭都不願回家認親,和家人足足分離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讓某些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餘光裡,同是一對父母的孩子,零用錢、衣服、出遊……待遇卻不一樣,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
大量研究發現,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後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
而且,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媽媽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被冷落的孩子會對媽媽或者受寵的孩子怨恨,受寵的孩子則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
父母失信、撒謊
家長說話不算數,多是因為學習而起,一些父母圍繞學習口頭承諾某些條件,但當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卻在兌現時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說:趕緊寫作業,寫完作業看電視,可是孩子寫完作業,家長又會留一些學習任務,讓孩子繼續學習;有的家長答應孩子只要考試成績達到前幾名,就有什麼獎勵,孩子真的考好了,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
孩子最討厭父母輕易承諾又不能兌現,言而無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時失威信,家長說話不算數,不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還影響孩子的自身形象。
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乙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後,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自己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做個說話算數的家長就要不輕易許諾,不隨便許願;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隨便地答應孩子的要求;當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認真想一想,這種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兌現,如果是合理的、可兌現的,就要認真地承諾、必須兌現。
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長大了,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信媽媽們應該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際關係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小夥伴不太懂禮貌,或太精於算計,或會欺負人,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
然而對孩子來說,隨著身心的逐漸發展,希望家長以「大人」身份對待他們,尊重孩子在選擇朋友時所擁有的獨自意見。
如果父母們老是管教與間斷或不間斷表達對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歡,勢必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從而使雙方的隔閡逐漸增大。
父母應當尊重孩子對好朋友的選擇。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於進行角色換位思考,尊重維護孩子的選擇。
父母要承認與孩子之間選擇朋友時的差異,並尊重這種差異。有時候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孩子也將會給父母足夠的面子。
孩子能與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際關係中一種最基本的關係,要尊重孩子根據雙方意願和喜好進行自由選擇。
忽視孩子的優點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乙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乙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於乙個方面。
作為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要把讚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你的讚美聲中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乙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鬆、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請問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該怎麼辦
先說說我自己的事 三年級的時候,家裡人因為掙錢經常是給我錢讓我自己買飯,有時候一天三頓飯都自己買著吃,記得當時一天飯錢是10塊。從那時起知道就學會了花錢。後來又學會了進遊戲廳,飯錢還是那些,還要省錢去遊戲廳,還要買零食,有時候還給自己買些小玩具,漸漸的感覺錢不夠花了。直到有一次過年,二叔到我家拜年。...
這樣的男人有女孩子喜歡嗎,女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男生?
秒懂心理學 當你苦苦追求一個女生,但是沒有結果的時候,應該停下來想一想,你喜歡的女生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男生,然後你就努力往這個方向去靠攏,去改變,最終成為她喜歡的人。 快速戀愛學堂 女生當然喜歡懂事,孝順,懂她,愛她,會調情的溫暖男生了。 軍讓興錦 也要看那個女孩的性格怎樣了 現在很多女孩喜歡霸道的男...
我這樣的男孩有人喜歡嗎我該怎麼追女孩子
我好羨慕你啊。一般象你這樣的人,以後身邊的女孩都是美女。不要刻意改變自己,小兄弟。你的好日子快到啦! 呵呵,我跟你一樣。高1高二被班上幾個人一起欺負。當時也很窩囊,很難受。可是現在喜歡我的女人很多 因為我看到他們比我強的只是會欺負人,我比他們強的地方有很多。信心是靠自己的實力建立的!只要你懂知恥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