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他說電影
首先,相聲的特點決定了不能重複演出相同的內容。別的藝術形式,比如歌唱,跳舞,戲曲,你可以連續唱相同的一首歌一齣戲相同的一支舞無數遍,觀眾一樣喜歡看,效果幾十年也是一樣好,甚至你不能修改,有一點不一樣觀眾可能不接受,他們要的就是與雷同,這裡的雷同是必須的。
但相聲(也包括小品)就不行。它要製造笑果,靠的是把包袱甩忽然甩出來,觀眾對於包袱是始料未及的,第一次聽到會笑起來。但包袱如果雷同就絕對不行。
雷同的包袱你再甩第二次第三次觀眾早有準備,就笑不出來了。
郭德綱在2005年成名的時候,正是乙個人充滿旺盛精力和創作力的時候,加上此前好些年的厚積薄發,一下子推出創新型的《西征夢》、《夢中婚》以及「我」字系列作品,很多都已經成為經典之作。
而乙個人的創作力不是取之不盡的,時間一長,常年不斷往外掏東西,就很可能出現被挖空的感覺,創作起來也會力不從心。
成名之後的郭德綱,需要錄各種節目,參加各種活動,留給他潛心搞創作的時間大為減少。在本子創作上投入的時間和心力少了,必然對作品質量產生影響。
如果只吃老本不再出新的這樣乙個郭德綱,是不是還是可以接受?
對於大部分相聲觀眾來說,肯定還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讓乙個人長時期持續不斷進行輸出,也不太現實。因此就算郭德綱吃老本,他也有這樣的資本。另外畢竟德雲社養著400多個相聲演員,讓這些人都能吃上飯,對於郭德綱來說,價值並不遜於自己說幾段好相聲。
德雲社2020年開箱演出。郭德綱上臺表演的幾乎都是全新段子。我不得不承認,有文化你才能寫出來更多的作品。這也是郭德綱常說的藝人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
2樓:優優很八卦
不能。因為時代在進步,如果德雲社的相聲不與時俱進,最後會逐漸失去大家的喜歡,被時代淘汰。
3樓:小1**
我覺得並不能接受。因為所有的行業都是需要與時俱進的,吃老本只會讓人逐漸厭煩。
4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不能接受,因為老段子聽多了會膩,而且德雲社就是靠段子而出名,沒有了段子大家就不再會喜歡了。
5樓:體育怪獸
我覺得不能接受,因為現在的觀眾對作品更加挑剔,僅靠情懷或者吃老本是行不通的,即便是流量明星都不行。
6樓:網友
不能,可是也沒辦法啊。其實又回到相聲怕電視的說法了。
7樓:孫元然
可以,一般我都是按時聽,按時笑,按時睡著。
新年到,王老爺子吉祥,新年順意金安!
8樓:匡俊德
郭德綱現在也不務正業,像聲說不下去了,今天住持明天唱戲的,
9樓:滑昊乾
願意郭德綱多出相聲節目。
10樓:乙個嚴謹的吃貨
能把單口那些坑填上我就知足。
郭德綱這些年的新作品在減少,如果不出新,只吃老本行,大家覺得可行嗎?
11樓:蕾蕾
不可行,如果不出新品的話就會被社會淘汰,會慢慢的被社會所遺忘,會被人們忘記他。
12樓:愛吃西瓜的熊
是不可行的,但是他這樣的做法也是想要讓自己有優勢的其他年輕演員有更好的發展。
13樓:陳建雲學長
我認為是可行的,因為郭德綱目前已經涉及到了綜藝,目前所獲得的收益是非常大的。
假如郭德綱徹底離開舞臺,再也不會搶同行的飯碗了,相聲界會怎樣呢?
14樓:網友
相聲界最出名的應該就是由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了吧。假如郭德綱徹底離開舞臺,那麼觀眾對相聲的關注也會隨之變少,相聲也會漸漸淡出觀眾的視線。
15樓:李佳楠那男
會發展的更加落寞。因為根本沒有人能夠像他們這個社團一樣跳起大梁,所以肯定是不會發展的特別好的。
16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我覺得相聲界可能就會大變天了,因為如今郭德綱在大家心中真的是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他的相聲也是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
17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覺得相聲界真的會變得特別平淡,很可能會少了很多忠實的觀眾,慢慢的相聲很可能會消失。
在相聲落寞的時候,很多的相聲演員改行演小品,郭德綱為什麼一直都在堅持?
18樓:**娛樂
郭德綱是德雲社相聲演員,被世人稱為「拯救相聲的人」,郭德綱堅守相聲是因為熱愛,堅持「讓相聲迴歸劇場」。
19樓:陳遠紅紅紅
因為郭德綱有著自己的夢想,而且他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如今的他也有了很大的成就。
20樓:小清新樂談
因為郭德綱對待相聲行業特別熱愛,而且一生都在致力於相聲行業,所以在這方面特別堅持。
相聲不景氣的時候,很多相聲演員改行演小品,郭德綱為什麼沒有去?
21樓:巍然且威武的餅乾
相聲不景氣的時候郭德綱其實也沒有在說相聲,他有一陣子一直在唱戲,在天津時候也自己花錢組過班社,不過不是相聲社,而且梆子社,因為這個梆子社,把自己拖垮了,甚至離婚了。
相聲曾經走過很長的下坡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記初期相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持續走下坡路,許多相聲圈裡的名角紛紛投入到小品演員的行列,如侯耀文、牛群、馮鞏、黃巨集、鞏漢林、範偉這些幽默大師憑深厚的喜劇功底,在小品領域也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給廣大觀眾奉獻了無數的經典小品佳作。
上文提到的幾位著名相聲演員轉投小品舞臺,時間基本集中於九十年代後央視舞臺
老郭堅持走「小劇場」路線的原因郭德綱剛到北京的時候也不是馬上就開始說相聲了,他在蒲黃榆那裡跟著乙個戲班搭班唱戲。因為偶然之間看到王玥波等一些北京孩子在說相聲,跟著一起玩票,也不為掙錢就那麼說著。慢慢的觀眾越來越多,很受歡迎,郭德綱才開始覺得「相聲就應該是這樣」和「相聲仍然受歡迎」。
從那開始,老郭才越來越堅持走「小劇場」路線。慢慢籠絡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相聲朋友,開始搞北京相聲大會。郭德綱除了德雲社之外,還有乙個論壇,叫做「相聲公社」,就是現在的德雲社官網,過去這個**是個論壇,而且這個論壇還孵化出乙個「天樂票房」。
沒門路侯耀文在世的時候,還能為他提供幫助,那個時候郭德綱還是有一點名氣的。可是隨著侯耀文過世,侯耀華爭遺產的風波,導致郭德綱頓時孤立無援,基本沒有幾個人願意站在他這邊。
他就算有意去演小品,那也找不到門路。所以說,他當時只能選擇堅持,可以說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被當時的現狀給逼出來的。
真心喜歡相聲,不忘師恩侯耀文當年力排眾議,扶持起了郭德綱,是郭德綱僅有的,且最大的靠山。他心裡明白,侯耀文當年選擇支援他是承擔了多少質疑與非議,侯耀文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相聲藝術不要滅亡。所以郭德綱的堅持,除了是自己真心喜歡相聲外,還是想完成恩師的遺願。
愛相聲的人還很多,讓老郭捨不得啊。賣票說相聲這條路走出來了,得到了觀眾的支援,郭德綱自然更不會去演小品了。
22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因為郭德綱不擅長演小品,而且想專注於發展相聲事業,所以才沒有改行一直從事此行業。
23樓:娛動天下
我覺得之所以郭德綱沒有改行演小品的主要原因是他非常的熱愛相聲這個職業,並且他想將相聲文化傳揚下去,培養許許多多的徒弟。
郭德綱的相聲社叫什麼,郭德綱的相聲
德雲社 全稱 北京相聲大會德雲社 是以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社團最初由相聲演員郭德綱先生建立於1996年,經歷了十年的風雨歷程走到今日實屬艱辛,然值得欣慰的是經過郭德綱先生和眾多位新老相聲演員的不懈努力,德雲社正在逐步走向輝煌。德雲社所屬的 北京相聲大會 每週都在...
郭德綱姜昆相聲,郭德綱與姜昆的關係
郭德綱 我要旅遊 我要反三俗 你壓力大嗎 我的大學生活 姜昆 想入非非 姜昆 特大新聞 郭德綱 你字系列。我字系列。郭德綱與姜昆的關係 姜昆的師傅是馬季,馬季的師傅是侯寶林。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侯耀文的父親是侯寶林。其實他們都是一家人,同宗同源。拓展資料侯寶林 1917年11月29日 1993年2...
幾個郭德綱經典好笑的相聲,推薦幾個郭德綱經典好笑的相聲
提取碼 1234 郭德綱相聲內容 格式.共計包含267部相聲內容,包含有 大實話 相聲論 叫小番 等. 我系列 我要讀書 我要上春晚 我要幸福 我要奮鬥 我要反三俗 我要旅遊 我要鬧緋聞 我要玩網遊 我要結婚 我是 我是科學家 我是文學家 我這一輩子 我要吃餃子 我要下春晚 我的大學生活 我是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