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好啊行啊那
不知不覺,我也在接觸機械這門專業已經三年多了, 從朦朧的機械製圖學習到現在的機械設計、機械製造裝備設計等專業學科的學習、直到參加工作實習,使我對機械這一職業有了基礎性的認識,同時對於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師心裡大概也有了一些概念。
首先都必須要熟練掌握業技能知識,如果想要更加優秀的話,比技能知識更重要的是實際的操作的水平,這東西從書本上是學習不來的,更多的是需要經驗的累計。
機械設計是社行離不開白已的學習及工作閱歷,經驗的積果固然可以從前人身上學到不少,
對別人的經驗,白已沒有定的業基礎,也很難進行吸收。
一名優秀的機械設計師設計的產品必須設計合理,體現在製造、使用、維修三個方面。製造方面就是加工工藝性好,製造成本低,便於安裝和除錯,使用方面是操作簡單,掛機的方式來使用效率高,使用考命長,故障率低,維修方面是便於日常維護和保養,便於維修拆卸、安裝和除錯。設計的產品還必須市場,就是要有經濟效益。
注重設計的產品與製造的關係。設計的過程中,受製造的影響非常的大。思考的一些設計方案考慮得點非常的多,並且還需要切合實際。
設計不光是要站在製造的基礎上,還要有創新和會繼承,現在的社會都在強調創新,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更應該僅僅的跟隨著新時代的腳步,成為一名優秀的新時代的機械師。
2樓:職識學徒
機械設計是產品的第乙個環節,第乙個環節是以後製造、維護的非常關鍵的一環,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設計師需要具備的很多的知識經驗內容。
1、熟悉產品全部流程
產品在設計時要考慮接下來工廠的工具機裝置能否滿足生產加工需求,另外設計的產品是否方便組裝以及日後使用單位的保養維護;這一系列的全流程作為機械設計師都要熟知並了解。
2、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
要想設計出實用便捷的好產品,這是很考驗機械設計師的基礎知識的,如何成功產品的誕生都會應用到最基礎的機械結構,所以對機械基礎、公差與測量、機械加工等基礎課程知識必須做到熟記於心。
3、多總結工作經驗
自己設計的每一款機械產品具體製造、應用如何,是需要自己下去向一線人員進行了解的,要虛心多向基層老師傅、老工人進行請教,獲取產品實際存在的問題,這樣才更有利於產品的不斷改進。
4、接受新事物運用新材料
多閱讀機械行業的雜誌及書籍,獲取最新技術資訊,對新材料要在非重要部件上進行嘗試性應用,應用是檢驗事實的唯一真理。
5、遇到問題多鑽研
產品在製作及安裝過程中多少回遇到問題,身為設計人員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多動腦去鑽研新的加工工藝或者新的安裝技術。
6、組織協調能力
設計乙個裝置,需要是集體的智慧型與努力,所以要想成為優秀的機械設計人員就要有協調自己部門人員及其他部門人員進行共同設計研發的能力。
乙個機械裝置不是單一的,他會涉及許多機械零件的組成與安裝,還有零件之間的組合等,另外對於高精度的機械產品還有環境、人員素質等相關要求。因此,要成為乙個優秀的機械設計師是要靠自己不斷充電、不斷修煉、不斷改變的過程。
3樓:匿名使用者
機械設計師,是指掌握相應行業的機械設計知識 例如液壓設計,某種機械機構的設計。主要運用"autocad"、"solidworks"、"ug nx"、"pro/e"等相關軟體設計機械零件、 繪製機械圖。
成為一位優秀的機械設計師,必須做到以下要求:
1.熟練的畫出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設計圖紙和工藝圖(工裝、卡具等)。
2.熟練的運用機械原理、機械機構、機械設計及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按設計任務要求:創造性的設計效果好、出成本低產品。
3.熟練的運用電腦輔助設計:2d軟體工程圖、3d軟體設計產品和造型效果圖。
4.會畫效果圖,能把產品的整體協調感、質感、色彩變化、裝置的主體感、整體效果和諧感等正確地表現出來。
5.熟悉各種材料(材料的效能、特點、尺寸規格、色澤和**等)及熱處理的方法,才能正確地選用材料和恰當的熱處理的方法。
6.熟練正確運用典型機械機構型別,特別是對每種機械機構的優缺點、常用的結構方式、方法等。
7.提高機械各種方面的知識與修養,熟悉各種的基本特徵與變體。了解各種裝置的歷史發展和採用的機械機構、結構方式、方法。
8.具備測繪的知識與技能(測量的方法和準確性),能正確地做好現場測繪草圖和改進設計有關資料。
9.熟悉各種加工工藝和裝配工藝,能正確編制加工工藝、裝配工藝。正確選用加工裝置、各種工具。
10.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與修養(各類裝置的發展現狀)。這對設計出效能穩定、造型美觀、有時代感的產品有利。
11.會善於做設計資料的蒐集與積累工作,列如,工具書(手冊、標準等)、測繪新方法、拍照、影印和記錄等手段,不斷積累有用的各種設計資料。
12.掌握專業調查的技巧,不論是綜合性的,還是專業性的調查,都能抓住要點,得到設計師應掌握的情況與資訊,以利於機械設計工作。
13.會獨立製作高質量的模型,這就要求設計師懂材料、工藝做法,並會使用必要的工具和裝置。這是設計師應具備的動手能力。
14.會測量,會分析問題,還會終合誤差運算。這些設計師也要掌握技能。
15.機械設計師熟練運用電腦輔助設計(cad),掌握有限元分析優化機械設計,更為合理的設計出***、降低成本產品。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設計師也是很不容易的,要過五關、斬六將,由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足夠的工作經驗!
4樓:匿名使用者
機械設計往往離不開自己的閱歷,經驗的積累固然可以從書本上學到不少,但事非躬親很難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別人的經驗,自己沒有一定的基礎,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機械設計貫穿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的整個過程,任何疏忽都會在這些方面反映出來,成功與否很容易判斷。設計的過程中,受製造的影響很大,亦就是說好的設計是不能脫離製造的,對製造越了解,越有助於提高設計水平。設計圖紙投入生產時,很少能立即按圖加工裝配,在審圖、工藝等過程發現大堆的問題非常普遍,包括所謂「資深」的高工,總工拿出的圖紙,也是經過多次開會研究反覆討論得出來的結果。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繪圖的規範性、看圖者的水平等等,但設計方對製造工藝的了解不深入才是最主要原因。
怎樣判定自己對製造的了解程度?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手抓一張自己設計的東西,看看是否能說出它的製造全過程。鑄、鍛、車、鉗、銑、刨、磨,只是這樣子,肯定不行,在機械廠做過幾年的誰不知道?
必須細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加工過程細節。比如說鑄造的時候怎麼分型,澆口冒口怎麼放,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鑄造缺陷產生,零件結構在熱處理的時候會不會導致意外情況發生,怎麼在零件結構上進行優化等等;又比如切削加工過程,在腦海中虛擬出來,總共用幾把刀,轉速,走刀量,甚至鐵屑往**飛,各把刀使用的順序,車工,銑工,磨工的操作動作全過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較好的基礎。
不是說搞設計的一定要會玩車床銑床,會燒電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這些作業特點,在設計時加以充分考慮。作為搞機械設計的人這樣才能比搖車床燒電焊的強,才有安身立命之處。如此,在設計過程中,就會避免一些不合理的結構,設計的質量自然提高不少。
可是還不夠,乙個有十年八年的工齡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細節方案(儘管整體的設計統籌他們做不了),但是多少個不眠的夜晚設計出就這樣乙個結果,豈不是斯文掃地?唯一的解決辦法,還是要多看書。別人總結出來的通常與生產相結合,俱是心血的結晶。
帶著問題學,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會說「只要保證同心度就行了」這樣愚蠢的回答,關鍵是你已經指出保證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輩的錯誤。這個時候,沒人再叫你小錢、小趙,連老闆都叫你錢工、趙工,挺受尊敬的吧。
摸摸下巴,鬍子長出來了,尿布丟了,孩子叫媽了,呵呵成就感也來了。
可是設計總是為了使用,好的設計必須具備一點人性的因素(現在叫人機工程學的說),設計一套工藝裝備,一試產,效率高***,老闆來搞杯慶功酒。過了幾天,發現人家棄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罵娘啊!用起來痛苦啊!......
而且要注意的細節又多,你不能指望別人先告訴你清楚,因為別人就是個操作工,他要是能考慮到那麼多細節,就不會還在那裡做操作工了啊。設計不利於使用,就會面臨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裝置,如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之類,正常運轉時「挺好的」,可其中乙個小鍵槽,乙個軸承位什麼的地方壞了,整個就不能用,廠方只賣整件,要配件不賣,自己加強還真的沒地方加了,換了幾個廠去買,擺了一堆,使用者只好敬而遠之,立了個技改專案--可憐的技改。
這樣的事情只要是在機械行業轉的久的都會有所見所聞。使用根本就離不開維修,好的設計更不能忽視維修性。在一條大型的的生產線上,關鍵的裝置,總共一年也就維修那麼兩次,但是每次都要把裝置大卸八塊,行車、叉車、千斤頂、撬槓什麼的,十八般兵器還不夠用,老師傅們還要自己專門動腦動手玩幾樣好用的專用家當來伺候,導致停產的損失已經超過裝置本身的價值,真是個無言的結局。
一套大型裝置僅因更換乙隻油封什麼的,都要幾乎將整機完全分解,使用單位不罵設計幹的是斷子絕孫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設計者的悲哀。
我們搞設計不光是要站在製造的基礎上,要有創新,但一定還要要學會繼承。現在,全社會都在強調創新,但我們不能一強調創新,就瞧不起原有的東西。通常的創新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構成事物舊有元素的重新組合,一種是在舊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
所以,不管怎樣,創新的東西總是含有一些舊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認的。正像哲學中所講,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是肯定中產生的。比如我們人類,雖然說是大自然的天之驕子,但實際上,我們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樣的。
如果人類不是在繼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礎上,有1%的突破,人類的出現是難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說我有志氣,不需要繼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乙個100%純人類基因,那您就是再過一億年,也搞不出來乙個人類來。
所以說,不能為了創新,把舊有的東西全盤拋棄。原有的東西就如同一盤菜,創新就如同一點點調料,有了這麼一點調料,菜的味道更加鮮美。但沒有人為了純鮮美,不要菜,光來一盤炒調料的。
所以我們強調創新,但不能忘記繼承,只有繼承,沒有創新,那是因循守舊,而只有創新,沒有繼承,那是空中樓閣。
轉殖可能很多的人認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種設計方式。但是作為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來講,轉殖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所謂一抄二改三創造。
簡練的概括了設計人員的成長之路。 剛入門的時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襲的同時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設計者的意圖和思維,理解整個機器的傳動,各個裝置之間的相互關聯,每個零件的相互關係,理解了之後就可以出圖,圖紙上就可以有明確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約束,等等。
只知道畫下來,隨手胡扯幾根線條上去,大概感覺機器精度比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動不動就0.005,0.002,在圖紙上大言不慚的簽名在設計欄,號稱自己搞的東西是很精密的。
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號稱機械設計工程師,真是信手拈來滿地都是啊。
模仿優秀的作品是每乙個設計師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設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風格的養成與乙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個人修養有直接關係:
羅嗦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那麼羅嗦的,小氣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氣,不負責任的人搞出來的機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樣不負責任。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就是不一樣,這樣搗騰出來的東西就有了獨特的靈魂。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是用心的傑作。
在抄襲的時候積累經驗,就要抱著否定的態度學習。查閱資料,多看些經典的設計案例和設計禁忌,與自己接觸過的一些東西進行對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現有的機器上動手術。
如:提高機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讓整機具備更高的可靠度,從而迎合高階的客戶。或者進行結構精簡,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滿足那些買不起也用不上那麼多功能的客戶的需求。
做到這樣就可以稱的上做機械設計開始入門了。
能不能成為世界級的發明家這個事情很難說的,呵呵。但是憑自己多年經歷見識,將一些結構進行組合,變異,嫁接,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是不難的。與其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永動機之類的高深課題,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創造任何價值的所謂專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留下點印記的事情。
到時候老得快死了,臨終的時候還會想到,活了這麼多年,搗騰了那麼多機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乙個真正能稱之為機械設計工程師的人, 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礪。還要有相當的天分以及勤奮和能造就人的環境。「天才等於99%的勤奮+1%的努力」說的並不是只要下苦工就會有成就。
這句話其實我們只引進了一半,而另一半說的是,若乙個人對某個職業沒有那1%的天分,再勤奮也是沒有用的。勤奮是乙個發掘自己天分的乙個途徑,是有所成就的必須條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絕對不是。
機械設計師工作做什麼呢,機械設計工程師主要做什麼?
當然不只是畫圖那麼簡單,實驗環節必不可少,也可能存在一定危險性。具體點說 開發一個產品,首先得進行市場調研,形成 市場調研報告 市場調研報告 一般由新產品開發專案負責人撰寫,或者專案負責人委託某主要設計人員撰寫,也有的公司委託市場部進行市場調研的情況 之後根據 市場調研報告 進行可行性分析,形成 可...
機械設計師工資高嗎,機械設計工程師是做什麼的
看主要負責什麼和具體地方,畢竟每個地方的工資待遇不太一樣,我有乙個同事跳槽廣東年薪是10萬左右,這個得自己去商談,確定能給廠裡帶來很大的利潤的話,你的工資自然少不了。他們工資肯定高的 因為他們肩上擔子重 責任大 所以工資也高。你說是嗎 清釆納,您好。1 工作經驗 0年畢業剛工作一般為助理工程師,待遇...
如何成為互動設計師
千鋒教育 乙個好的互動設計師往往了解自己學東西的特殊方式,並善加利用,所以有著較有效率 較明顯的成長。良好的互動設計師,懂得代入使用者,會在心中模擬當前環境,以使用者的角度為出發,打造卓越的互動設計。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的痛點。透過種種現象看清本質,這需要研究使用者,學習使用者,充分掌握使用者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