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把盞東籬
(1)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是在期末時以期初存貨的數量和本期各批購入存貨的數量之和作為權數,計算平均單位成本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總成本)÷(期初存貨數量+本期購入存貨總數量)
--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無需計算單價,而是假定企業先購入的商品先**,並根據這種假定的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因此期末存貨的價值為最近批次購入的商品成本。
不同計價方法的比較
(1)例:根據加權平均法,公司2月1日購進10臺電腦,單價1萬元/臺.2月10日購進電腦10臺,單價1.
1萬元/臺.2月20日購進電腦20臺,單價1.2萬元/臺.
2月28日出貨24臺.電腦的平均單位成本為:
(10×1+10×1.1+20×1.2)÷(10+10+20)=1.125萬元/臺
因此,發出存貨的成本為:24×1.125=27(萬元)
期末存貨的成本為:16×1.125=18(萬元)
(2)先進先出法
根據先進先出法,銷售出去的24臺電腦為期初存貨10臺,本期第一批購入的10臺,以及第二批購入的4臺,因此,
發出存貨的成本為25.8(10×1+10×1.1+4×1.2) 萬元;
期末結存的16臺電腦均為第二批購入的電腦,因此期末存貨價值為19.2(16×1.2)萬元。
存貨計價方法對財務報表影響的比較
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對於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有完全不同的影響:
• 第一,從損益表來看,先進先出法的銷售成本較低,銷售毛利高。因此,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採用先進先出法能夠提高本期的利潤。
• 第二,從資產負債表來看, 先進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最大。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時,企業期末資產負債表的「存貨」以及「資產總額」資料最高。
• 第三,由於本期的期末存貨構成下乙個會計期間的期初存貨,與下期的購入存貨一起組成下期可供銷售商品總成本。因此,如果本期期末存貨越大,意味著企業下期的可供銷售總成本將越大,這樣就會增加下期的銷售成本,減少下期的利潤。 因此,先進先出法實際的效果是推遲確認銷售成本。
• 第四,加權平均法作為一種平均**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波動趨勢的影響。
2樓:天天_珍惜
如果是**日益降低的存貨,會導致高估流出存貨的成本,可能會使流入市場的產品**比市場平均**偏高
關於成本會計的問題?
3樓:屏海讀聯
1.x2.v
3.x4.x
5.v6.v
7.v8.x
9.x10.v
11.x
12.x
13.x
14.v
15.v
16.x
17.x
18.v
19.x
20.x
1.(1)7800-6500/(800+200)*200=65007800-6500=6300
(2)7800-6500/(800+200*50%)*200*50%=7077.78
7800-7077.78=722.22
2.36000/40000=0.9
40000/(1000*8+3000*6)=1.5385a1000*8*1.5385*0.
9=11077.2b3000*6*1.5385*0.
9=24922.8
有關於會計成本的題目
4樓:龍的傳人
1、入庫材料總成本=57000+380=57380元
入庫材料單位成本=57380/(100*95%)=604元/公斤
2、2023年年末應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200000-180000=200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20000
2023年年末應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180000-174000=60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6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6000
2023年年末應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174000-196000=-22000元
借:存貨跌價準備 22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22000
2023年年末應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196000-200000=-4000元
借:存貨跌價準備 4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4000
成本會計在產品定額成本計價法的問題 20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問你,處於第二工序的120件在產品,每件耗用的原材料的價值是350,還是420+350,難道這件第二工序的在產品在第一道工序投入的原材料價值你不管的?
自己看題目: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開始時一次投入
6樓:心在雲上飛
丁產品全部完工要經過三道工序,只有完成上一道工序的才進入下一道工序繼續加工。第二工序的在產品120件是完成了第一道工序但未完成第二道工序的,所以其耗用的直接材料是第一道工序用了420元+第二道工序的350元, 同理,第三道工序的在產品110已經完成了第
一、二道工序,進入第三道工序。三道工序的材料已經全部投入。
書上的計算式:
月末在產品的「直接材料=160*420+120*(420+350)+110*(420+350+670)=381000元」是正確的。
如何核算成本的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加強成本控制,必須建立健全有關的基礎性工作。成本控制的基礎性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
1、建立分級控制和歸口控制的責任制度。
為了調動全體職工對成本控制的積極性,企業必須明確各級組織(廠部、車間、班組等)和各歸口職能管理部門(如財會、生產、技術、銷售、物資、裝置等)成本控制方面的許可權與責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責任制度。因此,企業要將成本計畫所規定的各項經濟指標,按其性質和內容進行層層分解,逐級落實到各個車間、班組和各個職能科室,實行分級歸口控制。各個歸口職能部門,既要完成其他部門分配下達本部門的各項費用指標,也要負責完成企業下達的歸口指標,並進一步把歸口管理的指標分解下達到有關執行單位和部門。
從而形成乙個上下左右、縱橫交錯、人人負責的成本控制體系。
根據權、責、利三者結合的原則,在建立成本控制責任制的同時,必須賦予責任單位和部門以一定的經濟許可權和利益,使其有搞好本單位責任成本的相對的自主權。這些自主權一般的有壓縮流動資金定額的許可權,以減少利息支出;上交多餘固定資產的許可權,以減少固定資產占用費和折舊費的支出;上交多餘勞動力的許可權,以減少工資支出;本單位獎金分配的許可權,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2、建立嚴格的費用審批制度。
一切費用預算在開支以前都要經過申請、批准手續後才能支付,即使是原來計畫上規定了的,也要經過申請和批准。這樣做,有利於一切費用在將要發生前再進行一次深入的研究,根據新的變化了的情況,再一次確定費用的合理性,以保證一切費用的使用效果。
關於書籍要到書店去搜尋,因每個企業管理的模式與要求不同,因此,固定的格式可能不太好找,具體事情具體對待吧。
希望採納
8樓:幸福千羽夢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資訊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
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資訊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資訊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資訊,為成本管理、**、決策服務。
及時性是強調資訊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資訊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資訊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即已計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應由以後各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資訊。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畫成本(或定額成本、標準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一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後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於成本有重大影響的專案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專案,則可以從簡處理。
成本核算原則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範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物件、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成本核算要點
1.確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種目的,如存貨計價、計算銷售成本和確定收益;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產品定價等。
2.確定成本核算的物件。不同核算目的決定了物件的多樣化。如以各種、各批、各生產步驟產品作為物件,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以各個責任單位為物件,計算責任成本等。
3.確定成本核算的內容。成本核算內容一般包括費用歸集分配與產品成本計算兩部分。費用歸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須確定成本開支的範圍,明確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對於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予以剔除;然後測定和記錄所積累的成本資料,按照一定程式進行歸集,採用乙個標準在各個成本核算物件間進行分配,以彙總所耗用的費用總數。
產品成本計算就是按照成本計算物件,把彙總的費用進行分配,計算出各個物件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工業企業,由於乙個企業往往生產多種產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產品,因此還要將生產過程的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以求得各種產成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從生產費用發生開始,到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止的整個成本計算的步驟。成本核算程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對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該企業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確定成本計算物件和成本專案,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的生產型別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物件和成本專案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型別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物件和成本專案,並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物件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對發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彙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物件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於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對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採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並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 -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彙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設立材料明細帳,按主材,輔材分類
2.確定工時單耗(可以是計畫工時,也可是實際工時)
3.按生產計畫(或作業單)投料
4.彙總直接費用,(動力費,製造費,直接人工費),並按工時分攤費用.
5.按完工產品品種數量結轉完工成本(在產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額投料或約當比例,生產周期短的在產品可以不分攤費用,待完工時時在分攤費用)
6.期初在產+本期投產-本期完工=本期在產(生產成本借方餘額)
成本會計 試題,成本會計練習題
夜寒吹裂一池春水 1 互動分配前的分配率 修理車間分配率 18000 30000 0.6元 小時運輸部門分配率 22000 40000 0.55 公里 你上面寫的噸公里,不知道單位是噸還是公里,我就取公里吧 2 互動分配 運輸部門分配的修理費 0.6 1500 900元修理車間分配的運輸費 0.55...
怎麼做好成本會計,成本會計怎麼做
瞭解所從事行業的物價 成本會計怎麼做 薔祀 一般來說,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並沒有太大區別。成本會計人員要做好以下幾點 1 收集材料單,入庫單,與倉庫材料會計或保管員 倉庫記賬員介面,做好協調工作。2 確定最合適你公司材料成本計算方法 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等。3 建立材料明細賬,確定產品分類。4...
成本會計的各種核算方法,成本會計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會計的核算方法是指對會計物件進行連續 系統 全面 綜合的確認 計量和報告所採用的各種方法。一 會計核算方法體系會計核算方法體系由填制和稽核會計憑證 設定會計科目和賬戶 複式記賬 登記會計賬簿 成本計算 財產清查 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專門方法構成。它們相互聯絡 緊密結合,確保會計工作有序進行。1.填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