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權益法,就是說,投資方按占有被投資方的權益享有被投資方的淨資產。
對於被投資方的淨資產來說,增加的主要方式就是增加淨利潤。淨利潤增加,淨資產增加。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公益金,增加被投資方的盈餘公積,減少被投資方的未分配利潤,被投資方的淨資產額不變。
也就是說,在取得淨利的前提下,被投資方實際因獲利增加的數額就是淨利潤的值。
如: 被投資方企業本年實現淨利潤100萬元,提取法定盈餘公積10萬元(現在公益金已不提取),提取任意盈餘公積5萬元。
則其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增加:100-10-5=85萬元,盈餘公積增加10+5=15萬元,本期因獲利而總共增加的淨資產為85+15=100萬元,就是本期獲得的淨利潤的金額。
所以,對於投資方來說,以所佔被投資方的淨資產比例計算其增加的權益,就應以被投資方的淨利潤為基數計算,而不是利潤分配後的金額。
被投資企業用於分配給投資者的部分不一定是淨利潤減去提取的盈餘公積,因為淨利潤減去提取的盈餘公積後的餘額,可能被投資企業只分配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轉成被投資企業的未分配利潤了,留待後期使用,可能在後期被用來增資等,並不分配給投資者。
你的補充問題:
這就是權益法與成本法核算的區別。
就像日常生活中,你結婚了,你夫人每個月多賺2000元,你就相當於每個月多賺了1000元,儘管你夫人並沒有每月將1000元交到你手上一樣。這就是權益法。
而你老了,你兒子成家了,每個月多賺了2000元,你只能認為這2000元是屬於你兒子的。只有當兒子每個月將其中的1000元給你時,你才能確認每個月1000元的收益。這就是成本法。
o(∩_∩)o...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權益法的核算。
被投資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和公益金也是投資企業應當享有的權益,也就是投資收益。
如果是成本法。分配給投資企業的利潤確認投資收益。
3樓:匿名使用者
別和成本法混淆了.權益法是將淨利視為投資收益的,因為不論現金股利還是留存收益,均視為應分得的份額.成本法才考慮現金股利,現金股利超過淨利應分得份額的部分,視為投資成本的收回.
權益法和成本法下確認投資收益的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權益法下:
(一)被投資企業資產負債表日實現淨利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二)被投資企業資產負債表日發生虧損時: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三)被投資企業資產宣告發放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成本法下:
(一)被投資企業資產負債表日實現淨利時:不做處理
(二)被投資企業資產負債表日發生虧損時:不做處理
(三)被投資企業資產宣告發放股利時,按照教材的說法是要分清楚是投資前和投資後,也就是說在你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前實現的股利要衝減你取得時的成本,投資後實現的股利做為投資收益,投資後實現的股利就是按持股比例計算的投資後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淨利潤的分配額.
這裡可以分兩步來理解和計算:
(1)計算應收股利=宣告發放的股利總額*持股比例
(2)計算投資後實現的淨利=投資後實現的淨利潤(題目中一般都會有告訴)*持股比例
(3)將(1)和(2)進行對比,如果(1)-(2)有餘額,那麼這個餘額就是多發放的股利,也就是不屬於我們投資後的,衝減以前的成本;如果是負數,就是說少發給我們的,如果以前期間我們有衝減成本的話,就要把以前衝成本的給轉回來確認投資收益.
舉個簡單一點的例子吧:比如說投資企業07.1.
1取得投資,成本為410萬元,持股比例10%,07年全年實現淨利100萬元,但是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150萬元股利,那麼我們在收到股利的時候這樣來核算:
(1)應收股利-=150*10%=15萬元
(2)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0*10%=10萬元(這是投資後累積實現的淨利潤的分配額)
(3)實際會收到15萬元,但是其中只有10萬元才是理論上真正要得到的,那麼多出來的5萬就叫做投資前產生的,那麼就是要衝減取得時的成本.在這裡就是用5萬元去衝減取得成本410萬元,也就是說這樣過後投資的賬面的成本就是405萬元,不再是取得時的410萬元.
分錄如下:
(1)借:長期股權投資410
貸:銀行存款410
(2)借:應收股利15
貸:長期股權投資5
投資收益10
說得有些囉嗦,希望對你的理解有所幫助.慢慢來吧,剛開始我也是迷糊的,通過做題才偶然得以認為真正的理解了.僅供參考吧.
5樓:ydm開心
權益法和成本法下列確認投資收益是有一定區別的。權益是屬於權利的,成本是你拿著成本來確認投資。
6樓:井巨集碩
針對於長期股權投資:
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經利潤的時候就要按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被投資企業發放股利的時候不確認投資收益。
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淨利潤不確認投資收益,而是在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現金股利的時候按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收益。
每年確認一次投資收益。
7樓:來謹
對於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分為成本法和權益法,你要知道為什麼會分為這兩種方法,再理解它們的不同就容易多了。剛開始學時,我也是總是混淆,後來就漸漸理解了。對於投資佔百分之二十以下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用成本法核算,對於投資比例處於中間的用權益法。
成本法確認投資收益,我能想起來的有,計提應收股利時,最後**確認差額時
權益法,投資後被投資的企業有淨利潤或者淨虧損時,按照投資比例計提投資收益;**時確認差額用投資收益。
可能不全,不過以上說的肯定正確。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提取盈餘公積,投資企業有沒有會計分錄啊!
8樓:諾諾百科
一、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提取盈餘公積,投資企業不需要做會計處理了,也就沒有會計分錄了。原因如下:
被投資企業提取盈餘公積,做以下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提出盈餘公積金
貸:盈餘公積
以上兩個科目都屬於權益類科目,被投資企業提取盈餘公積使得利潤分配金額減少、盈餘公積金額增加,但是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投資企業不需要做會計處理了,也就沒有分錄了。
二、所謂權益就是指被投資方的「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包括:
1、股本/實收資本
2、資本公積
3、盈餘公積
4、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9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會計分錄,你只要記住,長期股權投資對應的是被投資企業的淨資產,也就是所有者權益的總額,投資收益對應的是利潤表的淨利潤就好了,既然是提取盈餘公積,也就是所有者權益內部的增加變動,總額不變,就不要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整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納入合併報表,合併報表時將子公司的盈餘公積全部抵消掉,將屬於少數股東的部分在未分配利潤中抵消掉
11樓:王玉霞
首先:我們來看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所涉及的科目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
-其他權益變動
其次:所謂權益就是指被投資方的「所有者權益」,那我們看所有者權益包括:
1:股本/實收資本
2:資本公積
3:盈餘公積
4: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因:只要上述4項任何一項變動就會引起「所有者權益」變動而:您題中的問題是3和4之間的轉換,所有者權益的總額是沒有變化的故:
所有者權益總額沒變化,自然不確認投資收益,所以就沒有分錄哦。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確認派發現金股利和實現利潤時,請問分錄分別怎麼做?為什麼?
12樓:虎說教育
1、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採用成本法時,無論被投資單位是虧損還是盈利都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做調整。只需要在宣布分派股利時,確認投資收益即可。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採用權益法時,應該根據被投資單位淨資產的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定投資收益。例如:獲得長期股權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因為實現淨利潤,而導致淨資產增加,則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借:投資收益
分派股利時會導致淨資產減少,需要進行相反的會計分錄。
擴充套件資料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明細科目的核算。
在權益法下,是將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作為乙個整體對待,作為乙個整體其所產生的損益,應當在一致的會計政策基礎上確定,被投資企業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投資企業不同的,投資企業應當基於重要性原則,按照本企業的會計政策對被投資單位的損益進行調整。另外,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採用的會計期間不同的,也應進行相關調整。
投資收益的確認應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被投資單位淨利潤後,再按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如果投資方無法合理取得被投資方各項可辨認淨資產等的公允價值,則按照賬面淨利潤確認投資收益。
在實務中,如果淨利潤無法調整或調整意義不大時,可以不調整。此外,由於被投資方的企業所得稅是按個別財務報表中資產的計稅基礎計算的,所以按可辯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淨利潤時,通常不涉及企業所得稅的調整。
13樓:熙苒
1、成本法下,無論被投資單位是虧損還是盈利都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做調整。在宣布分派股利時,確認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權益法下,應該根據被投資單位淨資產的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定投資收益。比如:獲得長期股權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因為實現淨利潤,而導致淨資產增加,則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借:投資收益
分派股利會導致淨資產減少,因此做分錄: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量。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不管有關利潤分配是屬於對取得投資前還是取得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淨利潤的分配。
所謂成本法,就是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入賬,不隨被投資單位權益的增減而調整投資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適用範圍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應用指南規定,長期股權投資適用於以下幾種型別的權益性投資:
第一,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
第二,企業持有的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
第三,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
對於以上3種型別的權益性投資,企業在採用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核算時,符合第一種的權益性投資,企業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反之就採用權益法核算
按照新準則
第四(已刪除)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投資企業應將該類投資劃為可供**金融資產,計量時採用成本法。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這種核算方法可以體現出投資的本質,核心是將長期股權投資理解為投資方在被投資單位擁有的淨資產量,被投資方實現淨利潤、出現虧損、分派現金股利、可供**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都會引起投資方淨資產量的相應變動。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核算1、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投資損益的確認
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在被投資單位賬面淨利潤的基礎上,應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進行適當的調整:
(1)被投資單位採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按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2)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以投資企業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的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等對被投資單位淨利潤的影響。
(3)除考慮對公允價值的調整外,對於投資企業與其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應予以抵銷。該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銷既包括順流交易也包括逆流交易。但是產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屬於所轉讓資產發生減值損失的,有關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不應予以抵銷。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區別,長期股權投資中的成本法和權益法的概念區別,以及賬務處理的區別。
一 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實際支付的相關的費用,稅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權益法的成本是採用實際的成本與可享有的企業的可辯認的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高低來確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則高於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計入營業外收入.二 宣布的股利應該計入的科目 相同點 如果是在取得後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現金股...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到底如何區別
知識精英團隊 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區別如下 1 工作的性質不同 成本法主要是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人事部門負責招待領導的決策。而權益法則包含戰略性的工作和事務性的工作,批准作用的組織 領導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2 職責不同 成本法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問題,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方法?
括號中的部分是,被投資單位累計分派的股利比累計實現的淨利多出的部分。但是你括號中的表述不夠準確。以成本法的定義,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量。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