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筆有千秋業
一、京劇的道白又稱念白,有如下幾種:
戲曲舞臺上的唸白形式有
散白:在節奏、音調上比日常生活言語有所誇張。
韻白:經過更為複雜的藝術加工,其字音、聲調的高低起伏與抑揚頓挫更為誇張,距離日常生活語言較遠。
數板:將節奏自由的語言納入固定節奏的規範之中,通常用一眼板或流水板形式出現,常以切分節奏的運用為特點,節奏感強烈。
引子:半唱半念,念為韻白,唱則有固定的音高與節奏旋律,可視為念唱相間的混合體。
二,必要補充:
唸白,是我國戲曲中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法。它以一種介於讀與唱之間的音調將語言戲劇化、**化,在戲曲中常與唱腔部分互相銜接、陪襯、對比,形成戲曲中最能表達人物 的內心獨白,體現人物思想的一種手法。唸白屬於藝術手段和表現方法,它並非孤立,而是以行當為基礎,配合表情、身段同時並舉,為傳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服務的。
2樓:揚幼安
詞目:道白
拼音:dàobái
基本解釋
[spoken parts in an opera] 戲曲中的說對白
3樓:匿名使用者
唱、念、做、打是京劇的四功。念是唸白。京戲中有京白、韻白、方言白三種。
京白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並使其節奏化、韻律化後,語調清脆、活潑、流暢,通俗易懂。京劇中的彩旦、花旦和醜行,多是以念京白為主的。
韻白,主要是靠語言四聲的高低變化,形成抑揚頓挫、韻律性很強的唸白。京劇中的老生、青衣、花臉、武生、小生和老旦,都是以念京白韻為主的。
方言白,主要是為了突出地方色彩和人物性格而使用的唸白。如《玉堂春》中的沈燕林唸的山西話,《連升殿》中的崔老爺說的紹興話等都是方言白。
京劇的道白有哪幾種﹖
4樓:筆有千秋業
一、京劇的道白又稱念白,有如下幾種:
戲曲舞臺上的唸白形式有
散白:在節奏、音調上比日常生活言語有所誇張。
韻白:經過更為複雜的藝術加工,其字音、聲調的高低起伏與抑揚頓挫更為誇張,距離日常生活語言較遠。
數板:將節奏自由的語言納入固定節奏的規範之中,通常用一眼板或流水板形式出現,常以切分節奏的運用為特點,節奏感強烈。
引子:半唱半念,念為韻白,唱則有固定的音高與節奏旋律,可視為念唱相間的混合體。
二,必要補充:
唸白,是我國戲曲中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法。它以一種介於讀與唱之間的音調將語言戲劇化、**化,在戲曲中常與唱腔部分互相銜接、陪襯、對比,形成戲曲中最能表達人物 的內心獨白,體現人物思想的一種手法。唸白屬於藝術手段和表現方法,它並非孤立,而是以行當為基礎,配合表情、身段同時並舉,為傳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服務的。
京劇有哪幾種髯口?
京劇的唸白可以分為幾種
5樓:菊壇後生
可分為四種
韻白:用湖廣音、中州韻念出來的白口。
京白:用北京音念出來的白口。
地方白:用方言念出來的白口,有蘇白、川白、陝西白等。
風攪雪:揉進了韻白和京白兩種白口特點的白口。
6樓:匿名使用者
京白 韻白 地方白 吧……
7樓:匿名使用者
四種,說,京劇的唸白有京白、韻白、蘇白。諧白
京劇有哪幾種
8樓:明月為憑
京劇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是程長庚、余三勝和張二奎所創的老生表演的三個流派。後來又出現了譚鑫培、汪桂芬和孫菊仙為代表的老生三個流派。譚、汪、孫三人繼承和發展了前三位的表演藝術。
老生行當表演流派的第三代在繼餘叔巖之後,便是著名的“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和奚嘯伯。小生表演中則出現了俞振飛、姜妙香等派。京劇旦行中以“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所創的四派影響最大,另外還有李多奎等。
淨行中的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各成一派。
潭派——譚鑫培(老生) 孫派——孫菊仙(老生) 李派——李春來
汪派——汪桂芬(老生) 劉派——劉鴻聲 楊派——楊小樓
蓋派——蓋叫天 高派——高慶奎 言派——言菊明
餘派——餘叔巖 梅派——梅蘭芳(旦角) 麒派——周信芳
荀派——荀慧生(旦角) 尚派——尚小云(旦角) 馬派——馬連良
程派——程硯秋(旦角) 裘派——裘盛戎
還有旦行的張派—張君秋京劇有很多派,我們常聽到“某某是學哪一派的”“某某是某派的傳人”等等,感覺非常的高深,其實並非我們想象中那麼複雜,我們從京劇的行當說起,就可以略見一斑了。
我們知道,京劇總的來說分為四個行當,即生、旦、淨、醜。最早期在元朝時,是生、旦、淨、末、醜,後來將末行劃入生行,成為現在這樣。
生:在京劇中表現男子,有小生、老生(即是末)、武生等等。如圖:
生 ┏━━━━━━╋━━━━━━━━━┓
小生 老生 武生
┏━━┻┓ ┏━━┻┓ ┏━━━┻━━━┓
小生 武小生 老生 武老生 長靠武生 短打武生
小生:用來表現年青的男子,唱腔多用假嗓,在京劇中行話叫做“小嗓”。這類角色非常多,如《白蛇傳》中的許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龍等等。代表派有葉派,葉盛蘭開創。
武小生:顧名思義,就是以打為主的小生角色,《群英會》中的周瑜即是例子。代表派有葉派,葉盛榮開創。
老生:用來表現老年男子,可以根據鬍鬚的顏色來區分他們的年齡。代表派非常多。
馬派:馬連良
譚派:譚鑫培
餘派:餘叔巖
楊派:楊寶森
奚派:奚嘯伯
麒派:周信芳(藝名七齡童,麒麟童,故稱麒派)
言派:言菊仙
馬連良、楊寶森、奚嘯伯、譚富英稱為四大鬚生。
武老生:顧名思義,是以打為主的老生角色。
長靠武生:表現武將時,身後插的四杆小旗,稱之為靠。長靠武生,就是指這種扎著長靠以打為主的行當。如《挑滑車》中的高寵。
短打武生:同樣是武生,但不扎靠,穿薄靴。以短打為主的武生,《三岔口》就是比較經典的短打武生戲。代表派有蓋派:蓋叫天。
旦:古寫“狚”,是一種擅飾的小獸。在京劇中,為女性角色。如圖:
旦 ┏━━┳━━━╋━━━┳━━┳━━┓
武旦 花旦 刀馬旦 老旦 青衣 彩旦
在過去尚有正旦,又有副旦、貼旦、外旦、小旦、大旦、色旦、搽旦等等。
武旦:相當於生中短打武生,輕裝以打為主的女性角色,《十三妹》中的十三妹就是此行當。
刀馬旦:相當於生中長靠武生,扎靠重灌的以打為主的女性角色,如《七星廟》中的佘賽花,《天門陣》中的穆桂英。
花旦:性格活潑的年輕女性,如《紅娘》中紅娘。代表派有荀派:荀慧生
彩旦:一般飾演媒婆等角色,如《法門寺》中的劉媒婆,可以說是旦角中的醜行,也是一齣戲中出嚎頭的地方。
青衣:性格文靜的年輕女性,因為一般寒門女子,穿青皁色長裙故而得名。代表派有:
梅派:梅蘭芳
荀派:荀慧生
程派:程硯秋
尚派:尚曉雲
張派:張君秋
其中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曉雲被稱作“四大名旦”
老旦:年老的女性,如《岳母刺字》中的岳母,《打龍袍》中的李皇后等等。代表派有李派:李多奎
淨:俗稱“花臉”,京劇中臉譜就是由此誕生的。因為滿臉塗抹油彩,非常不淨,反其意故名為“淨”,淨中都有那些行當呢?如圖:
淨 ┏━━━━━━╋━━━━━━┓
銅錘花臉 架子花臉 武花臉
銅錘花臉:因為在《探皇陵》、《二進宮》中的徐延昭懷抱銅錘而得名,主要以唱功為主,發音多用鼻音和腦後音。包拯、黃蓋、徐延昭、尉遲恭等等都是以這種行當來表現。
主要派別:裘派,裘盛榮。
架子花臉:也就動毋就會“哇呀呀”的那種性格較暴燥或詼諧的那種。如張飛、李逵、牛皋等等。代表有金派:金少山,袁世海先生也是此派。
武花臉:以打為主的花臉。
在一齣戲中,如果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花臉,主要的以唱為主的,稱之為“大花臉”,其它的則是“二花臉”。
醜:鼻端塗白,滑稽可笑的角色。
醜 ┏━━┻━━┓
文丑 武丑
文丑:較多,通常意義的醜,如《蘇三起解》中的崇公道、《法門寺》中的劉公道、《群英公》中的蔣幹等等
好了,京劇的行當和派大概就是如此,希望您從這裡可以有所瞭解。◆程長庚 (京劇早期老生)
程長庚,名椿,字玉珊,安徽潛山人。京劇早期老三傑之一。是對京劇形成和發展有重要貢獻的人物。
長庚自幼坐科徽班,出科後隨父入京,搭三慶班,曾向米喜子問藝,以演《文昭關》及《戰長沙》顯露頭角。
◆譚鑫培 (京劇老生的流派)
譚鑫培,老生"新三傑"之一的譚鑫培在程長庚、余三勝、王九齡及盧勝奎諸家演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譚派",是京劇有史以來傳人最多、流佈最廣、影響最大的老生流派,以技藝全面、精當,注重刻劃人物性格為主要特色。
詳細介紹
◆梅蘭芳(京劇旦角流派)
四大名旦之一梅蘭芳創立的“梅派”藝術體系,在唱、念、做、舞、**、服裝、扮相和劇目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豐富的不斷創造和發展,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將京劇旦行的唱腔、表演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成為旦行中影響極其深遠的流派。
詳細介紹
◆侯喜瑞[京劇花臉(淨行)流派]
侯喜瑞承暮年的黃潤甫,得其蒼邁沉鬱,又根據個人的條件進行了一系列的藝術創造,建立了侯派蓊臉藝術表演體系,是現代淨行三大家中唯一專擅架子花臉的流派。侯派特色主要體現在身段、工架和念、做方
詳細介紹
◆楊鳴玉(京劇早期 丑角流派)
楊鳴玉(1815-?),江蘇揚州人,因排行第三,固人稱楊三。自幼入蘇州科班學昆生後改昆醜。
奠定紮實的文武戲的功底。道光年進京後搭四喜班,武戲能演《盜甲》、《問探》等,文戲能演《借靴》、《測字訪鼠》、《風箏誤》等。與朱蓮芬合演《活捉三郎》,表演生動,功夫非凡,被稱為雙絕。
由於其藝術高超,名聲遠播,在他病故後有"楊三一死無昆醜"的說法,足見一斑。
京劇有哪幾種,京劇的角色都有哪幾種
明月為憑 京劇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是程長庚 余三勝和張二奎所創的老生表演的三個流派。後來又出現了譚鑫培 汪桂芬和孫菊仙為代表的老生三個流派。譚 汪 孫三人繼承和發展了前三位的表演藝術。老生行當表演流派的第三代在繼餘叔巖之後,便是著名的 四大鬚生 馬連良 譚富英 楊寶森和奚嘯伯。小生表演中則出現了俞振飛 ...
京劇的特點有哪些,京劇有什麼主要特點
宓竹月侯珠 1.獨特的唱腔,抑揚頓挫,結合地方方言成就京劇的各個流派2.伴奏器件,不同於西洋樂器,京劇的器件十分突顯中國風。京劇的樂器分管絃樂和打擊樂兩部分。管絃樂有胡琴 二胡 月琴 弦子 笛子 笙 嗩吶 海笛,以伴奏歌唱為主,但也有時用來襯托表演動作。管絃樂以胡琴 笛子為主要樂器。打擊樂有板 單皮...
京劇的表演形式,京劇的表演手段有什麼
一灘新約 京劇的表演形式包括唱 念 做 打。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 唱功老生 有的行當以做功 花旦 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 武淨 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 念 做 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擴充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