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生理原因:初級顳區功能障礙 (temporofrontal dysfunction)、腦幹功能障礙(brain-stem dysfunction) 。
認知原因:
1、心理理論 (theory of mind) baron-cohen等(1995) 提出自閉症者係因缺乏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所造成的,因此有無法認知他人臉部表情、或傳達情感困難(但是能理解喜愛和簡單的情感);
不會表達手勢、無法理解他人有不同的訊息、無法區辨真實與外表、不會想象或欺騙假裝、亦無法處理會話中的新舊訊息等社會溝通障礙。
2、情感論 (affect theory) hobson (1989,1990,1993) 解釋自閉症者因為無法接受或響應他人情感表達之內在情感缺陷,因而在嬰幼兒期沒有必要的社會性的經驗以發展出社會性理解的認知能力。
這說明了自閉症者的相互注意協調能力(joint attention)及模仿缺陷,但無法解釋零碎天賦、視覺優勢及仿說等症狀。不過,此說法呼應了肯納的主張。
3.執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 ) 論 ozonoff (1992) 認為自閉症者可能是前額葉功能損傷造成的,因此有固執而刻板的常同行為、有限的興趣表現、笨拙的動作模仿、自我中心的社會互動、欠缺情感反應、及高層次的抽象認知缺陷等症狀。
4.中心連貫薄弱 (weak central coherence) 論 sperber 和 wilson (1986) 主張自閉症者係因其訊息處理能力無法將外界環境刺激轉變成有意義的訊息,再將新舊訊息加以連貫起來,所有才會有精於積木排列組合或優異的機械性記憶力等零碎天賦的表現。
表現型別
1.無語言型:通常會被誤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症。
2.立即仿說:分為有變化有彈性的仿說、沒有變化沒有彈性的仿說。前者被視為自閉症兒童具有表達溝通的意圖;後者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3.延宕仿說:在一段時間之後喋喋不休地重複某些字、詞、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為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絡。
4.說話不帶感情:無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5.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通過語音的音調、節奏、抑揚頓挫來表現情緒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7.代名詞反**「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
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
9.文法結構不成熟:無通常意義上的文法含義。
10.很少發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問。
11.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複地念著某句話。
12.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彙。
2樓:
暖星社群是面向孤獨症(自閉症)群體的綜合平台——這裡有頂級師資和學習資源,全國**機構資訊,孤獨症知識庫,讓孤獨症群體生活得更好!
自閉症的致病風險因素
基因因素
首先要明確的是,孤獨症譜系障礙沒有單一的致**素,就好像每個有孤獨症的個體都各不相同一樣。現有的研究證據顯示,孤獨症譜系障礙可能是由一系列原因所共同導致的,包括基因因素、神經生物學因素和環境因素,這些因素導致個體表現出特徵性的行為症狀。
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孤獨症譜系障礙受到遺傳基因差異或突變的影響。研究證據顯示,男孩患孤獨症的概率要高於女孩,這可能是受到與x染色體相關的基因差異影響;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都患孤獨症的概率大約是60%-90%,但這一比例在異卵雙胞胎中是0%-10%;差不多20%的有患有孤獨症的哥哥或姐姐的嬰兒後來也被診斷為孤獨症;如果有乙個以上的、患有孤獨症的兄弟姐妹,兒童患孤獨症譜系障礙的風險會更高。在快速、精確的基因序列測定工具和大量dna樣本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在確定與孤獨症相關的基因因素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00個的孤獨症風險基因被發現。大約15%的孤獨症個體有明確的基因突變,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是風險基因和環境因素之間複雜的作用影響了個體早期的腦部發展,導致其發展出孤獨症譜系障礙。
神經生物學因素
基因編碼的異常可能造成腦部發育的異常機制,導致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異常,認知和神經生物方面的異常,以及症狀性行為。
和孤獨症譜系障礙的診斷相關的神經生物學表徵包括:
(1)和多個腦區相關的基因編碼發展出現問題:包括大腦的額葉和前顳葉、尾狀核和小腦;
(2)大腦結構性和功能性的發展異常:包括額葉和顳葉的灰質增加;到青春期階段,與大腦灰質相比,大腦白質減少;在小腦和大腦邊緣系統的解剖結構和功能性上的差異;
(3)大腦對環境反應的差異:包括嬰兒期對動態視線轉移的神經敏感性降低;與社會加工相比,更偏向於非社會性加工,並在事件相關電位上存在左右腦不對稱性;社交神經發展(與社交決定、社交情緒相關的神經發展)的規範模式受損,導致對社會刺激的注意力下降。
環境因素
在孤獨症風險基因存在的前提下,一些非基因因素或環境因素的影響進一步增加了兒童發展出孤獨症譜系障礙的風險。最常見的環境風險因子包括兒童出生之前和出生時所受到的環境影響。例如,懷孕時父母的年齡比較大(包括父親和母親的年齡)、懷孕時母親生病、極度早產兒(妊娠期小於32周)、過低的出生體重、難產,特別是那些包含了生產過程中嬰兒腦部缺氧的難產過程;過度暴露於農藥或各種空氣汙染也可能增加母親懷上有孤獨症的寶寶的風險。
但是我們必須牢記,這些環境因素本身是不會造成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只有和基因風險因素相結合,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兒童的患病風險。
錯誤的「冰箱媽媽」理論
雖然孤獨症譜系障礙的起因是很複雜的,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孤獨症譜系障礙不是不良的養育方式造成的。2023年,第乙個描述了孤獨症的leo kanner博士認為孤獨症是由冷漠的、沒有愛心的母親所造成的(冰箱媽媽理論)。這種對孤獨症致病原因的誤解導致乙個時代的父母揹負了沉重的枷鎖,為自己導致孩子生病而感到愧疚、自責。
但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bernard rimland博士,一位孤獨症兒童的父親,幫助全世界認識到,孤獨症是一種生物疾病,而不是由「冷漠的父母」所引起的。
3樓:小公尺熊醫院
自閉症也稱為兒童自閉症,是一類起病於3歲前、與社會交往障礙或溝通障礙、侷限性、刻板性、重複性的行為為主要特徵的心理發育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4樓:重慶博愛兒童**中心
1、遺傳
遺傳因素對孤獨症的作用已趨於明確,但具體的遺傳方式還不明了。
2、圍生期因素
圍生期各種併發症,如產傷、宮內窒息等較正常對照組多。
3、免疫系統異常
發現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輔助t細胞和b細胞數量減少、抑制-誘導t細胞缺乏、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減低等。
4、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
與多種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功能失調有關。
先天性聾啞的父母生出正常兒,為什麼
毛黎明福雲 首先,聾啞分為先天聾啞與後天聾啞。後天聾啞為嬰兒出生後因傳染病 藥物等各種外因造成,不會遺傳。而先天性聾啞也並不一定是遺傳的 孕婦在懷孕早期,胚胎各系統還未分化完全,若遭遇有害物質的侵襲,諸如母體感染病毒 受x線照射 接觸或服用一些致畸物質或藥物等等,都可能引起產嬰 先天性 聾啞。這種聾...
孩子孤獨症是先天的嗎,請問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的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對乙個人的視覺 聽覺 感覺和理解能力會有很大影響。自閉症主要是影響人的溝通,患者會對他人的口頭及非口頭的交流無法很好的理解,也無法學會與人 物或事件相關的恰當的處理方式。自閉症的主要特徵 1 嚴重的語言發展問題。語言發展緩慢,通常還帶有某些特別的說話模...
為什麼父母沒有自閉症,但是生出來的孩子卻有自閉症
乙隻糖糖呀 絕大多數都是基因突變造成的,治好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有一些輕微的不是真正的自閉症,早期干預是可以改善很多的。自閉症也會有遺傳。其實自閉症也是分很多種情況的,其實人們最關注的還是患者在人與人的關係處理上。就像魯濱遜那樣,如果被困在孤島上很久,生活也能自理,那就無大礙。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