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尋找文學作品中的“陌生化的語言”,舉些例子,越多越好

時間 2021-09-05 05:50:24

1樓:

在閱讀實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看似不符合語法規範和邏輯事理卻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的語言,這些語言不受習見的語法規範的限制和束縛,給人以新穎、強烈的審美刺激,我們把這類語言稱為“陌生化語言”。它主要出現在詩歌中,**、散文中也常可見到。由於它具有獨特的表意功能,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語言“陌生化”的主要型別

1.名詞並置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詩句由名片語成,寫早**景,歷歷在目,膾炙人口。

2.主謂反常他配

①潮溼的鳥聲還沾在睫毛(採蓮子)

②晨鐘雲外溼(杜甫《夑州雨溼不得上岸》)

例①“鳥聲”(主語)與“沾在睫毛”(謂語)反常搭配。例②“晨鐘”與“溼”反常搭配。

③蛙聲在故鄉的田野裡/長勢良好(黎雲智《蛙聲》)

④夏也荷過了/秋也蟬過了/今日適逢小雪(洛夫)

例③說“蛙聲”(主語)“長勢良好”(謂語),主謂反常搭配,展現出“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尋味。例④詩人別出心裁,“夏”與“荷”、“秋”與“蟬”反常搭配,既點時間推移,又蘊含著“夏荷”與“秋蟬”之形象。

⑤得得的馬蹄聲又彷彿一路輕的撒到山上去了。(吳伯簫《山屋》)

⑥可惜的是這張臉填錯了性別,竟然長在男子漢馬而立的身上,使一個三十七歲,非常幹練的辦事員,卻有著一張不那麼令人放心的娃娃臉!(陸文夫《圍牆》)

例⑤和例⑥分別出自散文或**,例⑤用“撒”形容馬蹄聲,突出了馬蹄聲細脆輕快的特點。例⑥說“這張臉填錯了性別”,頗有意趣,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形象。

⑦羅漢大爺的雙耳底根上,只流了幾滴血,大爺雙耳一去,整個頭部都變得非常簡潔。(莫言《紅高粱》)

“簡潔”通常形容語言,莫言創造性地用“簡潔”來形容頭部,新奇、貼切,令人叫絕。

3.動賓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邊破舊的老水車,/千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②夢想,好像一張有獎有息的獎券,買了至少也不會賠本。你可以向夢想的銀行透支快樂。(姜豐《痴人說夢》)

例①“紡”與“疲憊的歌”動賓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動)與“快樂”(賓)反常搭配,都顯得新穎別緻。

4.附加成分與中心語反常搭配

①窗外/被秋風吹得很瘦很瘦的蟲鳴/慼慼地咬著我的心(王一飛)

②黃昏/繞過風景中的池畔/荷塘裡浮動的/是朵朵鮮綠的詩詞(王媺《等待》)

③根鬚扎進《詩經》/伸出一枝枝唐詩/一葉葉宋詞/柔風的脣 輕吟/押聲聲 柳韻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用“很瘦很瘦”修飾“蟲鳴”,富有質感。例②用“朵朵”和“鮮綠”修飾“詩詞”,與前面的“池畔”“荷塘”協調一致,擴大了詩詞的容量,開拓了詩的意境。例③不以常見的“首”、“闕”而以“枝枝”“葉葉”來量化“唐詩”“宋詞”,使之與“柳”渾然一體,自然推出後面的“柳韻依依”。

5.詞語互動錯位

①雲飄在水中/帆飛在天上(冰夫《蓮塘月》)

②文人放下鋤頭/農人放下眼鏡(陳黎《在一個被**所驚嚇的城市》)

例①本應為“帆飄在水中/雲飛在天上”,“雲”與“帆”互動錯位,逼真地表現了水天一色的壯闊意境。例②“文人”與“農人”互動錯位,形象地表達了“被連續**所驚嚇”後的人們手忙腳亂的情狀。

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語言“陌生化”,有利於破除所思維定勢,增強語言領悟能力,提高閱讀水平。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有一則閱讀訓練題,要求從括號中選出一個恰當的詞語,舉例說明如下:

有名的峨眉山,所謂風景奇特,五步一小變,十步一大變的,我欣賞過一個星期。雖然多變化,可是氣勢,岩石峰巒,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過氣來的樣子。(《鑑湖風景如畫》)

語段中的“氣勢”後應從括號中選取哪一個詞與之搭配最佳?檢測結果,我們發現大多數同學不假思索地選取了“磅礴”,因為“氣勢磅礴”是人們習見的說法。教參的答案是“侷促”,而作家許欽文用的是“急促”這個詞。

孰是孰非,細細斟酌,不難發現。“急促”和“侷促”詞義相近,都有時間短促之義,一般不與“氣勢”搭配。但“急促”從主觀感受的角度渲染了峨眉山景觀的特點,對比反襯鑑湖景觀的特徵。

下句是“岩石峰巒,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過氣來的樣子”,這是對“急促”的進一步闡釋。由此可見,“氣勢急促”這一“陌生化”的搭配方式,的確堪稱別具匠心。思維定勢化,對“氣勢急促”一說難以一下子理解和接受,解答閱讀訓練題時就不可避免地犯錯誤了。

又如,說到“時間似乎已經睡去,潭水碧澄無聲”,“小松鼠自由自在地啃著陽光”這類句子,如果用習見的語法規範去判斷,得出主謂搭配不當的結論,就毫無美感可言。總之,缺乏“語言陌生化”意識,不利於閱讀鑑賞能力的提高。

文學陌生化理論的解釋是什麼,名詞解釋(文學概論) 陌生化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理論是西方文論中比較重要的理論資源,於 形式主義文論,其基本觀點是 文學的本質最終還是要落在它有形的文字上,也就是組織語言的特殊方式上,包括語言的聲音 節奏 句法 音步 押韻 敘述技法等,它通過將日常語言強化 濃縮 顛倒 重複 延長等方法來造成一種 陌生感...

文學作品中主題和意蘊的區別辨析

邢雅韻有河 朱光潛在翻譯黑格爾論藝術的經典巨著 美學 時解釋說,意蘊 的原文是des bedeutende,意思是 有所指 或 含有用意 的東西,近於漢語的 言之有物 的 物 因譯 意蘊 美學 第1卷第24頁,商務印書館,1981 有論 主題是指作品總體的思想意義,意蘊是作品的各種意義和意味的總和 ...

如何理解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大於思維

你好你好 形象大於思想,是高爾基早在20世紀初,在巜 文學史 一書中提出來的。高爾基以普希金等作家為例,說明由於這些偉大作家對生活感受得異常豐富深刻,因而所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能反映出更廣闊 深厚的社會生活,能突破他們貴族階級出生的侷限,體現出貴族階級思想更深刻的內容。他們的作品通過藝術形象所客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