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被開發利用的靈芝屬中靈芝種的形態特徵及分佈是怎樣的

時間 2021-10-25 18:26:02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靈芝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半圓形,腎形或近圓形,木栓質,寬5~15釐米(栽培),厚0.8~1釐米,紅褐色並有油漆光澤,菌蓋上具有環狀稜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薄,往往內卷。

菌肉白色至淡褐色,管孔面初期白色,後期變淺褐色,褐色,平均每毫米3~5個,柄側生,與菌蓋近垂直,少數偏生呈扇狀,長3~15釐米,粗1~3釐米,紫褐色,有光澤。多分佈在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海南,廣西、貴州、四川、吉林及雲南等地也有分佈。

(2)鬆杉靈芝

一年生。有柄,木栓質。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扇形,菌柄通常粗而短,一般長4~5釐米,粗2~3釐米紫黑色,有較強的光澤。

菌肉白色或淡白色,通常接近菌管處呈淡褐。分佈:黑龍江、吉林、甘肅等地。

(3)狹長孢靈芝

子實體中等大,一年生,無柄或有短粗柄,木栓質或木質。菌蓋近圓形,5~9.5釐米×9~10釐米,厚約1.

2釐米,暗紫色,有細密而清晰的同心環紋和縱皺紋,表面似漆樣光澤,邊緣鈍。菌肉近皮殼處褐色,接近菌管處深褐,厚0.3釐米。

菌絲無色至褐色,有分枝,直徑1.5~6.9釐米,壁厚,粗菌絲有的具橫隔,無鎖狀聯合,菌管褐色,長0.

8釐米。菌口褐色,管壁較厚,每毫米5個。分佈於廣東、海南等地。

(4)喜熱靈芝

子實體一年生。有柄,木栓質。菌蓋近圓形、半圓形或近扇形,有時呈不規則形。

表面紅褐色或紫褐色,有時呈黑褐色,有似漆樣光澤,有同心環溝和環紋並有縱皺,邊緣鈍或呈截形。菌肉分兩層,上層木材色到淡褐色,近菌管處呈褐色到暗褐色,厚0.1~0.

3釐米;菌管長0.3~0.5釐米,褐色;孔面白色或近白色;管口近圓形,每毫米4~6個。

菌柄背側生或背生,長5~24釐米,粗0.4~0.9釐米。

通常呈紫褐色或紫黑色,有光澤,常粗細不等並多彎曲。皮殼呈擬子實層型,淡褐色,組成菌絲頂端膨大,頂端寬5~7.5微米,長20~30微米。

分佈:江蘇南京,福建浦城、三明、順昌,江西黃崗山,湖南龍山,海南五指山、壩王嶺、尖峰嶺,雲南丘北、廣南等地。

(5)海南靈芝

一年生或可多年生,有柄,木栓質。菌蓋半圓形、近圓形或近腎形,扁平或近馬蹄形,1.5~5.

5釐米×1.5~4.5釐米,厚1~2.

2釐米;表面紅褐色到黑褐色,紫紅色到紫褐色,有似漆樣光澤,具明顯的同心環溝,放射狀皺紋不明顯;邊緣鈍或呈截形,完整。菌肉分層不明顯,上層呈木材色、黃褐色或淡褐色,接近菌管處呈褐色,厚0.1~0.

2釐米;菌管長0.3~2釐米,分層不明顯,褐色;孔面汙白色、淡褐色或褐色;管口近圓形或呈圓形,每毫米4~6個。菌柄背生或背側生,圓柱形,常粗細不等,有時近似念珠狀,長4~15釐米,粗0.

3~1釐米,與菌蓋同色或較深。皮殼呈擬子實層型,淡褐色到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頂端膨大部分寬4.5~7微米,長20~30微米,有時組成菌絲較短。

分佈於浙江蘭溪,福建,廣西靈山,海南壩王嶺、黎母山、尖峰嶺,雲南勐臘、西疇。

(6)內蒙靈芝

菌蓋直徑5~10釐米,圓形或腎形;皮殼無光澤,汙赭色、褐色、變黑色,無環紋或有不清楚的環紋,邊緣同色;在表面有皺或小疣,收縮,具稠密的近似鱗片狀開裂。菌柄側生、近平側生或垂直生,長5~8釐米,粗2~3釐米,皮殼有光澤,紫色到變黑色。菌管長5~10毫米,脆,黃褐色到汙褐色,干時常常網狀開裂;管口與菌管同色,直徑0.

15~0.3毫米,圓形或近有稜角。菌絲粗1~6微米,壁厚;菌肉厚10~20毫米,呈木材色,木栓質,相當脆,比靈芝稍硬。

分佈於河北圍場。

(7)無柄靈芝

一年生,無柄,木栓質到木質。菌蓋半圓形或近扇形,覆瓦狀,最小的菌蓋9釐米×10釐米,最大的菌蓋達26釐米×35釐米,基部厚達9釐米,表面紅褐色到黑褐色,有時具土褐色和土黃色相間的環帶,有似漆樣光澤,基部色深;邊緣薄,色淡。菌肉上層呈淺木材色,接近菌管處褐色到肉桂色,厚0.

5~0.8釐米,有環紋;菌管長0.5~0.

8釐米,淡褐色到褐色;孔面淡褐色到褐色;管口近圓形,每毫米4~5個,管壁較厚。無柄或有短而粗的柄,長約4.5釐米,粗約6釐米,有光澤,黑褐色。

皮殼呈擬子實層型,淡褐色到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分佈河北東陵山,廣西東蘭,雲南思茅。

(8)密紋薄靈芝

一年生,有柄或無柄,木栓質。菌蓋半圓形或近扇形,基部常相互連結在一起,5.5~7.

5釐米×3.5~6釐米,厚0.2~0.

4釐米,表面紫褐色或近黑褐色,近邊緣處顏色較淺,呈紅褐色,有似漆樣光澤和顯著的輪紋,靠近邊緣處輪紋更加稠密,基部的縱皺顯著;邊緣薄而銳,多向內卷,有時呈波浪狀;菌肉呈淡白色到木材色,厚0.1~0.2釐米,菌肉中有許多球形或近球形腹孢子,腹孢子直徑達10~14微米,其表面粗糙,淡褐色到褐色;菌管長1~1.

5毫米,淡褐色;孔面汙白色到汙黃色;管口圓形或近圓形,每毫米5~6個。菌柄圓柱形,粗細不等或稍扁,有時近念珠狀,側生或稍呈背側生,與菌蓋接觸處突起,與菌蓋顏色相同或較深,同樣具漆樣光澤。皮殼呈擬子實層型,微帶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頂端膨大部分寬4.

5~9微米,長20~25微米。分佈於北京,河北元氏縣。

(9)紫芝

菌蓋半圓形或腎形,罕見圓形,直徑可達20釐米,菌蓋上表面及菌柄外表而黑色至紫色,有油漆樣光澤,具環狀稜紋和輻射狀皺紋,菌蓋下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密生小孔。切面疏鬆。體輕,質柔韌。

氣特異,味淡微酸。主要分佈於浙江、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10)紫光靈芝

一年生,無柄,木栓質。菌蓋半圓形、近圓形或貝殼狀,有時呈不規則形,5~7釐米×4~11釐米,厚0.5~1釐米,表面紫褐色到黑褐色,有似漆樣光澤,具環稜和環紋並有縱皺,邊緣圓鈍;菌肉分兩層,上層白色,下層深褐色,厚0.

3~0.5釐米;菌管褐色到深褐色,長約0.7釐米;孔面淡褐色到慄褐色;管口略圓形,管壁較厚,每毫米4~5個。

皮殼呈不規則的擬子實層型,淡褐色到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或不規則形,頂端膨大部分寬4.5~7微米,長18~25微米。與菌肉容易分離。

分佈於福建三明,海南黎母山。

(11)擬熱帶靈芝

一年生,有柄,木栓質到木質。菌蓋近圓形或近扇形,7~9.5釐米×5~7.

5釐米,厚3~4毫米,紫褐色,汙紫褐色,**稍下凹或近漏斗狀,有微皺,無光澤或具微弱光澤;邊緣完整,淡白色到淡黃褐色,寬3~5毫米,完整,下面不孕;菌肉具均勻的淡褐色或暗褐色,厚2~3毫米;菌管極短,不超過1毫米長;孔面淡白色或汙白色,管口略圓形,每毫米5~6個。菌柄近中生或側生,近圓柱形或略圓,長4~10.5釐米,粗1~1.

5釐米,單一或基部相連,具較強的似漆樣光澤。皮殼呈不規則的擬子實層型,淡褐色到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排列不整齊,頂端膨大部分通常寬5~7微米,長25~30微米。分佈:

海南臨高、海口、興隆縣、尖峰嶺、吊羅山,雲南昆明溫泉。

(12)薄蓋靈芝

一年生,木栓質。菌蓋半圓形,貝殼狀或扇形,7.5~9釐米×8~10釐米,厚1釐米,表面紫褐色,有時邊緣顏色較淺,褐紅色至褐黃色,有似漆樣光澤,具同心環紋和皺褶;邊緣薄,完整,有時瓣狀;菌肉呈均勻的鏽褐色,厚約0.

3釐米;菌管褐色,長約0.6釐米;孔面汙白色至鏽褐色,新鮮時有傷變,孔口近圓形,每毫米4~5個。皮殼呈擬子實層型,組成菌絲呈棍棒狀,頂端膨大,寬3~6微米,長10~20微米。

分佈於海南吊羅山。

(13)熱帶靈芝

一年生,無柄,木栓質到木質。菌蓋半圓形、近扇形、近腎形或近漏斗形,有時呈不規則形或在大菌蓋邊上有小菌蓋形成,2.5~8.

5釐米×4.5~15釐米,厚0.5~2釐米,表面紅褐色、紫褐色或紫紅色,稍有似漆樣光澤,有時向邊緣處顏色漸淺呈黃白色或淡黃褐色,邊緣薄;菌肉呈均勻的褐色,厚0.

5~1.9釐米,無黑色殼質層;菌管長0.1~0.

2釐米,褐色;孔面汙白色或淡褐色,有時稍帶褐色;管口形狀不規則,每毫米4~5個。皮殼呈擬子實層型,淡褐色到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頂端膨大部分通常粗4~6微米,長20~25微米。部分菌絲頂端覆蓋有一層膠樣物質。

海南海口、萬寧。

(14)硬孔靈芝

一年生,有柄,木栓質到木質。菌蓋略圓形,**下凹似漏斗狀,17釐米×18.5釐米,表面紫黑色或深黑色,有強烈的似漆樣光澤,具明顯或不明顯的環稜和顯著的放射狀縱皺或皺褶,常常凹凸不平;邊緣稍薄或銳,略向內卷,波曲狀。

菌肉呈深褐色,厚達1.5釐米;菌管深褐色,長達0.5釐米;孔面紫褐色;管口略圓形,管壁厚,每毫米5~6個。

菌柄中生,圓柱形,與菌蓋同色,有強烈的似漆樣光澤,長17釐米,粗1.5~2釐米。皮殼呈較規則的擬子實層型,近無色到淡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頂端膨大或稍平截,通常寬4.

5~7微米,長20~30微米,有些組成菌絲較短。分佈:廣東平運縣,海南尖峰嶺,廣西融安縣、百色,貴州荔波、興仁、石阡。

(15)樹舌靈芝

子實體大型或特大型。無柄或幾乎無柄。菌蓋半圓形,扁半球形或扁平,基部常下延,寬5~35釐米×10~50釐米,厚1~12釐米,表面灰色,漸變褐色,有同心環紋稜,有時有瘤,皮殼膠角質,邊緣較薄。

菌肉淺栗色,有時近皮殼處後變暗褐色,菌孔圓形,每毫米4~5個。生於楊、樺、柳、櫟等闊葉樹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樁上。多年生,高齡者可達20餘年。

分佈於我國河北、山西、山東、黑龍江、吉林、江蘇、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雲南、河南、湖南等地。

(16)有柄樹舌靈芝

子實體有柄,木栓質至木質,多年生。菌蓋直徑4~10釐米,厚達2釐米,半圓形或近扇形,表面鏽褐至土黃色,有圓心環帶,皮光明顯,後期龜裂,無光澤,邊緣鈍,完整。菌肉褐色或深棕褐色,厚達1釐米左右。

菌管深褐色,長0.5~1釐米,孔面汙白或褐色,管口近圓形,每毫米4~5個,菌柄短粗,長4~8釐米,粗1~3.5釐米,同蓋色,側生。

分佈於江蘇、浙江、海南、廣西等地。

(17)層迭靈芝

一年生到多年生,子實體大,層疊生長,新菌蓋生在頭年老菌蓋的下側,無柄,木栓質到木質。菌蓋略圓形,稍扁平,14~17釐米×9~13.5釐米,小菌蓋4釐米×3.

5釐米,厚0.5~2.5釐米,上表麵灰色至淺褐色,有時呈鏽褐色,具同心環帶,無似漆樣光澤;邊緣圓鈍,完整。

菌肉呈褐色到慄褐色,厚達1釐米,有黑色殼質層;菌管單層,長1~2釐米,深褐色到慄褐色。孔面淡黃色,稍帶褐色和汙白色到汙灰色;管口略圓形,管口圓形,白色至淺黃色,受傷後變淺褐色,每毫米有孔4~5個。皮殼薄而脆,菌肉淺褐色,軟木栓質,菌管單層。

擔孢子卵形,褐色6~9微米×4.5~6微米,與樹舌靈芝近似,主要區別是這個種菌蓋層疊生長,菌管一層。分佈於北京妙峰山,河北東陵,浙江,安徽歙縣,海南吊羅山、海口、壩王嶺、興隆、萬寧縣,雲南西雙版納。

南極資源為什麼沒國家開發利用,南極的礦產資源中國可以開發利用嗎

可以開發,但是面臨諸多問題。在南極礦物開採問題上還隱藏著乙個政治因素,也就是說,南極的政治態勢會助長對南極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而不是象常人所說,經濟 是決定因素。某些國家將勘探和開發南極資源作為加強其在南極政治地位的手段,它們不會等到經濟上獲利而進行採礦或石油鑽探活動。另一方面,某些資源魔乏國,士口日...

如何防災減災,節約能源 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意識

要靠大家自覺的啊 還要有方法.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性依秋簡煥 生態環境 汙染分為四大類 大氣汙染 水體汙染 固體廢棄物汙染 雜訊汙染。大氣汙染保護措施就是鍋爐煙氣脫硫除塵 使用汙染小的新能源。其實從根本上應該改進生產工藝,推行低碳經濟。水汙染在我國最普遍,可以用生化 物化或聯用處理方法,節能減排還是最...

青島市地下水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途徑

中地數媒 一 空間布局 新疆阿勒泰地區水資源豐富,但由於水資源在新疆境內配置,阿勒泰地區可利用的水資源相對較少。阿勒泰地區的水利建設要堅持開源節流並舉 防汛抗旱並重 興利除害相結合的方針,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 優化配置 高效利用 有效保護。把 節水 增水 增地 作為重中之重。按照阿勒泰地區水資源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