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少陵五老
周國平號召閱讀經典,我感同身受。有一些經典書籍如果你沒有讀,你就會蒙受較大的損失,可是因為你沒有讀,你並不知道自己蒙受了這麼大的損失。人類的精神寶庫屬於每一個人,向每一個人敞開著,若你不走進去享受裡面的珍寶,就等於你把自己的權利放棄了,那是何等的可惜。
今天在課堂上我還告訴孩子們,我們班的現在學生,他們已經和好書為伴,他們的幸福與快樂在於與書中的作者和主人對話。通過對話,他們有了對生命更深的感悟和體驗。
周國平說,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如何生長?我認為閱讀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但是閱讀必須有靈魂的參與,它是一個人的靈魂在一個借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的漫遊,是在這漫遊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
蕭伯納說,全世界的書架上擺滿了精神的美味佳餚,可是學生們卻被迫去啃那些毫無營養的乏味的教科書。這是沒辦法的事,這是教育體制問題。但是作為老師,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有施展才能的舞臺,我們有天天和孩子們思想交流碰撞的機會,因此,如果自己的行為能產生一個磁場,能把讀書的快樂,把思想的樂趣傳遞給學生,這是我所追求的。
書籍能使人成為文明人,電視能使人成為野蠻人。所以我不希望孩子們看電視,我只有引導孩子們讀書。對於好讀書的孩子,我經常在班裡表揚,讓這個孩子高興,快樂的同時,我想能夠薰染其他同學的讀書慾望。
在讀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時,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對話式的理解,其中有共鳴,也有抗爭。讓孩子們讀過之後,馬上寫寫自己的想法,可以寫故事本身對自己的影響;也可以寫某些內容的優劣;可以續寫,也可以和作者對話。我要求長短不限,這的確是學生們很快樂的事情。
如果限制字數,學生們就不領情了。比如說,我們學習了《媽媽的賬單》,我讓孩子們寫寫:媽媽,我想對您說。
學習了《絕招》,我讓孩子們同樣寫寫:小柱子,我真的敬佩你。等等。
人類歷史上的一切優秀者,不管是哪一個領域的,必是對世界和人生有自己廣闊思考和獨特的理解的人。我希望自己的學生對任何問題有自己的見解,我討厭人云亦云,沒有思想。當看到有的孩子不想思考,沒有見解,思想不活躍時,我說的最不好聽的一句話是:
吃別人嚼過的饅頭香嗎?
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們才能俯視大千,一覽眾山小。閱讀好書的效果與此相似,偉大的靈魂引領我們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的生活,領略人生天地的遼闊。
周國平說,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一個優秀教師的本事不在於讓學生接受他的見解,而在於讓學生受到他的薰陶,思想始終處於活躍的狀態。今天班裡的一位家長打來**,她告訴我孩子如何佩服我的教學,孩子如何感覺語文是多麼快樂的事情,聽罷,心悅。
我們都知道,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一個人最終是否成才,往往不取決於學歷的高低和課堂知識的多少,而取決於是否善於完善自我教育。一切教育都可以歸結為自我教育。學歷和課堂知識均是暫時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卻是一筆終身財富。
佈置家庭作業時,我都問問學生們量的多少。昨天下午佈置完時,同學們都嫌多,我馬上做了調整,感覺應該讓學生們滿意才行。有個家長笑著說我不能太聽信孩子們的意見。
但是我想,任何合理的作業應該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夠不太吃力地完成,儘可能地給他們留出自由支配時間,因為只有這個時間才得以讓他們發展個性。現在班裡有幾位學生真正能走進書中,對書籍有了無限的愛戀。他們在語文課上,也是思維活躍,視野寬廣。
如果機械性作業佈置得滿滿的,他們就沒時間成為自己了。
蒙田說:“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就讓孩子們的心靈逐漸豐盈起來吧。逐漸鍛鍊他們的羽翼,讓他們能真正地博擊長空,引領世界。
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我深知自己的知識遠遠不夠,但是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們引到大師的面前。讓孩子們的童年生活更充實,更快樂。
職業關係到生存,而事業關係到生存的意義。生活的壓力讓我們很多人失去了快樂,每天忙於生計的人數不勝數。其實我們丟失了那些最重要的財富,例如對生活的驚奇感、使生活煥發詩意的想象力,源自感激生命的善良等等。
“小時候,幸福是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件很幸福的事。”昨天放學時有位家長對我說:”老師,我真羨慕你,感覺你活得很瀟灑。
”我笑著對她說:“我現在活得很簡單。能吃上飯,有工作做,教好我的課,讓孩子們每天學有所獲,掌握自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告訴他們如何做人,我已很滿足了。
”幸福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並讓他感到快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能夠靠它養活自己。
保持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願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為師為母,善良,豐富,高貴——這是令人懷念的品質,人之為人的品質。我將努力讓孩子們學得更快樂,在校園的每一天過得更幸福。我還來得及。
在本書的第一節,周國平先生就拿出古今中外皆認可的有關教育的7條箴言,既然是教育箴言,應該具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和學習價值。反覆思考,確實讓人有一種觸動心靈只感覺,它們是:
1、教育即生長,生長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此論點由盧梭提出,杜威進一步闡述,教育即生長,道出了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一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在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甚至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價值,每一個天性得到健康生長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人。我們的教育真正目的就應該是促進一個人的健康生長,而不是用一個模子製造大量的儀器。
教育的急功近利其實是一種拔苗助長的劣習,最終使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
作為一個優秀的老師,我們應該放慢自己的腳步,降低自己的期待,讓孩子慢慢的成長,慢慢的長大。你會發現孩子們會給你很多的驚喜!
2、兒童不是尚未長大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長大了怎麼怎麼,為了將來不後悔,你應該怎麼怎麼樣”如此等等。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長大後的某些成就,完全忽視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和當下意義。
書中寫道:人生的各個階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價值,沒有一個階段是為另一個階段準備。尤其是兒童期,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應該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光,教育所能給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有意義的童年,以此給他們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礎。
而今天,大人們紛紛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驅趕他們在名利場上拼搏。我擔心,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在若干年以後,同年被野蠻剝奪的惡果不知以怎樣的方式現象出來。
儘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留給孩子一些除了學習意外地記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給孩子慢慢長大、享受成長的機會,對每一個人健康生活的構建,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這句話是西塞羅的名言。蒙田也說過: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
孔子語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也是這個道理。教育就是應該促進內在自由、產生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創造條件。
我看後感覺很慚愧因為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學習,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看來,我的教育理念要好好提高了。
4、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這句話出自盧梭之口,聽來似乎荒謬。如果說教育即生長,教育的使命就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什麼事最好的環境?
不外乎自由時間和好的老師。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就是閒暇的意思,希臘人認為:學生必須有充足的時間體驗和沉思,才能自由的發展其心智慧力。
說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都是自學。就精神能力的生長而言更是如此。老師講的再好,說的再多,如果學習不學習,一切都是白費,所以老師的任務不是講課多麼好,而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5、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這句話似乎平時聽到過,今天才知道第一次出現是在愛因斯坦的文章裡。其實有時候想一想還真是這樣,我們在學校了學習的東西,似乎大都沒有了印象,就連大學裡學習的知識,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沒有太大的作用。而對我們有用的都是內化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似乎不是學習得到的,而是本來就是我們的。
也許就像書上所言“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習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課堂上所學習的一切,必須內化為自己一部分才有實際意義,否則一切都會還給學校,沒有實際意義。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精選多篇)
2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竹報平安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
周淑蓉和老朋友聊天時,她為我推薦了周國平的作品,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到書店買來了《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
“守護人性,這是一個父親的教育情懷,一個哲學家對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這是此書封面上的題字,如此醒目。周國平先生既非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對教育卻能夠有自己深刻的見解,這可以說是讓人非常佩服。
但身為曾經的學生和現今的一線教育工作者,結合親身談談讀後之感。
以下摘自書中的原文片段是我最有感觸之點所在:
學校教育的使命是讓學生學會快樂地學習,為將來快樂地工作打好基礎。能夠快樂地學習和工作,這是精神上優秀的徵兆。
在我看來,學習不快樂,把學習變成折磨,僅此一點,就已經是教育的最大失敗。從小學開始,孩子們就受這個折磨,上了一天學,回家還必須做大量枯燥的作業,天天**時都筋疲力盡,其用途只是應付考試,對真正的智力開發毫無益處。到了中學,尤其是高中,折磨越來越甚,簡直是虐待了。
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能得到素質全面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教育界多次課程改革所遵循的宗旨。但結合我們的國情來講,何為教育?讓學生通過學習找到一個理想體面的工作是不是教育?
依周國平的看法,似乎不是。而這絕對是絕大多數家長心目中的教育。學會文武藝,報效與國家,學而優則仕,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深厚傳統。
否認這一傳統,固然顯得有思想,但是顯然脫
求周國平散文一篇 簡短一些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家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種漂流--它確實是的,對於有些人來說是漂過許多地方,對於所有人 來說是漂過歲月之河--那麼,家是什麼呢?
一 家是一隻船
南方水鄉,我在湖上盪舟。迎面駛來一隻漁船,船上炊煙裊裊。當船靠近時,我聞到了
飯菜 的香味,聽到了孩子的嬉笑。這時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漁民的家。
以船為家,不是太動盪了嗎?可是,我親眼看到漁民們安之若素,舉止泰然,而船雖小,食 住器具,一應俱全,也確實是個家。
於是我轉念想,對於我們,家又何嘗不是一隻船?這是一隻小小的船,卻要載我們穿過多麼 漫長的歲月。歲月不會倒流,前面永遠是陌生的水域,但因為乘在這隻熟悉的船上,我們竟 不感到陌生。
四周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但只要這隻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為美麗 的風景。人世命運莫測,但有了一個好家,有了命運與共的好伴侶,莫測的命運彷彿也不復 可怕。
我心中閃過一句詩:"家是一隻船,在漂流中有了親愛。"
望著湖面上緩緩而行的點點帆影,我暗暗祝禱,願每張風帆下都有一個溫馨的家。
二 家是溫暖的港灣
正當我欣賞遠處美麗的帆影時,耳畔響起一位哲人的諷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 在最美麗的帆船上也有著太多瑣屑的噪音!"
這是尼采對女人的譏評。
可不是嗎,家太平凡了,再溫馨的家也難免有俗務瑣事、閒言碎語乃至小吵小鬧。
那麼,讓我們揚帆遠航,
然而,凡是經歷過遠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線上出現港口朦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 會跳得多麼歡快。如果沒有一片港灣在等待著擁抱我們,無邊無際的大海豈不令我們絕望? 在人生的航行中,我們需要冒險,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們休憩的溫暖的港灣。
在我們的 靈魂被大海神祕的濤聲陶冶得過分嚴肅以後,家中瑣屑的噪音也許正是上天安排來放鬆我們 精神的人間樂曲。
傍晚,征帆紛紛歸來,港灣裡燈火搖曳,人聲喧譁,把我對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斷了。我站起 來,愉快地問候:"晚安,回家的人們!"
三 家是永遠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極驕傲也極荒涼的靈魂,他們永遠無家可歸,讓我們不要去打擾他們。作 為普通人,或早或遲,我們需要一個家。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奧德修斯長年漂泊在外,歷盡磨難和**,正是回家的念頭支撐著他,使 他克服了一切磨難,抵禦了一切**。最後,當女神卡呂浦索勸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島上時, 他堅辭道:"尊貴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會黯然失色,你長生不老,她卻 註定要死。
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來,無數詩人詠唱過遊子的思家之情。"漁燈暗,客夢迴,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 更家萬里,是離人幾**淚。"家是遊子夢魂縈繞的永遠的岸。
不要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至少,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有一個家讓我們登上岸的。當 我們離去時,我們也不願意舉目無親,沒有一個可以向之告別的親人。
倦鳥思巢,落葉歸根 ,我們回到故鄉故土,猶如回到從前靠岸的地方,從這裡啟程駛向永恆。我相信,如果靈魂 不死,我們在天堂仍將懷念留在塵世的這個家。
談談你對中小學數學教育的看法,談談你對教育的看法?
瘋得徹底 應該努力把作業在課堂上解決,不但可以杜絕抄襲現象,還可以及時指導,可鞏固新知識。頂乙個吧,親! 探索是一種開拓 水的很 完全是填鴨式教育 談談你對教育的看法? 1培養思維能力 2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3有效的思維方法 說說你對數學教育學的認識 du知道君 談談你對 良好的數學教育 特徵的認識...
中小學教育行業的基本要求是什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甲麗淨使用者 1 要取得教師資格證書!2 必須有相應的學歷證書 幼兒園 小學要求專科 初中 高中要求本科或研究生看具體的學科 3 有相應當專業技能證書!4 有相應的專業學科的理論與技能知識水平! 姜 第一 從意識上看,它比一般的職業道德有更高的水準。這裡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 和歷史上的教師職業道...
特崗教師對從事農村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思想認識
中公教育 農村教育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基礎,我國目前85 的中小學在農村,75 的中小學在農村就讀 1 因此,切實抓好農村體育工作,才能真實的體現出 學生人人享有體育和健康教育 的奮鬥目標,但是就目前來說農村體育教育是我國體育事業的薄弱環節,而貧困地區的學校體育是弱中之弱。我08年參加工作至今,經歷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