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隨文識字

時間 2021-08-17 06:30:25

1樓:小可ouk459琫佤

它與集中識字以字形為核心不同,強調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把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 我校在隨文識字教學中也做了一些**,在上週聽了同事靳老師的一節閱讀教學課《烏鴉喝水》和今天聽了潘亞麗老師的《松鼠和松樹》以及盛麗敏老師的《荷葉圓圓》後,對於,我有自己的一些感想。1、依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邊讀文邊識字:

如:課文《烏鴉喝水》裡有“喝、渴、找、怎、麼、辦、法、高、想”等生字,靳老師一邊指導學生學文、讀文,一邊隨著故事情節出現生字。烏鴉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點水旁;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

學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區別,就能牢固的記住,不易混淆。“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裡有水”,老師做看的動作,用字理講解生字“看”,形象的幫助學生識記“看”字。烏鴉喝不著水,怎麼辦呢?

此時老師出示“辦”,對“辦”字做了這樣的強調:想辦法,要動腦筋,要用力氣,用力氣就會出汗,所以力字旁的兩點千萬不要丟了。教師一邊講一邊問,學生邊學課文邊答問題,邊認識生字,興趣盎然,一點也不感到枯燥,更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2、隨課題識字,分散難度。很多要求認識的漢字,在課題中就出現,因此,教師可以在揭示課題時,就讓學生識字。如,盛麗敏老師這節課上,一揭示課題後,盛老師就特別點出了“荷”為什麼是草字頭,為以後學習草字頭的字奠定了基礎。

3、在朗讀中反覆認讀、識字。隨文識字是從文入手的,學生面對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語言環境。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這是隨文識字的優勢。

既然有語言環境,大部分生字學生就自己能解決,比如聯絡上下文猜字,藉助拼音等,所以,我認為學生進入課文階段,教師先不要範讀課文,(潘老師和盛老師都是先範讀了課文)因為教師一範讀,學生憑藉臨時的記憶,大部分字就順下來了,那麼學生真的解決了生字問題了嗎?未必。這樣學生在自學生字的時候,就忽略了很多本來不認識的字。

如果教師沒有範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讀書,那麼一遇到生字學生就要動腦去解決(這裡也可能出現以前學習過又忘記的字)。學生自己嘗試解決,經歷了一個不會到會的過程,會在自己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學生讀準字音,初步感知字形,允許模糊記憶。

這種初步感知階段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幾步進行:學生自讀(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同桌互讀(這也是一種識字方法:聽讀識字)——教師把本課生詞從課文中摘離出來讓學生認讀(初識字義)——把單字從詞語裡摘離認讀(正音)——檢查讀——全班讀。

從以上程式不難看出,我們在教學時力求體現隨文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研討的這兩節的教學中,兩位老師通過學生自讀、齊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進行隨文識字,在語言環境中讀準字音,初識字形,初步感知字義。

4、運用字理進行識字。所謂字理,是指漢字的構字依據和組成規律。字理識字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漢字形音義的關係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物件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運用直觀、聯想等手段識記字形,以達到識字的目的。

字理識字教學法適用於任何一種語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強化兒童對漢字音形義的記憶,能有效地預防錯別字的產生和減少錯別字,有利於兒童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的培養。如潘老師在上《松鼠和松果》一課伊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時,她相機教學“聰”字,通過字理給學生進行分析,“聰”的“耳”表示我們的耳朵,倒八表示我們的眼睛,“口”表示我們的嘴巴,“心”字表示我們的心,同學們,只要上課用耳認真聽,用眼仔細看,用心積極想,用口大膽說,就會比阿凡提還要聰明。

(不過我認為這裡不如說比喜羊羊聰明,畢竟學生對喜羊羊較熟悉)經過這樣的字理分析,幫助了學生深刻的體會了文章的中心,達到了“以識促讀”。 5、注意識寫結合:寫字也是對生字的鞏固,教學時不要為了寫字而寫字。

教材關於寫字的安排,有的字是本課出現的新學的字,有的字是以前課文出現的學過的字。那麼對於學過的字,孩子是不是就記憶紮實了呢?這也不一定,所以即使學過了也要注意複習鞏固,可讓學生說說,這個字是怎麼記住的。

要求會寫的字,不僅要牢記字形,還要懂得意思,所以,對這類字,教學時應該拓展一下,如組詞,說話等。寫字指導要嚴格要求,首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找規律,以及提出注意的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的情況,適度的點撥,講解。

一定要注意結構、筆畫、筆順、起筆、收筆等。教師的範寫很重要,每一筆要讓學生看清楚。在實際操作中,有的老師往往忽略寫字過程的指導,盲目地操作,比如,有的學生根本就沒看老師是怎麼寫的,還有的老師站的位置不對,寫字時擋住了學生的視線。

有的甚至用課件代替寫字。教師要注意學生寫字衛生習慣的養成,要經常地提醒。每個字寫字數量不易多,但要有質量,也就是寫一個像一個。

專家作過實驗與調查,得出結論:小學生寫一個生字超過3遍是無用功。低年級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寫字,並且重在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當前,有不少教師重視寫字但忽略了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的筆畫位置及間架結構。生字要求至少描一個、寫一個。寫字後,教師注意檢測與評價。

但在這兩節課中兩位老師都沒安排寫字這一環節,這確實有點兒遺憾。 綜上所述,隨文識字問題的關鍵在於教師要認清識字與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之間的辯證關係。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寫作,它為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條件,而通過閱讀和說話造句、寫作等練習又鞏固了識字。

明確了這一點,就能使我們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既貫徹識字為重點,把課文的閱讀和口頭、書面表達的練習服從於一個重點——識字,使學生所學的字詞在講讀課文和各種口頭、書面的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同時,又不忘記識字的目的,在閱讀和口頭、書面練習的過程中,積極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字詞,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口頭、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當然,光通過隨文識字還不能讓學生完全認清漢字,所以,我們還應該在通過多次閱讀文字,與漢字多次見面後,把漢字有選擇地集中起來,(以學生的情況選)並趁此機會教給學生更多的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從而為閱讀和習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2樓:心月星**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隨文識字 1、依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邊讀文邊識字:如:課文《烏鴉喝水》裡有“喝、渴、找、怎、麼、辦、法、高、想”等生字,史老師一邊指導學生學文、讀文,一邊隨著故事情節出現生字。

烏鴉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點水旁;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學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區別,就能牢固的記住,不易混淆。“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裡有水”,老師做看的動作,用字理講解生字“看”,形象的幫助學生識記“看”字。

烏鴉喝不著水,怎麼辦呢?此時老師出示“辦”,對“辦”字做了這樣的強調:想辦法,要動腦筋,要用力氣,用力氣就會出汗,所以力字旁的兩點千萬不要丟了。

教師一邊講一邊問,學生邊學課文邊答問題,邊認識生字,興趣盎然,一點也不感到枯燥,更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2、隨課題識字,分散難度。很多要求認識的漢字,在課題中就出現,因此,教師可以在揭示課題時,就讓學生識字。

3、在朗讀中反覆認讀、識字。隨文識字是從文入手的,學生面對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語言環境。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這是隨文識字的優勢。

既然有語言環境,大部分生字學生就自己能解決,比如聯絡上下文猜字,藉助拼音等,所以,我認為學生進入課文階段,教師先不要範讀課文,因為教師一範讀,學生憑藉臨時的記憶,大部分字就順下來了,那麼學生真的解決了生字問題了嗎?未必。這樣學生在自學生字的時候,就忽略了很多本來不認識的字。

如果教師沒有範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讀書,那麼一遇到生字學生就要動腦去解決(這裡也可能出現以前學習過又忘記的字)。學生自己嘗試解決,經歷了一個不會到會的過程,會在自己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學生讀準字音,初步感知字形,允許模糊記憶。

這種初步感知階段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幾步進行:學生自讀(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同桌互讀(這也是一種識字方法:聽讀識字)——教師把本課生詞從課文中摘離出來讓學生認讀(初識字義)——把單字從詞語裡摘離認讀(正音)——檢查讀——全班讀。

從以上程式不難看出,我們在教學時力求體現隨文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研討的這兩節的教學中,兩位老師通過學生自讀、齊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進行隨文識字,在語言環境中讀準字音,初識字形,初步感知字義。

4、運用字理進行識字。所謂字理,是指漢字的構字依據和組成規律。字理識字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漢字形音義的關係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物件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運用直觀、聯想等手段識記字形,以達到識字的目的。

字理識字教學法適用於任何一種語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強化兒童對漢字音形義的記憶,能有效地預防錯別字的產生和減少錯別字,有利於兒童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的培養。經過字理分析,幫助了學生深刻的體會了文章的中心,達到了“以識促讀”。

5、注意識寫結合:寫字也是對生字的鞏固,教學時不要為了寫字而寫字。教材關於寫字的安排,有的字是本課出現的新學的字,有的字是以前課文出現的學過的字。

那麼對於學過的字,孩子是不是就記憶紮實了呢?這也不一定,所以即使學過了也要注意複習鞏固,可讓學生說說,這個字是怎麼記住的。要求會寫的字,不僅要牢記字形,還要懂得意思,所以,對這類字,教學時應該拓展一下,如組詞,說話等。

寫字指導要嚴格要求,首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找規律,以及提出注意的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的情況,適度的點撥,講解。一定要注意結構、筆畫、筆順、起筆、收筆等。

教師的範寫很重要,每一筆要讓學生看清楚。在實際操作中,有的老師往往忽略寫字過程的指導,盲目地操作,比如,有的學生根本就沒看老師是怎麼寫的,還有的老師站的位置不對,寫字時擋住了學生的視線。有的甚至用課件代替寫字。

教師要注意學生寫字衛生習慣的養成,要經常地提醒。每個字寫字數量不易多,但要有質量,也就是寫一個像一個。專家作過實驗與調查,得出結論:

小學生寫一個生字超過3遍是無用功。低年級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寫字,並且重在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當前,有不少教師重視寫字但忽略了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的筆畫位置及間架結構。

生字要求至少描一個、寫一個。寫字後,教師注意檢測與評價。但在這兩節課中兩位老師都沒安排寫字這一環節,這確實有點兒遺憾。

綜上所述,隨文識字問題的關鍵在於教師要認清識字與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之間的辯證關係。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寫作,它為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條件,而通過閱讀和說話造句、寫作等練習又鞏固了識字。明確了這一點,就能使我們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既貫徹識字為重點,把課文的閱讀和口頭、書面表達的練習服從於一個重點——識字,使學生所學的字詞在講讀課文和各種口頭、書面的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同時,又不忘記識字的目的,在閱讀和口頭、書面練習的過程中,積極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字詞,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口頭、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當然,光通過隨文識字還不能讓學生完全認清漢字,所以,我們還應該在通過多次閱讀文字,與漢字多次見面後,把漢字有選擇地集中起來,(以學生的情況選)並趁此機會教給學生更多的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從而為閱讀和習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語用意識訓練

郭老師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以語用訓練為中心 長久以來,我們的閱讀教學重於分析,重於理解,重於人文內涵的挖掘,卻唯獨缺少語言文字的積累 和運用。這樣教學造成的結果是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低下,表現為說話和寫作能力的低下 內容空 洞,言之無物,言之無序,語病多多,詞不達意,言不成文。而且,這是普遍現象...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積累》教研活動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趙學紅 一 主持人發言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注意到許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在寫作時,即使有內容也不會組織語言,所以同學們很怕寫作文。可見語言的積累作為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環節確實很重要。那麼怎樣積累語言呢?今天咱們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積累這個主題談談自己的...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欲貓人 語文課程標準 中關於閱讀教學內容和要求的規定是培養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現代閱讀歷年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強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閱讀活動中是平等的對話,閱讀教學是學生 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而作為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