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稟賦論的基本內容是什麼?它從哪些方面發展了比較優勢論

時間 2021-08-30 10:05:33

1樓:匿名使用者

1、國家間的商品相對**差異是國際**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沒有運輸費用的假設前提下,從**較低的國家輸出商品到**較高的國家是有利的。

2、國家間的生產要素相對**的差異決定商品相對**的差異。在各國生產技術相同,因而生產函式相同的假設條件下,各國要素相對**的差異決定了各國商品相對**存在差異。

3、國家間的要素相對供給不同決定要素相對**的差異。俄林認為,在要素的供求決定要素**的關係中,要素供給是主要的。在各國要素需求一定的情況下,各國不同的要素稟賦對要素相對**產生不同的影響:

相對供給較充裕的要素的相對**較低,而相對供給較稀缺的要素的相對**較高。因此,國家間要素相對**差異是由要素相對供給或供給比例不同決定的。

通過嚴密的分析,俄林得出了結論:乙個國家生產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國供給豐富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就低,因而有比較優勢;相反,生產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國稀缺的生產要素的產品,**便貴,出口就不利。各國應盡可能利用供給豐富、**便宜的生產要素,生產廉價產品輸出,以交換別國價廉物美的商品。

規模生產的經濟性要求生產規模大、批量大、標準化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差異化則要求小批量、多品種、多樣化,從而減少**參照系,為生產者提供操縱**的餘地。這種小批量、多品種意味著單位產品的成本比較高,難以達到規模經濟效果。

如果一國既希望獲得規模經濟效果,又希望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差異產品的追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進行國際**。國際**能夠擴大廠商的市場規模,因而大規模生產有了市場保障。國際**將大批量生產的產品分散到各國的市場上去,在每一國市場上表現為各種產品的小批量**。

對於消費者來說,小批量的差異產品**是比較低的,因而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得到更大的滿足。這種國際**是建立在差異產品的基礎上的,因此只要各國之間產品有差異,無論這種差異表現為何種形式,都可以成為國際**的基礎。

2樓:匿名使用者

答:要素稟賦論的基本內容是乙個國家或地區出口的是那些在生產中密集地使用了該國最豐富的生產要素的商品;進口的是那些在生產中密集地使用了該國最感缺乏的生產要素的商品。

要素稟賦論是在比較優勢論的基礎上的一大進步,有其合理的成分和可借鑑的意義。比較優勢論假設兩國交換是物物交換,國際**起因於勞動生產率的差異,而赫克歇爾、俄林是用等量產品不同貨幣**(成本) 比較兩國不同的商品**比例,兩國的交換是貨幣交換。假設各國的要素生產率相同,用要素稟賦差異尋求解釋國際**產生的原因和國際**商品結構以及國際**對要素**的影響,研究更深入、全面。

試比較要素稟賦論和比較優勢理論

3樓:

在國際**中,一國進口產品的型別是由其比較優勢決定的,而其比較優勢又是由其要素稟賦決定的。

要素稟賦理論是比較優勢理論的一種發展,一種完善。兩者認為國際**與生產要素有密切關係。但是比較優勢理論是建立在單個生產要素生產效率的國別比較基礎之上的。

而要素稟賦理論認為,國際**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要素稟賦理論認為,各國的資源條件不同,也就是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的不同,是國際**的基礎,從而進一步解釋了比較優勢理論,使得比較優勢理論更加完善和更加有說服力。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與要素稟賦理論的異同? 10

4樓:遊俠

相同點:比較優勢與要素稟賦理論都認為國際**與生產要素有密切關係。

不同點:

1、條件不同

比較優勢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換條件下進行,沒有考慮複雜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個單位的x產品和乙個單位的y產品等價(不過他們的生產成本不等)。要素稟賦理論認為現實世界中實際觀測到的要素**差異,必定在相當大程度上偏離在靜態競爭條件下要素**的完全相等。

2、背景不同

比較優勢理論是在絕對成本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比較優勢原理,一國在兩種商品生產上較之另一國均處於絕對劣勢,但只要處於劣勢的國家在兩種商品生產上劣勢的程度不同,處於優勢的國家在兩種商品生產上優勢的程度不同,則處於劣勢的國家在劣勢較輕的商品生產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要素稟賦理論產生於完全競爭、無交換成本、不完全專業化、相同的線性齊次生產函式、無外生經濟的背景。

3、作用不同

比較成本理論在加速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大,對國際**理論的最大貢獻是首次為自由**提供了有力證據;要素稟賦理論轉移可流動要素與不可流動要素的結合,提高各類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

5樓:曼聯魯尼

亞當斯密於《國富論》中最早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比較優勢理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中提出,是用國與國之間生產同一產品相對勞動生產率優勢解釋國際**原因的理論。兩者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共同點:

a:無論是絕對優勢理論還是比較優勢理論都屬於技術差異論的範疇。技術差異論,是指各國在生產同一產品時勞動生產率不同所造成的國際分工。

b:都採用了比較的方法來闡述原因。

c:都建立在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上,勞動生產率的引進使國際**的原因從自然要素領域轉到了生產領域,如果沒有差異,則沒有比較,因此差異是基礎。

d:都有其自身的侷限性,並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不同點:

a:假定條件不同:絕對差異論的假定條件是全世界只有兩國,都能生產兩種產品,一國在一樣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另一國,另一國在另一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此國;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一國兩件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高於另一國,在此基礎上兩種理論對國際分工進行解釋。

b:比較內容與方法不同:絕對差異論比較是直接在二者中選出誰好誰劣,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

c:適用範圍不同:絕對差異論只能說明各國分別在某一種或某幾中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高於其他國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較優勢理論還可以解釋當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都高於他國時國際**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慮到相對技術優勢,但同時這也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因為這種理論在假定時只考慮生產力的投入,並認為勞動力的轉移勞動生產率不變,以及從靜態角度考慮國際分工。

d:有絕對優勢一定有比較優勢,有比較優勢不一定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是同一產品一國對另一國的優勢,是內生的,而比較優勢理論是同一國一產品對另一種產品的優勢,是外生性的。

急需這個題答案:比較和分析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和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的異同。

6樓:匿名使用者

亞當斯密的bai

絕對優勢論主張世界各國du都應該分工生產成本zhi

費用絕對低dao廉的產品,以絕對的版優勢的產品的權一部分換回自己生產成本絕對高的產品,形成國際分工

而大衛李嘉圖的相對優勢論則認為應集中力量生產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交換,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各國都有利,核心原則是:兩利取重,兩害取輕.

兩個的相同點都是主張實行自由**政策,實行國際分工

但絕對優勢論無法解釋當一國的兩種產品生產上都處於絕對劣勢時能否在國際**中獲利...而相對優勢論則很好的解釋了這點,所以相對優勢論是絕對優勢論的乙個補充和發展..

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的理論則是從通過對相互依存的**體系的分析,用不同國家的生產諸要素的豐缺解釋國際分工和國際**產生的原因和一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的特點,主要包括生產要素供給比例說,生產要素**均等化說..

絕對優勢論和相對優勢論都只是靜止的,凝固的去看待國際**,而且也只是抽象的提出了國際**分工形式...

7樓:匿名使用者

去看曼昆的書,講的很簡單的,**像國內的這些教科書,說得無比複雜~

8樓:匿名使用者

````````````````````````````````內```

``容```````````````````````

```````````````````

絕對優勢:甲乙兩國有a b兩種產品 甲a一定要強於乙a 乙b一定要強於甲b 會產生** 進而產生分工

比較優勢:甲乙兩國有a b兩種產品 甲a 甲b都強於乙a 乙b 但a產品差距比b產品更大 於是甲國會只生產a 乙國會生產b 從而** 從而分工

要素稟賦:你去看看 里昂剔夫之謎 仔細看看教科書 mmd當年這個我也沒學好。

`````````````````

````````````````````````

```````````````````````````````

原創聯盟

比較優勢論和要素稟賦論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的啟示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是什麼,形體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中影人教育網 1 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態,它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的開始階段。站立的基本姿態要求表情自然 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 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食指 掌指關節接近伸直,中指在褲縫處,但不觸及 兩腿併攏,腳跟靠攏,腳之間夾角位為 45 度,但如膝蓋並不攏,...

孟子所倡導的 仁學 基本內容是什麼

仁政 學說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 仁學 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從孔子的 仁學 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 仁政 仁政 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a 主張尊王賤霸,實行王道。王道和霸道 王道 以德服人 以德行仁者王 霸道 以力服...

戰略支援系統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5

戰略支援系統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職能支援系統。職能支援系統是由企業各職能單位的管理重點課題構成的系統集合,主要包括 人力資源系統 財務系統 生產系統 營銷系統等。為確保戰略目標的如期實現,圍繞戰略目標實現的要求,針對生產系統,企業應規劃的課題包括 產品工藝 新產品研發 生產裝置 生產產量 產品質量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