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娜娜麼幸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腸。 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細雨,又是面對黃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灑淚的時刻。一代代人都在問自己:我從**來,我到**去?
儘管我們每乙個人從孩童時起就這樣問父母,也這樣問別人,直到長大後問自己,可誰也無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為避諱,也因為禁忌,還因為難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禪宗就有了乙個很著名的偈語:
從你來的地方來,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如同提出這個問題一樣,不需要什麼思考。當我們在清明細雨中緬懷逝去的親人或先祖,每乙個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們一樣,從虛無間由父母將自己帶到了這個人世,又從這個世界回到了一抔黃土中。而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後,給這個永世永存的時空留下的最珍貴的東西,除了一段為時不會太長的名聲,讓親友和後輩存念懷想,再就是這「一抔黃土掩風流」的墳塋,讓同樣不會延續太久時間的後人們來祭奠。
但是,就是這種總會被淡忘的祭奠,卻以不出三代的親情懷念和環環相扣的鏈結方式,在血緣親情的懷念與哀思中,讓中華民族子孫的血親世代相傳,並產生了巨大的認祖歸宗的情感凝聚力——這就是中華血統與炎黃子孫的後裔,這就是百家姓賦予每個姓氏的族群意識或家譜情緣。而這種認祖歸宗的親情意識和情緣,在清明時節便得到最極致的張揚與宣洩。
清明節,它是乙個屬於中華民族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屬於懷想先輩恩德與功績的節日。當飄飄灑灑的細雨淋濕了原野青草,灑落在冰涼無言的墓碑,潤澤著祖先的黃土墳塋之時,這片在平時並不會進入我們的生活視野,並不會左右我們的苦樂情感的清寂之地,頓時就被淅瀝淅瀝的如絲細雨牽進了我們的生活,綿延在我們哀惋悱惻的心靈,並且讓我們再一次回想逝去的親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別忘記了不該忘記的,也別太在意了那些不應該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間的愉悅,也珍惜生命對於塵世的依戀。
佇立在清明細雨中,沉思在逝去親人的墳塋前,讓純潔得只剩下親情與生命意識的哀思伴隨清淚,淡淡地和著雨珠輕輕流淌。也許,它能清洗沉積太久的紅塵世俗的紛雜無奈,給自己乙份清新和明白,給遠去的親人或先祖乙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擁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
那麼,我們民族的清明節就在面對親人在天之靈的懺悔中,真正成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飄灑,人生思緒在輕揚。對冥冥之中的祖先或親人的景仰與懷念,重溫自己從**來、到**去的天問,也許我們能再次從心靈深處感受一種人生的超越,體會乙份血緣親情的真純,在祖先血脈依存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中,夢尋一段嬌花照水、楊柳臨風的美好境界……
2樓:
今天是4月2日,離清明節4月5日還有2天的時間,但奶奶就和爸爸媽媽說:「乾脆今天去掃掃掉吧!」爸爸媽媽都答應了,並說吃完午飯去。
吃了午飯,奶奶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我一看,準備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和金銀財寶,連衣服、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到了。
我就和爸爸媽媽、奶奶、小姑媽乘上了爸爸的車出發了。在車上,奶奶告訴我:「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乙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奶奶便向我說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來到了我們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裡樹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因為今天早上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
我們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著,就讓爸爸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媽媽告訴我:
「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已經來過了。」標好了以後,奶奶讓小姑媽拿出12支香給她,奶奶點燃了香,只見往上一衝,火就滅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
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今天我們來看你們,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裡的孩子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大學的表哥,讓他一次性就考上重點線,上一所好學校。
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
給你們的東西你們儘管用吧!」說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還囑咐爸爸把帶來的鞭炮放起來,爸爸便聽了奶奶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來。放完了鞭炮,媽媽有敬起了酒來。
除了爸爸,我們就燒起了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他們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
幹完了,奶奶把把乙個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放在了那兒。快要走了,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我們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著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
3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
「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
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孫趕上墳。處處青山煙火起,焚香祭拜悼先人。」(左河水詩),則反映了當今我國民間在清明節這一風俗的景象。
清明作文400字左右
4樓:宜賓中正科技
給你找了幾個,關注清明的作文
孝在清明(800字作文)
青瓦白牆,天井祠堂,我生在這樣乙個典型的南方家族裡。隨著父輩們紛紛外出發展,家族所能相聚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唯一不變的是,每年清明全族相聚,共同祭奠已故的爺爺奶奶,一盡兒孫的孝道。
綿綿的細雨籠罩著整片山林,遮蔽了爺爺奶奶的墳墓,卻遮不住遊子思念親人的心。一大早,家族裡的每個人都從不同的城市趕往鄉下老家,大家總能心照不宣地同時到達。伯伯們在祠堂裡點上幾炷香,讓妻子們張羅午飯,再驅車趕去祭奠那已故的雙親。
據大伯的說法,爺爺臨走時說:「找一處地方埋了也好,或者把靈魂灑進河裡也好。」但是伯伯們商量以後,還是決定在幽靜的山林中,給爺爺找乙個與花鳥相伴的地方長眠。
長眠地下,本是睡在**,都是睡在夜裡的豁達,可是到了子女的心中,卻是乙份沉甸甸的孝心。從小到大受到的孝道教育告訴他們,要銘記「葉落歸根」,更要讓父親體面離去做最後奉獻。在父輩的心中,孝是乙個家族的顏面,更是刻在心中的傳統!
祭奠有一套煩瑣的程式,擺盤,倒酒,燒紙,焚香,禱告,但父輩們都能分毫不差地做完。想必,他們之所以能如此連貫,不是後天的刻意學習,而是兒時父輩行為的耳濡目染。這是中國人言傳身教的孝道,是子女不能忘卻的品德。
山上的霧靄被陽光驅散,得向兩個老人告別了。回到家中的廳堂,菜餚已準備好了。但是那些菜都十分樸素,可以說是帶著「泥土味」的菜。
伯伯說:「這些都是你阿公愛吃的菜,到了清明這一天,我們煮起來,你阿公就會回來吃。」我們以這樣一種方式來祭奠老人,這是最簡單的寄願,更是一家人融進柴公尺油鹽裡的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可遊子的心總在四方,嚮往更大的地方,爺爺不想因為腐朽的觀念和個人的原因束縛了兒子們的事業,也不想遠離故土,便與奶奶兩個人孤獨地守著這空蕩的祖屋。
他們唯一的期盼就是在逢年過節時能享受家人的歡聚。他們所能體會的孝,不再是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而變成了一沓一沓的鈔票;他們所能感受的家庭溫暖,不再是一家人圍坐一桌的熱鬧,而變成一封一封的家書,最後只能孤單終老。
這個清明,有太多的家庭用家族特有的方式來緬懷自己已故的親人。但也有太多的老人在冰冷的房子裡等待這兒女的歸來,他們像是乙個個站台,永遠等著那輛載滿孝心的車開來,可是卻禁不起那歲月的風吹雨打。
清明的雨還在那路上飄著,遠方的遊子別忘了那家的方向,雙親的模樣!
又是一年清明節(500字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4月5日這一天我們回老家祭祖,在墓前放置幾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落'',綠油油的嫩芽長出了到處是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乙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節,讓我們在這樣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乙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乙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先人,表達了我們的懷念。
清明節時對祖先的懷念,對親人的思念。讓我們藉此鞭策自己,以飽滿的精神更奮然前行!
清明回憶(800字作文)
清明節,學校放假了。我問爸爸媽媽要回老家去嗎?爸爸說,今年就不回了。我有些躊躇地說:「那麼,不回去看外公了?」爸爸說:「你在做夢呢,你外公已經去世了!」
是啊,外公的確已經過世了。我坐在車裡,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建築,任憑思緒不斷倒流。
那一年,那一天,天空飄著細雨。我和媽媽攙扶著外公走在通往老宅的泥濘小路上。我緊緊抓住外公的手,他的手心濕漉漉的,滿是汗水。
外公久經疾病的折磨,我的耳邊清晰地傳來他因為吞嚥困難而發出的哽咽聲。
外公在醫院裡一直記掛著回家,即使疼得佝僂蜷縮也不停地念叨回家。外公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乙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他要回的家,甚至不是乙個空間,而只是一段時光。老屋已經破敗不堪,雜草叢生,幾乎不避風雨。
門前那棵老枇杷樹,原本鬱鬱蔥蔥的,現在徒留枯槁的樹幹寂寥地斜倚著。時間是個厲害的殺手,人們出生,成長,變老,離去。葉落歸根,外公要在屬於他自己的地方走完人生的道路,在那個地方回到他人生歲月的起點。
外公離開的那天夜裡,我向老師請假回家。校園寂靜而冷清,只有我的手機照出微弱的光亮。走在校道上,我凝視著燈光中的塵埃,眼淚撲簌簌往下掉。
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送走一位至親。我看見冰冷的外公,不再叫我名字的外公。據親人們說,外公臨走的時候,沒有提到外婆,甚至也沒有提到舅舅和媽媽,只是過問了他的弟弟。
我忽然想起龍應台的一段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
外公的葬禮結束後,看見媽媽憔悴傷懷的樣子,我很怕她對我說:「女兒啊,媽媽已經沒有爸爸了。」而我,比媽媽好,我還有爸爸。
但是,我知道,送別爸爸的那一天遲早也會來到。只是,我祈禱上帝,希望那一天盡量推遲。
清明假期,媽媽的狀態跟平日不大一樣,答應人的時候總是慢半拍,心事重重的樣子。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了她的父親,而我,真的想起了外公。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漫山遍野,青煙裊裊。祭拜緬懷,給了生者一段回憶,一點慰藉,乙份安寧。
清明時節雨紛紛(500字作文)
在四月的春風裡,清明節又悄無聲息地來臨,在這奼紫嫣紅的季節裡,清明節是如此的不合時宜。春,是明媚的,清明卻是戚哀的,可清明節卻似乎給了春別樣的味道。
清明節似乎是與雨不相離的,不然哪有「清明時節雨紛紛」。我的認知裡,清明節是灰色的,是乙個深沉的節日,而這雨更給清明節增添了一種氣氛,一種悲傷的味道,一種哀傷的氛圍。
清明節是乙個對我而言是傷感的節日,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清明節的陰雨連綿,對於我這種喜歡晴朗天氣的人而言,是乙個十分糟糕的節日,這正是我所厭之處。而在清明節時,則我們會回到老家,給死去的祖先們燒紙,以表示對逝者的懷念。
對於現在的人而講,快節奏的生活恐怕會使他們忘記那些已逝的人,而這一天,卻又會記起。
或許,清明節的雨打碎了春的寧靜,卻給春增添了一抹動人的綠。清明的雨是思念的雨,是哀悼的雨。儘管我對清明節的雨有太多的不滿。
聽,窗外似乎又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遠處,一些祭奠祖先的人,因這雨而匆匆離開,不知誰又開口吟起了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雨定是在為死去的人祭奠,逝者已逝,或許生者可以做的只有在清明時懷念他們。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各地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的傳說 故事 2O字以下
w板凳兒 1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 2 清明節的節日起源 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所以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 清明柳 並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3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
關於清明節的摘抄,關於清明節的摘抄
清明節的美文如下三篇 摘抄一 清明踏青覓初春,祭奠墓碑悼先人。從前每逢清明,父親都會買著燒紙,備著鐵鍬,一瓶酒,騎著自行車帶著我上山去給逝去的先人上墳。當父親上墳累了,我學著父親的樣子拿著鐵杴給墳墓培土,把上面的枯枝亂草都清理乾淨,然後便撒了歡的享受著漫山遍野的綠色,這些都是我對於清明節的思緒。然而...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400字,清明節的作文400字大全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 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