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的幾何體
1樓:網友
假設在乙個五邊形上取一點p,按題目操作,可得4個三角形。
假設在乙個六邊形上取一點p,按題目操作,可得5個三角形。
依次類推,在n邊形上任取一點p,連結點p與多邊形的每乙個頂點,可得n-1個三角形。
可以由次方法得出內角和的公式。
因為由題目操作,得出了n-1個三角形,所以所有三角形內角和為180*(n-1).
由於所有生成的三角形都有乙個頂點p,因此所有三角形內角和加起來後,就算了p點的乙個周角。
所以n邊形的內角和就為180*(n-1)-180=180*(n-2)
2樓:網友
可以得(n-1)個三角形。
這些三角形的和為(n-1)x180
因為多算了乙個平角。
所以要減去180
所以是(n-2)x180
你可以畫個圖,簡單明瞭。
還可以連線某一頂點的全部對角線。
或者在多邊形內部任取一點p 連線點p和所有頂點。
看看有什麼其他方法證明n邊形的內角和為(n-2)x180
3樓:
思路n=3,討論情況。
n=4,討論情況。
n=5,討論情況。
從而推出一般規律(高中裡會學到歸納法,這個相當於歸納法的前面幾步)光給你答案沒用,給方法吧。
4樓:酷死螞蟻
可得到 (n-1)個三角形。
則n邊形類角和為 (n-1)*180-180 因為任取的一點p那個180要扣掉。
即為上述所說的 類角和為 (n-2)*180
怎麼學好初一數學幾何體啊
5樓:匿名使用者
數學的考察主要還是基礎知識,難題也不過是在簡單題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所以課本上的內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課本上的知識都不能掌握,就沒有觸類旁通的資本。
1. 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否則上課時有乙個知識點沒有跟上老師的步驟,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惡性迴圈,就會開始厭煩數學,對學習來說興趣是很重要的。
2. 弄熟悉書本里面的基本定理以及定義,這是學好幾何的前提。
3. 課後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後複習時把課堂例題反覆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是老師在進行題目的演算和講解,學生在聽,這是乙個比較機械、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也許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聽懂了,但實際上你對於解題方法的理解還沒有達到乙個比較深入的程度,並且非常容易忽視一些真正的解題過程中必定遇到的難點。
4. 要善於總結歸類,尋找不同的題型、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聯絡,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5. 要加強課後練習,除了作業之外,找一本好的參考書,儘量多做一下書上的練習題(尤其是綜合題和應用題)。熟能生巧,這樣才能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使你的解題速度越來越快。
6. 要掌握幾何概念、理解幾何語言並能正確運用之(幾何語言的特點是精練準確)、要結合題意會畫出準確的幾何圖形,掌握分析幾何題的兩種基本方法——綜合法與分析法。
6樓:匿名使用者
要安排乙個簡單可行的計劃, 改善學習方法。同時也要適當參加學校的活動,全面發展。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多聽(聽課),多記(記概念,記公式),多看(看書),多做(做作業),多問(不懂就問),多動手(做實驗),多複習,多總結。用記課堂筆記的方法集中上課注意力。
其他時間中,一定要保證學習時間,保證各科的學習質量,不能偏科。
每天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保證學習效率。
安排適當的自由時間用於與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及其他活動。
通過不懈的努力,使成績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穩固。對考試盡力, 考試時一定要心細,最後衝刺時,一定要平常心。考試結束後要認真總結,以便於以後更好的學習。
眼下:放下包袱,平時:努力學習。考前:認真備戰,考試時:不言放棄,考後:平常心。
7樓:匿名使用者
空間想象能力 自己多畫圖 在腦海中把圖想成立體的 綜合從各個角度想象。
8樓:匿名使用者
多問老師,自己加之理解。
初一數學精英題(幾何)初一數學(幾何問題)
解 1 bac bad dac 50 20 70 am平分 bac mac 1 2 bac 1 2 70 35 mad mac dac 35 20 15 2 沒有關於 f 的點。初一數學 幾何問題 分別過點e f作直線平行於ab cd,因為 bed 1 2 3 4,f 1 4,所以 bed 2 f ...
初一數學的幾何語言
對頂角性質 對頂角相等。1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2 連線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 3 基本事實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4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幾何語言 a b,a c b c...
初一數學的時鐘問題,初一數學鐘錶問題
先算出時針與12點的那條線的夾角 每小時時針所走的夾角是360 12 30 所以5分鐘所形成的夾角就是30 5 60 2.5 又因為分針每小時時針所走的夾角是360 所以5分鐘與12點的那條線所形成的夾角就是360 5 60 30 最後30 2.5 27.5 360 60 5 360 5 12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