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社會科小普
在這次的事件中,學到了自救三個重點方面。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馬村小學,發生一起岩石崩塌事件。在此次事件中並未造成**,全校只用了50秒鐘就撤離完畢。
事發時候一位女教師聽見轟隆隆的聲音,特別奇怪,出於平時訓練的直覺,她感覺不對勁。立刻讓班級的孩子跑到空曠的操場,再跑到一樓辦公室按響警報鈴。
在學生們都安全撤離到操場後,一塊巨大的岩石砸壞下來,將一間教室牆壁砸出很大乙個窟窿,上面還懸空著窗戶都變形了。
此次教科書式的逃生方法,源於學校多次組織面對自然災害應急演練。事發後有關部門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目前學校正在對孩子進行安撫工作。
從此次岩石崩塌事件中,學習到了以下三點。
首先,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和躲避知識。
校方曾多次組織和宣傳自然災害演練,學生們已經對如何有秩序逃生,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應急措施,都有所瞭解。當事故發生後,不會手足無措。
在平時我們也可以提高,對自然災害或是其他災害的防範意識和逃生辦法。比如比較熟知的**,在發生的時候應該怎麼自救。
平時多關注這方面的知識,才能在關鍵的時刻保住性命。還有一些災害可以防患,例如火災,大火無情,但有些火災卻是人為導致。
所以提高相關防患知識,勢在必行。還有一些自救的小技巧,比如發生火災要捂住口鼻爬行出來,發生**躲在堅固物體下面等。
然後,遇到事情要冷靜。
如果當時老師聽見奇怪的聲音,並沒有採取措施,可能會出現另乙個結果。正是老師冷靜的判斷和果敢的決定,才免去一場傷害。
我們在看再多的知識,當遇到危險不能保持理智,腦子會一片空白,反而幫助不到自己。所以遇到事情要保持理智,才能想到辦法救自己,將危險降到最小。
最後,要有秩序,不要發生二次傷害。
學生們有序地逃到操場上,和平時多次演練有關係。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演練,就需要我們要有秩序下樓或是逃生。
當發生意外的時候,比如大樓裡的火災,電梯就不要選擇,一方面是人比較多,另一方面大火中電梯很可能會遇到故障。
下樓梯是大家的首選,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跑得快慢之分,有些人擁擠在一起,反而會影響逃生時機。有實驗表明,有序地下樓用的時間比擁擠用的時間要短。
總之,此次石巖崩塌學校用50秒的時間,就撤離完畢事件中,學到以上三個方面。
2樓:愛小樹苗
從中我學到了一些避險的技巧,而且也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同時給我的感觸也非常的深刻,一定要學習他們的這種避險方式。
3樓:帳號已登出
我學到了以後要多多增加避險的手段和相關的知識,這樣的話就可以幫助我們去很好應對這種問題,保護我們的安全。
4樓:不要讓我發呆
平常的安全避險演練都不是白操作的,像這樣的關鍵時刻就能夠派上用場。所以我覺得千萬不能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