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在工作幾年後選擇考博?

時間 2025-04-24 04:06:51

1樓:回憶

已工作8年,研究生在讀。想考博,是因為想尋求自己更喜歡的工作。不糾結,也不後悔,因為喜歡上學的感覺,喜歡求學時的自己。

2樓:一裕法

畢業之後在乙個國家級的事業單位參與了乙個國際性的專案,對現在的研究方向產生了很強的興趣,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判斷能力。但是我是本科生,而且嘴上沒毛,沒有人願意尊重我的意見。所以很想讀研、讀博,接受系統性的學術訓練,成為乙個領域的專家,讓別人聽見我的聲音。

3樓:以心

對現在的工作不是很滿意,現在是一傢俬企培訓部門的職員,幾次大型培訓都是端茶倒水的角色,雖然我認同要從底層做起,但也不想在乙個大家不是很重視的部門熬到油盡燈枯。

4樓:孝遇勝

很簡單,想做研究,自我感覺對專業方向感興趣。從本科開始就想考博,一直沒變過。工作後做夢經常夢見自己回去學校寫**。

我覺得我這輩子不讀博我最後會去瘋人院的 。無奈碩士畢業前,身邊所有人都不支援考博,尤其碩士的導師 。

5樓:影子

12年古代文學碩士畢業。結婚。考博失敗。

之後懷孕。生孩子。養孩子。

一直沒工作過。不想放棄夢想,大家都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正好就是讀乙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的博士,然後進高校,一直堅持自己喜歡的這個專業。

6樓:吳幻蓮

因為前東家和坑u搞了聯合培養,而且恰好攛掇這個聯合培養的人說你咋不申請乙個玩,然後剛好我閒著沒事兒申請還通過了啊!後來一心疼考雅思錢沒人給報銷就來了。總之是陰差陽錯。

7樓:鄢從雪

好像大多數考博的女生都是為了能夠進本科院校當一名講師,因為這份工作看起來輕鬆,收入可觀。

8樓:網友

我想了好久說我也不知道,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答案,可能還是內心深處的不甘心吧。腦袋抽風跑到魔都找了個末流211讀博,還算順利(雖然過程也很痛苦),在37歲生日前答完了辯。

研究生畢業後,你會去選擇考博麼?

9樓:覺覺淺說教育

我覺得這得看個人的追求,但是無論如何,你都要為你做的選擇去負責。

選擇了工作,那麼就去認真努力工作,你會成長得特別快。當然也有那麼一種可能,你在工作過程中,你瞭解到很多,你更加清楚了自己的所需,你發現需要讀研提高自己再出來工作了;也可能你發現這個工作不適合你,你想考研甚至跨專業考研來改變自己的人生路,很好,那麼就去做吧!一點都不晚!

你選擇了考研,你備考得很痛苦,事實上大家都是很痛苦的。但你有時開始懷疑自己考不上,你想退縮了,你看到周圍有同學找到乙份看似不錯的工作了,你也有些心動了,不然跟著找工作的同學去應聘工作好了?no!

在考試之前,你都不能臨時退出,半途而廢說的就是這一門研究生入學考試。工作機會多了,考研一年才一次,這段時間你必須心無旁騖。

當我們在做決策時,如果能夠以最終目的為始,以目標和結果為導向,就不容易偏離方向。也就是說,要以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進行分析。如果以後想搞科研做學術,那麼,毫無疑問,不但得考研,還得繼續讀博,而且要儘可能往好學校靠。

畢竟做科研對平臺要求非常之高,越早做準備越好。如果想工作,也不能說,直接就跳過研究生這個階段,也需要從崗位分析出發。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要繼續考研或者考博士?

10樓:夢中的雨

找工作這麼難,還是繼續讀研吧」「既然收入不理想,不如再念個博士」……臨近畢業季,局族這樣的「畢業宣言」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口中。有**記者發現,部分學生以求學方式逃避就業,求職市場「學歷倒掛」現象突出。

因為工作難找,現在的年輕人可以選擇「緩就業」,選豎悉擇去讀研或者考博,說明社會進步了。因為在以前,很多家庭是沒有條件允許孩子慢慢就業的。大中專生儘早畢業,參加工作,是很多中老年人的記憶。

同樣,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的確是學歷越高,越能找到社會地位高和收入高的工作。這些記憶或者說歷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畢竟在過去,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對較少,國家快速發展又急需高學歷人才,那麼當時以學歷來錄用人才,以學歷高低劃工資等級也是難免的。

但在現代社會,對於人才的定義及選取人才的標準發生了變化。多年來,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平均每年維持在6%左右桐纖弊的增幅。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589800人,比2007年增加萬人,增長。

2016年碩士研究生在校生規模為1639024人,比2007年增加萬人,增長。博士研究生2016年招生77252人,較2007年58022人增長,2016年在校生342027人,較2007年222508人增長。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高學歷人才已經滿足甚至超過了市場的需求,那麼社會對人才標準的評判標準進行細化,以能力來選取人才就成為必然。

更為重要的是,現代人才考評和衡量機制的建立,也決定了吃學歷「大鍋飯」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大學工作後幾年能考博

11樓:網友

說不上工作幾年,就是感覺自己的知識,見識以及研究的深度跟不上工作需求的時候,那時就血藥讀博了。

現在在工作,想考博,怎麼辦?

12樓:嶽王神槍

有很多學校是允許在職人員同時攻讀博士的,當然一方面要單位允許,另一方面要導師同意接收,操作起來有點困難,我就是在職教師同時攻讀博士,當然情況不是很好,因為主要還是放在工作上面,學校這邊進展慢導師很不滿意,但是收入是兼顧了。

辭職全脫產讀博好處是進展快一般能按期畢業,另外不要學費,爭取到獎學金的話現在博士一年有三萬,維持自己的生活沒有問題,多養乙個人或者買房子你當然就別想了。

無論是在職考博還是脫產考博報名都不需要單位蓋章,這個是以訛傳訛了,但是如果在職的考博在擬錄取後是要單位人事部門和學校簽訂委培協議書的,否則就要將你人事檔案調入學校,二者只能選擇其一,學校在擬錄取的截止期既見不到委培協議書又調不到你的檔案就會取消你的錄取資格。

你完全可以等到擬錄取後再去辭職調檔沒有問題,但是有風險怕單位層層審批效率低到時候調檔誤期影響錄取就不好了。

工作後考博士和碩士考博兩個競爭哪個有優勢?

13樓:斌叔的故事瑰寶

在工作後考博士和碩士考博兩個選擇中,哪個更有優勢取決於具體的情況。以下是一些考慮因素:

1. 工作經驗:如果你已經有了相對豐富的工作經驗,那麼工作後考博士可能更有優勢,因為你已經有了一定的職業基礎和實踐經驗,可以更好地把博士研究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從而更有可能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2. 職業規劃:博士研究和職業規劃密切相關,如果你的職業規劃是在學術界或研究機構從事科研工作,那麼碩士考博可能更有優勢,因為你可以通過碩士研究積累更多的科研經驗和能力,更好地為博士研究做準備。

如果你的職業規劃是在企業或其他領域從事實際工作,那麼工作後考博士可能更有優勢,因為你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可以更好地將博士研究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

3. 學術能力:博士研究需要具備紮實的學術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如果你在碩士階段已經具備了這些能力,那麼碩士考博可能更有優勢,因為你可以更好地利用碩士研究積累的學術能力和經驗,更好地完成博士研究。

如果你在工作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工作後考博士可能更有優勢,因為你可以更好地將實踐經驗和學術能力結合起來,更好地完成博士研究。

綜上所述,工作後考博士和碩士考博兩個選擇中,哪個更有優勢取決於個人情況和職業規劃。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並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

工作後考博士和碩士考博兩個競爭哪個有優勢

14樓:

工作後考博士和碩士,哪個有優勢,在具體情況下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個人發展需求。如果你打算經過較長的學習和訓練過程加入高階或專業滾猛管理崗位,博士學位可能更適合。

如果大納你僅希望擴充套件專業知識並提公升職業技能,碩士學位就足夠了。工作崗位需求。如果你當前的工作崗位需要更高的學歷背景和更全面的專業知識,博士學位可以為你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如果工作崗位本身已經適合你的學歷背景,碩士學位就應該可以滿足需求。個人經濟條件。博士學位通常學習週期更長、費用更高,對個人經濟負擔來說碩士學位可能更實惠。

如果有企業或**補助,這點影響可能會減小。博士學位的意義。在某些行業、專業領域,博士學位 symbolizes 乙個更高的學術模範和專業地位,這種象徵意義對你而言可能很重要。

但在其他行業,博士學位的實際價值並不高於碩士。綜上,比較博士和碩士學位,個人需求滾備沒、工作需求、經濟條件以及行業慣例都需要考慮。找到這四者的平衡,你就可以明確博士或碩士哪個對你有更大優勢。

但在具體學習過程中,也要根據你自己的進步情況靈活調整。

你為什麼會選擇考公務員,你為什麼選擇考公務員?

天急風聲 假話,為了大家,真話,為了小家 寒梅傲雪枝頭 我絕望地發現我的專業除了當老師考公務員沒對口的了,但我欣喜地發現我高考好歹上600,我可以考試,所以我要考公務員。 我表弟在廠裡幹鋸床工,受不了那個苦後來去幹輔警了。 青梅門 人各有志!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 萬漢山 公務員都是管理嘛!還用說嘛?...

有更好的工作選擇的時候,你為什麼要考公務員

任性的公貓 公務員穩定,時間相對其他行業還是很多的,能夠照顧家庭,陪陪孩子。雖然現在工作量也很大,但其實除了基層,真正累的也不是很多。 花開31057鬥淘 眾所周知,公務員工作穩定 工資福利待遇優厚 政治前途光明 也符合千百年來的傳統思想。 銘刻 選擇考公務員,既是圓自己的乙個夢想,也能為國家的建設...

鄉鎮比較艱苦,你為什麼選擇到鄉鎮工作

首先,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方面的經驗是很缺乏的,去鄉鎮工作可以更多的接觸 鄉鎮提條件艱苦,但是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和情懷,深入群眾,瞭解人民的生活,從群眾中來, 工作畢竟不是娛樂啊,工作在基層,可以直接服務群眾,工資低一點,條件差一點,關鍵在與是要鍛鍊自己,基層工作是最基礎的工作,要了解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