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蓋步槍主體是什麼材料

時間 2021-10-14 22:51:39

1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現在的說法,“三八大蓋”實際上是一個槍族。在設計三八式步槍的同時,還設計了三八式6.5mm馬槍。

該槍除了槍管比步槍短306mm,揹帶環位置在槍身的左側,上護木從頭箍一直覆蓋到表尺座處以外,其他機構與步槍完全相同。在三八式馬槍的彈膛部位上表面,也像步槍一樣刻有日本皇花和“三八式”三個字的銘文。明治四十四年(公元2023年),又派生了一型帶有摺疊槍刺的6.

5mm馬槍,並將其年式定為“四四式”。四四式馬槍的機構特徵與三八式馬槍基本相同,只是在槍身的正下方增加了可以摺疊的三稜錐形槍刺,刺刀座與頭箍相連,在其彈膛部位上表面,刻有日本皇花和“四四式”銘文。到了昭和天皇十二年(公元2023年),“三八大蓋”又派生出一型6.

5mm狙擊步槍,因當年為日本神武紀元2023年,故稱之為九七式狙擊步槍(該槍彈膛表面的銘文為“九七式”)。九七式狙擊步槍乍一看很難與“三八大蓋”區分,仔細看來,九七式狙擊步槍有瞄準鏡座,可以裝瞄準鏡;槍的二箍上裝有一個鋼絲支架,平時向前摺疊於槍身之下,必要時向下,作為射擊時的腳架。其實,這個鋼絲腳架究竟有多大用處,能不能將槍架穩?

很值得懷疑!不過日本槍大多有個規律,這就是到一定的時候總會出點“邪怪、武蠻、拙笨”的東西來,否則就不叫日本槍了。關於“三八大蓋”的口徑,始終是日本陸軍爭論不休的問題。

早在日本大正天皇九年七月即公元2023年,日本陸軍技術本部的兵器研究方針就要求步槍採用7.7mm口徑,但直到昭和天皇十三年六月即公元2023年,才開始進行步槍使用7.7mm口徑九九式槍彈(與九二式重機槍彈同型)的試驗,目的在於使步槍具有與重機槍一樣的威力,從而解決6.

5mm步、機槍彈在中國戰場上顯得威力不足的問題。試驗中,使用的是口徑改為7.7mm的三八式步、馬槍和四四式馬槍,最後認為,兩型馬槍改大口徑之後,槍口動能以及後坐力過大;而“三八大蓋”改大口徑則沒有多大問題。

於是於昭和天皇十四年(公元2023年)在“三八大蓋”的基礎上出臺了7.7mm的新步槍,因當年為日本神武紀元2023年,故稱該步槍為“九九式”。九九式步槍基本上就是後期出廠的“三八大蓋”,除了口徑改大以外,又在二箍上增加了與九七式狙擊步槍相同的鋼絲腳架,立框式表尺兩側各增加了一根可以摺疊的、對空中目標射擊的提前量杆,並採用了覘孔照門。

昭和十五年七月以後,九九式7.7mm步槍被確定為日本製式**,“三八大蓋”則停止生產。因為體形如同“三八大蓋”的九九式7.

7mm步槍,槍口動能以及後坐力均比“三八大蓋”有所增加,顯然不適應五短身材的日本兵,所以接著又出臺了一型長度在“三八大蓋”與兩型馬槍之間的九九式7.7mm短步槍,其主要特徵為上護木從頭箍一直覆蓋到表尺座處,二箍處無鋼絲腳架,揹帶環在槍身左側。彈膛上方也銘刻日本皇花和“九九式”字樣。

此外,為了適應空降兵作戰需求,還生產了一種可從槍管節套處將槍分解成前後兩段的7.7mm短步槍,日本軍方將其命名為“二式”步槍。九九式7.

7mm步槍系列開始正式投產裝備日軍之時,也正是日寇“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之時。九九式無論是在中國戰場,還是在東南亞乃至太平洋戰場,事實上並沒有成氣候,更不能挽救日寇的失敗。到後來,九九式的生產水平和加工質量每況愈下,遠遠不及“三八大蓋”。

2樓:匿名使用者

體積上是木頭,重量上是鋼。

三八大蓋和中正式對射哪個威力大,“日本三八大蓋和功能漢陽造中正式步槍”有什麼區別?

徐州公雞 早期三八大蓋用的是圓頭子彈 鋼芯子彈 彈頭較長 威力不大 經常一一槍穿兩眼 後期三八大蓋用的是尖頭子彈 鉛芯子彈 子彈頭形狀是流線體,子彈頭的被甲薄 彈頭較短命中人後會在人體內翻滾,鉛芯爆裂,子彈頭的被甲變成魚鉤狀 遠比中正式的威力大。前邊一種多裝備中國戰場後邊一種多裝備太平洋戰場 永恆生...

38大蓋與98k究竟哪個更厲害?理由是什麼?

這兩個沒辦法放在一起比較,乙個是狙擊槍,乙個是步槍,大規模作戰中38大蓋會發揮出很大的威力和優勢,而98k作為狙擊槍中的老大哥,射程,準確度和威力都是不容小視的,但由於是單發狙,作戰時換子彈還是比較費時間的。38大蓋主要用於近戰進站時,他自然強於98k可以作為乙個舉世聞名的狙擊槍,它的遠端殺傷力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