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類破壞造成的生態災難,人類隨意破壞自然環境給地球造成了哪些生態災難

時間 2022-04-02 07:10:11

1樓:第七客

現在地球上的生態災難,可以說是愈演愈烈且毫無冷場,空間尺度之大橫跨陸海空,時間尺度之大影響數十代.地球本身就是乙個生命共同體,因果關聯複雜得難以想像,生態災難牽涉層面之廣難以衡量.根據世界守望機構的統計,每年各種生態災難所造成的生態難民高達1,000萬以上.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分別在天空,陸地,海洋正在進行的全球性,區域性與地方性的生態災難.

最引人注目的全球性生態災難之一是天空的臭氧層破洞.臭氧層因人類活動的破壞變得愈來愈稀薄.臭氧層阻止輻射抵達地表,如果臭氧層繼續消失,地球上的生命將不保.

科學家指出,臭氧層變化只要達到1%,10年之內就可能導致幾千萬人罹患**癌.2023年南極臭氧層破洞面積已達2,830萬平方公里,已經比三個美國還要大,而且擴充套件到南美洲南端的上空.北極上空也已經出現臭氧層破洞,將會影響西歐,東北亞及北美洲等稠密人口的地區.

再來看歐洲陸地一場人為蓄意製造的區域性生態災難--萊茵河恐怖汙染事件.德國國家電視台zdf揭開近年萊茵河生態災難的禍首,即前蘇聯秘密**的恐怖活動.2023年間,歐洲的大型化工廠,製藥廠及其倉庫接二連三發生**,劇毒化學物質流入萊茵河,帶給流經多國的萊茵河一場毀滅性災難,死魚堆積如山.

甚至經過十餘年後的今天,附近居民各種怪病的發病率遠遠高於其他地區.

在台灣海洋意外發生的地方性生態災難--阿瑪斯號漏油汙染事件.阿瑪斯號在恆春鵝鑾鼻東方海域發生觸礁擱淺海難,船上重油與柴油約有1,100噸外洩而汙染鵝鑾鼻海域及海岸,在東北季風的吹襲下,墾丁國家公園的龍坑生態保護區首當其衝,珊瑚礁等生態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近二十年來,全球各地因船難油汙而造成的生態災難層出不窮,對生態,漁業,觀光都造成了致命衝擊.

製造生態災難,不只是現代人的專利.在歷史上,甚至史前時代,也可見到許多人為的生態災難.中國漢代繁榮一時的樓蘭古國因過度開發導致沙漠化而亡國,這是歷史記載的人為生態災難.

科學雜誌日前發表人類大量捕殺野生動物造成各大陸史前動物的大規模滅絕,這是史前時代的人為生態災難.

生態災難,可說是這世紀最普遍的災難.那麼,哪些是屬於生態災難呢 生態災難(eco-disaster)是指特殊干擾事件引起的生態性結構損毀與功能喪失,進而造成對相關生命的傷害,衝擊與滅亡等災難.災難幅度有大有小,大型生態災難所涵蓋的時空尺度大,傷害範圍廣,復原時間長.

這些生態災難是怎麼來的呢 早期雖然這些人為生態災難的型別各有不同,但是卻有以下荒謬的相同之處.

享受利益的與負擔損害的總是不同的一群,搞破壞的與搞拯救的也是不同的一群,代罪羔羊總是在歷史重演.經濟系統的不完善總是犧牲生態為代價,不僅轉嫁環境成本給人民,還要國家動用人民納稅來補貼處理,造成貧富更加懸殊.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收成了許多沉重的生態災難,例如乾旱,洪水,土石流與沙塵暴等等.

有了這麼多的案例與教訓,我人民對生態的無知,冷漠與傲慢,所釀成的生態災難不僅摧毀自然,甚至毀滅自己.

因此,生態災難需要慎重管理,不僅要事後恢復,更是要事先預防.首先,國家需要生態安全的保障,因為許多生態災難都是漸進形成的,這需要國家的監測與因應.其次,個人需要生活方式的調整,太多生態災難都是無知製造的,這需要個人的警覺與認知.

面臨這麼多的生態危機,所剩的時間不會太多,人類必須盡快在拯救和毀滅之間作個選擇.

2樓:匿名使用者

vevry vevry 的多! ** 火山爆發 全球變暖 水土流失 旱災 海嘯 龍捲風 洪澇......k多

3樓:

沙塵暴 泥石流 山體滑坡 酸雨 洪水 ......

人類隨意破壞自然環境給地球造成了哪些生態災難

4樓:風語愛生活

1、水資源枯竭

水資源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合適的質量,並滿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具體利用的需求。

2、核汙染

核汙染主要指核物質洩露後的遺留物對環境的破壞,包括核輻射、原子塵埃等本身引起的汙染,還有這些物質對環境的汙染後帶來的次生汙染,比如被核物質汙染的水源對人畜的傷害。

3、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有害物質進入海洋環境而造成的汙染,會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捕魚和人類在海上的其他活動,損壞海水質量和環境質量等。

4、土地沙漠化

狹義的荒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也就是人為濫砍樹木,使破壞土地平衡,變成沙子!

5、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

5樓:同風而起

江河氾濫,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6樓:牛乳達人

1度抽取水導致面沉

2度放牧墾田導致土沙漠化

3亂砍樹導致土沙漠化

4度捕魚導致魚類數量銳減

5瘋狂捕殺野物讓物滅絕

6排放害氣體,讓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山融化,海平面公升,使沿海城市家遭受淹沒危險...

7樓:卿

你在想屁吃,我也布吉島(≧ω≦)

8樓:

水資源枯竭,和汙染,海洋汙染,漳河氾濫,水土流失

人類因破壞環境導致的生態災難

9樓:

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是高空大氣中臭氧濃度較高的氣層,它能阻礙過多的太陽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護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長。臭氧層的破壞主要是現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氟利昂進入平流層,在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原子氯通過連鎖反應而實現的。最近研究表明,南極上空15-20千公尺間的低平流層中臭氧含量已減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損失可能高達95%。

北極的平流層中也發生了臭氧損耗。臭氧層的破壞將會增加紫外線β波的輻射強度。據資料統計分析,臭氧濃度降低1%,**癌增加4%,白內障發生則增加0.6%。

到本世紀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層已減少了5%-10%,使**癌患者人數增加了26%。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溫室氣體大向大氣層,使全球氣溫公升高的現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co2大約為230億噸。比20世紀初增加20%。

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遞增,這必將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生態系統破壞以及海平面的上公升。據有關資料統計**,到2023年全球海平面上公升約20cm,到本世紀末將上公升65cm,嚴重威脅到低窪的島嶼和沿海地帶。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於人們過渡的放牧、耕作、濫墾濫伐等人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質量下降並逐步沙漠化的過程。全球土地面積的15%已因人類活動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地退化中,水侵蝕佔55.7%,風侵蝕佔28%,化學現象(鹽化、液化、汙染)佔12.1%,物理現象(水澇、沉陷)佔4.2%。

土壤侵蝕年平均速度為每公頃約0.5-2噸。全球每年損失灌溉地150萬平方公頃。70%的農用乾旱地和半乾旱地已沙漠化,最為嚴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

在過去的20年裡,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飢餓的難民由4.6億增加到5.5億人。

廢物質汙染及轉移

廢物質汙染及轉移是指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或向他國排放的廢氣、廢液、固體廢物等,嚴重汙染空氣,河流、湖泊、海洋和陸地環境以及危害人類健康的問題。目前,市場中約有7萬一8萬種化學產品,其中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有危害的約有3.5萬種,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災變的有500餘種。據研究證實,一節一號電池能汙染60公升水,能使十平方公尺的廢物汙染土地失去使用價值,其汙染可持續20年之久。

塑膠袋在自然狀態下能存在450年之久。當代「空中死神」--酸雨,其對森林土壤、湖泊及各種建築物的影響和侵蝕已得到公認。有害廢物的轉移常常會演變成國際交往的政治事件。

發達國家非法向海洋和發展中國家傾倒危險廢物,致使發展中國家蒙受巨大危害,直接導致接受地的環境汙染和對居民的健康影響。另據資料統計,我國城市垃圾歷年堆存量已達60多億噸,侵占土地面積達5億平方公尺,城市人均垃圾年產量達440千克。

森林面積減少

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總排程室」,對環境具有重大的調節日益減少的森林功能。因發達國家廣泛進口和發展中國家開荒、採伐、放牧,使得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壞。

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如果用陸地總面積來算,地球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6.6%。森林減少導致土壤流失、水災頻繁、全球變暖、物種消失等。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類,已將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乙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生物多樣性減少

物種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種性減少是指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物物種,

物種多樣性減少由於生態

環境的喪失,對資源的過份開發,環境汙染和引進外來物種等原因,使這些物種不斷消失的現象。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約有3000萬種。自2023年以來,已有724個物種滅絕,目前已有3956個物種瀕臨滅絕,3647個物種為瀕危物種,7240個物種為稀有物種。

多數專家認為,地球上生物的1/4可能在未來20-30年內處於滅絕的危險,1990-2023年內,全世界5%-15%的物種可能滅絕,也就是每天消失40-140個物種。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對進化和保護生物圈的生命維持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資源枯竭

水資源枯竭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似乎無所不在。然而飲用水短缺卻威脅著的生存。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達7萬億立方公尺,加之工業廢水的排放,化學肥料的濫用,垃圾的任意傾倒,生活汙水的劇增,使河流變成陰溝,湖泊變成汙水地;濫墾濫伐造成大量水分蒸發和流失,飲用水在急劇減少。

水荒,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專案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流受到汙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過6.5毫克/公升,水中氮和磷汙染,汙染河流含磷量均值為未受汙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另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個國家為嚴重缺水,危及20億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東地區。

許多科學家預言:水在21世紀將成為人類最缺乏的資源。正如人們所希望的,不要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最後一滴水。

核汙染核汙染是指由於各種原因產生核洩漏甚至核**而引起的反射性汙染。害範圍大,對周圍生物破壞極為嚴重,持續時期長,事後處理危險複雜。如2023年4月,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13萬人被疏散,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

破壞生態環境會對人類造成怎樣的災害

全球氣溫公升高的原因是什麼?在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的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們普遍反映近些年冬季氣溫越來越高了,好像冬天不像以前那樣冷得難熬了。其實不僅是我國這樣,全球的氣溫都在公升高 也不是這幾年,自80年代以來氣溫連續公升高。由於全球變暖,使得冬季降水量增加,夏季出現異常高溫和嚴重乾旱,某些地區暴雨次數增...

人類活動對農村生態多樣性的破壞

因為人類飼養一個物種或消滅一個物種都是人本身的利益決定的,所以符合人類利益的就被保護或飼養,反之則被 或滅絕。這種破壞不僅僅是在農村,而是整個自然界。1。對物種選擇上 一個物種給人類帶來的利益越大就越能夠得到壯大,人類甚至可以對即將滅絕的物種採取保護措施,最終使物種數量激增!除生育能力較弱的物種 2...

有關破壞生態系統後造成惡果的事例

月亮少女 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 5日 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 工業區處於狹窄的盆地中,12月1 5日發生氣溫逆轉,工廠排出的有害氣體在近地層積累,三天後有人發病,症狀表現為胸痛 咳嗽 呼吸困難等。一周內有60多人死亡。心臟病 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多諾拉事件 1948年10月26 31日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