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軍事能力到底怎麼樣,劉備的軍事才能如何呢?

時間 2021-06-08 00:09:25

1樓:李曉鴿說歷史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劉備幾乎白手起家,一路從低層軍官做到縣令,靠的是戰功,不是仁義——雖然只是剿滅河北黃巾軍,而不是和什麼正規部隊作戰。

後來董卓入京,禍亂朝廷,袁紹兄弟拉諸侯會盟,劉備帶著兄弟在老校友公孫瓚名下,好像也沒什麼建樹——吶,如果你非說演義裡的三英戰呂布也算是戰績的話~其實討伐董卓最光彩的應該是孫堅。

而後劉備繼續跟著公孫瓚混,直到感覺這傢伙在與袁紹的爭霸戰爭中藥丸,說河北這邊有老哥你在一定穩了,我去支援一下南邊吧。注意,在軍事才能中,準確的戰略預判很重要,**就曾**過德軍將會繞過法國的馬其諾防線,法國短期內將會潰敗。顯然,劉備也具備這樣的能力,而且證據不止這乙個。

在公孫瓚被袁紹擊敗的時候,劉備已經在徐州站穩了腳跟,作為公孫瓚曾經的客將,劉備當時所處的環境有多凶險呢?西面的曹操剛剛把呂布趕出兗州,坐定中原,隨時要東進徐州,以了上次沒能滅掉陶謙還被呂布抄後路的仇。進占了青州的袁紹與劉備不溫不火,但也絕非盟友,南面的袁術與劉備在淮河流域刀槍相向,呂布在小沛心懷鬼胎。

即便如此,劉備還是能在淮河流域和袁術僵持著(至於轅門射戟的橋段,更多是演義),在被呂布抄了後路之後,劉備只能投奔和呂布都有仇的曹操——如果劉備只是個政治正確的旗桿皇叔,他頂多會像孔融一樣被安排在許昌養老,然後不知何時被按個罪名乾掉,而不是後來還有機會跟著曹操一起殺回徐州滅了呂布。

後來劉備又接下了衣帶詔,帶兵重奪徐州,乾掉車騎將軍,拉起旗幟與曹操徹底翻臉,總共也沒用多久——難度當然比孫策拿下江東低了許多,但這也是很漂亮的突襲。所以,劉備的戰役指揮能力和戰略眼光一樣好。

在被曹操趕出徐州後,劉備投奔袁紹,沒過多久就發現袁紹遲早藥丸,於是劉備對袁紹說了和對公孫瓚說的話——要不,我去南方開闢第二戰場吧?

進軍豫州(事實上只有汝南)的劉備也根本無力偷襲許昌(想想他收編的那些個黃巾餘黨的戰鬥力吧,只能用烏合之眾形容,他自己核心的老部隊是不會拿來冒這樣的風險的),退一步說,劉備即使孤注一擲把許昌拿下,也很難有足夠部隊守住許昌,或者帶漢帝南下襄陽。饒是如此,劉備在汝南還是經營得不錯——直到曹操乾掉了袁紹。

後來在新野的一系列戰役和行為說明了劉備是非常清醒而且果決的軍事領袖,火燒博望和火燒新野並不是演義裡諸葛亮的出山之作,而是劉備一手導演的,在博望坡燒的是劉備自己的軍營,並不是少了夏侯惇。至於裹挾新野百姓南下襄陽,口號當然要政治正確了,其實誰都知道百姓就是亂世最重要的資源,沒了人口就等於沒了根基,也就別打仗了。只是撤退途中發現襄陽蔡家奪權,荊州當局直接倒向曹操了,劉備在襄陽外邊的處境就和敦刻爾克大撤退前的聯軍一樣,只是曹操不是希特拉,發現滅了劉備的機會直接就派兵追上去了。

而沒了落腳地的劉備只能轉道去江夏,但路途遙遠,劉備的步兵加民眾大軍被迫與曹軍打了幾次阻擊戰,當然,阻擊部隊打一次就被衝誇一次(老婆孩子都打散了,可見當時有多亂),不過即便如此,劉備還是在關羽的接應下成功跑路——也不是所有將軍都是常勝不敗,在那樣的絕境下逃出生天,已經是奇蹟,乙個好的將軍,不僅要在勝利中得到最大的戰果,也要在敗仗中儲存盡可能多的實力。

而後劉備與江東聯手,在赤壁大戰後趁周瑜和曹仁爭奪荊州時巧奪江陵,又靠手下一幹人才的外交手段穩住了孫劉聯盟,隨後迅速發兵南下奪取荊南四郡,奠定一方基業——後面三足鼎立的故事不再多說。

劉備這樣的梟雄如果不會打仗,或者軍事才能一般,是不可能在漢末那樣的險境中生存下來,並成為一方霸主的,他的時運和能力比曹操差了一些,但綜合軍事能力(戰略眼光和戰術技巧)絕對比同時期大部分的君主要好。

2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劉備的軍事能力很差,從夷陵之戰的慘敗就可以看出來,沒有一點章法。

3樓:啦啦隊地方

劉備的軍事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他從無到有,一路征戰打下了蜀國。但是很可惜,他最後的決策很失敗。

4樓:小鄧同學

劉備的軍事能力其實是很強的,劉備雖然前期起兵的時候因為實力差距太明顯導致屢戰屢敗,但是劉備有幾十年的軍旅經驗,能力已經非常強了。

劉備的軍事才能如何呢?

5樓:匿名使用者

在"三國志"中陳壽對劉備給出了乙個公平貼切的評語: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氣焉.及其舉國託孤與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在此,鄙人從"三國志'的評語出發,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為劉備"平反".

一`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氣焉.

劉備仁厚,古今皆知.但是大家都把他的仁厚,寬巨集.理解成為一種懦弱的表現.這不僅夾帶了太多的個人感情,而且對劉備也很不公平.

事例一:

"三國志"中記載了這樣乙個故事:在劉備擔任平原相時期,有一平民素來看不起劉備,一日花重金收買乙個刺客假扮客人前去刺殺劉備,最終被劉備的誠意感化,不忍刺之.告訴劉備後離去.

根據魏書記載:劉平節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又魏書記載曰:

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劉備的人心如此,可見一斑.

點評:劉備如此厚待自己的百姓,能夠禮賢下士.在當時中國等級制森嚴的社會中僅此兩點就足以稱道.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中國君主也許是鳳毛麟角了吧."三國演義"中記載劉備僅僅和張飛關羽兩人有如此關係,其實不然.

他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也許有人會說:"曹操和孫權也能夠做到,比如曹操與許攸,孫權和魯肅.

誠然,曹操與孫權是這麼做過,但是大家有沒有想到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做的動機為何?曹操親迎許攸,是在他與袁紹對峙,自己明顯處於不利情況下.可謂朝不保夕.

當對方營中來了一位投靠自己的人,而且還是自己的故交,曹操又素知其能,並且極有可能對自己有莫大幫助的人.又有誰不會去親自迎接呢?曹操與孫權重視的是人才中的"才"字,而劉備不然,他重視的是人才中的"人"字.

他對於所有前來歸附他的士人,無論學識如何,都同等對待.不分親疏.能夠禮賢下士,平等待人,是劉備得人心的兩**寶!

事例二:

當陽長板之戰是三國中的一場著名的戰役.在羅貫中精妙的文筆中,湧現了太多精彩,被人津津樂道的,膾炙人口的故事:趙子龍單騎救主,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等.

但是在"三國志"中卻記載的極其簡單,寥寥幾十字三國志"蜀書 先主傳二中記載:彼(劉備)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又記曰:

"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士到,何以御之?"先主曰: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又記曰當陽大戰:"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幾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點評:也許不少人看後又該大罵劉備:軟弱無能,沒有計策.

連自己的妻子都不要,只顧自己逃命.也許單單從戰役的結果來看,曹操是大勝,劉備大敗.但是大家有沒有想到劉備為什麼敗?

劉備的"大敗"後面隱藏著什麼呢?劉備本來可以精兵簡裝,直撲戰略要地江陵,一旦據守江陵,曹操很難在段時間內解決劉備.如果那樣三國的歷史也許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但是無奈,劉備深得人心,有如此多的百姓跟隨,行進的速度十分緩慢.在下認為此時如果換了三國中另外兩位君主的任何一位都會選擇是丟棄百姓,選精兵星夜趕赴江陵據守.也許會有人認為做出這樣的決策顯得有點太不仁義太過無情了,其實單從當時的局勢來講任何乙個明智的君主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無可厚非,也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劉備不是不知道,但是他還是沒有丟棄自己手下的百姓,一句:"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說的何其有氣魄!

此大英雄之舉!成大事者當以人為本,這種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各位英雄好漢總結出來的精華,但是又有誰能和劉備媲美,把這句話演義的如此精妙,如此生動?寧肯自己全軍覆滅,也不願丟棄百姓.

如此的豪言壯語,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就沒有體現出來?"三國演義"本來是揚劉貶曹的,但是為何連這樣的話也沒有寫出,這不能不說是羅貫中的失誤!

二`及其舉國託孤與諸葛亮,而心神無貳,城君臣之至公

"三國演義"中劉備託孤寫的很精彩,雖然更多的表現了諸葛亮作為乙個臣子的'誠"但是還是讓人感覺劉備對自己大臣的信."三國志"蜀書 先主傳二中記載:先主曰:

"人五十不稱夭,年以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但以卿兄弟為念.又記曰:"將死時,呼魯王與語:

"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對於死,劉備表現的十分坦蕩.能夠在自己馬上要死時,對諸葛亮推心置腹地說出這樣的話,而正是這句話,成為日後諸葛亮六伐中原的動力所在,並最終病死武丈原,成為後人敬仰的千古名相.

雖然對於劉備託孤不少人認為並不是劉備的本意,他只是害怕諸葛亮起來造反,而故意給諸葛亮上乙個枷鎖.並非誠意.以此來貶低劉備的為人.

其實,我認為如果照這樣說的話,非但不能埋沒劉備的能力,而是更能表現他的能力,一人在將死之時,還能做出如此精妙的安排,能摸準諸葛亮的心態.做出統籌,不能不嘆服劉備的政治手段與眼光.

事例二:

劉備投靠劉表,一日劉表宴請劉備."三國志"蜀書 先主傳二中記載: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屁股)裡生肉,慨然淚下.

還座,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肉復生.日月若遁.

,老將至矣!"

點評:"三國演義"中,不少人評價劉備是"小人"無信無義.先隨曹操,就私圖叛變,隨袁紹,又叛逃.

後隨孫權,又奪取荊州.反覆無常.但是對於此,在下認為對劉備很不公平,關羽為了保全姓名,投降曹操,卻得了乙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美名,為什麼劉備就不行呢?

退一步說,我覺得這樣的精神更能表現劉備的大英雄,大氣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劉備在三國中也許是打敗仗最多,受到的打擊與失敗最多的君主,原因不是他指揮不能,而是實力相差過於懸殊.

劉備的勢力在赤壁之戰前一直不大.劉備因為自己沒有鞏固的根據地而四處奔走,得到的土地都屬於彈丸之地,別人想什麼時候打你就什麼時候打你.被打敗了,明哲保身,不得已而投靠他人.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而至於他跟誰誰反,不能說他無恥,只能說他"胸有大志,不甘為人下.袁紹等眾如此厚待劉備:

"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間."要是遇到乙個胸無大志的人,肯定認為找到了乙個安身之處,而打消了與曹操等各路英雄爭奪天下的念頭.錦衣玉食,安逸穩定的生活是誰都想要的.

劉備想不想要?也想.但是他明白,一旦自己的生活安逸下來,爭奪天下的念頭就會在他的腦子裡被磨滅.

與劉表一番對話,說的多麼深刻,劉備與劉表雖同宗,但是絕非同一類人.為了幹一番事業,為了恢復漢朝,劉備寧肯不去過安逸的生活而選擇顛沛流離的軍旅生活.雖然他的人生旅途充滿了艱辛與坎坷,但是劉備不曾有一刻懈怠過,而這正是劉備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百摺而不撓,失敗而不氣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低頭.勇敢闖過去.

這是劉備用一身向後人宣告的乙個真理!

總結:劉備一生經歷了太多坎坷,經歷了太多磨難.但是他憑藉自己百折不撓的意志,不肯低頭的品格,憑藉自己的才幹,終於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國,成就了一代帝業.

劉備能夠成為三國眾多君主中笑到最後的三位君主:曹操,孫權,劉備三人中的一位的,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比別人更有毅力,能夠忍受別人無法忍受的痛苦與失落。「萬事開頭難」劉備的英雄之路不僅僅是開頭難,他的一身坎坷與艱辛,是好福氣的孫權,好運氣的曹操,無法比擬的。

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劉備在帝王之路上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會,但是他沒有因為接連不斷的失敗氣餒,始終為了自己目標奮鬥。「忍」與「耐」貫穿了劉備的一身。

值得注意的是:劉備的「忍」「耐」並不代表他懦弱,該堅強的時候絕對不能軟弱,(如長板坡一戰)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與其白白的為了所謂的「致死不虞」「忠勇有佳」這樣的美名去送死,不如用點韜略之術,明哲保身,以圖東山再起!正所謂「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五湖明月存,不愁無處下金鉤!

」所以,在下認為:劉備的成功並不全是因為諸葛亮這位傑出政治家的規劃,而更多的憑藉自己的努力,一種永不屈服的性格!

有著超乎於其他英雄的忍耐力,是劉備成為千古一帝的重要法寶!

劉備之墓在什麼地方,劉備的墓地到底在哪裡

劉備攻打吳國失敗後,退到了白帝城。於公元223年4月病逝。5月,諸葛亮扶靈柩回成都,8月下葬。人們根據史料的記載,認為劉備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因為上述的史料 於陳壽的 三國志 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 從事文獻檔案管理工作 在蜀漢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劉備的葬處。劉備死後,屍體由奉節運回成都,後與...

中國有沒有能力建造航母戰鬥群?軍事太狂熱的別進

書生存劍氣 我很理性。你說得很對。但現在,中國並不需要和美國開戰,也沒想發生戰爭,只要保留足夠的自衛能力就行了,韜光養晦就是這個道理。我想能力是有的,但我想造一艘中型航母放在南海,威懾南海諸國,就很好了,現在開發出大型航母戰鬥群沒必要,還浪費錢。 如果你要求向美國看齊,那我們是完全沒有這樣的能力。我...

淨眼的能力是什麼,能力到底是什麼意思?

淨眼,日本漫畫 boruto 火影新世代 及改編動畫中的設定,是漩渦博人獨有的一種瞳術。能夠預知浦式空間傳送的位置。淨眼的眼球為淡藍色,球結膜為黑色,可以看到周圍環境的查克拉流動情況,具有能洞察遠處的望遠眼及看透物體的洞察眼,但並不會和白眼一樣在使用時暴起青筋。大筒木桃式稱這眼睛註定不平凡。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