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歷史,福州歷史演變?

時間 2021-06-11 15:24:13

1樓:匿名使用者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山傲首挺立,閩江穿流城區,白塔、烏塔,兩塔對峙,構成榕城獨特的“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設、山水靈秀、氣勢非凡,素有“東南都會””福地寶城”之美譽。 福州,現轄五區二市六縣(鼓樓、臺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個區,福清、長樂兩市,閩候、羅源、連江、平潭、閩清、永泰六個縣)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萬,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萬。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曆史的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

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于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別名。因王審知受封閩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定都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了“閩都”之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發動市民廣植榕樹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又得“榕城”之美稱。

福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著歷代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等等,僅宋、明、清3個朝代,福州籍進士達3632人,其中狀元7人,位居全國各州府的前列,近現代名人燦若繁星,舉不勝舉。

福州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為福州人囊括。2023年,國家對近現代中國傑出專家學者所作的統計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學部委員、院士47人,均列全國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勝古蹟眾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互相融合、交相輝映。至今許多文物名勝古蹟仍完好無損。據普查統計,已發現古遺址、古建築、古墓群等各類文物點4497處。

其中有新石器時代遺址81處;商周遺址67處;宋至清代木構古建築2040處。唐至清代的古塔、經幢64座,古橋354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保護單位54處。

著名的文物有:建於2023年前的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華林寺,立於2023年前的,被譽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稱為書法藝術“世寶”的唐篆書法名家李陽冰親書的烏石山摩崖石刻,閩候縣曇石村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遺址等。

福州臨江吻海,閩江橫貫城區,年均徑流量600多億立方米,海洋麵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產魚類620多種,是全國三大海水養殖基地之一。海岸線長達1137公里,有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處。

福州與臺灣島一水相連,東澳港至臺灣新竹僅70海里。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溝通中國與亞太地區的海上樞紐。歷代到海外謀生創業者眾多,如今已有250多萬僑胞分佈在世界各地。

歸僑、僑眷和港澳眷屬近百萬人,在臺灣地區有60多萬福州鄉親。

福州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中**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溼潤,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時,相對溼度77%。年平均氣溫為19.

6℃,最時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0.5℃,最熱時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

5毫米。農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飄香,四時蔬菜紛呈。福州山地佔80%,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福州是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旅遊城市。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山水特色凸顯,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蓮(蓮花峰)南虎(五虎山)拱衛,盆地面積1440平方公里。閩江橫陳,吉祥山、煙臺山、高蓋山、五虎山逐案抬升,烏石山、于山分列左右。

白塔、烏塔各置東西,晉安河、白馬河如蛟龍出水,以屏山為珠,呈“雙龍戲珠”之勢。福州的第一勝景鼓山,國家級重點佛教寺院西禪寺早已蜚聲海內外。市區的西湖公園、左海公園、森林公園、溫泉公園、鱷魚公園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態。

郊縣平潭海壇度假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省級風景名勝福清石竹山、連**芝山、永泰青雲山、閩候十八重溪等等。這些名山秀水風景如畫,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輝,吸引著無數中外旅遊觀光者。

福州民間工藝久負盛名,傳統的工藝品脫胎漆器、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壽山石雕和200多年曆史的脫胎漆器名揚中外,與軟木畫被稱為“榕城三絕”。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劇和評話,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傳統藝術。

而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牆”名揚海內外。魚丸、太平燕、鼎邊糊、線面等是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福州還是全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溫泉分佈在方圓約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這在國內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見的。

福州為何稱“都”呢?原來,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時期,王審知隨兄王潮從王緒起兵南下入閩,於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後於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受封為閩王,建立閩國。因首都定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閩都”之稱。

此外,福州在我國歷史上還曾兩次被作為臨時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2023年),元兵攻陷了當時南宋政權的國都臨安(今杭州),恭帝趙顯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虜,其兄趙昰於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稱端宗皇帝。當時的福州成為臨時首都,改年號為“景炎”。

但是,還不到半年時間,元兵又從浙江向福州進軍,十月攻破邵武城,經南平而下,於十一月逼近福州。當時閩府尹王剛中開城門投降,端宗皇帝從海路逃往廣東。

第二次福州被臨時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2023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被奉監國,於是在福州稱帝,改紀元為“隆武”,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時改福建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為皇帝行宮,並封一批文武**要職,猶如京城規範。

其中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受封為“平虜侯”,鄭成功賜為國姓(朱)。但不久,鄭芝龍叛變降清,形勢逆轉。仙霞嶺重關百里無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見勢不妙,決定離開臨時首都福州,經南平轉閩西。

第二年,清兵攻入閩北建寧縣,並直驅南平,朱聿鍵皇帝倉卒逃往長汀,這年八月(2023年)他與愛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以來它有十二個別稱:分別是“閩中”、“晉安”、“鳳城”、“三山”、“長樂”、“榕城”、“天興府”、“福安”、“閩海”、“閩州”、“泉州”、“左海”等。

“閩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七年後又增設四個郡,其中福建叫“閩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廣義上稱福建為“閩中”,而狹義上則稱福州為“閩中”。

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時留有一首描寫福州秋天的詩,題目就叫《閩中秋思》:“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說明當時福州稱“閩中”,秋色如畫,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詩的最後稱“不堪行”。

“晉安”:魏晉南北朝時,晉人紛紛避戰亂從中原入閩,始稱“八姓入閩”,不少望族定居於福州今東門晉安河兩岸,故此時福州別稱“晉安”。

“鳳城”:晉代地理學生郭璞為福州勘察新城,擴大範圍。他在《遷城記》中說,福州“其城形狀,如鸞如鳳”。

於是福州被人視為“鳳城”,如今福州許多地名還都帶“鳳”,如西門的“鳳凰池”,工業路一帶的“大鳳山”、“小鳳山”,東街有“鳳凰坊”,東門有“鳳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書有“鳳邱鶴林”,清代三牧坊有“鳳池書院”等。如今在閩江二橋南端聳立著一座“鳳鳴三山”的雕塑,象徵福州的南大門。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範圍進一步擴大,把屏山、烏山、于山圈入城內,故此後福州便有“三山”之別稱。如今海外福州籍華僑聚集地行會組織仍稱“三山會館”。

“長樂”:公元933年,“開閩始祖”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福州為“長樂”,所以這一歷史時期的“長樂”不是指今天的“長樂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發動居民“編戶植榕”,於是“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從此福州開始有“榕城”的別稱。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揮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護送益王趙昰入閩,在福州建立臨時“國都”,將福州改為“福安”。 “天興府”:

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2023年),明朝國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在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稱福建為“福京”,福州為天興府。

福州歷史演變?

2樓:

東冶港興起

【東冶港興起】東漢、三國時期,東冶港逐漸興起。東冶港在閩江口福州灣內,系天然良港。閩越王無諸創立閩越國,建都於東冶(今福州市),故名。

它不僅與臺灣、琉球有聯絡,而且開闢了與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的海上**航線,成為中國最早的**港口之一。

空襲作戰的歷史演變

人類史上最早的空襲,發生在19世紀中期的奧意戰爭 1848年 1849年 中。當時,奧地利軍隊使用了200個小型自由氣球,攜帶30磅的炸彈,計畫將其送到威尼斯上空然後降落,但由於風向不利,該目標未能實現。飛機發明之後,很快被運用到戰爭之中。而首次通過飛機進行的空襲,發生在1911年11月1日。當時,...

請問鹽城歷史演變,鹽城的歷史文化

古月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 二 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 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

文字的歷史,歷史文字的演變過程是什麼?

深院鎖清秋 文字是人類用來交流的符號系統,是紀錄思想和事件的書寫形式。一般認為,文字是乙個民族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則認為文字是在階級社會產生以後才產生的。文字在發展早期都是圖畫形式的表意文字 可以 望文生義 發展到後期,絕大部分演化為記錄語音的表音文字,這種演化往往出現在異族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