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263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則以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與魏軍相持,魏軍不能前進。
鄧艾遂率精兵偷度陰平攻占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降,姜維聞訊後帶部投降鍾會,蜀漢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的統一戰。
魏滅蜀之戰,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魏能滅蜀,在於前者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優於後者,但戰場上的勝負,又與雙方的指揮、謀劃直接有關。
三國後期,魏、吳、蜀並立抗爭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長變化而漸趨崩潰。其中,魏國自明帝曹睿死後,齊王曹芳為帝,大權旁落在司馬懿手中。司馬懿死後,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
司馬氏父子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勢力,籠絡士族,並經過幾次廢立皇帝事件,準備代魏自立;同時,他們還注意招攬人才,移民實邊,繼續曹操的辦法,推廣屯田,並興修水利,使魏國在司馬氏的掌管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十分強大。相比之下,蜀國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著比較穩定的局面。及蔣琬、費禕之後,姜維執政,多次對魏用兵無功,消耗了國力。
特別是後主劉禪,自諸葛亮死後,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結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種麥以避禍。至此,蜀國的基礎已大大動搖。這時的吳國,因孫權死後,內爭迭起,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多次攻魏也多以失敗告終。
吳國的實力大大削弱了。
這樣,在三國中,司馬氏掌政下的魏國,勢力最強,具備了滅吳、蜀,統一天下的條件。
魏元帝曹奐景元三年(262年),執政的魏大將軍司馬昭,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為蜀國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決定採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滅東吳的方針。為此,魏任鍾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作伐蜀準備。同時揚言要先攻吳,以迷惑蜀國。
姜維聞訊,忙把情況上報劉禪,建議派兵把守陽安關口(即陽平關,在今陝西甯強西北)和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的橋頭,作好防備。但昏庸的後主只寵信宦官黃皓,黃皓則相信鬼巫之說,以為魏軍不會進攻,劉禪信以為真,把姜維的建議,置之腦後,連群臣都不讓知道。
景元四年(263年)夏,魏「徵四方之兵十八萬」,分三路進攻蜀國:征西將軍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今甘肅臨洮)向甘松(今甘肅迭部縣東南)、沓中,進攻駐守在此的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今甘肅禮縣祁山堡)向武街(今甘肅成縣西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鎮西將軍鍾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別從斜谷(今陝西眉縣南)、駱谷、子午谷(在今陝西西安南),進軍漢中。
蜀國後主見魏軍真的來攻了,才倉卒應戰,忙遣右車騎將軍廖化率一支人馬往沓中,增援姜維;派左車騎將軍張翼和輔國大將軍董厥率另一支人馬到陽安關防守漢中的外圍據點。
這年九月,魏軍三路大軍發起進攻。在東南,鍾會的主力部隊三路齊進,而這時劉禪卻不等援軍到達就敕漢中各外圍據點的蜀軍撤退,魏軍在沒遇抵抗的情況下,迅速進入漢中,並隨即進逼陽安關。蜀陽安守將傅全,堅守苦戰,旋因部將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
魏軍進占陽安關後,又長驅直入,進逼劍閣(今四川劍閣縣西),威脅蜀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與此同時,鄧艾率領的西路魏軍也攻勢,使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趨分別從東、西、北三面進攻沓中的姜維。姜維獲悉魏軍進入漢中的訊息,就慮及陽安關有可能丟失,劍閣孤危,遂引兵且戰且退,企圖移向劍閣。但是諸葛緒率領的中路魏軍已從祁山進達陰平之橋頭,切斷了姜維的退路。
姜維為調開橋頭魏軍,乃引軍從孔函谷(今甘肅武都縣西南)繞到諸葛緒後側,攻擊魏軍。諸葛緒深怕自己的後路反被切斷,忙命魏軍後退15公里。姜維趁機立即回頭越過橋頭。
當諸葛緒覺察自己上當時,蜀軍已遠遠離去,追趕不及了。姜維從橋頭至陰平,續向南撤退,途中與正在北上的廖化、張翼、董厥等蜀國援軍會合,時已獲悉陽安關口丟失,遂退守劍閣。
不久,鄧艾率軍抵達陰平,他挑選精兵,欲與諸葛緒聯合由江油(今四川江油北),避開劍閣,直取成都。諸葛緒以邀擊姜維為己任,拒絕鄧艾聯軍之議,率軍東去,與鍾會軍會合。鍾會為擴大軍權,密告諸葛緒畏懦不前,結果諸葛緒被徵還治罪,其部歸屬鍾會。
隨後,鍾會率軍進向劍閣。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西有相連的小劍山和大劍山,地形險峻,道小比深,易守難攻,但又是通往成都的通道。姜維利用這種有利於防守的地形,在此「列營守險」。
鍾會屢攻不下,不久魏軍因糧食不繼,軍心動搖,遂有退軍之議。魏軍伐蜀之戰,曾一度順利進展,並切斷了蜀軍主帥姜維的退路,滅蜀之舉,指日可成。但由於諸葛緒的失策中計,姜維順利通過橋頭,憑險守劍閣,阻擋了魏軍的攻勢,使之面臨糧盡退軍、前功盡廢的情形。
在這個關鍵時刻,鄧艾提出了一條奇策,建議「從陰平由邪徑(小道)經漢德陽亭(今四川劍閣西北)趣涪(涪,在今四川綿陽東),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300餘裡,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指蜀軍)必還,則(鐘)會方軌(兩車並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鄧艾獻策的要點是,魏軍從陰平繞小道攻涪,這樣姜維若從劍閣來援,則劍閣勢孤易破,若蜀軍不援涪,魏軍破涪,切斷姜維後路,並可直指成都。
這條計策被接納了,並由鄧艾執行。
從陰平到涪,高山險阻,人跡罕至,十分艱難,不過也因此之故,蜀國沒在此設防。這年十月,鄧艾率軍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300多公里,一路鑿山通道,造作橋閣。時「山高谷深,至為艱險。
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面對困難,鄧艾身先士卒,遇到絕險處,「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在克服了這些難以想象的困難之後,魏軍終於通過了陰平險道,到達江油。
蜀江油守將馬邈見魏軍奇蹟般出現,大驚失色,不戰而降。鄧艾率魏軍乘勝進攻涪城。
江油失守後,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諸葛瞻督諸軍至涪城停住。及戰,魏軍破蜀軍前鋒,諸葛瞻被迫退守綿竹(今四川綿竹),列陣待艾。
鄧艾遣使致書諸葛瞻勸降說:「若降者必表為琅玡王。」諸葛瞻怒斬使者。
鄧艾即遣其子鄧忠及司馬師纂等,從左右兩面進攻蜀軍。魏軍失利,鄧艾大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
」揚言欲斬鄧忠、師纂,命之再戰。二將急忙重新上陣,結果大破蜀軍,臨陣斬諸葛瞻及蜀尚書張遵等人。就這樣,魏軍進占綿竹,並立即進軍成都。
蜀國的兵力多在劍閣,成都兵少,實際上無防守可言,蜀君臣聞魏軍到來,慌作一團,不知所措。有人建議後主逃向南中地區(今四川南部及雲、貴部分地區),但那裡情況複雜,能否站穩沒有把握。有人建議東投孫吳,但孫吳也日益衰弱,自身難保。
光祿大夫譙周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之。這年十一月,劉撣接受譙周意見,開城降魏,同時遣使令姜維等投降。魏軍占領成都。
堅守劍閣的姜維,先聞諸葛瞻兵敗,但未知後主確切訊息,恐腹背受敵,乃引軍東入巴中(今四川巴中)。鍾會率魏軍進至涪城,遣將追趕姜維。姜維退到都(今四川廣福)。
旋接後主賴令,姜維乃率廖化、張翼、董厥等人,投戈放甲於鍾會軍前。魏滅蜀之戰結束。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劉禪樂不思蜀,是以這件事為基點的,姜偉等人有心復國,但是劉禪無能,不主張復國,所以歷史將蜀滅排在劉禪被捉之後
3樓:匿名使用者
姜維戰敗魏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蟬蜀漢降
4樓:雅布思
魏,雖說當時是司馬氏專權但是還是在魏國的旗號下,後來滅吳是在司馬炎篡魏建立晉國以後的事情了
吳國和蜀國何時被誰滅的,蜀國 吳國 魏國分別是被哪個國家滅的,順便幫跟我說下這三國滅亡的順序
楊子電影 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鍾會 鄧艾 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被魏所滅。280年一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 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
蜀國為什麼沒有打敗魏國,為什麼魏國沒有打敗蜀國
我認為有5點原因 1.魏國太過於強大,而蜀國太過於弱小。蜀國要想戰勝國力數六倍於自己的魏國是難上加難。2.部分武將過於驕傲,如關羽不聽諸葛亮的叮囑,不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導致荊州失守。3.劉備貿然伐吳不克,導致國力元氣大傷。4.諸葛亮伐魏不克導致國力損耗殆盡。5.劉禪昏庸無能。從政治 經濟 軍事出發。...
三國時期蜀國怎麼滅的
被魏國滅的 劉備的後代沒曹操的後代強 鄧艾偷渡陰平打下了成都 蜀國滅亡的內因 哲學上講,物質發生變化,首先是質變,然後才是量變。而質變又緣於事物內部諸因素的長期相互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講,蜀國的滅亡,首先是其內部政治 軍事等諸因素惡性迴圈發展的結果。一 三大軍事慘敗使蜀國大傷元氣 二 窮兵犢黷武使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