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狀元為什麼普遍不行,古代的狀元是不是每三年就會出乙個啊?

時間 2021-08-30 10:23:57

1樓:畢生火焰燃盡你

狀元與落榜生後來的人生命運,或許又像兩種動物,乙個是籠中圈養,乙個是外面散養。「籠中圈養」的往往不如「外面散養」的。

打個比方,從考生中狀元那一天起,狀元郎們就徹底被關在了籠子裡。乙個狀元承載著家族、社會,乃至朝廷的厚望,如此一來,狀元便沒有了任何自由,繼續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的動力便無從談起,一層又一層的束縛將狀元捆得結結實實。狀元們習慣了享受鮮花掌聲,習慣了享受著**厚祿的時候,狀元追求的則是四平八穩的仕途,以確保自己辛苦鑄就的成功大廈不會坍塌。

很多時候,狀元們放不下身段,臉面與尊嚴反倒成為了他們繼續進取的阻礙。

相反,那些落榜生完全沒有狀元的這些束縛。沒有享受過成功,就無所謂臉面與尊嚴,反正也是寂寂無名,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對很多人來說,落榜反而激發了鬥志。

比如蒲松齡、吳敬梓,兩人都是屢試不中,開始懷疑科考制度,繼而抨擊八股文,最後專心寫諷刺**成為名家。那個著名的范進中舉故事就是出現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李時珍落榜後,能夠安心扎根農村,歷經辛苦走遍大山,嚐遍百草,終於寫就《本草綱目》

圈養的狀元是接受供養,必須要在特定的環境內遵守一定的規則。名氣慢慢遮蔽了才華,時間一長,就養成了循規蹈矩的習慣,甚至還會逆來順受。而散養的落榜生顯然生存、適應能力更強,更具有開拓精神。

如果李白當了狀元,又何來那詩意的浪漫,如果杜甫當了狀元,又怎敢深刻的批判,或許他們的詩歌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成就。

2樓:樓中玉笛暗飛聲

沒有這種事。

古代共有592個正經狀元,大部分都是名臣,只不過一般出現在史書裡,不出現在影視劇裡而已。所以你覺得都不行。

出名的比如唐代的大詩人王維,大書法家柳公權,大將郭子儀,宋代的文天祥等都是狀元出身。不太出名的,比如兩任帝師的重臣翁同龢,三任宰相的呂蒙正,辦實業的張謇等等。

不是狀元不行,是你知道的少。歷來開科取士,南七北六十三省考生數以十萬計,能得第一的人,你以為就是個書呆子那麼簡單?

3樓:

沒有說不行,很多狀元只是不出名而已。

古代的狀元是不是每三年就會出乙個啊?

4樓:賀顯華老師

宋代是我國科舉考試走向正規化、制度化的朝代。就進士考試而言,宋初大抵沿襲隋唐五代專的做法,幾乎屬

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只是錄取人數很少,且不舉行殿試。自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宋準榜開始確立殿試及唱名制度,到淳化三年(992年)孫何榜時採用糊名考試的辦法,科考制度遂逐步完善。英宗治平四年(2023年),又確立了3年一次會試,並嚴格執行,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南宋滅亡。

科舉考試是封建帝王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但這一制度一開始就有失公允。宋初在沒有殿試時,一般情況下一切程式均由禮部主持,最後只是將結果告知太祖趙匡胤。自有殿試以來,每科狀元的確定,也並非公平競爭的結果,有的只是取決於皇帝的一人的意志或者說是迎合了當權者的政治需要,這在宋代科舉制度產生、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都有所反映。

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一定的,每3年一次大比是出乙個狀元,不過有的時候會因為各種原因推遲大比的時間。還有各朝都會不定期的開恩科,來選拔人才,這個考中的和定期的科舉差不多。

6樓:大邵一世

一般情況是會試三年一次(也就是進士考試),會試後皇帝殿試的進士的第一名就是狀元。但有時列外,比如有時皇帝和太后壽誕而有恩科。

7樓:幻世來客

稱過皇帝的人數都比狀元多,加上軍閥地區的偽狀元,也才有500多位,都是歷史上的牛人。

為什麼古代許多具有狀元之才的人最終都沒有當上宰相?

8樓:買黃瓜

狀元之才也就是四書五經學的好儒學理論紮實。

宰相之才是要儒法兼修的,儒是套在外頭忽悠人用的,裡子可是法家思想。所謂外儒內法是也。

諸葛亮 張居正等千古名相都是如此。

所以狀元之才要想當宰相還是多歷練歷練吧,甚至因為學儒學學的迂腐的,反而離宰相之才越來越遠。

9樓:柳七容若本兄弟

您好!這個我覺得關鍵要看當時皇帝是否昏庸以及政治是否清明,官場是否黑暗。

寒門宰相在武則天時期是存在的。當然,在南宋政治黑暗的時候就是以權壓人了。所以狀元之才還要看機遇。必要的時候需曲意逢迎,巴結權臣…

10樓:匿名使用者

宰相是皇親國戚,那是內定。狀元不是皇親國戚,考試選拔人才。封建政權不會由外姓擔任要職的。

為什麼古代狀元很少有大成就? 歷史上有哪些青史有名的少年天才?

11樓:匿名使用者

誰說古代狀元很少有大成就了,,,人能當狀元就是個大公務員了。

著名的狀元王維,柳公權,文天祥,張謇。

準確來說狀元大部分都有各自的大成就,只是大部分不為人所知,只是在學者中著名。與其說狀元無用,不如說某些人無知。

12樓:落墨之墨

上面說人家無知還真是無知,舉一些個例在這裡嘲諷他人?史上700多位狀元,有成就者幾人?王維前後徐征,吳師道有何成就?

柳公權前後封孟紳,鄭澥有何成就?文天祥前後姚勉,周震炎有何成就?

說白了就是寫文章與做官還是不一樣。

古代中了狀元后的行程是怎樣的,在古代中狀元之後

槡棲子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 權知貢舉 進士及第稱 登龍門 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 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

古代狀元是如何產生的,古代中了狀元,是怎麼通知中狀元者的?

井家的露寶 1.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 元 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2.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 秀才 資格之前,經過第一次童子試後都稱為童生或儒童。之後以童生身份參加第二次考試 院試,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 生員 俗稱 秀才 算是有了 功名 進入士大夫階...

古時語文為什麼叫國文的,古時語文為什麼叫國文的資料

艾德教育全國總校 國文泛指受一國的 bai傳統薰陶影du 響而成的文zhi化。1 本國的語dao 言文回字。2 一國的文物。3 本國的語言文學及 答作品 4 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制後,辦新課堂中唯一保留及教授中國傳統的科目 國文 課 語文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也是或語言和文學的簡稱。相對來說,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