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賀顯華老師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資料2:古代“尺”有多長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釐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9.91釐米。
以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釐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釐米。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釐米算,他的身高在1.
84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釐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仞是人伸開雙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釐(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釐),秒(宋以後又叫“絲”,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絲”與“毫”連用,**於此。
還有“忽”與“微”連用的,也喻指極細微,如《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寸,長度單位, 1/10尺為一寸,古代計量長度單位的標準不同,寸的具體數值也有差異
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度制 時代 單位換算 公制換算(釐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戰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漢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
231三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晉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東晉及十六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與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營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營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2樓:雙龍取水
一般來說 古代一尺約等於23cm
身高過丈約等於230cm
3樓:二狼山壯士
古代一尺相當於我們現在的23釐米,古人說七尺男兒,就是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六多一點…
古代人身高一丈是有多高?
4樓:張廷玉
不知道古人的“寸”和今天的“寸”不一樣嗎?...古人隨便一個身高一丈二,難道是三米多,實際只有今天的1.8米高,,差不多隻能
換算到今天的“尺、寸”的一半,你量量三寸以下是**啊.
,《史記·禹本紀》說,大禹定自身為一丈,以其十分之一為尺,因此男子叫“丈夫”。夏尺實際只有今日市尺的4寸8分,大禹只有4尺8寸,僅1.60米高。有關專家根據各種古籍,推算出歷代一尺的長度:
戰國一尺為22.5釐米;漢朝為23.1釐米;三國24釐米;晉24.5釐米;南北朝24.2—29.6釐米;隋29.6釐米;唐30釐米;宋31.2釐米;明、清32釐米。
5樓:蝴蝶多愉快
一丈為二步,每步合
五尺,明代每尺合今0.32米
6樓:桂鵾
一555888888
古代的身高一丈二或一丈八的身高,相當於現在多高
7樓:封疆大吏
根據朝代不同,一丈換算釐米的數值也不同,具體如下:
商代,一丈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丈合今231cm ;
秦時,一丈約231cm ;
漢時,一丈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丈合今242cm ;
南朝,一丈約258cm ;
北魏,一丈合今309cm ;
隋代,一丈合今296cm ;
唐代,一丈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丈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丈合今311cm。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公里、千米(k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μm)、奈米(nm)、皮米(pm)、飛米(fm)。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係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釐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
61公里= 1英里。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裡、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釐、分,等。其基本換算關係如下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釐 ;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釐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釐米;1釐米(cm)=10毫米;
1裡=150丈=500米;2裡=1公里(1000米)。
8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現在的換算
一丈是3.3333米
一丈二是4米
一丈八是6米
不同朝代是不一樣的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丈=十尺=一百寸(一寸=0.033米,一尺=0.333米,一丈=3.33米):萬~高樓。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古今丈量單位有差異,古代人們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是什麼
大寶貝小寧 畝。畝 字 於中國夏 商 周的井田制度所實施的井田模型,而夏 商兩代的井田模型與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畝 字實際起源於夏 商兩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獻中,畝 往往是對 私田 的稱呼 田 往往是對 公田 的稱呼。一畝 按出土的 商鞅方公升 測算約相當於0.2907市畝...
古代人是怎麼避暑的?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的?
古人用搖扇子的方法避暑。這個方法非常普及,幾乎人人可用,上到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他們都手持一把扇子搶空氣流。而且這種方法也比較實用,在 都可以拿一把扇子降溫。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的?古代人避暑的方法有搖扇子納涼 避暑冰塊 避暑建築 涼茶 避暑食品 瓷枕。1 搖扇子納涼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
為何古代人的身材比例和現在人不同
中國的古人不太懂得透視,比例等技巧,而且也不太重視這些。因為認為頭,臉最重要,所以在藝術作品裡突出一下。中國人在藝術表現上不太講究客觀的真實,而著重追求寫意,和內在的神。這一特點在中國畫,中醫裡也都有所體現。用黑色的墨畫山水甚至樹木竹子,中醫也不會畫出完全寫實的解剖圖,這些最初的西方人是很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