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年實行郡國並行制度出現了什麼問題

時間 2021-09-02 09:12:32

1樓:eva與

西漢初年實行郡國並行的制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沒什麼錯誤的,只是漢初的情況,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

楚漢爭霸的過程中,劉邦打不過項羽,憑藉著韓信、彭越和英布三個人的力量,才滅掉了項羽,又封了一些如韓王信、盧綰等一些異姓王。劉邦對他們並不信任,加之他們的一些不當舉措,最終導致了異姓王有三種下場,第一種,造反被殺;第二種,誣告造反被殺;第三種,北走胡。

劉邦在不信任異姓王的情況下,只好分封同姓王。如果惠帝不死,那沒有任何爭議,天下基本上就是劉邦-惠帝-惠帝子孫這樣傳下去。可是漢文帝代王劉恆的繼位,引起了很多劉姓貴族的不滿。

梁國就是乙個典型的例子,誰當梁王,誰就會以謀反罪賜死。而劉邦在分封的時候,留下的另一隱患,就是由於劉邦只有四個兄弟,且多不成器,就封了一些關係較遠的,可能是親戚的王,比如荊王劉賈。他的兒子吳王劉濞,正是吳楚七國之亂的主謀。

至於七國之亂,雖然聲勢浩大,漢景帝心裡還是十分有譜的,他之所以不急於出兵,就是為了讓梁國為首的近親諸侯王,抵抗以吳國為首的遠親諸侯王。等到雙方消耗殆盡,自己在坐收漁翁之利。

真正意義上來說,郡國製並沒有什麼弊端,關鍵看封誰,怎麼管理。漢初在管理方面也有嚴格的規定,即必須通過三方面,才能調動軍隊。只不過有些大國,比如吳國,由於歷史原因,是自己任命的**。

一般的諸侯國是沒有能力調動軍隊的。

從兩個方面來看西漢初年實行郡國並行制度

1積極: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使漢初的功臣及王室子弟得到了相應的利益,對於穩定社會秩序有一定作用

2.消極:郡國的權力較大,受**節制較小,以至於擁兵自重,造成了後來的七國之亂,不利於加強**集權

延伸漢朝郡國並行制

早在楚漢戰爭時間,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由於異姓王非劉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後數年之中,他們相繼被誅除殆盡。

與此同時,劉邦又大封他的子弟為王,稱為「同姓王」,高於列侯。當時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國,他們在封國內是國君,權力很大,其政權與**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諸侯王還有一定的軍權、財權等等。

史稱"郡國並行制"。

西楚郡國並行制

《後漢書·百官志》: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里。

有學者認為,漢朝郡國並行制是西楚郡國並行制的翻版,或者漢朝郡國並行制承襲了西楚郡國並行制。

2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郡國製並不能加強**集權,當初實行封國制的是漢高祖劉邦,他無非是想給跟他打下江山的臣子和劉姓家族乙個交代,沒有想過這樣做會影響後來的大漢政權的穩定.

所以才有後來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集權推行推恩令和附益法,讓諸侯名存實亡,跟一般的富室沒有什麼兩樣,這才真正解決了王國和侯國的問題.周代實行分封制,結果諸侯爭霸,導致王室衰微.

秦代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結果王室失去遮蔽,導致速亡.

漢代初期為吸取周、秦經驗教訓,實行郡國製.這是個探索期,分封又限權,諸侯權力不像周代諸侯那麼大.但最後還是廢除分封制,加強了**集權.

3樓:吳濤律師

漢高祖在見證秦朝二世而亡的情況下,覺得秦朝滅亡如此之快就是沒有諸侯勤王。所以分封了一些同姓諸侯王。但又看到郡縣制能夠加強**集權,所以出現郡國並存局面

4樓:守株待兔的兔寶

地方權利太大,分封的諸侯太多了

西漢郡國並行制出現的原因及影響

5樓:文化永生

原因:西漢建國之初,劉邦總結了秦亡的教訓,認為秦始皇不分封子弟以藩輔,致有「孤立之敗」;因此,他對地方的行政制度,採用了「郡國並行制」。

影響:1、增強了各國發展地方經濟的積極主動性。

2、漢初諸侯王國政治、經濟權力的擴大,利於各國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充分開發各地的自然資源。

3、由於實行郡國並行制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所以地方王國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6樓:天天看你苦笑

一、出現原因

郡國並行制開始實施是在西漢時期,其雛形是在楚漢之爭時就出現的。當時劉邦為了分散項羽的部下,壯大自己的勢力,將自己手下的大將韓信和英布等人分封為王。關於劉邦分封的諸侯王,則並非是劉氏,也不同自己一脈,實屬「異姓王」。

「異姓王」的冊封,是後來出現的郡國並行制的前身。即郡國並行制的作用最初是劉邦用來壯大自己的勢力,分散項羽的兵力。所以,郡國並行制的實行,對於西漢統治者來說,其實是乙個穩定國家統治的制度。

二、影響

1、積極影響

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使漢初的功臣及王室子弟得到了相應的利益,對於穩定社會秩序有一定作用

2、消極影響

郡國的權力較大,受**節制較小,以至於擁兵自重,造成了後來的七國之亂,不利於加強**集權。

擴充套件資料

早在楚漢戰爭時間,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由於異姓王非劉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後數年之中,他們相繼被誅除殆盡。

與此同時,劉邦又大封他的子弟為王,稱為「同姓王」,高於列侯。當時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國,他們在封國內是國君,權力很大,其政權與**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諸侯王還擁有一定的軍權、財權、治權等,史稱"郡國並行制"。

漢初實行郡國並行制的原因是什麼?有何危害

7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不穩定,一方面要封分功臣,另一方面要加強**集權。

政治體系混亂,**無法很好掌握地方,同時郡國不滿**,為後來的七王之亂埋下伏筆。

漢初實行郡國並行制的影響

8樓:梅子味的雞排

1、增強了各國發展地方經濟的積極主動性。

2、便於各國因地制宜地發展地方生產漢初諸侯王國政治、經濟權力的擴大,也利於各國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充分開發各地的自然資源。

3、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由於實行郡國並行制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所以地方王國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早在楚漢戰爭時間,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由於異姓王非劉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後數年之中,他們相繼被誅除殆盡。與此同時,劉邦又大封他的子弟為王,稱為「同姓王」,高於列侯。

當時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國,他們在封國內是國君,權力很大,其政權與**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諸侯王還擁有一定的軍權、財權、治權等,史稱"郡國並行制"。

9樓:匿名使用者

郡國並行制是沿襲項羽西楚的制度

消極影響是使諸侯國後來逐漸成為割據一方的地方勢力 影響到**統治

10樓:改名很累

1積極: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使漢初的功臣及王室子弟得到了相應的利益,對於穩定社會秩序有一定作用

2.消極:郡國的權力較大,受**節制較小,以至於擁兵自重,造成了後來的七國之亂,不利於加強**集權

在西漢初年湖南有哪些分封的諸侯,在西漢初年湖南有哪些分封的諸侯 5

主要的封國是 長沙國 西漢時期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封國 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廢除,共存在209年 轄境承襲秦代長沙郡轄境,將秦長沙郡治所 湘縣 改名 臨湘縣 作為國都,漢朝開國功臣吳芮被封為第一任長沙王。希望能幫到你。 軑侯的封地在今湖南境內。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所葬的就是軑侯夫人。...

為解決西漢初年的經濟,採取了那些措施

採取 輕徭薄賦 與民休息 的政策 文帝二年 前178年 和十二年 前168年 分別兩次 除田租稅之半 即是租率最終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

初一歷史上冊中西漢初年面臨的問題以及原因是什麼

一.西漢初年面臨什麼樣的社會狀況?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西漢建立初年統治者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什麼?社會狀況 西漢初年,經濟蕭條,荒涼殘破。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 秦朝的 以及秦末的戰亂,造成社會生產的嚴重破壞。首要問題 如何恢復和發展生產,鞏固新王朝。二.簡述漢高祖及其繼任者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的背景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