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關於春秋戰國農業發展方面的考古

時間 2021-10-27 19:23:57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農業

楚人由北而南,後又闢在荊山、睢山一帶,故自商、週至春秋初,農業生產仍屬刀耕火種,以種粟為主。楚武、文王以後,楚國向南、向東開拓,逐漸佔據江漢流域,又向當地居民學會火耕水耨,掌握了植稻的生產技術。《史記·貨殖列傳》載:

「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裴駰《史記集解》東漢應劭釋:「燒草,下水種稻,草與稻並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復下水灌之,草死,獨稻長,所謂火耕水耨也。

」古代先民燒荒,這是很普遍的,故無論種粟植稻,都要先燒草作為肥料。水稻又得「水耨」,除去雜草,漚於水中,既作肥料,又保證水稻生長。江漢平原,古代農業歷來先進,屈家嶺、石家河文化遺址中,均有稻殼出土,可見楚人佔據江漢平原後,以水稻為主的農業生產,進一步得到發展,耕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生產工具是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標誌。春秋時期楚國青銅器冶煉業已很發達,除了製造禮器、兵器和生活用具外,也製造出了不同用途的農業生產工具。見於考古發掘資料,主要生產工具有錛、鐮、斧、削、錐等[1]銅鐮的出現,說明農作物產量大為提高。

當時各國奴隸主貴族由於役使奴隸大眾勞動,故製造青銅生產工具較少,楚國亦不例外。

據現有考古資料和有關專家研究,春秋晚期或春秋戰國之際,楚國不僅能鍛造「熟鐵」,而且還能冶鑄「生鐵」,在冶鑄鐵器方面,居於領先地位。出土的鐵器,計有鐵削、劍、凹口鋤、鼎等(見於考古發掘資料,計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出土鐵削一件、長沙龍洞坡楚墓出土鐵削一件、長沙識字嶺楚墓出土鐵凹口鋤一件、長沙楊家山楚墓出土劍、削、鼎形器各一件、淅川下寺楚墓出土鐵劍一件、長沙絲茅衝楚墓出土鐵凹口鋤一件、長沙窯嶺楚墓出土鐵鼎一件。)鐵器的使用雖然處於初期階段,迄今為止出土的鐵器數量還不多,但鐵器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力因素,對開墾土地、興修水利,最終導致新生產關係的產生,都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一般說來,隨著鐵農具的使用,牛耕這一新的耕作方式,也應該出現了。但楚地目前還未見有犁出土,故難斷定春秋時期,楚國已使用牛耕(犁耕)。不過,楚莊王滅陳為縣,申叔時以「蹊田奪牛」予以諷喻」[2]、楚康王時有一大夫複姓師祁、名「犁」[3]的,從當時尚牛尚犁耕看,也不是偶然現象,故楚國與中原各國一樣,開始使用牛耕,不是沒有可能。

楚國地處水澤之鄉,水利資源豐富,隨著青銅、鐵農具的出現,水利灌溉事業也就逐步發展起來了。《史記·河渠書》說:「於楚,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東方則溝江、淮之間。

」楚武、文王以後,南進東拓,在江漢、江淮間,修溝開渠,為楚國水利事業和水路交通,均奠定了基礎。

見於史料記載,楚國最早出現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楚莊王時期孫叔敖主持興建的期水陂和芍陂。前者如《淮南子·人間訓》說:「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莊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

」其灌區在期思、雩婁周圍,即今河南固始一帶。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後者如《後漢書·王景傳》、《水經注》載,在今安徽壽縣南,孫叔敖築芍陂王象等撰《皇覽》謂戰國楚頃襄王時期,楚大夫子思造芍陂。

今人亦多有持此說。

這項工程,楚亡後,歷代不斷維修利用,成為「淮南田賦之本」[4]《史記·循吏列傳》裴駰集解引《皇覽》說:「孫叔敖激沮水作雲夢大澤之池也。」沮水,即古睢水,與漳水匯合注入長江。

這項沮漳水下游的大型水利工程,對包括郢都在內江漢沃野的農業生產,顯然是極為有利的。另據《七國考·楚食貨》載,孫叔敖還「截汶墳之水,作塘以溉田」。

《莊子·天地》載,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子貢勸其用桔槔提水,那丈人答道:「非吾不知,羞而不為也。」《莊子》的記載雖屬寓言,但卻也反映了楚國確已普遍鑿井灌田,並已使用桔槔這一先進的灌溉工具。

從上述史料可見,春秋時期楚國的水利事業是很發達的,既引水作池(陂塘),蓄、灌並用;又鑿井灌田,就地取水,故楚國入據漢漢、江淮後,農業生產突飛猛進,糧食產量亦顯著提高。西元前611年(楚莊王三年),庸及群蠻百濮反叛,在此緊急關頭,楚莊王「振廩同食」[5],開啟國家儲備的糧庫,保證軍隊食用,前往平叛。西元前522年(楚平王七年),伍子胥蒙冤出奔,楚平王懸賞捉拿,按「楚國之法,得伍子胥者賞粟五萬石,爵執□」,[7]伍子胥及至吳後,助吳王闔閭攻楚,西元前506年吳人入郢,「燒高府之粟,破九龍之鐘」[8]這些記載,都說明楚國糧食充足,有儲藏糧食的「廩」、「高府」,動輒賞糧五萬石,這在春秋時代各國中是十分罕見的。

據《史記·楚世家》載,西元前519年(楚平王十年),楚、吳還為兩國邊境民間女(小童)「爭桑」而動用軍隊,相互攻打,足見在江淮一帶,楚國的種桑養蠶業,亦得到普遍發展。至於其他農副業,上述《莊子》所記的「圃畦」,就是指的種植蔬菜果木一類的園圃,可見楚國農副業和經濟作物,也有很大的發展。

二、手工業

隨著農業的發展,楚國手工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主要體現在青銅器鑄造業、冶鐵業、絲織業和木漆器業等部門。

楚國青銅業的發展,是隨著楚人的南下東進取得的。繼熊渠對外擴充套件後,楚武文成穆莊諸代,南入江漢,北爭中原,東拓江淮,師夏師夷越,兼收幷蓄,在青銅器冶煉鑄造、造型與紋飾等方面,均有重大創造,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今湖北大冶的銅綠山,是楚國產銅的主要基地。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和有關專家研究,該銅礦實行地下開採,採取了豎井、斜井、平巷和盲井相結合的方法。為保證安全,礦井中設定了礦井支架,下鋪設木製水槽,以防塌崩堵塞和積水帶來的危害。

採掘工具主要有銅斧和竹、木、石質的生產工具。礦石取出後,即就地築爐冶煉。爐為豎式,包括爐基、爐缸和爐身三部分。

爐渣由於就地處理,故現在遺留有大量的銅渣。經化驗,銅渣含銅量為0.07%,足見煉銅技術水平是很高的。

楚國在這裡煉出紅銅後,運到郢都等地鑄造成不同型別的青銅器。

目前出土的春秋時期的楚青銅器,數量多,出土地方遍及湖北、河南、湖南等地。2023年至2023年,在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銅器達4百餘件,還有在其他地方出土的楚青銅器,為我們了解楚青銅器鑄造工藝、器型和文飾等方面提供了實證。在鑄造工藝上,楚人已掌握了分鑄焊接法、鑄鑲法和失蠟法。

所謂分鑄焊接,即把器身和附件分別鑄成,然後用銅、錫作焊劑把兩者焊接起來。所謂鑄鑲,即因紋飾複雜,需先修整,置於銅器鑄型內,然後合模澆入銅液鑄成。所謂失蠟,即先做成蠟模,雕縷紋樣或器物形狀後,再在蠟模的外表塗以泥漿(土、炭等混合物),硬化後形成鑄型,然後加熱熔去蠟模,便可鑄器。

春秋中後期楚國掌握的這些鑄造工藝,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從世界範圍來看,也是第一流的。春秋時期楚國出土的青銅器,主要有禮器、樂器、兵器、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等。和中原各國一樣,禮器最多的是鼎。

楚國的鼎,由於其形態特殊,考古界學者稱之為楚式鼎,有於鼎、公升鼎、罐形鼎等。其他禮器和生活用器有簋、盞、敦、壺、缶等。樂器主要是編鐘,包括甬鐘、鈕鐘、鐘。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編鐘共52件。楚人尚武,故楚青銅兵器數量多,製作亦精,有戈、矛、戟、劍、鉞、匕首、鏃等。楚國銅器紋飾大致和中原各國相同,但在表現手法上更加細緻柔美,具有自己的特點。

紋飾主要有蟠螭紋、蟠虺紋、龍鳳紋、竊曲紋、獸面紋(饕餮紋)、雲雷紋、鳥紋、圓渦紋等。

隨著治銅技術的提高,春秋中晚期,楚國也掌握了冶鐵技術。見於考古發掘資料,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都出土了鐵器,但目前所見數量不多。2023年,長沙楊家山楚墓出土的鋼劍,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一件的鋼製**,其含碳量為0.

5%~0.6%(《長沙新發現春秋晚期的鋼劍和鐵器》(《文物》,2023年第10期)。

春秋時期楚國的絲織業也有很大的發展,無論從歷史文獻或地下發掘資料中都證實了這一點。如《國語·楚語》中有關於「玉帛之類」的記載,《史記·滑稽列傳》則說楚莊王愛馬,曾「衣以文繡」。《史記·楚世家》等記楚、吳邊邑小童爭桑而引起兩國交兵,更直接說明楚、吳兩國對種桑養蠶繅絲的重視。

湖南衡東霞流市出土的蠶桑紋尊(青銅器),是植桑養蠶的生動例證。

楚國漆器出土數量多,製作精,成為荊楚物質文化一大特色。根據滕壬生研究統計,目前所見春秋時期出土的漆器有六件,包括漆瑟、耳杯、卮、豆,以及用黑漆鑲嵌的銅鼎等。其他出土的漆器,有的器形不詳,有的儲存不好,難以斷定漆器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標誌,它從乙個方面,反映了楚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楚人生活水平的狀況。

楚國建築技術有重大的發展。入春秋後,楚國為了北上爭霸,順伏牛山,鏈結所經各水堤壩,南北連綿數百里,號稱楚之長城棗「方城」。西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齊桓公率中原八**隊南下攻楚,楚成王亦率軍北上,屈完聲稱「楚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逼迫齊桓公與楚簽訂召陵之盟,可見在此之前已開始建築方城。

方城的建築,注重以地制宜,一方面順山形築城,另一方面又沿諸水河岸築堤為城,無疑是軍事建築一大創造,在古代戰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楚國都市建築也自具特色。郢都(紀南城)順丘陵地勢而建,北有紀山,西有八嶺山,東北與雨台山相鄰,東臨諸湖(廟湖、海子湖、長湖),氣候宜人,既無水患可慮,又可引水入城,便於漕運與交通。市區內布局也很恰當,王城、貴族府第居東,西南部則為冶煉作坊區。

城門有三門道,中門寬,邊門窄,人車分流,交通秩序井然。為引水入城,還建築了水門,寬度達3公尺以上,便於行舟,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水上城門建築工程。城牆高寬相等,堅固穩定。

城垣建築採用夯築方式,每夯層厚度僅10厘公尺左右,堅實牢靠。宮室建築既多又精。楚王室除建有王宮外,還有眾多的離宮,如渚宮、章華宮(臺)、荊臺、匏居台等。

楚靈王所修建的章華宮(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離宮。其遺址在今湖北潛江龍灣(關於章華宮(臺)遺址所在,歷來說法不一。除了今潛江龍灣外,還有說在今監利天竺山、沙市今章華寺、河南**古汝陽城內、安徽亳縣古城父境內等地。

楚人有新遷居一地,仍襲其舊名的習俗,故作為楚君(王)的離宮,章華宮亦有多處,上述各說,當是有可能成立的),此經八十年代多次調查試掘,出土文物甚豐,是迄今所見楚宮室最完整的建築群。其中放鷹臺出土了筒瓦、板瓦殘片及長方形等形狀的紅磚,可見楚靈王時期已掌握了燒製磚瓦技術,磚、瓦已用作建築材料。還出土了一件青銅門環,青銅當亦已用作建築材料。

台基系夯土結構,台柱有方有圓,比一般房柱粗大。廊簷下面是用貝殼鋪成的路面,結實美觀(陳躍鈞《湖北省潛江龍灣章華臺遺址的調查與試掘》(湖北省考古學會編《楚章華台學術討論會**集》,2023年5月)。從此足以說明春秋中晚期,楚國宮室建築,無論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都達到了先進水平,「是我國古代第一座層台累榭」,「作為遊宮建築群和園林建築群的鼻祖,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有並非無足輕重的地位」[9]。

楚國還有地下宮室建築。據《左傳·成公十二年》載,西元前579年(楚共王十二年),「晉[谷阝]至如楚聘,且[涖]盟。楚子享之,子反相,為地室而懸焉。

郤至將登,金奏作於下,驚而走出」。楚國在宮中作地下室,把鐘鼓懸掛在那裡奏樂,無論是宮室建築,或是鐘鼓演奏的**效果,都是乙個創造。另據《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載,西元前552年(楚康王八年)夏,楚令尹子庚卒,楚康王要公子馮任令尹。

公子馮擔心國家政局不穩,就裝病住在地下室,「下冰而床」,「重繭,衣裘」,寒氣裘人。可見王室與貴族府第,因楚地夏天酷熱,建築了地下室以避暑。

此外,楚國由於對外作戰需要,已能製造車、船。據《左傳·宣公十五年》和《左傳·成公十六年》所載的「樓車」和「巢車」,說明楚莊、共王時期,楚國已普遍使用戰車。《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

「楚子為舟師以伐吳。」春秋中後期,楚國已大量製造戰船,訓練水軍,與吳國了激烈的爭奪。據《墨子》有關篇章記載,魯班曾至楚,為楚國製造「舟船之器」和攻城的「雲梯」,說明楚國車船製造業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

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發展的原因及作用

馬纓杜鵑 原因 鐵製農具和牛耕技術的發明推廣。作用 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奴隸社會的解體和封建社會的建立。 你好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井田制 公田 逐漸被...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發展的三種趨勢,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曆史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樣的

摩托羅辣 總的發展趨勢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代。1 經濟上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井田制 公田 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

春秋戰國時期哪些關於士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的「士」是指哪些人?

春秋戰國時期養士成風 一 以四大公子為首 皆門客過千 1.平原君門客四千 a.毛遂 毛遂自薦 公等碌碌,因人成事 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勝於百萬之師 由毛遂而來的成語就有n個 b.公孫龍 白馬非馬 平原君好士,食客常數千人。有公孫龍者,善為堅白同異之辯 2.孟嘗君門客三千 a馮諼買義與狡兔三窟,馮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