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哪些詞語了記作時間,古代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時間 2022-02-16 16:30:11

1樓:麥子

更 干支法(甲乙丙丁 ······子丑寅卯·······)

古代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古人用什麼詞語形容年齡?

古代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古代人怎麼記時的…幾更是什麼意思!比如四更是幾點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乙個時段叫乙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乙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人們可以從先秦的古籍中溯尋出這些詞語的淵源。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我國實行了太初歷,「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

」(趙翼《陔餘叢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①。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

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二十三點至一點 子時 丑時 一點至三點

凌晨三點至五點 寅時 五點至七點,卯時

七點至九點,是辰時 九點至十一點,巳時 十一點至十三點,午時 十三點至十五點 未時 十五點至十七點,申時 十七點至十九點 酉時 十九點至二十一點 戌時 二十一點至二十三點 亥時 24至3子時

3樓:匿名使用者

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時。~闌。

~夫。~鼓。~漏(原指計時用的漏壺,後泛指時辰)。

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次類推。

4樓:匿名使用者

1更是2小時,所以一般古代人在5更天都已經起來了!

古代人們用哪些詞來形容人的年齡?

5樓:潮佑平衡鶯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

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

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

「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

「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6樓:匿名使用者

孩提 幼兒時期

總角 童年時期

及笄 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花信 女子24歲

而立 30歲

不惑 40歲

知命 50歲

花甲 60歲

古稀70歲

喜壽 77歲

公尺壽 88歲

白壽 99歲

耄耄 80-90歲

期頤 100歲

古代人如何形容日期和時間?

古代人說古文還是白話文,古代人說話是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大局大曆 古代人說話用白話文。古人的普通話與我們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是發音方面,詞彙的組成和含義也有很大的差別。先秦時期的文學著作非常精簡,例如 春秋 記錄了魯國三百年的歷史也不過一萬八千字,古代的文言寫作技巧掌握在讀書人手裡,而古代的識字率大多在10 以下,先秦的時候也就在2 左右,大多數老百姓...

古代人用什麼製造糖,中國古代人們用哪種食材製造糖果?

古代人用穀物來釀酒造糖。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是飴糖,是一種以公尺 澱粉 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北魏賈思勰所著的 齊民要術 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 步驟 要點等都作了敘述,...

古代人沒有眼鏡近視了怎麼辦,古代人沒有眼鏡近視了怎麼辦? 5

孫文靜水瓶 眼鏡在古代絕對是身份的象徵。15世紀中期,這種西洋玩意兒才傳進中國。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當作好東西賜給大臣。一是古人患近視眼的概率不多。為什麼?他們沒有電腦,不用一天到晚盯著螢幕看 他們沒有遊戲機,不用擔心孩子在網咖裡幾小時甚至幾天不出來 那時的學生讀的書沒有現在的學生多,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