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e拍
古代人用穀物來釀酒造糖。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是飴糖,是一種以公尺(澱粉)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
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
我國用甘蔗製糖的歷史也很久。甘蔗產於南方,從戰國至漢末,已種甘蔗,並喝其漿汁。漢朝,人們已經能用蔗漿熬製的糖膏塑成各種動物的形狀,雖產品仍較低階,但較之戰國時代人們食用蔗漿,已是乙個很大的進步。
從東漢到唐初我國的蔗糖質量並不好,於是,唐太宗派人赴印度摩揭陀國學習製糖技術,引進新的製糖法,從此,我國的蔗糖生產才進入乙個新階段。
據《唐會要》記載,白糖生產是從唐代開始的。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有手工製糖的詳細記載,這種手工製糖的方法,一直沿用到新中國建立前。清末,我國東北地區開始用甜菜製糖。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糖的分類
1、精製白砂糖:簡稱砂糖,為粒狀晶體,根據晶體的大小,有粗砂、中砂、細砂三種。特點是純度高、水分低、雜質少。
國產砂糖含量高於99.45%、水分低於0.12%,並按標準規定分為優級、一級、二級三個等級,均適用於麵包和麵點生產用。
2、粗砂糖:屬於未精製的原糖,純度低、雜質多、水分大、顏色淺黃,如國產的二號糖和進口的巴西糖、古巴糖。
3、綿白糖:晶體細小均勻,顏色潔白,質地軟綿,純度低於白砂糖,含糖量98%左右,水分低於2%,因成本高,用於高檔食品。
4、赤砂糖:粒狀晶體,顏色棕黃色,雜質較高,但可作特殊用途。
5、紅糖(片糖、黃糖):一般由土法榨制得,雜質最多,純度最低,但有其特殊風味及其在烘焙中著色快,也有一定的應用。
6、紅糖粉:純度比紅糖高些,且秤取方便,比紅糖使用量大。
7、冰糖及冰片糖:不方便秤取,成本高、應用較少,且限於高檔食品。
8、葡萄糖粉及葡萄糖漿:由澱粉通過酶催化或在酸存在下經水解作用得到葡萄糖漿再經噴霧乾燥後即得粉狀葡萄糖,一般含水8%。
9、麥芽塊及麥芽糖漿:由大麥、小麥經麥芽酶作用水而得,我國生產的成品一般稱飴糖。
10、轉化糖漿:由蔗糖與水在鹽酸存在下,加熱制得。其特點是粘度低、透明好。是做廣式月餅的必須原料。
11、果葡萄糖漿(異構糖漿):把轉化糖漿中的一部分葡萄糖在葡萄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果糖。工業上生產的果葡萄糖漿其異構轉化率在42%,此時的甜度與蔗糖相等。
若再提高轉化率,則可得到更高的甜度。
12、蜂蜜:植物蜜腺的分泌物、甜度較高,60%~80%是人體容易吸收的單醣,且有特殊風味。
13、糖蜜:糖廠製糖時,糖漿經濃縮後剩下的母液,雜質最多。但具有特殊的香味,生產全麥麵包時常有採用。
14、焦糖是一種糖食,以接近或超過115℃的溫度熬煮白糖,使呈現淺黃色近乎咖啡色,並帶有焦香味,即得焦糖。一般用做布丁的時候才使用。多吃有害。
2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回答僅限於對樓上的那位同志的補充,畢竟他說的已經是很詳細了。對於製糖的原料來說,正如樓上的同志所說的那樣多用甜菜和甘蔗,甜菜多用於北方製糖,而甘蔗多用於南方製糖。當然甜菜也並不是以來就用在製糖上。
甜菜是一種舶來品,是2023年前從阿拉伯傳來的,而且只是野生的,知道2023年才有專用於製糖的糖甜菜。而甘蔗呢,它的制法用書面話來說很麻煩的,當然如果你想知道也可以問我,但是簡單來說就是用榨汁機榨汁,然後蒸發結晶。而那時的榨汁機就是兩個如齒輪一般的圓石磨擠壓中間的甘蔗從而得到汁水。
當然那時的製糖工業並不算是很發達,所以製出的糖通常都偏黃,而現在市面上看到的白糖都是加少量石灰乳並用矽藻土過濾,然後通過脫色而得的。古時的糖也沒現在這麼甜,因為現在的糖還加有蜂蜜和糖精什麼的,注意糖精可不是糖,而是一種化學合成品,我本人是不怎麼建議食用的。以上就是我能回憶得起為數不多的補充了,希望對你能有幫助,如果我還有想到的,到時回來補充的。
中國古代人們用哪種食材製造糖果?
3樓:
古代人用麥芽糖製造甜食糖果
古代的飴糖和蔗糖是怎樣製作的?
4樓:北京創典文化
我國古代的食糖主要是飴糖和蔗糖。食糖在提高人類的營養和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享受方面都扮演著乙個很受歡迎的角色。所以從古至今它始終在農藝、食品加工和輕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飴糖的釀造工藝很像釀酒,但要簡單,也可以說是人類利用生物化學過程的先聲。蔗糖的結晶和脫色都是物理化學過程,因此白砂糖的製作工藝也可屬於古代化學工藝的一部分。
我們的祖先嚐到香甜的麥芽糖大概很早。而且也絕非是某位聖賢的發明,而是與酒的發明相似,初時只是自然發生的事。
在原始社會中,當人們步入農耕為主的時代以後,收穫來的穀物越來越多,但又沒有較好的貯藏裝置和處所,被雨淋受潮的機會是很多的,於是穀物便會發芽。
當時的人們捨不得丟棄這種發芽的穀物,仍然取來炊煮食用,結果發現它變得有些甜味,更加可口。這就是說,嘗到了麥芽糖的味道。於是,人們自然地就會逐步總結經驗,優選出了穀芽,風乾磨碎製成「曲」,像酒麴那樣,用它來糖化各種蒸煮熟的稻公尺、大小麥、黃公尺、高粱、糯公尺、玉公尺等。
再經過濾、煎熬就會得到含有豐富麥芽糖的糖食了。
這種糖食最初叫作「餳」或「飴」。初時讀如「唐」,漢代時則改讀如「羊」,其後又改餳聲從唐,寫為「糖」或「糖」,即成為現在的糖字了。餳、飴中除麥芽糖外,另一種成分叫作「糊精」,在現代化學中,糊精也屬於醣類,但是沒有甜味。
從有關「餳」的各種文字可以推斷出,在大約2023年前的周代時期,甚至殷代時就已出現制餳的加工製作工藝了。例如戰國時成書的《尚書》中就已有「稼穡作甘」的話,意思就是耕作、收穫的穀物可製作出味甜的餳。
至漢代,人們食用麥芽糖製品已經很普遍了。那時,已有沿街吹管簫叫賣麥芽餳的小販,飴餳已經成為平民的小食品了。
關於飴餳製作工藝的文字記載則出現較晚。最早提到此事的是東漢時期崔寔所撰寫的《四民月令》,但講得很簡單:「十月先冰凍,做涼餳,煮暴飴。」
文中的「涼餳」是一種較硬厚的餳;所謂「暴飴」是煎熬時間較短、濃縮度較低的「薄飴」。
在中國古代人們最早拿什麼食物做糖?
5樓:匿名使用者
寫回答 檢視全部3個回答
e拍8lv.42019-07-11
古代人用穀物來釀酒造糖。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是飴糖,是一種以公尺(澱粉)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
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
我國用甘蔗製糖的歷史也很久。甘蔗產於南方,從戰國至漢末,已種甘蔗,並喝其漿汁。漢朝,人們已經能用蔗漿熬製的糖膏塑成各種動物的形狀,雖產品仍較低階,但較之戰國時代人們食用蔗漿,已是乙個很大的進步。
從東漢到唐初我國的蔗糖質量並不好,於是,唐太宗派人赴印度摩揭陀國學習製糖技術,引進新的製糖法,從此,我國的蔗糖生產才進入乙個新階段。
據《唐會要》記載,白糖生產是從唐代開始的。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有手工製糖的詳細記載,這種手工製糖的方法,一直沿用到新中國建立前。清末,我國東北地區開始用甜菜製糖。
6樓:這台冰箱有點冷
糖在中國已經存在了3000多年的歷史,既然是談到起源的問題,那麼就繞不開中國最早的一部著作《詩經》,書中關於糖有這樣的記載「周原膴膴(wǔ),堇荼如飴」,其意大約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這從側面反映出在西周就已經有飴糖,飴糖俗稱麥芽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比較詳細的敘述,飴糖一直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飴糖的身影,比如說吹糖人的麥芽糖。
7樓:小馬哥
古代人用穀物來釀酒造糖。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是飴糖,是一種以公尺(澱粉)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黏稠狀,俗稱麥芽糖。
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
請問古代的糖是怎麼做出來的?糖胡蘆有是怎麼做出來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還不是和現代一樣做``
中國古代人為什麼那麼能喝酒,中國古代人為什麼那麼厲害?
最強大腦花 古代人能喝酒是因為當時酒的度數低,並不是酒量高。就像武松喝的所謂三碗不過岡只有十幾度罷了。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為止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 大多是十度以下的公尺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 故有 李白鬥 十公升 酒詩百篇 綠蟻新醅酒 之類的詩句,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
古代人怎麼製造陶器 中國古代陶器有哪些製作方法
在原始社會早期是以婦女為主體的母系氏族社會陶器的製作主要由婦女來承擔。體小的陶器以手捏成型 體大的陶器以泥條盤築成型 先把淘泥搓成泥條圈於上層盤疊 再將裡外壁摸平製成坯型。又稱之為 泥條盤築法!其中泥條盤築法是最多用的方法,延續時間也長。而到了仰韶文化時期成型技術進步 開始採用轉動的圓形木盤上 陶輪...
中國古代人如廁後用什麼潔淨屁股
最早有據可靠的擦屁股是從三國時期,也就是諸葛亮那個時代開始的,那時候都用 廁籌 也就是專門用竹片 北方用木頭片 做的擦屁股工具,據說這習慣是從印度引進的,當初佛祖就用這東西擦屁股。當時佛教徒對此已經有了清規戒律。根據考古發現,這東西相當於現在的鞋拔子大小,形狀類似。中國在漢代就發明了造紙術,這中間是...